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社团培训大会 4月11日心理咨询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学生心理调适 教育系 冯良亮 01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02 心理健康自测 03 保持心理健康的艺术.
Advertisements

心理健康及心理咨询 主讲人:马叶秋. 心理调查 根据以往的经验,请 在黑板上写出你认为 哪些行为属于心理健 康的范畴,哪些行为 属于心理不健康的范 畴.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乐清心理咨询师 著名温州心理咨询专家 乐清海天心理咨询中心 电话 徐老师. 平阳心理咨询师黄秋杨 海天心理研究所副所长 温州海之莲心理咨询中心负责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NLP 简快疗法治疗师 沙盘游戏治疗师 身心灵成长训练导师 预约电话: 地址:温州车站大道人和嘉园.
▲ 走 近 高 考 ▲ 笑 谈 高 考 ▲ 轻 松 备 考 走近高考 ● 高考是选拔人才的基础方式 ● 高考就是一次常规考试 ● 是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的考察.
《高中生心理学课程》 制作者 : 411 班 马飞驰 马飞驰.  心理健康与青少年成长 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
意象对话: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 应用 朱建军. 意象对话心理疗法  意象对话是从心理动力学和东方文化思想中发展出的一种心 理疗法。  此疗法以意象为工具,运用原始认知进行人际交流,达到从 深层开始心理转化的目标。  特点是能迅速深入潜意识内容、阻抗相对小而效果更为显著。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心理学 最早起源于哲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研究学科。是人类自我思维、行为方式认知和剖析,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外界信息和怎样进行信息内化处理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的科学。
第四章 学会心理调节 增进心理健康 ※只有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与人交往,是个寂寞的人; ※只有过人的智商,却不懂得控制情绪,是个危险的人;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个案分析 及辅导员应对技巧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 主讲人: 陈小华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互联网+心理健康服务的机遇与挑战 演讲者: 姜 平 中 国 北 京 2016 年05 月07 日.
第二章 心理问题探索.
倾听、识别与表达:改善人际沟通的策略 主讲: 《大众心理健康与自我成长》培训系列课程 精神分析师 心理咨询师 四川南岛心理咨询研究所
自主创业.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大学生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 咨询基础知识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李江雪.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贾晓明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癔症(hysteria) 要求: 1 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 熟悉癔症的病因和治疗策略 3 了解癔症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发病机理.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二章 健康的心理与成才 1.教学目标 4.基本内容 2.学习要点 5.教学活动 3.基本概念 6.复习思考题.
病 现 代 流 行 症 候 群.
病 现 代 流 行 症 候 群 锐普PPT 演世界第7季.
組員: 4980S048 吳蕙伃 4980S025 賴妙君 4980S052 陳泇妘 4980S060 張珊淇 4980S066 林宜蓁
抑郁症病因 体质因素:遗传体质 生理因素:身体病痛、药物造成 心理因素:依赖、完美、歇斯底里个性,负向思考习惯,人生发展任务没完成等。
第一章 关爱心灵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发展.
神经症 Neurosis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 关念红.
神经症.
简介IB和AP.
心理健康 溆浦县卢峰镇中学 叶京.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 教师 李琳.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神经症及癔症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疑病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心理处方解读 胜利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神经症 neurosis (神经官能症) 主讲人:刘海燕 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
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心理健康》 肇庆市田家炳中学 伍少强.
第十章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 ——治疗性工作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第五章 心理障碍 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神经症 第三节 人格障碍 第四节 性心理障碍.
什么是职中生的“问题行为” 职中生的“问题行为”
第一讲 心理健康与成长成才.
老年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抑 郁 障 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向群.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陈振华 第十二章 人格障碍与性心理障碍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陈振华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拥抱正能量 点燃正能量 引爆小宇宙 PPT宝藏网最新整理发布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姓名 Tel: My Skill 技能1 技能2 技能3 技能4 技能5 技能6.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通往 成功 个人简历 MY RESUME BY SERENAYAN.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简历 WESTIN.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I’M NOT SUPERMAN 杨c不是超人的自我介绍.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大学生口语学习风暴讲座 ——Blair.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心理社团培训大会 4月11日心理咨询室

一、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心理健康在各方面的表现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的指疾病或病弱。 心理健康: 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有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能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 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具有顽强的意志 具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具有完整和谐的健康人格

(三)心理健康在各方面的表现 1、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敬业) (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在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在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忧惧; (6)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心理健康在各方面的表现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乐群) (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要求; (4)诚心的赞美和善意的批评; (5)积极地沟通; (6)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三)、心理健康在各方面的表现 3、自我方面的心理健康(自我修养) (1)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 (2)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 (3)及时而正确地归因能够达到自 我认识的目的; (4)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5)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 (6)具有自制力。

二、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什么是心理问题? (二)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 (三) 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问题 什么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的情形。 心理的“正常”和“异常”之间没有明确的严格的界限。 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相互依存、转化的连续谱。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

心理正常 心理不正常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严重 心理正常、异常的图示 含变态人格, 心理问题、含部分 确诊的神经症, 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 (心理问题、严重 心理问题、含部分 可疑神经症) 含变态人格, 确诊的神经症, 其他各类神经障碍 心理正常、异常的图示

第三状态 ——亚健康状态 白色 黑色 灰色(第三状态) 第三状态的具体表现:无聊无为、胆怯退缩、自卑逃避、封闭压抑、麻木迟钝、幼稚依赖、优柔寡断、虚荣矫饰、偏激固执、任性刁蛮、委屈感与牢骚、悔恨、犯罪感与自责、仇恨与敌意、自我失败主义。

(二)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 个人经验标准——体验 社会文化标准——发展 症状检查(心理测验)标准;——操作 数理统计标准——群体

(三)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躯体化 (二)焦虑 (三)抑郁 (四)社交退缩 (五)社交恐惧 (六)社交攻击 (七)自卑 (八)性心理障碍 (九)偏执 (十)强迫

(一)躯体化   正常、心理压力或情绪压力 2年     

(二)焦虑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

(三)抑郁 抑郁是以情感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感障碍。

抑郁常见的表现 表现闷闷不乐或悲痛欲绝,持续至少2星期。 另外还需伴有下述症状中的4项: (1)、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 (2)、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乏感; (3)、自信心下降或自卑,或有内疚感; (4)、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5)、食欲不振,体重明显减轻; (6)、有自杀或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7)、性欲明显减退; (8)、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下降; (9)、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抑郁心境一天中有较大波动,常以早上最重,然后逐渐减轻,到晚上最轻。

引起抑郁常见的原因 引起抑郁常见的原因:65%的抑郁患者其抑郁是躯体疾病的后果,35%的患者抑郁是发生在躯体疾病之前,即生活事件的应激。 抑郁是一种疾病,而不是人的一种缺点或性格缺陷,通过自我心理调节、心理治疗及适当的抗抑郁药治疗,抑郁大多能康复。需要说明的是抑郁不同于抑郁症。

抑郁症   精神病之一。表现为情绪低落,不愿与人接触,回避刺激,长期没有体验快乐的能力或缺乏快感,自责内疚,焦虑或反应迟钝,缺乏决定能力、专注力,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治疗可用抗抑郁药物、电休克疗法、行为矫正等。

(四)社交退缩 社交退缩:主要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社交对象或社交场合的恐惧畏缩,不敢与他人接触交往,并由此使自己正常的日常社会交往活动都不能顺利进行,属于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之一。

(五)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交焦虑症、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有些患者对参加聚会、打电话、到商店购物、或询问权威人士都感到困难。在心理学上被诊断为社交焦虑失协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 SAD),是焦虑症的一种。

(六)社交攻击 社交攻击:主要指个体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进行语言方面的诋毁或行为上的伤害,同时使自身与周围人群的人际关系恶化,也属于社会交往方面的障碍。

(七)自卑 自卑是一种自我否定,表现为对自己缺乏信心,对自己不满和否定,拥有这种心理的人总以为自己存在着缺乏、不足与失误,因而遇事总会胆怯、心虚、逃避、退缩,缺乏独立主见。

(八)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性歪曲。是以异常行为作为满足个人性冲动的主要方式的一种心理障碍,其共同特征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对患者都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性行为方式。当已歪曲的性冲动付诸行动时多导致违纪,一般是有完全责任能力或限定责任能力。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 :①性偏好障碍:主要有恋物癖、恋物性异装癖、窥阴癖、恋童癖、兽奸癖、施虐癖、受虐癖、摩擦癖、性窒息癖,以及电话秽语癖,指通过电话对异性谈论色情内容 (有时手淫)以满足性欲的行为;恋尸癖,又称奸尸、恋尸狂,对死尸发泄性欲的病态性行为;嗜尿癖,即饮自己小便或观察别人排尿的行为,以引起性快感;嗜粪癖,对自己的粪便有特殊癖好,并能导致性快感的行为等。 ②性取向障碍:主要有同性恋、双性恋。至于那些无法确定自己的性取向,搞不清自己是异性恋、同性恋还是双性恋者,称为性成熟障碍。 ③性身份障碍:如易性别癖。又分为性别改变癖、双重角色异装癖和童年性身份障碍三种。

(九)偏执 常指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 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 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 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 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 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 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十)强迫症 定义: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症。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 分类  1、强迫观念 2、强迫动作  3、强迫观念 4、强迫情绪 5、强迫恐惧 6、强迫行为

三、常见的心理问题分类 1、心理困扰 2、心理障碍 3、精神疾病

1、心理困扰 学习问题(学习动力不足、考试焦虑 等) 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恐怖症等) 适应问题(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等) 学习问题(学习动力不足、考试焦虑 等) 人际交往问题(人际冲突、社交技能缺乏、人际关系敏感、异性交往恐怖症等)

2、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悖德型人格、强迫型人格、分裂型人格、偏执型人 神经症:神经衰弱、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性心理障碍: 格、不成熟型人格、癔病型人格、依赖型人格等。 神经症:神经衰弱、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性心理障碍: 性指向障碍:恋物癖 性偏好障碍: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施虐癖 性身份障碍:易性癖 问题的性质—— 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但程度较轻,保持与现实的接触和联系; 需要专业干预,但大多能够完成学业。

3、精神疾病 问题的性质 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反应性精神病 缺乏自知力,脱离现实; 需要休学接受专业治疗,部分 不能完成学业,必须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