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专家建议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讨论组(通信作者万谟彬、翁心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0):577-583.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感染科 唐晓鹏.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 : 2005 年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 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的长期抑制或消除 HBV , 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 生,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Advertisements

乙型肝炎诊治对策 北京地坛医院 陈志海. 病例一 某一家三口来诊,女儿, 20 岁,体 检化验发现肝炎指标异常,无任何 不适。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平凉医专妇产科教研室. 概念 乙肝最常见 乙肝最常见 急性重型肝炎为非孕妇的 66 倍 急性重型肝炎为非孕妇的 66 倍.
从治疗的角度思考抗结核患者 肝功能异常的问题 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感染病科 崇雨田. 我国近年与肝病指南或专家共识: –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5 年、 2010 年版 –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4 年版 – 《肝衰竭诊疗指南》, 2006 年版, 2012 年版 – 《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慢性乙肝处理亚太共识 更新版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Hepatology,2003,18:239–245.
难治性丙肝治疗的研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徐小元 教授. 全球发布的有关丙型肝炎的共识 1997 年 美国 NIH 丙肝共识 1997 年 美国 NIH 丙肝共识 1999 年 英国丙肝防治指南 1999 年 英国丙肝防治指南 2000 年 亚太丙肝共识 2000 年 亚太丙肝共识 2001 年 美国.
项目危急值是否必要 是否同意目 前危急值 修订后危急值 WBC ≤ 1.5×10 9 /L 或 ≥30.0×10 9 /L ×× 取消 NEU# (中性粒细胞 绝对值) ≤0.5×10 9 /L √ 新增 48 小时首次 HGB≤ 60 g/L √√ 48 小时首次 PLT≤ 50×10 9 /L ≥400×10.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段冠清 病毒性肝炎. 一、病原学  甲肝病毒( HAV ) 基因结构: 基因结构: 5’- 非编码区5’- 非编码区 编码区 编码区 3’- 非编码区3’- 非编码区  HAV 疫苗研究近况.
第二节 病毒性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平凉医专内儿护理教研室.
慢性乙型肝炎和抗病毒治疗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 巫善明.
抗乙肝病毒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灵台.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十五讲 授课老师:周霞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河南省公共卫生临床救治中心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疾病科
庆生会+特色厨房.
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 治疗慢性HBV感染方案.
常见传染性疾病的预防 复旦大学校医院 胡贯中
慢性乙型肝炎-严峻的挑战.
根据HBeAg定量和HBsAg定量 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母乳喂养 高计平 阳泉市妇幼保健院.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中的常见问题及解答
体 检 项 目 异 常 de 分 析 浙江荣军医院 孙兆彪.
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药学监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刘慧
病毒性肝炎.
苦参素抗病毒和临床应用的 若干问题探讨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缪晓辉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
勇敢战胜乙肝,迎接健康明天 浅谈慢乙肝抗病毒治疗注意事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尹有宽教授.
第八章 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急性病毒性肝炎 贫血 肺结核
乙肝的综合治疗  抗病毒治疗  免疫调节治疗  “保肝”治疗  中医药治疗  基础治疗及心理治疗  基因治疗.
慢性丙肝的RGT个体化治疗策略 施光峰 教授.
乙肝患者教育手册 安科.
慢性乙肝治疗目标、策略及挑战 北大医院 斯崇文 教授.
乙肝病人如何看化验报告.
肺结核.
乙肝基础知识.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2010更新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赵守松.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简介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掌握: 1. 常用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种类 2. 干扰素的作用、特点和用法
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 -----健康素养66条进学校活动 武清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叶晓光 教授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乙肝抗病毒药物耐药的处理与预防 学习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希望您能: 1. 理解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乙肝病毒耐药产生的原因
乙型肝炎的发病机理 及治疗进展 张定风.
Safety At Your Hand 乙肝相关知识
乙肝的防治:热点 难点 观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王灵台.
乙肝小三阳怀孕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FTC推广知识点汇总 四川善诺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甲状腺激素.
美国、亚太和欧洲慢乙肝防治指南.
乙肝病毒前S1蛋白在乙型肝 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和应用
乙肝两对半.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五十讲 授课老师:许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HBsAg阳性肝细胞的膜表面HBsAg抗原的检测
EASL慢乙肝处理临床实践指南解读(NUCs)
谢 青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瑞金医院 感染科
Harvard ManageMentor®
HBV合并HCV或HIV感染的 抗病毒治疗进展
4-7 生物的演化.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慢性乙型肝炎 α干扰素治疗 新认识 广州 南方医院 骆抗先.
……….. 乙肝病毒 Hepatitis Bvirus 吴泽诚 赵柯夫 顾雨晨 叶子祥.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临床表现 潜伏期 HA 30天(15—45) HB 70天(30—180) HC 40天(15—150) HE 40天(10—70)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专家建议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讨论组(通信作者万谟彬、翁心华). 中华传染病杂志,2007,25(10):577-583

审阅专家名单(按姓氏笔画) 万谟彬*、王宇明、王江滨、王峰、王豪、丛书英、李兰娟、李树臣、庄辉、刘克洲、江家骥、朱理珉、陆志檬、巫善明、张鸿飞、张树林、陈小苹、陈新月、陈士俊、尚佳、罗端德、赵连三、侯金林、施光峰、骆抗先、翁心华*、徐道振、贾继东、贾辅中、高志良、唐小平、斯崇文、谢青、窦晓光、缪晓辉、罗邦尧** * 通信作者 ** 特邀内分泌专家

主要内容 一、对干扰素作用的基本认识 二、个体化治疗问题 三、治疗对象的选择 四、治疗时机的把握 五、基本剂量和疗程骥个体化调整 六、治疗过程中的监测、随访和处理 七、疗效预测及指标和时间节点 八、主要不良反应及认识、预防和处理

背 景(1)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干扰素是重要的治疗药物。 背 景(1)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根本治疗方法,干扰素是重要的治疗药物。 关于干扰素的治疗指征、治疗时机、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疗程和治疗终点等,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南》)以及国际上相关专业学会制定的指南或共识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和认识。 相对而言,使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于临床医生的技术要求更高、对于患者和临床医生的配合要求更严。特别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临床应用时间还不够长,积累的经验还不够多,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研究加以澄清。

背 景(2) 《中华传染病杂志》编辑部于2007.3.22召集全国传染病和肝病领域的部分临床专家在上海举行了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专题研讨会,就干扰素临床应用中常见的有关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研讨,并指定专人对专家意见进行初步整理,形成会议《纪要(讨论稿)》。 2007.6.3在广州举行第二次专家专题讨论会对《纪要(讨论稿)》进行了专门审议。与会专家逐字逐句审读了《纪要(讨论稿)》,并作出了许多重要的修改。会上专家们一致建议对《纪要(讨论稿)》修改后形成《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专家建议》,旨在对临床医生科学、合理、正确认识和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所帮助。

一、对干扰素作用的基本认识 建议1: 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时,应当首先考虑追求更高的治疗目标,优先考虑选择持续应答率较高的药物。 对于确定选择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可以首先推荐选择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二、个体化治疗问题 建议2: 在推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时应当更多地考虑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 即根据接受治疗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发生应答与否或发生应答的时间等具体情况,在《指南》中指出的基本治疗方案基础上 适当调整监测和随访时间、药物剂量、疗程,必要时可调整治疗方案。

三、治疗对象的选择 建议3: 在有抗病毒指征的患者中,对于年龄较轻的患者(包括青少年患者),对于近年内希望生育的患者,对于期望短时间内完成治疗的患者,对于机体免疫清除反应较强的患者(如病毒载量较低、ALT水平较高、肝脏炎症程度较重),应优先考虑推荐干扰素治疗。

四、治疗时机的把握(1) 建议4: 关于ALT 1-2×ULN或ALT>10×ULN患者考虑干扰素治疗时,建议: ⑴对于长期轻度ALT水平升高(ALT 1-2×ULN)或正常的患者,如果患者年龄较大、有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癌家族史、HBeAg阴性、B型超声或CT检查提示肝脏有慢性病变,建议肝活检。如果活检显示有明显肝脏病理改变,建议使用包括干扰素在内的抗病毒治疗;

四、治疗时机的把握(2) 建议4: ⑵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考虑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应当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ALT和胆红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同时可以适当给予护肝药物等对症和支持治疗。一旦ALT水平开始下降,特别是降低到10倍正常值上限以下,则可以开始启动干扰素治疗,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先从小剂量开始; ⑶对于ALT水平明显升高(>10×ULN)的患者,如果考虑干扰素治疗,应当由具有丰富干扰素临床治疗经验的专家实施或指导下实施。治疗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基本剂量和疗程及个体化调整(1) 建议5: ⑴治疗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5×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75×109/L、或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当下调剂量至135μg继续治疗,或延长注射间隔时间,并加强监测;如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0×109/L、或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或血小板计数≤2.5×109/L,应当暂停使用,待以上指标回升后再从小剂量开始治疗。

五、基本剂量和疗程及个体化调整(2) 建议5: ⑵对于治疗达到我国《指南》完全应答标准的患者,可适当延长疗程,至少维持治疗6个月;对于部分应答患者应当继续治疗,直至达到完全应答,再维持治疗,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疗程。

五、基本剂量和疗程及个体化调整(3) 建议5: ⑶对于治疗3个月尚未出现治疗应答的患者可以在继续治疗的情况下加强随访观察。如果治疗6个月仍未出现治疗应答,应当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根据患者意愿和配合程度来决定下一步治疗策略。对于配合良好的患者,特别是HBV DNA或HBeAg定量已经有一定程度下降的患者可以继续观察治疗1-3个月(总疗程7-9个月),再根据患者应答情况决定是否改变治疗方案。

六、治疗过程中的监测、随访和处理 (1) 建议6: ⑴治疗前应当作基线指标测定,包括HBeAg、HBV DNA定量、ALT/AST、TBIL/DBIL、血常规、超声或CT检查等,以及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TT3、TT4、TSH)测定。 ⑵开始治疗后每周监测1次血常规,并根据变化适当处理(见不良反应的认识和处理)。指标稳定或改善后可逐渐延长间隔时间,直至每月监测1次。

六、治疗过程中的监测、随访和处理 (2) 建议6: ⑶治疗开始后的前3个月,应每月1次监测ALT和HBV DNA,明显下降后可延长监测间隔时间,直至每3个月1次,同时监测HBeAg/抗-HBe。 ⑷对于达到治疗终点后结束治疗的患者,应当密切随访,起初每月1次,3个月后逐渐延长随访时间间隔,病情稳定的患者可每3-6个月随访1次。

七、疗效预测及指标和时间节点 建议7:对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作疗效预测时,建议: ⑴不应根据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规律来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也不宜根据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预测规律来预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⑵在预测或判断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否出现持续应答时,观察时间不宜过短,应当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疗后,根据HBV DNA和HBeAg定量和定性检测的动态变化进行综合判断。

八、主要不良反应及认识、预防和处理 建议8:关于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处理,建议: ⑴对干治疗中发生外周血改变的患者按建议5.⑴方法处理。对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者,可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CSF) 或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治疗。 ⑵对于治疗过程中发生甲状腺功能相关的指标(如TT3、TT4、TSH)升高或下降时,应与相关专科医生会同诊治,必要时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暂停干扰素治疗。

几点说明(1) 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已经达成共识,也有些问题尚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之中。 在以上提到的二次会议上,与会专家都提出了许多临床关注的问题,有的意见和看法有普遍或共性的意义,有的属于个人的见解和认识,也有的只是个人经验。 本《专家建议》中主要收集了具有普遍和共性意义、得到多数专家认可,并已达成共识的意见。另外有些意见一旦有了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支持,本《专家建议》更新时将会再作补充。

几点说明(2) 有的问题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如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的联合治疗,包括同步联合治疗或前后序贯联合治疗。有的研究如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拉米夫定治疗48周显示对HBV DNA有比单药治疗更强的抑制作用,但停药随访24周这种差异就不明显了。有的初步研究如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中cccDNA水平下降,且与HBsAg滴度下降有关。但还需扩大样本数量进一步研究。 许多专家关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过程中HBeAg或HBsAg滴度的动态变化,认为这种量的变化是抗原消失或血清转换的前提,具有疗效预测作用。 对于治疗过程中HBeAg和HBsAg滴度明显下降的患者应鼓励继续治疗,以争取获得更好的疗效。 关于这些问题,还需要有进一步研究来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