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 泰安市岱岳区教研室 程同森.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一、適性入學總積分採計方式 多元發展 項目 上限 40 分 志願序 30 分 國中教育 會考 30 分.
Advertisements

生活中的機率- 幾個有趣或令人驚奇的例子 陳美如 國立中山大學 應用數學系. 1. 先抽球還是後抽球 2. 連擲聖筊比賽 3. 該如何分配獎金 4. 換不換有關係 5. 調查隱私有一套 6. 不要隨便猜一猜 7. 當我們同一天生日 8. 最佳聘用員工人數 9. 大家來找碴 10. 辛浦森悖論.
概率论与 数理统计 第二讲 §1.3,§1.4 §2.1,§2.2 §1.3,§1.4 §2.1,§2.2自考高数(二)
LOGO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金职院师范学院 张淑琼. Your site here LOGO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主要内容 1. 幼儿园歌唱活动 2. 幼儿园韵律活动 3. 幼儿园打击乐演奏活动 4.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
第二節-諧聲修辭 一、生活中的音近諧聲 ( 1 )忌諱語及吉祥話 人們因著趨吉避凶的普遍心理,對於有 災厄的諧音,或有吉祥祈福的近音字, 在詞語的使用上,呈現了特殊的習慣和 文化。
愈伤组织的培养  第一节 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  第二节 愈伤组织中的形态发生  第三节 人工种子.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原理 植物细胞全能性 植物细胞的分化 离体培养条件下植物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器官发生 植物体细胞胚胎(胚状体)发生及其途径
墨尔本大学中国法学会 中文课程(高级).
性质形容词 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主题:土地利用管理政策与实务 主讲人:许朝兴(土地利用管理科) 主讲时间:2016年3月21日
第二章 企业并购 企 业 并 购 企业 合并 会计 处理 谋求发展: 迅速扩张、突破壁垒、应对外部环境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报表 填报主要问题说明
李韶山 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 第二章 植物的營養器官與功能 第二章第1節 根、莖和葉的構造.
“国培计划(2015)”——吉林省农村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培训
焦點61 植物的演化與分類.
blood group & blood transfusion
白芍 Radix Paeoniae A1ba 教学重点 历史传说 来源 植物形态 产地采制 性状鉴定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 品质评价
第三章 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过程 1、掌握园艺产品采后生理的有关概念、各种代谢作用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2、了解园艺产品采后生理过程的基本理论。
第十二章 植物 的成熟和衰老生理 教师:李侠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植物物生理学》
大学物理 教师:郑采星 课程指导课七 第7章 光的衍射 7.1 光的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7.2 夫琅和费单缝衍射 7.3 光栅衍射
大学物理 教师:郑采星 课程指导课七 第7章 光的衍射 7.1 光的衍射现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7.2 夫琅和费单缝衍射 7.3 光栅衍射
大数的认识 公顷和平方千米 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四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两位数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统计.
電腦網路遊戲外掛偵測機制及處理流程之研究
成功教育研究的新进展 上海市闸北八中新校、闸北八中校长 上海市田家炳中学董事长 刘京海 2003年3月14日.
第九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經由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 動物由外界攝取的養分 → 經由細胞呼吸作用轉化有機物質為能量,以維持生命活動的進行.
民法总论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法律与行政学院 白 非.
第二节 聚合物胶束.
高二数学 选修2-1(理) 四种命题的关系 湖南省汉寿县第三中学 制作人:艾镇南.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四种命题.
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章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逻辑用语是我们必不可少的工具.
与教科室主任一起做教科研 ——一位大学教师的学校科研经历叙事探究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訓練(PECS) 柯淑惠 ABA學習發展中心.
大學系所評鑑與私人興學自由 :以真理大學通識課及評鑑結果為例
第七章 植物生长物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五大类激素的有关知识及其生产运用、激素的作用机理。 教学重点:五大类激素的有关知识及生产运用。
第二单元 民 歌 冼星海名言: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局部,要了解中国 音乐,必需研究民歌”。 外国民歌.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课题中期汇报
2006届高考数学复习教学策略
开拓视野 深化研究 促进内涵发展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曹培英.
9.5两个平面垂直.
例1.设 求AB..
學習講座—數學科.
U.S. Mediation 2001 回首來時路&網路調解
模 块 整 合.
第1课时 向量与向量的加减法 要点·疑点·考点 课 前 热 身   能力·思维·方法   延伸·拓展 误 解 分 析.
第10章 Authorware 程序设计 新乡学院 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管理學HW 組別 : 第55組 組員 : 陳祐如 蕭立承.
作品的整体与细节 ---曲式结构的审美 协奏曲(Concerto):它的含义是“竞奏”.是指独奏与交响乐队演奏的多乐章的大型作品.
12.3.1运用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
比與比值 比例式 應用問題 自我評量.
第1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1 数据的数字特征 数据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数据,一元数据是 个观测值
第九章 資源配置.
等差与等比数列.
植物生理学 ——生长物质—— 任课教师: 张 鹏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1.黃俊英等著,民國87年 ,人力資源管理,華泰書局 2.李芳齡譯,民國90年,人力資源最佳實務,商周出版
中國音階:最早為『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 五音中,每一音都可當主音,排成五種不同的調式。 判別: 結尾音 西洋調式思考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石家庄市第23中学 毛一鸣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第三章 开关理论基础.
§3 布尔格与布尔代数 一、布尔代数 定义16.10:有补分配格称为布尔(Boole)格, 习惯上写成(B;≤)。
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一) 儋州市第一中学数学组 吴应杰.
12.1分解因式.
1.8 完全平方公式(一) 锦州市实验学校 数学组(3).
平面向量.
乘法公式 麗山國中王綉瑗製.
乘法公式 麗山國中王綉瑗製.
知识回顾 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克劳修斯等式/不等式 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什么? 热力学第二定律如何表述? 卡诺定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 泰安市岱岳区教研室 程同森

我发言的三个主题 一、课改是教师的一条自我解放之路 二.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好舞台 三、教师在远程研修常态化的校本课程实践中成长蜕变

一、课改是教师的一条自我解放之路

老师们是赞同新课程理念的,是盼望并热心改革的。但现实的应试教育压力让我们不敢贸然改革,怕失败,怕考不出分数。

新课改10年,“从总体上说,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和根本性的进展。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顽疾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有效医治;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依然普遍存在。”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组素质教育战略专题组:深度调研报告,《人民教育》2010,(17):20

化学难教、学生厌学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课堂上的“三多”“三少” 教师讲的多,学生记的多,做习题多; 学生动手实验少,动口讨论少,动脑思考、真正理解的少。

“人种如土豆般退化” 著名学者资中筠最近说,教育是百年树人,如果中国的教育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这就像土豆要退化一样,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他就是老师,然后他再接着用这一套方法去教育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下去的话,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

路在何方? 有没有这样一条路子,让老师们从分数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确如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的“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步伐”? 路在何方?

课程改革指出了这条道路 “转变学习方式”是一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之路。 是一条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开展教学的道路。 从被动接受转变到主动探究,“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应试较之素质发展是低层次的事情,达到了素质发展的高层次,解决低层次的问题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为考试,赢得考试” 教学行为是否符合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素质教育的决定因素。 为了孩子,我们不可能等待中、高考制度改革到位后才开始教学的改革。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刻不容缓。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初次尝试 2000-2001年参与化学课程标准的研制。 “科学探究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句话铭刻心中; 2001年6、7、8月编写上教版教材。大家日以继夜的工作都是为了实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01年9月至03年6月我们在泰安12中开始了动手实验学化学的转变学习方式的实践。学生和教师的优异表现让我对于转变学习方式积累了经验,树立了信心。 在全国的省级学科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会议上做了典型介绍(2002,10月北师大)。

再次编写新课标教材 自2002年7月至2004年8月,毕华林教授领衔编写体现山东地方特色的新课标化学教材,03年10月国家审定通过,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我任副主编。 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乃至最后的呈现,这些隐藏在教材书面文字背后的故事是最具启发性的。 课程意识和课程能力大大增强。体会到编写教材与拿别人教材教有着天壤之别。

班门弄斧到北京 04年内退后满怀着学习的态度去了北京。要看看转变学习方式这个课改的突破口在北京是否取得了突破。 回到课堂的实践。 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厌学严重。

研究有很多的切入点,我们的切入点选在哪里? 化繁为简,从让学生愿意学习找突破口。

先满足学生做实验的心愿,然后再去考虑成绩的问题 我知道,在化学学习中,学生最乐意做的事是做实验。 化学教学出现的绝大部分困难几乎首先来自不做实验或很少做实验 。 教师和学生的想法不同。

化学教学回归实验室 06年暑假,利用分校的废弃化学实验室,在初二年级18个班每周开设一节用动手实验学习化学的课。 动手实验学化学。做科学中学科学。 北师大王磊教授派她的两个研究生每天来学校帮助我们。

课堂搬回实验室,学生动手实验学化学

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异常高涨 每节课都早早跑到实验室门口等待。每个同学眼睛里都放射出兴奋明亮的光。看老师的眼神都变得亲切而激动。 实验成为化学的真正教学过程——通过实验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形成技能,通过实验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学习化学概念,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的定律和原理,通过实验学习化学用语…… 在32节课里,学生做了70个实验。

忙并快乐着 尽管我们忙的团团转,但很快乐。 教学的内容是重新设计的,每节课都印发一张指导学生做实验的学案,包括实验的目的、任务、步骤,记录的现象,讨论后得出的结论等。

六年的坚持 2006-2009年的课题是“做科学中学科学——化学教学回归实验室”(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开放性和实效性的研究》); 2009-2012年的课题是“‘快乐的启蒙化学’学校特色课程研究”(北京市十一五教育科学重点规划课题。课题编号:ABA10023)经费资助4万元。 感谢三个学校给了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平台。

学生非常喜欢上化学课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动力 每学期都对学生是否喜欢化学课进行调查。学生非常喜欢、喜欢化学课保持在95%左右 。家长欢迎这种教学方法。 01-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十一学校的调查:非常喜欢77.6%,喜欢19.9%,二者合计为97.5%。

学生这样说, 学化学是一大享受,享受化学带给我的快乐,既能学又能玩,其乐无穷; 整个化学课都充盈着新奇与欢乐 ; 化学课不像其他课程那样紧张,上课活泼,并且亲自动手做实验,印象深刻,更容易理解,在玩中学习; 体验了化学课的神奇和美妙,过得非常快乐。希望老师能够让我们购买化学实验仪器,让我们同样也能够在家中进行实验;

1.说说你喜欢做实验的原因? 因为我认为化学很神奇,做完实验后发现它更神奇; 实验往往使人更信服理论,更深入理解理论; 实验让我们更加热爱科学,亲眼见证世界的奇妙; 新奇,有一种未知的问题藏在实验中,想发现它,解决它; 看着自己制作出来的化学物质很有成就感。

因为在平时没有做实验的机会,做实验能够更加深刻的记忆并对化学产生兴趣; 因为做实验能更加清晰直观地看到变化,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我属于“动手学习型”的人,动手会使我效率更高,理解更好。

在实验中能体验探索的乐趣更深刻地记住知识; 实验成功后有成就感; 是一种放松。感受化学实验的神奇是很快乐的一件事。 可以锻炼动手能力; 通过自己实践得出的结论会记得更牢,而且实验很有趣:做实验能锻炼探索规律的意识。

因为觉得做实验十分有意思,可以自己动手得到意想不到的发现,从而学到许多知识毕竟记忆深刻; 较学习理论知识更有利于记住问题的答案; 比从书上看到的结论容易记忆;

4.未做实验前看书和做过实验后再看书,对书中知识的理解有什么不同? 未做不解,做后大悟,只听老师讲一知半解; 一个看了后不懂,一个看了以后都明白; 做过实验后更好理解每一句话; 未做实验觉得知识离我们很遥远,较难记忆。实验后有了经验更好理解; 未做实验看书,只能了解书中的东西,而做完实验再看书会发现很多问题;

5.如果不做实验只听老师讲解呢? 不做实验,印象不够深,基础就不牢,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如果只听老师讲可能和实际物体对应不上; 如果只听老师讲的话恐怕不会有深刻的理解或者没有切身感受; 肯定不喜欢老师“一言堂”; 听老师讲解适量很好,多了会降低一些人的兴趣;

只听老师讲没兴趣,记得不清楚; 不做实验听课很乏味,理解起来也很吃力; 就会感到乏味,也没有形象记忆; 只听对于化学实验的理解层次会较低; 只听讲调不起兴趣,有点乏味呆板;

考试得分率一直在85%以上 以北京市十一学校2010—2011学年度的测试成绩为例。

六年的坚持,让我看到转变学习方式学生学得高兴,学得积极,学得有效,应对中考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而一心应试的教学却把学习弄复杂了,学生学得苦学得累,学得没有效率,倒是事倍功半。

教师的解放 学生学得高兴了,成绩上去了,我们教师也就解放了。 为教师提供真正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机会,一定是引领教师走上了自我解放之路。

二.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好舞台

实现学校主体性是 课程改革的希望 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解放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的时候,课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体现在通过选择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学校文化特色。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

由‘文本课程’走向‘体验课程’使教学改革进入教育的内核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研制走向教师开发,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经验的时候,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教学改革才能进入教育的内核。”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1

校本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 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课改取得成功的关键。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互为因果。

1.《快乐的启蒙化学》校本课程研究的结论记录了教师成长 的足迹 校本课程的研究,给了教师成长的机会。 没有这个研究的过程,就没有这些结论,也就难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成长。 研究的结论不但是研究结出的果实,也恰恰记录了教师成长的足迹。

(1)化学启蒙就是在学生的化学本能和化学科学之间搭桥,建立一个接“地气”的学习环境,打开学生学习化学的“天目”。 ——对课程性质和目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化学启蒙教育的内容应是一粒化学的“种子”。现有教学内容可以大大精简。 这粒种子具备生成化学大树的基因和生长点。它富含化学核心观念,集中体现化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培养化学思维能力的基本功能。 ——对课程内容有了更好的把握。

(3)找到了学生快乐学习的基本条件 ①教师要从内心里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 ②先做后学,满足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愿望;教师把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学生自主支配自己的学习资源; 我们把实验仪器和药品摆放好以后,如同餐桌上的服务生,“菜上齐了,请慢用”就躬身退下。 ③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自由交流,解除传统课堂学生不能随便说话的禁锢;

④将学习目标定位在自身的改变,不以分数论英雄,保证了学生的心理安全;少考试,不要馒头不熟就掀锅。 ⑤除了动手实验,还采取以下措施让学生学得更加有滋有味: 重演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消解知识结论和学生的距离,增加亲近感; 通过“隐喻”“想象力比赛”增强知识的理解; 抽象符号形象化; 学生手中有一本非常喜欢的教材。

学生的部分想象力比赛作品

化学教与学中的很多困难得到较好解决 比如,学生对知识“记不住”、“不理解”; “只会做题,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缺乏问题意识,课堂教学难有学生的真实问题推动”; “不会交流,课堂难于开展真正有效讨论” ; 课堂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等。

(4)化学实验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最佳途径。 ①问题意识、提出问题能力有了长足进步。课堂成为由学生的问题直接推动的课堂。 ②理解、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化学想象力》比赛作品所表现的丰富想象力、对知识理解的深刻性、表现形式的创新性都让人叹为观止。 ③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感觉很舒服 “这样学习知识速度快,许多章节连在一起学对知识的整体感增强。自己把握学习内容,对自己的薄弱点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赵英涵)。” “我最大的进步就是学会了自主学习,明白了自己查漏补缺的要领。虽然一开始还不大适应,但是正是这样的一步步摸索,使得我对化学学习有了独到的见解和浓厚的兴趣(李佳音) 。” “自修班有许多优点,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我能去做自己喜欢的实验,去学自己喜欢的内容,同时也练习了自己的规划能力。在自修班中,可以说是全面发展。(朱宣)” “我用自己的节奏学习感觉很舒服(袁元)。” ……

自主研修班这种学习方式给我们很多启发: 学生中蕴含着自主学习的巨大潜能;整体教学效率高;要有一本好的自学教材等。 这些学生大多学完了初中的其他化学知识,以及高中的部分内容,也有不少学生学习了大学的相关内容,当不断有学生端着大学教材来办公室询问问题时,引发其他科任教师的惊奇,因为他们毕竟才是13、14岁的少年。 同时,他们高出平均分5%的考试成绩更让大家刮目相看。

(5)转变学习方式使得学习高效低耗 在学校对学生的调查中,在所有12门课程中,我所带的六个班对化学课堂效率的打分,2个班是第一,1个班是第二,1个班是第三,另有2个班分别是第五和第六。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在课堂上我说的很少,留出大部分时间让学生实验,学生认为这样的方法学习效率高。 学习同样内容,该课程只使用了常规教学3/5的课时,每次测试,受试学生的得分率均在85%以上。 得益于“先做后学”的学习机制;大感悟、少条文、少考试的学习管理机制。

化学教学之于学生学习,既不是单边主义的包办代替, 也不是双边主义的师生互动, 而是学生之于化学的自由恋爱,教师牵线搭桥,恋到不顺畅之处,再找老师协调一下。

(6)解除了对实验教学的种种担心 比如安全问题,纪律问题,时间问题,效率问题,花费问题,工作量问题,等等,特别是眼见为实的教学效果解除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畏难情绪。

实践的结果使我们的思想有了从未有过的解放 “一旦我们开始根据人类的天性做事,过去认为复杂的事也变得简单。(克莱恩)”; “当学生认为学习内容与达到自己目的有关时,学习各个科目的时间就会大大减少,也许只需要目前所化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只要五分之一的时间就足够了。(罗杰斯)” 我们不再觉得两位智者的话是神话。

2.校本课程研究的成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结果 (1)编写了一本具有新的启蒙思想、内容简洁的化学启蒙校本教材。 自己编出来的教材在使用中的感觉与使用别人编写教材的感觉是决然不一样的。

对知识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编教材让教师对其中的知识更多地问了些“为什么”。 这部分内容的知识是是怎么来的?它如何产生、发展的? 知识的成立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表述而不那样表述? 它为什么是可信的?合理的? 该知识的教育价值是什么? 怎样呈现知识、怎样引导学生与知识互动才能发挥知识的教育价值?等等。

编教材让我们对教材的总体结构了如指掌,教学中得心应手 比如,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形成“宏观——微观——符号”相互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是化学入门的关键,如何形成这样的思维方式?这需要一个整体的设计,在各个章节内容的选择、组织中要始终贯穿这根红线,教学中有这根红线,就再也不会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 明白学科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和重点突出,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业的效能。(顾泠沅)

(2)形成化学启蒙教育的“四动”教法体系 建立了以动手实验为基础的启蒙化学“动手、动口、动脑、动情”课程实施方法体系。 把化学课堂搬回实验室,每节课都通过动手的实验学习化学,用实验学习化学成为我们课程实施方法的最大特色。 动手实验恢复了化学好教好学的本来面目。因为没有任何智慧是可以不经由感觉而获得的。

(3)形成启蒙化学的课程文化 我们开发的《快乐的启蒙化学》校本课程逐渐形成了该课程的特有文化。 ①建立快乐的化学学习生活; ②不只是知识启蒙,首要的是学生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启蒙; ③化学学习“接地气”,遵循实践出真知的学习路线; ④崇尚理解、创造,不做知识的奴隶; ⑤真诚、合作、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4)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获得较大发展 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因课题研究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远远多于课题研究之前及周围的同行教师。 经过课程开发实践的磨砺,教师的课程认识水平、课程实践能力、职业幸福感有了较大提高。

1.用实验学化学,是对“空中漫步式” 教学的一种拨乱反正 理论认识的提高 1.用实验学化学,是对“空中漫步式” 教学的一种拨乱反正 实验为什么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巨大兴趣?为什么会激发出如此之多的问题?学生和教师对实验的认识和情感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课程改革要从改变学生教师的生存状态入手 用实验学化学不仅仅是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也不能将实验的功能局限在“感性——理性”的认识范畴里。 学科教学不能单从认识论层面考虑问题,一定要从本体论即学生、教师生存状态的层面着手才能解决问题。

化学实验是学生主体和学习客体之间的 “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 马克思哲学指出,人的实践活动是人之为人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据,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人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自创性的、实践活动着的存在物。他既创造着它周围的外部世界,同时又创造着他自己的内部世界。 世界以我们建造世界的方式建造我们。 实践的真正本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能动而现实的双向对象化过程”。

2.用实验学化学是实现化学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学生素质的发展就在于他现实的实践过程,谓之反身实践。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仅仅是自然界本身;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实验探究是学生化学学习的生活方式 学生动手实验这种化学学习活动是一种实践活动,一种出自本能的生命形式。 课程要通过其创造的人与人、人与物(也包括物化为符号的知识)的“自由”“实践”关系来落实其三维目标。化学实验正是为学生建构了这样一种“自由”“实践”的关系。 动手实验响应了学生的生命诉求,满足了生命的自主性、主动性、好奇心、表现欲、发现欲、成功感等基本要求,是符合学生天性的学习行为。

遵循化学教育的指南 “实验教学怎样强调都不过分(李政道)” “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戴安邦)” 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在动手实验的学习活动中得到了落实; 三维目标在动手实验的学习活动中实现了统一。

3.认识到快乐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 能否使学生进入一种快乐、忘我的学习境地,是我们判断化学启蒙教育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志。 体会不到学习快乐,就不可能发展出良好的素质。 传统的学习观用“学习本是一种辛苦,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刻苦的努力”来教育学生,用“头悬梁、锥刺股”作为学生效法的榜样,厌学之风愈刮愈烈的事实说明这种理论是错误的。

4.教师的工作本质上是研究性的 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就拿写一篇教案来说,你要想有所创新,那这篇教案就是一个“开题报告”。你就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看前人在这个内容的教学中已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难题?如果没有这番“文献综述”的功夫,你的教案就难有创新之处。 专业发展首先依靠观念转变,更新观念单靠听讲和学习不行,根本上要靠实践,靠实战中短兵相接的思想交锋。 研究是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研究的深度就是专业发展的高度,就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高度。

研究是积“德”;研究是享“福” 有人把“道德”一词做了这样的解读:任何德行都是尊重规律(道)的一种自觉行为。任何不追求规律的行为都是少德的。 自己有些课上砸了,很懊恼,事后反思,最根本的还是思想境界的问题,正如攀登珠峰,你的生命极限就是你到达的高度。 研究让人享受到职业的幸福。

三、教师在远程研修常态化的校本课程实践中成长蜕变

1.我省远程研修常态化的措施 《快乐的启蒙化学》教改项目是实现远程研修常态化的第一个实验项目。 深入学科,基点下沉。 4个实验校,22个教学班,11位执教教师,1200名实验学生。 每节课的教学反思,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每天的网上交流,随时的电话交流。研究结果、教学资源的共享。 教学现场的一对一指导。课例的专业引领。 山东教师教育网作为平台。

2.学生的变化 调查学生你最喜欢的学科。在初二13个学科中,化学排名第一;选择化学的占到60%以上。 同学们对动手实验这种学习方式,60%以上“非常喜欢”,连同“喜欢”,两者合计占到90%以上。 动手实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杨志成:化学课做实验,是最快乐的事! 杜鹏岳:我觉得可以亲手做实验是一种快乐,看到一个个奇妙的变化,很新奇,很有趣,可以亲身观察体验太好了! 孔令彤:自己动手发现的东西远远超于观看。

昨晚一位教师发来的学生调查结果

“差生”转变明显 最让人欣慰的是,学习困难学生(‘差生’)被吸引到化学实验中,这类学生开始归心于学习。 北镇中学实验初中部王秀贞校长听课后这样说,“我发现教师与学生都眼中放光,我对这样的课堂兴奋异常,这就是我们追求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忽略了差生的存在,我们一眼看不出谁是差生,我看到的是学生的积极思考、勤于动手、踊跃发言,得到的是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的现成结论。”

新的学习方式打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天目” 学生提出问题越来越多 ; 问题成为学生自动自发学习化学的催化剂。 王惠滨:有问题就会有解答问题的欲望,有欲望就会有兴趣,有兴趣就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让你前进! 孙浩宸:“学无止境”就是不断的去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猜想,通过思考和实验去解决一个疑难,解决完成一个问题时,就会有另一问题的萌芽。 张校廉:一定要善于多问一个“为什么”,其实有许多东西等着你解答,不懂就要问,不要把问题当成烦恼,要当作一种进步。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增强; 合作能力提高; 隐喻水平提高,理解能力增强; 创新意识、想象力水平提高; 学生的发展超出预期,不断给教师以惊喜。

3.教师的喜悦和困惑 转变教学方式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发现了教育教学的另一片新天地; 发现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师生关系由对立开始变得和谐,提高了职业幸福感;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激发了教学智慧和创造潜能,迎来教学生涯第二个春天; 教学设计能力、实验探究能力、教学反思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 项目实验形成了一个研究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教师获得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

林秀丽:今天我突然顿悟了!没有任何预兆的,非常奇怪的就“大悟”了! 这种想学习的念头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我惊异于自身的转变,突然也意识到这其实就是我们想要学生达到状态时的那种感觉,这种感觉在自己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幸福时才会越来越强烈,醍醐灌顶,我突然之间理解了程老师的话,理解了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让学习者的生命激扬,让学习者重拾学习的自信。

星火燎原 程老师将自身燃烧的火炬点燃了我,我要去点燃我周围的同事,我的学生们,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心中都有梦想,让我的学生享受最好的教育就是我的梦想,加油!为自己,为和我一样奋斗的同仁们! 林老师最近写出的三篇论文。1, 2, 3

遵从学生的意愿 甄静文老师在学生调查中发现: 44.15%的同学接受“15分钟的讲解时间”;31.68%表示“10分钟的讲解”就够了;能忍受“20—30分钟”只有23.34%的同学;还有一个同学表示“5—10分钟”就可以了。 甄老师感概到:这些结果也完全符合课堂实际,就算是我能要求他们保持安静,我的讲解也早就成了耳边风,是入不了他们心里的。这就要求我要尽量精简语言,快速指明学习及实验的要点,这可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呀。

在课堂挣扎中学会教学 我不想用暴力言行的手段控制课堂,不想用原来教的方式组织课堂,其他老师的优秀表现无形之中诱发了我的悲观情绪,使我不自觉地堕入自卑的深渊。我不知道该如何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面对这些不爱学习却又活泼好动的孩子,我真的是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项目实验中的理念已经成为我的理想信条,而理想与我教学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让我无所适从,使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倍受煎熬;

机不可失 在这之前,我的工作也只是工作而已,在实验的过程中,越来越觉得自己前十几年的工作根本不是教学,更谈不上教育了,也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一点也不会教了。过去的无法挽回了,“现在”是最应当抓住的时机,“机不可失”的“机”也可以指代“现在”这一更易逝的时机。

4.凤凰涅槃 痛苦中的抉择 ——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1)提高课程理解力 首先是对转变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理解。对实验教学价值的理解。对“先做后学”“做中学”教学意义的理解。 二是对学生的理解。最关键的是能否相信、尊重、依靠“差生” 三是对教科书的理解。为什么是用教科书教,而不是教教科书? 四是对知识的理解。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理解知识的合理性与条件性,理解知识的教育价值及书面知识的局限性等等。

(2)增强课程执行力 用教科书教的能力,去除教教科书的习惯。 发现问题能力特别是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教学的弱化已经造成了化学教师的退化,一个没有探究能力的教师不会培养出探究、创造的学生。 组织教学的能力。当我们放手让学生实验,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怎样从捆绑式齐步走的教学程序中解脱出来采用开放式教学形式?怎样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怎样进行问题引导?怎样更加关注过程而非只是关注结果?怎样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从习惯于面对单个学生转变到面对学习小组?原来驾轻就熟的东西用不上了,怎么办?怎样通过开放的教学形式实现个别化教学?

有困难找学生 学生说,老师你不用讲,做完实验回去一看你写的书就什么都明白了。根据学生的建议目前我占用课堂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

转变课堂角色,重塑教师形象 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 由控制者转变为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的权威”变为“平等中的首席”。 真正实现以上角色的转变,是个脱胎换骨的蜕变,其中的痛苦不言而喻,但我们的希望在这里,我们的成功在这里。 涅槃之后的凤凰,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校长批评指正。谢谢! cts58@yeah.net 186538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