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反应 有机合成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课程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有机化学反应历程 若按底物键的断裂方式分类: 若按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关系分类: 常常有些反应是几种反应类型的综合: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氧化反应 2017/2/25.
第三章 烯 烃 主要内容 1、烯烃的类型、结构和命名 2、烯烃构型的表示方式(顺式和反式,E型和Z型) 3、一些常用的不饱和基团(烯基)
Review: 开环在药物合成的主要应用特征
Chapter 9 Oxidation – Reduction Reaction 氧化 — 还原反应
個人傷害險-鐵馬逍遙專案 商品介紹 商品特色 保障內容 承保對象 保險費 案例 業務費用及淨業績 車險部業務規劃科.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長高 長壯 ㄋㄟㄋㄟ補給站 每天2份奶~~健康跟著來!.
第四章 炔烃 二烯烃 第一节 炔烃 第二节 二烯烃 小结.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碳的卤代及烷(酰)基化反应 醛(酮)及酯的缩合反应 生成碳碳双键的反应 成环的反应 其他类型的负碳离子反应
第二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反应   2.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其层次   2.2 有机化合物的类型及其反应   2.3 有机反应机理概述.
103年度清水區農會四健推廣教育 第2單元 06月12 日 PM1:20-2:50 題目:六大類食物/均衡飲食金字塔 均衡飲食金字塔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高等有机化学 多媒体课件 天津大学理学院 余 志 芳.
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第2课时 同分异构体.
(Aldehydes and Ketones)
超级电容特性的形象思维描述 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徐海波.
第1节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有机化学》选修5 北京第十五中学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药物合成反应 教学对象: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学内容:第七章 还原反应 - Birch还原反应
立体结构对药效的影响.
第十五章 糖类化合物习题解答 1. (1) (2) (3) (4) (6) (5) CH2OH HOCH2 CH2OH HO H H HO
第四章 烯烃.
第三章 非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有机反应 --硝化反应 应用化学系0503班 杨静.
第十一章 醛、酮、醌(1) 云南大学 Yunnan University 精品课程 Organic Chemistry 有机化学教研室
7精细化工反应单元工艺 第七章 7-7 缩合反应.
有机化学的艺术与技术 ——有机合成浅谈 分0 王晓明 分0 殷德政.
由中心离子和单齿配位体(如 NH3, Cl-, F-等)形成,分级络合
第 十 章 醛 酮 在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一个共同的 官能团—羰基,故统称为羰基化合物。 醛分子中,羰基至少要与一个氢原子直接相连,故
ACD/ChemSketch软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简单应用
§2.6 红外谱图解析 各官能团的特征吸收是解析谱图的基础 (1)首先依据谱图推出化合物碳架类型
(Alkynes and Dialkenes)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氧化还原反应 沈阳市第一中学 遇娜.
Chapter 7 Reduction Reaction
Chapter 7 Reduction Reaction
第十二章 缩合反应 (Condensation)
高三第一轮总复习 专题11 烃的衍生物 第4讲 有机推断 2019年2月16日星期六.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乙烷、乙烯与乙炔结构的对比 分子式 乙烷 乙烯 乙炔 球棍模型 比例模型 空间各原子 的位置 2C和6H不在同一平面上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十六章 双官能团化合物 (Difunctional Compounds)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二节 羟基酸 羟基酸是分子中既含有羟基又 含有羧基的双官能团化合物。 一、羟基酸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酸中羟基所连接的烃基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1.烯烃的结构。 2.烯烃的化学性质。 3.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4.自由基加成机理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陕西省陕建二中 单 糖 授课人:庄 懿.
氧化还原反应.
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Carboxylic acid and its Derivatives)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氧化还原反应 温州第五十一中学 汪淑蕾.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欢 迎 大 家 踊 跃 参 加 ! 2014年上海交通大学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时间 内容 8:50---9:00 致开幕词:陈接胜 院长
专题辅导二 有机反应.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四章 炔烃和共轭双烯 第一节 炔烃(alkynes) 炔烃通式?.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高二化学化学反应原理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单元1 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课时1 化学反应的焓变 平阳十一中 林天炜.
§2.4 典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1. 烷烃 C-H 伸缩振动(3000 – 2850 cm1 )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章 紫外和可见吸收光谱 §3.1 基本原理 电子跃迁: * ,n* , * , n* 能量大,波长短,远紫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还原反应 有机合成 陇东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有机化学课程组

还原反应目录(2学时) 1 催化氢化反应 2 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3 氢化物-转移试剂还原 4 其它还原试剂

9.1. 定义 广义地讲,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狭义地讲,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以及硫或卤素的反应,或者兼而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9.2催化氢化反应 是指还原剂氢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对不饱和化合物的加成反应 一般来说,催化剂越活泼,它在反应中的选择性就越差。如想获得最高的选择性则应选择活性最低的催化剂,同时在保持适宜的反应速率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选用最温和的条件。 某一特定氢化反应的速率可以随温度的升高、压力的增加,催化剂量的增加而提高,但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是选择性降低

9.2催化氢化反应 9.2.1多相催化氢化反应 是指在不溶于反应体系中的固体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还原在液相中的底物的反应。它主要包括碳-碳、碳-氧、碳-氮等不饱和重键的加氢和某些单键发生的裂解反应。 常用的多相催化氢化催化剂有:PtO2(Adams催化剂)、钯催化剂、铂催化剂、Raney Ni催化剂以及亚铬酸铜

9.2催化氢化反应

9.2催化氢化反应 1. 催化加氢反应 1)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 催化加氢方法几乎能使各种类型的碳碳双键或叁键, 1. 催化加氢反应 1)碳-碳重键的加氢反应 催化加氢方法几乎能使各种类型的碳碳双键或叁键, 无论是孤立的还是共轭的,均能够以不同的难易程度加氢 成为饱和键。常用的催化剂有钯、铂、镍。该方法具有成 本低、操作简便、收率高、产品质量好和选择性好等优点

9.2催化氢化反应

9.2催化氢化反应 烯烃化合物中,双键上的取代基不同,其被还原的速率不同,取代基数目越多,就越难被还原,因而产生如下由易到难的反应活性顺序:

各类烃化物在第Ⅷ族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能力有如下顺序: 炔烃>双烯烃>烯烃>烷烃 9.2催化氢化反应 各类烃化物在第Ⅷ族金属表面上的吸附能力有如下顺序: 炔烃>双烯烃>烯烃>烷烃 当烯烃和炔烃共存时,催化剂的表面首先吸附炔烃,从而炔烃被活化,能与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氢发生反应。只有当其中的炔烃被全部氢化之后,烯烃才有可能被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开始进行氢化反应。这种高度的选择性,在工业上具有重大意义

9.2催化氢化反应 对于既含有双键又含有炔键的化合物,如果双键和叁键不共轭,选择氢化其中的叁键成为双键并不困难。例如,1-炔-4-烯-3-己醇可以顺利的还原成1,4二烯-3-己醇。 当烯键和炔键共轭时,一般用Lindlar催化剂能氢化多种分子中的炔键成为烯键,而不影响其他烯键。这一方法在维生素A的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乙酸处理的Raney N i也具有类似的作用。

9.2催化氢化反应 烯烃用钯系金属催化剂进行催化氢化时,常常伴随着双键的位移。例如,四环三萜烯衍生物像乳香甲酯乙酸酯与氧化铂和氘在氘代乙酸中反应,生成它的异构体,从产物中氘原子的位置可推知原来双键所在的位置

9.2催化氢化反应 钯催化下,出了分子中含有叁键,芳香烃硝基和酰氯外,其他不饱和基团一般不影响对烯烃双键的选择性还原

用Pd/C催化剂催化氢化α,β-不饱和醛、酮的碳-碳具有很高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9.2催化氢化反应 用Pd/C催化剂催化氢化α,β-不饱和醛、酮的碳-碳具有很高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 镁和甲醇在回流中催化还原α,β-不饱和酯可定量给出α,β-碳-碳 双键还原产物

9.2催化氢化反应 在相转移催化条件下,可催化选择还原 α,β-不饱和酮的碳-碳双键,且具有高立体选择性。 Raney Ni/Al2O3催化氢化还原柠檬醛可高产率地得到合成维生素的原料香茅醛

9.2催化氢化反应 含有腈基、酯基和双键官能团的化合物,碳-碳双 键优先催化氢化

9.2催化氢化反应 2)芳香环系的加氢反应 芳香族化合物也能进行催化氢化,转变成饱和的脂肪族环系。但它要比脂肪族化合物中的烯键氢化困难得多。例如,异丙烯基苯在很温和的条件下(常温、常压),侧链上的烯键就能被氢化,而苯环保持不变。

芐基位上带有含氧或含氮官能团的苯衍生物还原时,这些基团容易发生氢解,特别是用钯做催化剂时更是这样。在温和条件下选用铑、钌作催化剂,特别是铑能够使这些化合物中苯环优先被还原。例如,扁桃酸在甲醇中用铑-铝催化,容易还原成六氢扁桃酸,而用钯催化时,则主要通过氢解生成苯乙酸

3)醛、酮的加氢反应

硝基化合物是很容易被催化氢化的一类化合物,通常要比烯键或羰基还原的快 4)腈和硝基化合物的加氢反应 硝基化合物是很容易被催化氢化的一类化合物,通常要比烯键或羰基还原的快

催化氢解反应 在催化氢化的反应条件下底物分子被还原裂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小分子的反应称为催化氢解反应 催化氢解对维生素的合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6

催化氢解反应 和杂原子如氧原子、氮原子、硫原子等相连接的芐基型化合物或钯催化剂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氢解 在多肽合成中,应用苯甲氧酰基保护氨基,当完成保护作用之后,可以用催化氢解法除去。反应式如下

3. 催化转移氢化反应 催化剂多是钯黑、钯碳、瑞尼镍、三氧化铁等 还原剂通常称为氢的给予体(doner).如环己烯、环乙醇等有机物,还可以是肼。 它能选择性还原碳-碳重键、硝基、断裂碳-卤键等,而对羰基和腈基不起作用。

催化氢解反应

9.1.2均相催化氢化反应 均相催化氢化反应的催化剂都是第八族元素的金属络合物,它们带有多种多样的有机配体,这些配体能够促进络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是反应体系成为均相,从而提高了催化效率。使得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较低氢气压力下进行,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三-(三苯基磷)氯化铑 催化剂如:三-(三苯基磷)氯化铑和五腈氢化络合物 三-(三苯基磷)氯化铑催化剂可有三氯化铑与三苯基膦在乙醇中加热得到,反应式如下

9.2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溶解金属进行还原反应是电子对不饱和官能团加成引起的反应。作用物从电子转移试剂得到电子后再从质子源得到质子而被还原 9.2.1芳环的还原

9.2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还原的历程

9.2溶解金属还原反应 芳环上取代基德性质对质子化的位置进行着有效的控制,吸电子基团质子化后生成1-取代-1,4-二氢化合物,给电子基团生成1-取代-2,5-二氢化合物 避孕药18      -甲基炔诺酮

9.2.2醛酮羰基的还原 汞齐类(Na-Hg,Zn-Hg等)试剂是一类重要的还原试剂,可 以在惰性或在水(酸)介质中使用,把碳-氧双键还原成亚 甲基或生成醇

9.2.2醛酮羰基的还原 1,2-双官能团化合物 金属镁、镁汞齐在非质子溶剂中具有类似的还原作用。如频哪醇的

9.2.3碳-碳重键的还原 反应历程

9.2.3碳-碳重键的还原 α,β-不饱和羧酸能够被钠汞齐还原为相应的饱和羧酸

9.2.4羧酸酯的还原反应

9.2.4羧酸酯的还原反应 在非质子溶剂中,碱金属与羧酸酯作用,发生α-羟基酮缩合反应

9.3氧化物-转移试剂还原 氧化物—转移试剂还原是负氢离子转移还原,由负氢离子转移导致的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非常有用。这类试剂中最有用的是异丙醇铝和各种氢化物的还原剂。 9.3.1异丙醇铝转移试剂还原

金属氢化物还原剂最常用的是氢化铝锂和硼氢化钠 9.3.2金属氢化物转移试剂还原 金属氢化物还原剂最常用的是氢化铝锂和硼氢化钠 这两种复合氢化物的负离子是亲核试剂,它们通常进攻C=O 或C-N极性重键,然后把负离子转移到正电性较强的原子上。一般情况它们不 还原孤立的C=C或叁健

Thank You !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