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0次 100万 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材料一:一战中的俄国军需供应情况 1914年8月,俄国缺少30万支步枪;10月,缺少87万支。 1916年,因燃料匮乏,炼铁炉被迫停火,结果使冶炼厂只能供应军工所需金属的一半。前线每年需30亿发子弹,而年生产能力则为5亿发;每月所需炮弹为150万发,而生产能力仅为5万发。另外食品供应紧张,军队仅能得到原来供应量的一半。 材料二:一战期间俄国工人罢工情况 罢工资料 参加人数 1914.8---12月 68次 3.5万 1915 1000次 54万 1916 1500次 100万 时间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二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列宁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俄国1500万成年男子被征入伍,200万匹马被征军用,但是,俄军在前线却接连失利,伤亡数百万人;由于农业失去了将近一半的劳动力,大量农田荒芜,粮食产量剧减;战争也让俄国大量企业倒闭,国家债台高筑,经济濒于崩溃;物质匮乏,粮食奇缺,民众饥寒交迫。工人、农民、士兵和知识分子对沙皇政府深恶痛绝,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的两个政权 时间 结果 革命性质 影响 1917年3月(俄历2月)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政权名称 支持者 实力 工兵代表苏维埃 拥有武装力量 工农群众 和士兵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掌握各级行政机关 资产阶级
1917年3月,革命群众在焚烧象征沙皇权力的标志。 二月革命期间莫斯科经战斗遭枪炮破坏的楼房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实行的政策 对外: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对内: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说明临时政府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政权
关于列宁 列宁1870年生于教师家庭,幼时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优获取金质奖章. 17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一学期就因参加学运被捕并被学校开除。 18岁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从此列宁的名字就和俄国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870年—1924年
列宁的口号 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 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 失业者.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从青年时代起就接受了马克 思主义,决心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改 造俄国.1903年,在刚成立的俄国 社会民主工党代表大会上,选举党 的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 数.在俄文中,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是 多数派.从此,一列宁为首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诞生.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 列宁的口号 结束战争,土地归农民 权力归苏维埃,工作归 失业者. 土地、面包、和平
列宁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四月提纲 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成为革命发展的方向。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高,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成为革命发展的方向。
俄军在前线的惨败,使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 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二月革命以后,在彼得格勒的几十万群众示威游行,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继续战争 十月革命 七月事件 二月革命 一战 工兵代表苏维埃 四月提纲 掘沙皇 抛幻想 现曙光 指方向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起义目的 发生时间 领导力量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影 响 结 果 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影 响 结 果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1917年11月6日夜至7日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 揭开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 苏维埃政权在各地纷纷建立起来。 11月7日,冬宫被攻占,标志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攻打冬宫 工人、士兵向冬宫进攻 冬宫,俄国沙皇的宫殿,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设于此。 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午夜,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
斯莫尔尼宫 阿芙乐尔号 冬宫
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打冬宫 武装起义者攻打冬宫后的留影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俄国社会矛盾激化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
俄国的十月革命有何特征? 武装暴动起义的形式 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农村地区 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两个紧密相连不同性质的阶段 中国革命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有哪些区别? 目的 性质 结果 影响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出现两个政权并存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 苏维埃政权 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束了封建王朝专制 统治
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列宁(1870—1924年) 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宣布苏维埃政权成立。 全俄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困境: 措施: 内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内的反革命叛乱 外部:战争还没有结束、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1、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工人对企业的监督; 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5、1918年,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6、加强红军建设,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一切政权转归苏维埃,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土地的要求。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和平的要求。 影响:苏俄粉碎了国内外的叛乱和干涉,政权得以巩固。
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背景 任务 时地 领导 主力 经过 特点 结果 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1917年3月,“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之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执政的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继续一战),并企图镇压国内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彼得格勒 布尔什维克党(列宁) 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 11月6日夜,列宁在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7日,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中,起义队伍攻克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他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十月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列宁同志清扫地球
以俄为师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 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思考自己的问题,走俄国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思维拓展: 概述三位伟人在革命理论方面的重大贡献及其特点? 课后继续探究: 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 革命 的道路有何不同?为什么?两者有何相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时间 1918~1920年 背景 为反击国内外敌人的进攻,保卫苏维埃国家 内容 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⑵工业:中小企业国有化 ⑶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作用 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退出战争的原因: 1、由新政权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不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新生的苏俄政权就有被颠覆的危险。 国际形势: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国内形势: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不甘心失败,竭力反扑。 2、另外是人民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新政权代表着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 3、国内人民渴望和平。 评价: 利: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赢得了巩固政权的宝贵时间。 弊:丧失了大片领土。 苏俄为什么与德奥议和并退出大战?应当如何评价?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奥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苏俄由此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