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認同、情緒和人格發展 報告人:林慧娟老師
一、自我 自我認識(self-understanding) 自尊與自我概念(self-esteem and self concept) 包含個人全部的特質 提供不同個性特質的一個融合的面向
一、自我 在不同文化裡,人們定義自我的方式可能相差懸殊,儘管這些不同的自我概念仍有著相同的功能(余伯泉、李茂興譯,2003:154)。 (一)文化上的差異 許多西方的文化中,西方人學會不牽涉其他人來定義自我,人們擁有獨立的自我觀,這是一種以自己內在的想法、感受和行動來定義自我,而不是以別人的想法、感受和行動來定義自我。相反地,許多亞洲文化及其他的非西方文化則擁有互賴的自我觀,以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來定義自我,並知覺到自己的行為經常會受到別人的想法、感受行動所左右。
一、自我 (二)性別差異 在美國,女性比較可能擁有互賴的自我觀,男性則較可能擁有獨立的自我觀。從童年早期開始,美國的女童們就已開始培養親密的關係並與他人合作,且將注意力放在社交關係上,致使女性較會以和他人的關係來定義自我;男童們則比較可能從事競爭性的活動,將注意力放在支配他人上,傾向於將自我定義為獨立於他人之外存在的個體。
一、自我—認識自我 自我認知是社會認知的建立 自我認知是個人對於認知自我、 實質和內容與自我概念的表示 自我認知是根據不同角色與成員類別來界定青少年的特質 因為人們將自己放在更多樣的情境和角色脈絡中來審視自己,因此,自我是圍繞著多重角色、行動和關係組織的,於是發現自身中有許多不同的「自我」,明白我們一些行為、思考和情感取決於我們在做什麼和與誰在一起
一、自我—認識自我 抽象與理想化 區別 變動的自我 自我的內在衝突 現實與理想、真實與錯誤自我
一、自我—認識自我 社會性比較 自我意識 自我保護 不自覺的自我 尚未穩定、融合的自我 成年期初期與成年
一、自我—自我認知與社會情境 青少年的自我認知可以不同於社會角色和關係 他們還可以根據青少年是否為學生、 運動員或雇員而有不同的認知 青少年對於自身的描繪,依他們與他們的母親、 父親、 摯友、 約會對象或同儕時而有不同描述 青少年可能根據他們自己的種族和文化背景與經驗來創建不同的自我
一、自我—自尊 自我價值(self-worth) 自我形象(self-image) 普遍對於自我評價的面向 例:青少年或剛成年的人可能會覺得某人不僅只是一個人,但是一個好的人 自尊反映不一定符合現實的看法
一、自我—自尊 自尊是個體對自己各方面自我概念描述的評價與感受,亦是個體滿意自己、喜歡自己、相信自己的程度。而個體評價自己的標準,則來自於與重要他人的互動及社會道德價值等因素的影響
一、自我—自我概念 對於自我特定方面的評價 例如:某人在課業的表現不佳,所以對於課業有負面的自我概念,但是對於自己擅長的方面,就會有正向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可說是指個人根據對自己的內在知覺,與對外在情境之人、事、物的知覺過程,所形成對自己主觀看法的整體。它具有組織性與多層面結構性,會隨著個體成長、社會化以及與他人互動的歷程而改變。(黃德祥,民83,310-311)
一、自我—自我概念 張春興(1995)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亦指出,自我概念是指個人對自己多方面知覺的總合,其中包括個人對自己性格、能力、興趣、慾望的瞭解,個人與別人和環境的關係,個人對於處理事物的經驗,以及對生活目標的認識與評價等
一、自我—青少年自我知覺檔案 Susan Harter(1989)提出一個檢測青少年自我知覺感受的方法,其中以八個面向來加以檢視: 學術能力 運動能力 社會接受度 身體.外表 行為舉止 緊密的友誼 異性的吸引力與工作能力 普遍的自我價值
一、自我—自我陶醉(Narcissism) 有別於他人,較為自我中心以及自私自利 太過自我中心且沾沾自喜,最重視他們自己的需求和慾望 對於他人很少有同理心 通常為了保護自己不穩定的自尊,而貶低周遭的人
一、自我—自我陶醉的影響 現今的青少年被稱為 generation me (我世代) 。因為比較起在1975年嬰兒潮出生的人們,現在的青少年在各方面都更容易自我滿足,也更有信心,相信自己可以稱職的扮演每個角色 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自我中心的現象則逐漸改變,成為發展中的自我(developmental me)
一、自我—自尊是否會在青少年 與剛成年時期有所改變? 一、自我—自尊是否會在青少年 與剛成年時期有所改變? 自尊在整個生命週期中波動不斷 自尊往往會因為不同時期與事件而降低
一、自我—自尊連結了學校與成功的第一步? 學校表現與自尊並非完全相關,較高的自尊不見得就能提升學校表現 高自尊青少年很容易做出利社會與反社會的行動
一、自我—低自尊的結果 對於大多數青少年, 低自尊的人不舒服的情緒多是暫時的 低自尊導致抑鬱、 自殺、 神經性厭食、 犯罪、 其他適應問題和甚至於自殺
一、自我—如何增加青少年 的自尊 確定低自尊的原因和對其自我重要的能力的方面 提供情感支援和社會的認可 促進其成就發展 幫助他們處理、面對問題
二、自我認同 一個人對自我了解的統整。 到目前為止,Erikson的認同發展理論是最全面及具挑釁性的理論。
二、自我認同— Erikson的 認同想法 我是誰? 我的生命裡我能做甚麼呢? 對我來說有什麼是不同的呢? 我能靠自己做甚麼呢? 這些問題通常不會在孩童時期考慮,但在青少年時期是一種常見、幾乎普遍關注的問題。
二、自我認同—Erikson的 八個認同發展階段 對人信賴 vs.不信賴人(trust & mistrust):出生至兩歲 活潑自動 vs. 羞愧懷疑(autonomy & shame and doubt):兩歲至三歲 自動自發 vs. 退縮內疚(initiative & guilt):三歲至六歲 勤奮努力 vs. 自貶自卑(industry & inferiority):六歲至青春期
二、自我認同—Erikson的 八個認同發展階段 自我統整 vs. 角色錯亂(identity & role confusion):青年期 友愛親密 vs. 孤獨疏離(intimacy & isolation):成年期 精力充沛vs.頹廢遲滯(generative production & stagnation):中年期 完美無憾 vs. 悲觀絕望(integrity & despair):老年期
二、自我認同—審視Erikson的認同觀點 認同辨別與認同混亂 1.Erikson的第五個發展階段發生在青少年期(自我統整vs.角色混亂)。 2.青少年的身心變化,看似危機,實是轉機。如果青少年能克服適應上的困難,建立統整的自我,就能成為一個成熟的個體。 人格特質與角色實驗 部分青少年慎重地努力在世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二、自我認同—認同的類別 職業/生涯認同 政治認同 宗教認同 關係認同 成就/智力認同 性別認同 文化/種族認同 興趣 個性 身體認同
二、自我認同—一些現代對認同的想法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與Erikson提出的危機時期比較起來更漸進且災難性(Phinney,2008)。 青少年期是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複雜過程(Azmitia, Syed, & Radmacher, 2008; Goosens & Luyckx, 2008; Luyckx & others, 2008a,b; Orbe, 2008)。
二、自我認同—一些現代對認同的想法 身體、認知和社會情緒發展進步到一個程度,讓個人可以透過分類並綜合兒童期的認同與辨別去建立一個邁向成熟成人的可行途徑(Marcia & Carpendale, 2004)。
二、自我認同—認同的四種狀態 James Marcia (1980, 1994, 2002)提出自我認同發展的四種心理狀態: 1. 迷失型認同(identity diffusion)。 2. 早閉型認同(identity foreclosure)。 3. 未定型認同(identity moratorium)。 4. 定向型認同(identity achievement)。
二、自我認同—Marcia的四種 認同狀態
二、自我認同—Marcia的方法 被尖銳的批評 一些研究人員得出結論,Marcia的方法扭曲與過度簡化Erikson的危機與承諾概念(Cote, 2006; Luyckx & others, 2008a,b)。 一些發展人員提出Marcia探索與承諾概念的延伸(Crocetti & others, 2008; Goossens & Luyckx, 2008)。
二、自我認同—Marcia的方法 被尖銳的批評 兩個正在進行的認同試驗概念是: 1. 深入探索 2. 鑑定與承諾
二、自我認同—認同的發展改變 研究發現很多認同的關鍵改變是在18至25歲,比Erikson想像的還要延後。 發展認同的個人或稱MAMA cycles,即未定型與定向型循環。
二、自我認同—家庭對認同 的影響 父母的教養方式 家長是青少年找尋認同時最有影響力的人物(Cooper, Behrens, & Trinh, 2008; Goossens, 2006; Luyckx & others, 2008c; Schachter & Ventura, 2008)。
二、自我認同—家庭對認同 的影響 個性 1. 自我主張:以溝通的觀點來看 2. 獨立性:表達如何與他人不同 連通 1. 相互性:敏感和尊重他人的意見 2. 滲透性:開放別人的意見
二、自我認同—文化與種族認同 種族認同:自我的基本層面包括成員的種族意識、態度與感受。 雙文化認同:青年在某方面認同他們的種族,在其他方面認同主流文化(Phinney & Ong, 2007)。
二、自我認同—種族認同的 發展背景 少數民族的生活背景影響青年認同的發展(Bosma & Kunnen, 2008; Cooper, Behrens, & Trinh, 2008; Syed & Azmitia, 2008)。 在美國許多少數民族的青年生活在低品質的地區,缺乏發展積極認同的支持。 提供組織與計畫給青年,能對少數青年的認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二、自我認同—成年初期的 種族認同 少數族裔人士的某些經驗,可以縮短或延長成年初期(Phinney, 2006)。 對於少數族裔人士必須承擔家庭責任,而不去上大學,認同的形成可能會更早出現。 去上大學的少數族裔人士,因為探索和了解兩種文化認同的複雜性,認同的形成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二、自我認同—性別與認同 Erikson(1968)認同發展的經典演示,反映了在那時候傳統普遍性男女之間的勞動分工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女性有較強的職業興趣,性別差異已經開始消失(Hyde, 2007; Sharp & others, 2007)。
二、自我認同—認同與親密 Erikson(1968)認為親密關係應該是在個人建立平穩且成功的認同之後發展的。 如果年輕的成人與另一個人形成健康的友誼與親密關係,則親密關係將實現,如果沒有,會導致疏離。
三、情緒發展 青少年的情緒: 情緒定義:為一種感覺或影響,會發生在一個人的狀態或與人互動中,特別是影響它的健康。是個體對刺激作反應所獲致的主觀情感與個別經驗,是一種意識狀態,對個體具有促動或干擾作用。情緒與自尊是緊緊相依的,負面的情緒例如悲傷,總是與低自尊有關,再者像是正面樂觀的情緒,例如歡樂會與高自尊有關。情緒的體驗包含像是突然的性經驗,約會或是發生羅曼蒂克的事 等。
三、情緒發展 青少年的情緒 刻板印象:用極端的表現行為來看,一直以來青少年時期會被形容為情緒的動盪或風暴期,事實上,青少年的情緒不會一直都處在”暴風雨或是沮喪當中”。在較早的青少年情緒比較常有高昂與低落,有時年紀輕的青少年在前一秒像是在世界高峰,下一秒卻低落憂傷。許多例子來看,他們的情緒張力似乎是很不符比例原則。
三、情緒發展 容易憂鬱,不知道如何適當的宣洩表達,會為了一點小事情對父母或兄弟姊妹發脾氣,較多的極端情緒還有短暫情緒。 比起他們的父母多5倍的”非常快樂”,但也多3倍的”非常悲傷”。青少年的情緒是很容易憂鬱且善變 的,青少年比青春期前更有輕度的憂鬱狀態。 青少年早期的憂鬱狀態是否”正常”對成人的性格養成很重要, 如何從喜怒無常青少年時期轉換為為有能力的成年人,有些青少年的負面神經質情緒會反應嚴重的問題,例如:女生在青少年時期更容易沮喪。
三、情緒發展 賀爾蒙,經驗和情緒 早期青少年的情緒波動都與青少年賀爾蒙變化有關。當青少年發展到成年,因賀爾蒙與前額葉皮質成熟,使他們的心情變得不那麼極端! 有些研究者認為這樣的賀爾蒙影響非常小,而且通常與其它因素有關,例如壓力,飲食習慣,性行為還有人際關係。事實上,社會環境的經歷所帶來的影響比荷爾蒙大 結論,青少年的情緒改變受荷爾蒙與社會環境經驗的影響。
三、情緒發展 情緒能力:在青少年中,每個個體變得更知道他們的情緒循環,像是感受生氣憤怒的罪惡感,情緒循環認知,讓他們有能力去處理情緒,且在向別人表現自己的情緒時會更有技巧。 舉例來說,他們變得知道在人際關係中隱藏自己憤怒的重要性。而且,他們也更知道,在人際關係中,如何用有建設性的溝通來改善人際關係。 若青少年還是無法有效率的去管理他們的情緒,結果,他們可能容易沮喪,憤怒,陷入負面的情緒循環。造成很多不良的問題,例如學習困難,藥物濫用,青少年犯罪,或是飲食失調。 釋放自己的情緒
三、情緒發展 情緒的處理能力,包括: (1)在關係中,認知表達在情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例:了解到對朋友表達憤怒,會傷害友誼 (2)適當的處理負面情緒,利用自我常規性的策略來減少情緒緊張狀態的時間。例:利用離開負面的情況來減少憤怒,還有參與活動能讓腦筋脫離負面的狀況。 (3)了解內在的情緒不代表外在的表現(如同青少年變得更成熟時,他們開始知道他們的情緒表達會影響到對方,所以他們會很小心的去表達自己)例:判斷一個人,很中性的表達自己,就算想要生氣,但是卻能管理自己情緒的表達。 (4)意識到別人的情緒,但不受別人的情緒影響。例:區分悲傷與焦慮,且專注在處理這些情緒卻不會被影響。 (5)能夠看出察覺別人的情緒。例:不害怕的去接受一個人的悲傷。 影片—做好情緒管理 大學生「飛踹哥」情緒失控踹飛女生
四、人格發展 人格指的是個體的個人持續的特徵。個性如何連貫自我,認同還有情緒呢? 描述一個個體人格的特徵,有時候都跟情緒有關。例如:情緒上穩定/不穩定 或是 正面/負面。 五個主要的人格要素:開放,謹慎,外向,協調,神經質(情緒穩定度 )參閱圖4.6 p153 Openness開放(有想像力/重實際的、多樣的興趣/例行公事、獨立自主/ 遵守規章習慣) Conscientiousness謹慎(有系統的/混亂、小心的/粗心的、有紀律/易衝動的) Extraversion外向(擅交際的/離群索居的、風趣的/憂鬱的、溫柔親切的/冷淡沉默寡言的) Agreeableness協調(心地好且和藹的/無情的、信任的/猜疑的、有助益的/不合作的) Neuroticism神經質、情緒穩定度(鎮靜沉著/令人焦慮的、安心的/不安全的、自我滿足的/自憐自哀的)
四、人格發展 五因素裏面,謹慎在高中或大學有最好預示作用。謹慎總是被連結在較好的人際關係: 較高品質的友誼,較好的同儕認同感,較少的同儕欺侮。五因素如何改變青春期? 在最近大規模跨區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在謹慎,外向還有協調都有減少的趨勢。然而,在較後期的青春期與成人初期,謹慎與協調都是增加的。 五因素與自我認同發展有關嗎? 有個超過2000個大學生的研究發現,情緒穩定與外向與自我認同成就感相關。
四、人格發展—樂觀主義 樂觀對於青少年、成人為重要的人格特質。樂觀主義包括對未來產生正面且小事化無的看法,在一分超過2000名大學生的研究,樂觀主義比起五因素對於自我認同的成就有更強烈的影響。研究顯示,樂觀思考,能夠減少青少年遇到負面或是可能的創傷時產生自殺想法。而且青少年有樂觀的思考,能夠減少憂鬱症的風險。 只要這樣想,你肯定快樂又幸運~~幾米
四、人格發展 特性和處境:社會認知理論家Walter Mischel所提出:人格特質會因為情境、境遇而有所改變。所以,青少年的行為在圖書館與派對中會產生差異。 氣質:氣質可以被界定為一個個體的行為風格與回饋反應的特徵。心理學家強調,氣質是人格的基礎。藉由增加的能力與環境的互動,氣質從孩童時期到青春期變成是人格特質的一種表現。 氣質與性格最接近的關聯性研究,也與五因素(特質)有關。例如,在氣質這個特質範圍中,正面的情緒跟人格特質中的外向有關、負面情緒與神經質(情緒不穩定) 、堅忍的克制與謹慎有關。
氣質的類別:心理醫師Alexander Chess和 Stella Thomas 從一群嬰兒到成人的研究,發現有三種基本類別: (1)簡單好帶的小孩:一般來說在一個正面的心情,較快的常規建立,對新體驗比較容易接受。 (2)困難難帶的小孩:對於很多情況,行為較負面,對於新事物接受度較慢。 (3)慢熱難親近的小孩: 有個比較慢的活動階段,對於心情比較負面,也表現的比較不緊張。 新的氣質區分法,增加以下三類:Mary Rothbart and John Bates(1998) (4)積極正面影響與方法: 這個類別就像性格特質裡面的外向與內向。 (5)負面情感: 小孩氣質如果比較有負面情緒,比較容易煩惱與哭泣。負面情感比較接近人格特質裡面的內向與神經質。 (6)努力控制(自我常規): 這是有關一個能克制情感的一種能力。所以青少年有比較高的自我克制力,能夠在激情中或是自我毀滅中清醒。相反的,青少年自我克制力不夠,容易造成負面的事件。
四、人格發展—氣質的發展連接與背景 有著比較好的氣質的小孩,會在較晚的青春期中有最佳的發展與行為智力。較好氣質的人,比起那些在氣質比較不好的小孩中,他們與家人會有比較好的且緊密的關係。當參加者被歸類為困難難帶的氣質,或是與家人有高度的磨擦的人,會增加其外在的行為問題(犯罪)發生。 3-5歲,較好氣質的小孩,比較容易調整為好的青少年。相反,許多孩童,在3-5歲,有較困難難帶的氣質,不容易在青少年時期調教。研究顯示,男孩在孩童時期有較困苦的氣質,比較不願意繼續他們的正式教育。女孩則是會經歷較多的婚姻問題。 總之,橫跨許多長期研究,一個好的氣質小孩,有比較好的發展,且在青春期與成年期比較受教。當背景是處在一個較多問題,例如家庭磨擦環境下的小孩,會產生較困苦的氣質。
四、人格發展—氣質的發展連接與背景 研究發現,有比較壓抑的氣質的小孩,在青春期或成年人時,會比較少有武斷或是經歷社會支持,也會比較晚進入社會。 另外一個層面,氣質是一種情緒或能力可以去掌控一個人的情緒。一個長期研究顯示,一個3歲的小孩,有著好的控制力,也能在壓力下有彈性,他會在成人時有比較好的情緒管理。 研究顯示,氣質在幼童時期到成人初期,有某些層面的持續性。 豆花西施超吸睛 清新氣質網路爆紅
氣質相關研究 參閱圖4.7原文p157 最初的氣質特徵:壓抑 干預介入的情況下 A小孩 B小孩 照顧者 照顧者(父母) 非常小心敏感並接受他們自己的小孩 照顧者用不適當的”鬆散管理”並要他小孩去接受新事物。 物理環境 現階段的“刺激庇護”或是”防禦空間”讓小孩遇到太多刺激可以退到裡面。 小孩持續遇到吵鬧,混亂的環境,讓他們沒有機會從刺激中逃脫。 同儕 同輩中有壓抑個性的小孩,有共同的興趣,小孩感覺被接受 同輩中,有好動外向的人,小孩感覺被拒絕。 學校 學校是”人手不足”,所以壓抑的小孩會比較容易被包容,且感覺他們也可以有些貢獻 學校是”人手過多;”壓抑的小孩會比較不被包容,且感覺被低估。
產生的人格特質 成為一個外向型的成年人且情緒穩定 成為一個內向型的成年人且有較多情緒問題 Theodore Wachs(1994,2000) 提出小孩的氣質與成年個性會因為不同的背景或是經驗而產生不同結果。在個人氣質與環境需求之間的相同處,是人必須在黃金的適合時期發展良好,對於一個青少年的人格調整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氣質中特性,像是自我克制,管理,協調減少了環境的不利影響。
達成你的學習目標—重點檢視 一、自我 (一)自我了解 是青少年在自我代表認知的一種,也是青少年自我概念的一種物質與內容。畫分青少年自我了解中,包含模糊還有理想主義;分化;與自我的矛盾;現實與理想,對或錯;社會比較;自我意識;無意識還有是否自我整合。青春期增加的自我數量橫跨對人的關係、社會角色、還有社會文化的背景。在剛開始的成人期,自我認知變得比較複雜。然而,直到三十歲,連貫與整合的世界觀,發展成為許多不同的個體
達成你的學習目標—重點檢視 (二)自尊 是一種自我評估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種自我價值或是自我印象。自我概念涵蓋特定領域的自我評估。自尊反應不一定符合實際。高自尊可能反映出高傲。研究數據顯示了青少年有自戀的問題。 爭議的特點(1)自尊的程度在青春期和是否有性別有差異。研究者發現自尊通常在發展轉變期中不見,例如從小學到中學,有些研究者發現,女孩的自尊在青春期減少。 (2)在早期的青春期自尊與學校的學習成就有很大的關聯。青少年有比較高的自尊,會有著比較高的學習動力。 (3)同儕的接受度在青春期的自尊也有關聯。 (4)在COOPER的研究中,小孩的自尊與父母給予的教育與限制有關。在中學,自尊會比小學高。對於大多的青少年,低自尊只會造成短暫的不舒服。若低自尊持續,會造成沮喪,厭食症,犯罪,甚至自殺等症狀或行為。 有四種方式可提高自尊(1) 認清對低落的自尊,且對於青少年的重要(2) 提供情感支持與社會認同。(3)幫助青少年去達成目標(4)改善青少年的處理技巧。
二、自我認同 (一)Erikon的第五個發展階段的觀點:自我統合/角色混亂,主要元素:人格特質/角色實驗 在美國強調技術的社會,職業角色尤其重要,自我認同的發展極為複雜,且必須一點一滴的努力完成。William Damon說,年輕人在發展自我認同上有太多困難。 (二)Marcia提出四種自我認同的狀態: (1)散佈的、擴散的(2)排除(3)暫停、中止(4)完成、實現 ;有研究者增加(5)探索(6)承諾 (三)自我認同發展改變:專家說主要的自我認同發生在較晚的青春期或是青年人階段,反而不是在較早的青春期。例:大學學長比大一或高中生較容易實現自我認同。人通常依循MAMA(moratorium暫停—achievement實現)循環。 (四)自我認同與社會背景:父母在青少年的自我認同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研究者發現民主的父母,獨立的,連結性的能夠讓行為有比較積極正面與自我認同。ERICKSON對在自我認同發展中的文化角色極為重視。強調世界少數族裔人士一直在努力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同時融入主流文化。民族身份隨著年齡的增加在青春期和成年初期,有更高層次的民族認同,也有更積極的態度 ,Erikson 注意到青少年男性有比較高的職業認知,女性青少年有比較強的社會認知。
(五)自我認同與親密: ERIKSON第六階段人類的發展:友愛親密/孤僻疏離。ERISON 指出在討論親密與疏離之前要先發展正面的自我認同。 三、情緒發展 (一)青少年的情緒:情緒是一種感覺,或是一種影響,青少年被指出比他們的父母還有更極端的情緒表現。而且這些人在經歷比較早的青春期時比較少有非常快樂的狀態。 (二)賀爾蒙、經驗和情緒:雖然青春期的改變與負面情緒增加有關,但是賀爾蒙的影響是很小的,環境的影響可能比荷爾蒙多。 (三)情緒能力:青少年遽增的認知力還能夠替他們有效處理壓力與情緒浮動,青春期情緒上的負擔可能對青少年來說很沉重。適當自我調控策略來處理負面情緒,了解情緒的表達會影響到他人,也注意不受他人的情緒影響。
四、人格發展 (一)人格特質:近來的研究專注於五大人格因素:經驗開放性,謹慎嚴謹性,外向性,協調一致性,神經質(情緒穩定度 )。五大因素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成人,但現在越來越多的研究集中在青少年。研究人員繼續進行討論什麼是獨特的人格特質核心,現今,許多心理學家強調人格特質受特性和情境因素的影響。 (二)氣質:許多心理學家著重在氣質形成基礎的人格。Chess和Tomas的氣質描述了三種基本類型:(1)簡單好帶的小孩,(2)困難難帶的小孩,(3)難親近慢熱的小孩。新分類增加:(4)積極正面影響與方法(5)負面情感(6)努力控制(自我常規) ,從童年到成年的個人氣質之間的連接已被建立,雖然這些連結可能會因人們生活的背景而有所不同。
輕鬆一下又何妨? 心煩時記住三句話 放屁紀錄片 報告完畢 謝謝聆聽
一笑解百憂 快樂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