2、实验动物病毒感染对研究的干扰作用 1)鼠痘病毒 2)仙台病毒 3)小鼠肝炎病毒 4)呼肠病毒3型 5)乳酸脱氢酶病毒 6)鼠巨细胞病毒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基础过关 ] 4 .抗生素是一种能够在不损伤人体细 胞的条件下杀死细菌的___, 它由一些 __或__自然合成。人们最早发现的 抗生素是___, 它能使细菌的____, 并使细菌破裂 。 5. 下列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 是 ( ) A 、细菌性痢疾 B 、青春期肺结核 C 、破伤风 D .霍乱.
传染病及其预防.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HIV 立体模式图 蛔虫卵和蛔虫 几种常见的病原体 几种常见的疾病 水痘.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二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检测 一、链球菌感染 二、伤寒沙门菌感染 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专题 微生物学质量控制及疾病预防 主讲人:何 学 令 ——————————.
实验动物质量控制 遗传质量控制 微生物质量控制 营养质量控制 环境质量控制
预防猪流感.
医学实验动物学.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传染病及其预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微课比赛 胎盘的形成 姓 名:魏 强 职 工 号: 单 位:动物医学院.
施工招标案例分析 (交流材料).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的研究进展 实验动物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三章 实验动物微生物学控制.
◆高中生物课件(人教课标版) 万晓军生物工作室(安义中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七章 人与生物共生.
传染病及其预防 授课教师:郑少维.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生殖细胞.
医学寄生虫总论 (三).
整理者: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秦爱军
关于《福建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5年版)》的要点介绍
第十一章 微生物生态学 第二节 环境中的微生物
雷射磨皮醫學美容報告 姓名:王宥臻 導師:彭立祥 YAHOO奇摩資料來源
糖尿病流行病学.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病毒感染与免疫.
课程安排-2015年秋学期 周数 日期 授课内容 授课形式 作业 1 绪论 讲解+视频 2 第1章 讲解+课堂讨论 3 国庆节放假 4 5
常見的傳染病.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七章 第三节 传染病.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六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化学品清单 类型.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谢轶 实验医学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7.4 波的产生 1.机械波(Mechanical wave):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过程叫机械波。1 2 举例:水波;声波.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Metabolic biomarker signature to differentiate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from chronic pancreatitis Gut, 2017, Jan (IF=14.921) 汇报人:王宁 IMI CONFIDENTIAL.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没有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就没有科学的动物实验结果;没有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就没有科研工作结果的相互比较和交流。
第3节  认识简单机械.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总平方和可以分解为三项: (10.10).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ESA)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二章 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
实验六、COM类型病毒分析实验 实验开发教师: 刘乃琦 谌黔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2、实验动物病毒感染对研究的干扰作用 1)鼠痘病毒 2)仙台病毒 3)小鼠肝炎病毒 4)呼肠病毒3型 5)乳酸脱氢酶病毒 6)鼠巨细胞病毒 7)LCM 8)啮齿类动物细小病毒 9)大鼠冠状病毒和涎泪腺炎病毒 10)犬细小病毒 11)传染性犬肝炎病毒 12)猴D型反转录病毒和猴免疫缺陷病毒 2017/3/19 1

3、实验动物细菌感染的危害性 2017/3/19 2

4、实验动物细菌感染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作用 1)人畜共患病原菌和动物致病菌 2)条件性致病菌 3)正常菌群 2017/3/19 3

5、实验动物真菌感染 1)浅部真菌 2)深部真菌 3)条件致病真菌 2017/3/19 4

6、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的危害性 2017/3/19 5

7、实验动物寄生虫感染对实验研究的干扰作用 1)掠夺宿主的营养 2)对宿主骚扰 3)对宿主产生机械损伤 4)对宿主产生毒性作用 5)对宿主生理、生化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 2017/3/19 6

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学分级 2017/3/19 7

按照微生物和寄生虫学控制水平的高低我国 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按照微生物和寄生虫学控制水平的高低我国 将实验动物分为四级。 1、一级动物(普通动物 CV) 2、二级动物(清洁动物 CL) 3、三级动物(无特殊病原体动物 SPF) 4、四级动物(无菌动物 GF和悉生动物 GN) 2017/3/19 8

实验动物卫生防疫 1、实验动物传染病的分类 根据实验动物传染病对自然宿主、人和其它动物的致病性,干扰生物医学研究或或污染生物制剂和细胞的程度,可将传染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对自然宿主、人和其他动物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属人畜共患病原。 2)对自然宿主致病性强,常引起爆发流行。 3)对自然宿主致病性弱,但可传染给人引起致死性传染。 4)对自然宿主无致病性,但可引起其他动物的致死性感染。 2017/3/19 9

5)对自然宿主有一定的致病性,可引起疾病流行,影响动物健康,并对研究工作产生严重的干扰。 6)对自然宿主、人和其他动物均无明显的致病性,但可污染生物制剂和细胞培养物和肿瘤移植物。 2017/3/19 10

1)传染源:患病动物,携带病原体动物,动物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3)易感动物 2、实验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患病动物,携带病原体动物,动物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2)传播途径: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3)易感动物 2017/3/19 11

5)特殊实验过程中动物和污物的处理和实验结束后动物尸体的处理措施 3、实验动物卫生防疫和隔离措施 1)平时的预防措施 2)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3)消毒措施 4)外来动物的检疫和隔离措施 5)特殊实验过程中动物和污物的处理和实验结束后动物尸体的处理措施 2017/3/19 12

检疫:是实验动物疾病防疫的重要措施,主要是指对外来引入的动物实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和健康检查以及对携带微生物状况的分析。 2017/3/19 13

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危害 生物危害(BIOHAZARD):是指在生命科学实验中,由于实验人员的错误操作,而使有害病原体或物质散播到外界,污染环境,并引起人类健康问题。 1、产生的原因:实验用动物不合格、有发生的途径、设施缺陷。 2、防止措施:加强实验动物管理、规范操作、使用完善的设施。 2017/3/19 14

三、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的控制 实验动物按遗传控制的分类 实验动物遗传质量对动物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动物遗传控制和标准化 2017/3/19 15

3、实验动物的遗传学分类 2017/3/19 16

基本概念 1、品种和品系:品系(Strain)和品种(Stock)是实验动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2017/3/19 17 在动物分类学上,动物种SPECIES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而在实验动物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品种和品系,它们是指同一种动物中具有不同遗传学特性的动物群体。 2017/3/19 17 17

2、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是一个品种或品系存在的基础。 3、稳定的遗传性能:在进行传代繁殖过程中能将其特性稳定地传下去。 作为一个品系或品种应具备以下条件 1、相似的外貌特征。 2、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是一个品种或品系存在的基础。 3、稳定的遗传性能:在进行传代繁殖过程中能将其特性稳定地传下去。 4、具有共同的遗传来源和一定的遗传结构。 2017/3/19 18

1、近交系动物 定义:指经过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近交系数达到98.6%以上,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2017/3/19 19

特性:优点 1、纯合性 2、同源性 3、均一性 4、长期的遗传稳定性 5、可分辩性 6、个体性 7、分布的广泛性 8、背景资料和数据较为完整 2017/3/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