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全国 2009 年 4 月高等 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年,中国爆发的一场伟大的农民战争是 ( ) 年 4 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黄兴带领下举行 了 ( ) 3.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
Advertisements

第四部分 世界近代史 Part 1 (1500年前后~1917年).
第三节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座位排列(严格按方阵、学号就座) 空 位 旅 游 管 理 行 管 1 班 行管 2班 旅管 3班 旅管 2班 旅管 1班 讲 台 进门.
Welcome ! DREAM.
世界历史是一部相互联系的历史,世界现代史(1917年至今)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世界现代史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陕西教育学院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next.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第五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 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九年级下册讲义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两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机复习 课.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徳日法西斯建立.
9.11 事件 美国 遭到 袭击.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 三 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讲 毛泽东思想的两个重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八国联军侵华.
世界现代史(1917年——) 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世界现代史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相互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1917、11、7 列 宁.
欢迎您光临指导. 欢迎您光临指导 萨拉热窝事件 皇储:王位的继承人,一般是君主子女或近亲属 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 茨·约瑟夫一世之侄. 1889年被立为皇储. 主张 吞并波斯尼亚, 加深俄奥 矛盾,引发了危机. 1914年被刺身亡 返回 斐迪南大公( )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苏 联 英 国 列宁格勒 德国 莫斯科 波兰 法国 乌克兰 奥 40.6 意大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2)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3)“二次革命论”与“一次革命论”和“无间断”革命理论的错误倾向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17课 毛泽东思想 课标: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四讲 新民主主革命的内容与实践.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三专题.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回顾知识: 资本主义国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半总统半议会制民主共和制 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 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 光荣革命 法国大革命 英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长青中学:汪雪琴.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第13课 伟大的开端.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本章目录 教学目的 重点和难点问题 教学内容 课堂小结 延伸 阅读 复习 思考 教学 案例.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11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40年,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 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原因: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间1949年,标志性是新中国的成立.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本综述重点 1、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 2、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国家之命运?

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坚苦卓绝的斗争,但每一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向何处去?成为20世纪初年中国人民一再思考的重大问题。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背景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 画中的三位皇帝,从 左至右依次是意大利 国王温伯特一世、德 国皇帝威廉一世、奥 匈帝国皇帝法兰西 斯·约瑟夫一世。他们 于1882年签订了三国 同盟条约,结成军事 集团。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形成了三对矛盾,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其中英德矛盾成为最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焦点是殖民地和世界霸权问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随英德矛盾的尖锐,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各国重新平衡自己的利益,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是一战爆发的具体原因。而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斐迪南头像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夫妇在塞尔维亚检阅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前往市政厅。当车队从市政厅返回时,隐藏在路口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快步上前,对准斐迪南夫妇连发两枪,二人当场死亡。

普林西普被捕。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1914年8月2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和法国,把这两个国家,还包括后来的英国、塞尔维亚和法国拖入到德俄冲突中,从而,整个西欧成了一个大战场。 坚强的比利时军队 保卫家园,抗击 德国侵略军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彼得格勒的工 人和士兵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苏维埃。在苏维埃领导机构中,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占据多数。他们认为无产阶级无力掌握政权。于是让资产阶级组织政府。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镇压国内人民的革命运动, 进而制造7月流血事件,夺取全部政权。图为临时政府军队镇压群众集会。

1917年11月7日下午5时,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2万名赤卫队员和革命士兵包围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夜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了。会议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正式宣布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一,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对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十月革命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一个缺口,成功地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转变为实践。 第三,它为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

(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导致国际格局 的重大变化。 1929年10月29 日,华尔街股市 大跌,经济危机 爆发

意大利法西斯上台 图为索里尼在向参加阅兵的军人致意

1929年的经济危机使德国失业人数达300多万。生产削减,税收减少,而失业人救济开支却不断增加,从而对政治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希特勒及纳粹党以民族复兴和变革现实为号召,向社会各阶层分别许诺,乘机展开大规模的宣传和竞选活动。结果在1930年9月14日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650万张选票,在国会得到107个席位,一跃成为德国第二大党。在1932年7月31日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获得37.4%的选票,拥有230个席位,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政府总理,组织内阁。1934年8月2日希特勒在总统兴登堡去世之后,兼任总统和总理。希特勒既是纳粹党的领袖,又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统一的头衔为"国家元首兼总理"。

希特勒制定的征服欧洲、称雄世界的战略。 首先建立囊括中欧的"大德意志帝国"作为核心;其次,打败法国,消灭苏联,夺取欧洲大陆的霸权,以此作为称霸世界的基础;最后,向海外发展;战胜英美,称雄世界。

1939年5月22日,德意两大轴心国签订了为期10年的“钢铁协定” 。这一协定以公开申明改造欧洲为目标把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联合起来。以致力于两国的发展以及世界“正义的和平”。在签字仪式上,德意的头面人物,包括元首希特勒在内,同意在战时德国统治陆地,意大利控制海洋

田中奏折和日本法西斯上台

1939年9月1日,德军从两个战略方向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下图为波兰军队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的坦克 1939年9月1日,德军从两个战略方向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下图为波兰军队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的坦克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县城,我第29军奋起反击,中国人民全民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1937年7月7日,日军炮轰宛平县城,我第29军奋起反击,中国人民全民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毛泽东作关于抗日战争战略问题的报告 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 毛泽东作关于抗日战争战略问题的报告

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军进攻

1940年德意横扫西欧的侵略业绩吸引了日本,也加快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彼此勾结,共同瓜分世界的步伐。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签订军事同盟条约。    规定“日本承认并尊重德国和意大利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德国和意大利承认并尊重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领导权”。三国彼此尊重在欧洲和东亚的新秩序中的领导地位,遭第三方攻击时,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相互援助。至此法西斯同盟真正建立。三国军事同盟的签订标志着法西斯阵营的确立。

1941年,英国首相丘机吉尔和美国总统罗斯富在大西洋的一艘军舰上举行会晤,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它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1943年1月,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和北非总司令吉罗德会晤,商讨盟军作战计划。

1945年4月30日,在猛烈的炮火和空袭掩护之下,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1945年7—8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菠茨坦举行会议,谋求盟国之间的合作,并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菠茨坦公告》。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图为向我投降的日本士兵。

(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战后政治形势新情况:一是在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中,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二是苏联成为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三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

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在此基础上形成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两个阵营的对立。

国民党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发动了全面内战。 图为美国军舰运送国民党军队占领战略要地。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华扩张 北洋政府为了维 护自身统治,不 惜出卖国家主权。 图为北洋政府与 日本签署丧权辱 国的“二十一条”。

国民党政府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建立的。 图为红军漫画《国民党的卖国罪状》

帝国主义肆意掠夺中国资源

帝国主义残酷地压榨中国人民

①②日本帝国主义在“九·一八”犯下了滔天罪行。 ③北大营鸟瞰图。④1931年9月19日晨登上沈阳小西门城墙的日军向城内射击。 ①②日本帝国主义在“九·一八”犯下了滔天罪行。 ③北大营鸟瞰图。④1931年9月19日晨登上沈阳小西门城墙的日军向城内射击。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取代了日本在中国的地位

美国垄断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的统制,把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推向了绝境。

(二)占优势的中国封建经济 地主通过收取地租残酷剥削农民

农民的果实相当一部分通过不等价交换被商人掠走

高利贷逼得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房屋乃至子女典卖给地主 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相结合,把农民的血汗差不多榨干了 高利贷逼得农民把自己的土地、房屋乃至子女典卖给地主 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相结合,把农民的血汗差不多榨干了

政府当局通过苛捐杂税对农民进行掠夺。一些地方的农民只好出卖自己的孩子交税。

在残酷的封建压迫剥削下,农民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三)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 中国的资产阶级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依附于外国垄断资本的买办性的大中产阶级(后来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另一部分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联系较少并受它们压迫的中等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是中国近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严重阻碍

官僚资本进行发行“法币”和内债进行金融垄断的同时,还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从事发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还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对工业实行垄断性的掠夺。官僚资本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军阀、官僚政府建立和加强独裁统治的过程。

(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阻碍 (1)外国资本的压迫

(2)官僚资本的排挤

(3)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

(4)军阀官僚政府的压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工业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的比重大。

(3)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技术、设备以至原材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民族资产阶级是带有两重性的阶级。他们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帝国主义和反官僚军阀政府的革命,可以成为革命的一种力量,成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但他们也有跟在买办资产阶级后面,成为它的助手的危险。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1、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 (1)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后来形成为官僚资产阶级)

(2)民族资产阶级 下图为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重要代表人物张謇的全家合影

(3)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中国共产党产生后,三种政治力量提出的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1)地主阶级和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的道路

(2)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资产阶级共和国

(3)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人民共和国

(二)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地主、买办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中国人民的唾弃。

1949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乘胜南下逼近广州,国民党要员争相逃离。图为白云机场最后一班飞机准备起飞。

国民党军队将逃离时未及撤走的军车焚毁

1949年10月,国民党败退时将广州跨越珠江的海珠桥炸毁。死伤市民400多人。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地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由 此成了中国最广大 人民群众的共同选 择。

农民担架队进行支前

支前民工使用的工具

支前民工举行庆功大会

工人举行罢工,配合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北平学生为反对国民党政府,举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

1948年5月,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为主要标志,逐步形成反对国民党统治斗争的第二条战线,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出现新的高涨。图为上海中小学教师罢教。

毛泽东在北平西苑机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合影。

1949年,毛泽东接见人民代表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指出:“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让位给人民共和国。

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