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 痈 粉刺性乳痈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 司徒红林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七章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识记 复述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简述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纤维腺瘤和乳管内 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处理原则和护理措施 复述乳腺癌的病因、病理生理特点、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处理原则及护理措施.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泌尿道感染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一般知识 一般知识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什么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泌尿道感染的分类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分类 1 肾盂肾炎( pyelonephritis) 膀胱炎( cystiti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appendicitis 护理学院 沈燕. 教学目标 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急性阑尾炎的病因、 病理 了解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 熟悉急性阑尾炎的处理原则 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护理要点.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病例讨论第十一组 组员:魏玮 张建军 朱伟广 刘楠楠 朱昱斓. 现病史 主诉: “ 右舌部溃 疡 3 月余 ” 患者 3 个月前发现 右侧舌部溃疡, 伴疼痛,当时未 予重视,后溃疡 渐增大伴疼痛加 剧,无缓解。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乳 腺 增 生 症 乳腺炎性疾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刘小蕉. 乳腺增生症  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因 a) 乳房疾病中最常见 b) 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 c) 卵巢功能失调, 雌孕激素比例失调有关 d) 疾病具有自限性.
保证优质的母乳喂养 -- 我们能做什么. 乳腺结构及功能 Click here to add your title 1.
第一节 针 眼. 针眼,病名见于《诸病源候论》。 是指睑弦或眦头,赤肿疼痛,突生小疖, 形如麦粒,继而成脓、破溃的外障眼病。 脓成后,临床常以针刺破排脓,或针挑 背上红点而愈,故名针眼。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浆细胞性乳腺炎 Plasma cell mastitis 浙江省中医院乳腺病中心 楼丽华教授.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病人的护理.
痤 疮.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中医外科学多媒体课件 --皮肤病 粉刺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第二节 非特异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1.疖 是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好发于头、面、颈、腋、会阴等毛囊丰富部位
吉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上机答题操作指南.
第七章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病 人的护理 第三节 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
基础会计学 设置账户.
零担货物运输业务流程 罗 旭.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扁桃体炎.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46、 痹 证.
宁波市慈溪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多媒体电子演示文稿(PPT)参赛作品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乳房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急性乳房炎病人的护理 二、乳房囊性增生病病人的护理 三、乳房纤维腺瘤病人的护理 四、乳房癌病人的护理.
乳房疾病.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乳 腺 癌.
肺结核.
职场沟通之 求 职 面 试.
经行感冒.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浅表淋巴结检查.
第五节 洗胃术.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乳衄.
糖尿病流行病学.
哺乳期乳腺炎.
乳 腺 疾 病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外科 汤绍涛.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导尿术.
外科感染 (Surgical Infection)
中医外科学教学课件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教研室制作.
第四节:肛痈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外科教研室制作.
肛 痈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 西医称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傣族舞 试讲教师.
我们的家乡—泰州 我们来说.
1 山西省远程视频会诊项目 病例与问题 兴县人民医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欢迎广大师生莅临指导! 论文题目:乳酸链球菌素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骆驼祥子 老舍著 教师:李东梅.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乳 痈 粉刺性乳痈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 司徒红林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教学目的——熟悉乳痈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和预防;掌握乳痈的诊断、辨证特点及治疗要领;熟练掌握乳痈初期、成脓期的内治与外治方法。简介现代医学对病因和病理的认识及治疗方法。了解粉刺性乳痈的病因病机、诊断与治疗 教学重点——乳痈是哺乳期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有发病急、传变快、易化脓等特点。对本病的诊断、辨证论治是重点。

乳痈的特点 是热毒入侵乳房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初产妇多见 多见于产后3-4周 乳房结块,红肿热痛;伴有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发病急、传变快、易化脓 中医外科学

粉刺性乳痈的概念 导管扩张、浆细胞浸润为主要特点的乳腺化脓性疾病 常有乳头凹陷或畸形。肿块化脓溃破后有脂质样分泌物,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乳痈的分类 在哺乳期发病的,名为外吹乳痈; 在妊娠期发病的,名为内吹乳痈; 不分性别年龄,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病的,名为不乳儿乳痈。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乳痈的中医病因 主要因素 乳汁郁积 关键因素 肝郁胃热 影响因素 感受外邪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乳汁淤滞 乳头破损 吮吸不尽 先天凹陷 断乳不当 乳汁淤滞,乳络阻塞,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成脓 M1 M2 M4 M3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肝胃郁热 肝胃郁热 肝郁:乳母不知调养,精神紧张,忿怒郁闷,致肝气郁滞,厥阴之气不行,乳络不畅,乳汁壅积结块 胃热:产后饮食不节,恣食膏梁厚味,伤及脾胃,运化失司,胃热壅盛,湿热蕴结,致气血凝滞,阻塞乳络而成乳痈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感受外邪 妇女产后体虚,汗出当风 感受外邪 婴儿含乳而睡,口气焮热 乳头破损,外邪入侵 乳络郁滞不通 化热肉腐成痈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中医病因病机 乳头破碎 乳头畸形 乳汁郁积 哺乳、或断乳不当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肝郁胃热 乳络阻塞,化热成痈 饮食不节,胃热壅滞 外感风邪 乳头畸形 乳汁郁积 哺乳、或断乳不当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肝郁胃热 乳络阻塞,化热成痈 饮食不节,胃热壅滞 外感风邪 感受外邪 热毒入侵乳孔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粉刺性乳痈的病因病机 粉刺性乳痈 郁久化热 肉腐成脓 乳头凹陷 肝郁气滞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现代医学对 乳痈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 乳汁淤积 病原菌侵入 细菌经伤口侵入 乳头过小或内陷 输乳管阻塞 乳汁稠浓 病原菌逆行感染 乳汁过多 2017/3/19 现代医学对 乳痈病因和发病机理的认识 乳汁淤积 病原菌侵入 细菌经伤口侵入 乳头过小或内陷 输乳管阻塞 乳汁稠浓 病原菌逆行感染 Content Layouts 乳汁过多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12

不同病原菌致病的特点 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少数由大肠杆菌引起。 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较深,易于化脓。 链球菌:弥漫性炎症,全身中毒症状。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临床表现] 1.郁滞期 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继而乳房局部肿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伴压痛,皮色微红或不红,皮肤不热或微热。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有全身感觉不适,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心烦易怒,食纳不佳,大便干结。舌淡红或红,苔薄黄微腻,脉弦或浮数。

2.成脓期 患乳肿块增大,皮肤红肿焮热,局部疼痛加重,如鸡啄样或搏动性疼痛,患处拒按。伴高热不退,头痛骨楚,口苦咽干,恶心厌食,溲赤便秘,同侧腋淋巴结肿大压痛,舌红或红绛,苔黄或腻,脉弦滑数。

3.溃后期 若溃后脓出通畅,局部肿消痛减,寒热渐退,疮口逐渐愈合。 若脓腔部位较深,或有多个脓腔,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而形成袋脓或传囊乳痈。若久治不愈,乳汁夹杂有清稀脓液自疮口溢出,则成乳漏,收口缓慢,至断奶后方能收口。

溃后脓出不畅,肿势不消,疼痛不减,身热不退,属传囊之变。

临床表现 初起 成脓 溃后 局 部 症 状 红 + - + 肿 - 热 +- ++ 痛 “波动感” 溃疡 全身症状 发热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诊断 病史:产后3-4周 临床表现:局部症状+全身症状 辅助检查:血象、B超、MMG?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辅助检查注意事项 禁用MMG检查 如需诊断性穿刺,应在成脓期 如果做细菌培养(血液与脓液)应在抗生素使用前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成脓”是临床分期的分水岭 起病后第10天左右成脓 波动感 超声检查 针穿 透光法 点压法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与粉刺性乳痈的鉴别要点 粉刺性乳痈 乳痈 乳头 “一”字型凹陷 可有“一”字型凹陷 发病时间 - 妊娠期或哺乳期 部位 乳晕部位 均可 粉刺样分泌物 有 无 局部症状 “红肿热痛”轻 重 全身症状 “发热”轻 辅助检查 “血象变化”轻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与炎性乳腺癌鉴别要点 乳痈 炎性乳腺癌 发病年龄 年轻 发病时间 妊娠期、哺乳期 皮色 焮红 暗红 橘皮症 一般无 有 淋巴结 肿大 全身症状 发热重 发热轻 血象 高 正常 抗生素治疗 有效 无效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治疗 初起(郁滞期--气滞热壅证) 成脓(成脓期--热毒炽盛证) 溃后(溃后期--正虚邪恋证) 并发症防治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郁滞期(气滞热壅)—治疗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内治-消法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全瓜蒌15g,柴胡9g,牛蒡子12g, 蒲公英15g,橘叶12g,青皮9g,

外治 揉抓排乳法(揉散排乳法):适用于初起乳汁郁积 要点:温热敷肿块处,后轻揉肿块,继揉拉乳头,然后用手指指腹部由外周向乳头方向推挤淤积之乳汁。

外治(阳证) 膏药:千锤膏、太乙膏 油膏:金黄膏、玉露膏 箍围药:金黄散、玉露散 掺药(消散药):阳毒内消散、红灵丹

其它外治(草药) 芒硝20g溶于100ml水中,以厚纱布或药棉蘸药液热敷患处,每日3次,每次20~30分钟。 先用葱白200g煎汤薰洗患乳20分钟,再用葱白250g捣泥敷患处,每日2次。 将仙人掌去皮刺适量捣烂如泥调成糊,直接涂于患处并保持湿润,干后再涂。

注意点 以通为用:“三通”---通乳络、通下、通血络 以消为贵、尤贵早治 不可妄用寒凉之品,如抗生素

成脓期:热毒炽盛证---治疗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内治—托法(补托、透托)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味。 黄芪15g,穿山甲12g(先煎),皂角刺30g,当归9g,川芎9g,赤芍15g,全瓜蒌20g,牛蒡子12g,连翘12g,蒲公英15g,丝瓜络12g,柴胡9g ,甘草6g。

切开法 位置:形成脓肿后,于皮薄、波动感及压痛点最明显处及时切开排脓,最低位。深部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型切口。 方向:按照乳络方向,要脓腔基底大小一致。多房脓肿要注意分离。 火针洞式烙口引流

火针引流 开展火针洞式烙口+提脓条引流治疗乳腺炎成脓期,解决了传统切开引流创伤大,乳房外形变化大的缺点。

技术要领 正确进针 掌握针温和针速 术后引流排脓

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 与传统线形切开引流术的比较   火针烙口排脓术 切开排脓术 切口: 小,洞式 长,线形 损伤 : 小 大 出血: 无 多 疗程 : 短 长 愈后疤痕: 小 大

外治(阳证) 膏药:千锤膏、太乙膏 油膏:金黄膏、玉露膏 箍围药:金黄散、玉露散 掺药(提脓祛腐药):九一丹、八二丹、五五丹

注意点 切开法一定要在成脓后实施 切开后一定要保持引流通畅 尽量不要损伤乳络以防乳漏

溃后期--正虚邪恋证---治疗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内治(扶正、扶正祛邪) 治法:益气养血,和营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黄芪30g,党参12g,白术12g,茯苓15g,当归9g,川芎9g,穿山甲10g(先煎),皂角刺30g,蒲公英30g,白芷15g,甘草6g。

外治(腐肉未去) 膏药:太乙膏、千锤膏 油膏:生肌玉红膏 掺药(提脓祛腐药):九一丹、八二丹、五五丹。

外治(腐肉已去) 膏药:太乙膏、千锤膏 油膏:生肌白玉膏、红油膏 掺药:生肌散

初起、成脓期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同侧腋窝的急性淋巴结炎。 ②脓毒败血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传囊乳痈 袋脓 乳漏 溃后期主要并发症

传囊乳痈的防治 预防为主:注意甄别多房脓肿的存在、避免在引流不畅时加压 治疗为辅:通畅引流

袋脓的防治 保持引流通畅 垫绵法(垫绵法+绷带加压)

乳漏的防治 切开时尽量避免损伤乳络 治疗参见“乳漏”

西医治疗(以药敏试验为准) 青霉素 二代头孢类药物 克林霉素 中医外科学

预防与调摄 1、妊娠后期宜每天用温水或肥皂水擦洗乳头,使乳头保持清洁及其上皮角化增厚。 2、乳头内陷者应在产前开始矫正。 3、乳头有破损或皲裂时,可用麻油、蛋黄油拌生肌散搽涂患处。身体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中医外科学

预防与调摄 4、乳母宜性情舒畅,定时哺乳,保持乳头清洁。 5、保持婴儿口腔卫生,及时治疗口腔炎。 6、断乳前可先用麦芽60g,山楂60g煎汤代茶饮。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学习要点 乳痈的分类:在哺乳期发病的,名为外吹乳痈;在妊娠期发病的,名为内吹乳痈;不分性别年龄,在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发病的,名为不乳儿乳痈。 乳痈的病因:①乳汁淤滞 ②肝胃郁热 ③感受外邪 乳痈与炎性乳腺癌的鉴别要点 乳痈初起的代表方:瓜蒌牛蒡汤 乳痈成脓切开方向:循乳络切口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改错题 1、在非哺乳期和非怀孕期发生的乳痈为内吹乳痈。 2、乳痈成脓期内治法选方托里消毒散。 3、乳痈好发于产后3~4月的哺乳期妇女。 4、成脓期乳痈应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或寒凉中药。 5、成脓期乳痈切开排脓时,切口应与乳络方向垂直。 2017/3/19 中医外科学

病例讨论 某女,26岁,产后第三周,因小儿抓挠乳头出现破碎出血,5天前开始发热,在外医院予以抗生素治疗(具体用药不详),入院时右乳皮肤暗红,皮温偏高,有胀感,伴发热(体温37.7℃)、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体检见右乳外上肿块约6×7cm2,边界不清,质地硬,触痛。右腋窝淋巴结肿大。 讨论要点: 1、你认为外院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2、你认为首先作何检查? 3、外治法中你首先会考虑哪些药物? 4、假如经过你治疗1周后症状仍没有缓解,你首先怎么办? 2017/3/19 中医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