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報告——氧 氣態無色 氧(Oxygen)是一種化 學元素,其原子序數 為8,相對原子質量為 。由符號“O” 表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 二上 第二章 空氣—重要的氣體物質.
營養標示看仔細.
課程名稱:元素與化合物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總結 元素及其分類方法 1. 元素是不能用化學方法分解為更簡單東西的純淨物質。
第1章 緒論 第一節 化學 第二節 化學與生活.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班級:6年11班 座號:26號 姓名:曾琦心 指導老師:金機老師
第一章 物質的組成.
二氧化碳 張儀華老師 製作.
第四單元之一 燃 燒 活動三 、二氧化碳.
短片:吸煙後的肺.
化學報告 組別:第九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陳竑璋 組員:顏宇旋 陳丕宏 劉燿瑞 馮世徨 吳欣融 賴柏辰 老師:黃永慈老師
分子與化學式 講解/陳記住 老師.
元素 (Element) 你今日背咗未?.
元素週期表 (Periodic Table) Q. 我們可按多少種原則來把元素分類? 1. 室溫時的物態 2. 導電性
元素週期表 講解/陳記住 老師.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The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by Direct Titration
氣 體 組別:第八組 組長:洪柏閔(資料查詢、報告) 組員:周家偉(資料查詢) 吳奕廷(資料查詢) 王彥傑(資料查詢、書面報告、ppt)
水、濃縮芭樂果汁、鹽、糖、品質改良劑(氯化鈣 、氫氧化鈣)、甜味劑(D-山梨醇)
4-2.2 化學電池原理.
第四章 火災理論.
第2節 元素.
Chap3 Linked List 鏈結串列.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蛋白質的沈澱作用 能使蛋白質發生沈澱作用的因素有: 酸 酸性試劑 單寧酸 重金屬離子(汞離子、鉛離子等) 咖啡因 嗎啡 中性鹽 有機溶媒 熱
98年度鋼瓶安全檢驗站基礎教育訓練 法規簡介及氣體概論(二)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科學科專題報告 F.3C 組員 陳麗青 ( 04 ) 馮子軒 ( 15 ) 萬艷玲 ( 28 ) 譚盈盈 ( 33 ) 胡瀚華 ( 37 )
6-1 元素與化合物 課文重點: 1.化學反應的變化 2.物質的分類.
基本電學 資訊科杜文淵老師.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太空 Random Slide Show Menu
鹽類-氯化鈉 組員:
太 陽 的 秘 密 檔 案.
中二綜合科學科 單元七:生物與空氣.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 7 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 第2课时.
電子圖 (Electron Diagram) 上一堂的重點: 陽離子 火焰顏色 焰色測試 (Flame Test) 鉀離子 (K+) 鈉離子
課程名稱:簡單化學計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Meteorology: study of the atmosphere and its phenomena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離子化合物 (Ionic Compounds) 上一堂的重點: 族 I II III V VI VII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中三化學科 第四節週期表.
1-1 隨機的意義– P.1.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我們的太陽系 開始撥放.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課程名稱:常見物質的化學式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天氣因子 天氣因子 影響天氣的因素 例如氣溫、氣壓、風、雨量和濕度 天氣 某一段時間內 大氣層的狀況.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化學式與化學反應 講解/陳記住老師.
自然與生活科技(四) 4-2 金屬礦的還原.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聲音的產生.
硝酸 HNO3.
太空 Random Slide Show Menu
課程名稱:週期表簡介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三章 比與比例式 3-1 比例式 3-2 連比例 3-3 正比與反比.
液體(水)的重要 事實:地球生命源於海洋 生命出現於30億~40億年前,液態環境對初構生命分子的散播有絕對性影響。 水中生物在3億5千萬年前「登陸」。現今超過80%的動、植物生存在陸地上。 (為什麼呢?陸地上有甚麼好?)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元素報告——氧 氣態無色 氧(Oxygen)是一種化 學元素,其原子序數 為8,相對原子質量為 15.9994。由符號“O” 表示。 液態和固態藍色 氧(Oxygen)是一種化 學元素,其原子序數 為8,相對原子質量為 15.9994。由符號“O” 表示。

介紹氧 在元素週期表中,氧是氧族元素的一員,它也是一個高反 應性的第2週期非金屬元素,很容易與幾乎所有其它元素 形成化合物(主要為氧化物)。 在標準狀况下,兩個氧原子結合形成氧氣,是一種無色無 嗅無味的雙原子氣體,化學式為O2。如果按質量記算, 氧在宇宙中的含量僅次於氫和氦,在地殼中,氧則是含量 最豐富的元素。氧不僅占了水質量的89%,也占了空氣體 積的20.9%。 氧的同位素已知的有十五種 氧氣的運用包括鋼鐵的冶炼、塑料和纺織品的製造以及作 為火箭推進劑,也用來在飛機、潛艇、太空船和潛水中维 持生命。

介紹氧 構成有機體的所有主要化合物都含有氧,包括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構成動物殼、牙齒及骨骼的主要無 機化合物也含有氧。 由藍藻、藻類和植物經過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化學式 為O2,幾乎所有複雜生物的细胞呼吸作用都需要用到 氧氣。 動物中,除了極少數之外,皆無法终身脱離氧氣生存。 對於厭氧性生物來說,氧氣是有毒的。這類生物曾經是 早期地球上的主要生物,直到25億年前氧開始在大氣層 中逐漸累積。

在週期表上的位置

性質 在自然界中,氧的單質形態一般為雙原子分子的氧氣 (O2),在臭氧層中經紫外線的作用也可以生成三個氧原 子組成的臭氧(O3)。除此之外,義大利一所大學的科學 家於2001年11月制得了亞穩態的的四氧分子(O4)。氧氣 在標準狀况下是無色無味無臭,能幫助燃燒的的氣體。 液氧呈淡藍色,具有順磁性。氧能跟氫化合成水。臭氧 在標準狀况下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 氧的活性很大,除了稀有氣體、活性小的金屬元素如金 、铂、銀、钯之外,大部分的元素都能與氧起反應,這 些反應稱為氧化反應,而反應產生的化合物稱為氧化物 。

發現 氧元素是由英國化學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與瑞典藥劑 師及化學家舍勒於1774年分别發現。但是普利斯特里卻 支持燃素學說。 另有說法認為氧氣首先由中國人馬和發現。 1777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锡提出燃燒的氧化學說,指出 物質只能在含氧的空氣中進行燃燒,燃燒物重量的增加 與空氣中失去的氧相等,從而推翻了全部的燃素說,並 正式確立質量守恆定律。嚴格意義上講,發現氧元素的 為瑞典化學家舍勒,而確定氧元素化學性質的為法國化 學家拉瓦锡。

名子的由來 氧氣(Oxygen)希臘文的意思是“酸素”,該名稱是由法 國化學家拉瓦锡所起,原因是拉瓦锡錯誤地認為,所有 的酸都含有這種新氣體。現在日文裡氧氣的名稱仍然是 “酸素”。而台語受到台灣日治時期的影響,也以“酸素” 之日語發音稱呼氧氣。 氧氣的中文名稱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認為人的生存離 不開氧氣,所以就命名為“養氣”即“氧氣之質”,後來為 了統一就用“氧”代替了“養”字,便叫這“氧氣”。

在地球上的分布 氧元素占整個地殼質量的48.6%,它在地殼中基 本上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的。每一千克的海水 中溶解有2.8毫克的氧氣,而海水中的氧元素差 不多達到了88%.就整個地球而言,氧的質量分 數為15.2%。無論是人、動物還是植物,他們的 生物细胞都有類似的组成,其中氧元素占到了 65%的質量。而在地球大氣層中,氧的含量占第 二多,有20.946%。

危險性! 高濃度的氧氣能促進火迅速燃燒。氧化劑被火接 近時就可能引起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氧本身不是 燃料,但氧化劑却是一種燃料,如過氧化物,氯 酸鹽,硝酸鹽,高氯酸鹽,和重铬酸鹽,它們可 以引起大火。 另外阿波羅1號火災引致三名太空 人喪生的事件,就是因為指揮艙中含百分之百濃 度的氧,迅速引起大火,三名太空人短短在17秒 被大火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