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安得广厦千万间 土地与房地产管理法 经济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我国的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形式与取得方式; 2. 掌握我国土地分类管理制度; 3. 掌握房地产开发用地的取得; 4. 了解房地产交易的一般规定。 能力目标 1. 能够理解国家对耕地的保护; 2. 熟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途径;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 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 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清朝 B .夏朝 C .唐朝 D .商朝 2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A .产生了奴隶主和奴隶阶级 B .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一 )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 二 ) 道家 老子 庄子 ( 三 ) 法家 韩非子 ( 四 ) 墨家 墨子.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21世纪教育网经纬社会思品工作室制作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课前准备: 阅读历史课本第34-38页.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吕准能.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 主讲人:陈婷婷.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纷争
第4节 武王伐纣.
历 史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代 春秋与战国 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 王朝至此完.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五节 新郑二中 李香梅.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Part 1 (约170万年前~1840年 鸦片战争前).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 五 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变 第7课 大 革的时代 铁农具、牛耕 都江堰 商鞅变法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中学 耿桂美.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温故知新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邑.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农业的起源 ■从耒耜到曲辕犁 ■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七年级上期历史复习.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二章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
知识回顾 夏 商 奴隶 社会 西周 春秋 奴隶社会瓦解 东周 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
“春秋五霸”.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本单元是夏朝建立到战国时期的历史,主要讲述了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发展、繁荣及走向瓦解的过程,同时也讲述了大变革时代封建制度正在形成的过程。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第五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
汉字的演变 初一(6) 李静.
专题复习 中外思想解放运动 古陶一中 杨继风.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朝 代 歌 夏商与西周,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辽夏金元, 明清王朝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温故而知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想一想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商 西周 夏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火车的故事.
应对新教材,迎接新挑战 ——部编版一、二单元解析 十八中学 戴莉莉.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西藏 Tibet.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Xia,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丹凤中学:陈敏.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用计算器开方.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上海洪水.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看谁最快 建立者 建立 时间 都城 最后 一位王 灭亡 夏 商 西周 桀 禹 阳城 汤 纣 武王 幽王 镐京 亳 (殷) 公元前 2070年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单元

1 2 3 4 5 5分 6 7 8 9 10 10分 2 3 5 6 1 4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东周 D.春秋 2.下列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A.周天子分封亲属功臣,让他们到各地做诸侯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保卫周天子 C.各个诸侯必须保持密切联系,共同抵御外族入侵 D.诸侯要按受封土地数量向天子定期纳税

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A.拱卫皇室,防止外族侵入 B.巩固国家政权 C.开发边远地区的经济文化 D. 建立对全国的控制网 4.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5.下列成语和晋楚争霸有关的是( )。 A.老马识途 B.退避三舍 C.卧薪尝胆 D.尊王攘夷 6.西周一平民在田中劳作,关于他可能使用的农具错误的是: A.用石镰收割庄稼 B.用装有木柄的骨耜耕地 C.用铁制的犁耕地 D.用青铜农具进行生产

7.西周时为巩固统治,开发边疆而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兄终弟及制 D.分封制 8.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 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 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 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东周的建立者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幽王 D.周平王 10.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要通过: A.实行变法 B.人民起义 C.分封诸侯 D.争霸战争

11.我国古书中“千耦其耘”的现象应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主要原因是: A.使用的铁农具最多 B.使用牛耕最普遍 C.兴修水利工程最多 D.商鞅变法最彻底

13.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A.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14.在诸子百家中,主张“无为而治”的是: A.儒家 B .道家 C.法家 D.墨家

15.都江堰位于今天的: A.湖南省 B.云南省 C.湖北省 D.四川省 16.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其主张对当时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17.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 ① 以德教民 ② 以礼治国 ③ 有教无类 ④ 当仁不让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并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学说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0.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19.下列是描述公元前350年生活在关中地区某人发迹的故事,你认为哪个是不可能的: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有功,得到几十亩土地的赏赐 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粮食丰收,政府免除他的徭役 C.后来,他用卖粮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为小地主 D.四十岁后,他卖掉所有的土地去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成为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0.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 D.青铜鼎

禹 家 魏 韩 赵 商 2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取了王位,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我国开始了“公天下”的历史。 22.战国初年,秦、晋、齐、燕、楚、吴、越 七国并立,史称战国七雄。 赵 商 23.甲骨文纪录和反映了西周 的政治、经济情况,商朝最大的青铜器是 四羊方尊。 司母戊方鼎

24.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论语》一书. 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25.小明:小强,你能给我说说都江堰吗? 小强:当然可以。都江堰在 珠江 上,是两千年前的秦 朝 人李冰父子修建的,那儿还有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都江堰分三部分:分水鱼嘴将江水分成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分洪。 飞沙堰将内江的水引入灌溉农田,宝瓶口还可以在夏季泄洪排沙。 岷江 国 宝瓶口 飞沙堰

地主阶级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26、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商鞅 秦国 (2)文中反映卫鞅什么主张? 实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文中的议论代表哪个阶级?结果如何? 地主阶级 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铁器 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7.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1)这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社会现象? 说明当时牛在生产中的重要性,牛耕普遍推广。 (2)当时还有一种什么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铁器 (3)当时在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情况?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孔子、春秋 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学习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来不得半点虚伪 。 28.材料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材料二 “当仁不让于师。”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材料一、二、三是谁所言,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孔子、春秋 (2)上述材料的教育思想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 学无常师、择善而从; 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 学习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来不得半点虚伪 。

29.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对秦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