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茶文化的形成 何为文化? ——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喝 周作人 一、中国茶文化 神农时期: 唐 · 陆羽《茶经 》: “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 ” 陆羽像 《茶经》首页 1. 茶的起源.
Advertisements

主讲:于希增. 一、茶的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 茶树的国家。《茶经》记载 :“ 茶之 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 远古时期, 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 茶树,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 :“ 神农 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 之。 ” 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四 川产茶已初具规模,茶树栽培、制.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任务二十 茶席设计 毛世红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西方文化的研究 之茶文化研究总结 组长:费意帆、石丽丽 组员:朱渫裔、瞿申滢.
第三章 饮料概述.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茶的发现与利用 一、茶的历史 二、茶利用方式的演变 三、茶烹饮方式的演变.
科学饮茶 健康长寿 胡锦涛主席对茶的评价.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终极理论梦之社 宣传PPT 终极理论梦之社 来到高中,在全新的平台上,我们广泛交友.
与生活 12 2008  文芳出版社.
语文研究性课题 茶与茶文化.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 人大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选辑1995年至今公开发表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各学科、专业的重要论文和重要动态资料的全部原文。其信息资源覆盖了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国内公开出版的3000多种核心期刊、专业期刊和报纸,分4大类100多个专题。
第七章 茶德与茶俗 一、茶德 1、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茶文化 三(3)班 翟文清.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茶文化与台湾功夫茶 育 才 与 培 正 的 文 化 交 流.
茶文化 及品味生活.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知识要点: 学习重点及制作思路 学习目的: 邀请函的制作步骤: 1.掌握邮件合并功能 2.掌握比较并合并文档方法 3.掌握页面插入背景图 4.熟练使用文本框 知识要点: 1.邮件合并功能 2.文档中插入域内容 3.文本框的使用 技能要点: 1.域、文档部件操作.
中国茶道 ZHONG GUO CHA DAO Tea culture is one of the common traits shared by all the 56 ethnic groups in China. Many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at a day is not.
第七单元 烹茶法小结.
中国茶馆文化.
中国茶文化 现代教育技术 耿菲.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
植物和我们.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茶 与饮茶.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广州茶叶市场报告 小组成员: 刘洪彦、陈秋龙、黄昱涛 汪逸楠、秦琦、鸥俊鹏.
茶文化.
茶的文化 謝宛庭 吳珮綺.
第1课 茶香四溢 (第一课时) 设计、制作:沈佳妮 沈元璋.
特殊教育课程---茶道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杜静.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茶叶市场现状分析调查报告 组员: 陈晨 钱洁 徐英 邱婷 刘承珠 刘俏玲.
走进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与茶艺 主讲人: 李倩.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Harvard ManageMentor®
Interpreting Pertemuan XIII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1085至1125年间的官员地域分布与社会关系 1.
《产品设计工程应用》课程 陈兴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茶 禅 茶 一 味 一 茶 一 世 界.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导 言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需求和供给.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K01 我来讲新闻.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位似.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四、茶文化的形成 何为文化? ——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等。 茶文化的定义

茶文化 就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

茶文化 人类 —— 茶(物质) ——精神、行为 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意识形态 利用 产生

茶文化的概念 广义——是指人类在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茶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是专指其“精神财富”部分,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

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

1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东汉华佗《食经》中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2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3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6、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茶文化的属性 自然属性——茶的产品、茶的功能、 社会属性——人对茶的利用、对茶的寄托 茶及利用它的人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

茶文化四种特性: 1. 广泛的社会性。 2. 牢固的群众性。 3. 典型的民族性。 4. 明显的区域性。

1. 广泛的社会性: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陶冶。 饮茶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角落和生活的各方面。 不同的社会阶层,对茶的需求和推崇是一致的。 层次不同,就有不同的饮茶方式和品位。

花茶茶艺

2. 牢固的群众性: 茶文化、范围广泛、雅俗共赏,各得其所。 茶的最初发现,传说是“神农尝百草”始知茶有解毒功能和治病作用

女儿茶

茶的群众性: 首先:唐代物质生活的相对丰富,使人们有条件以茶为本体,去追求更多的精神享受和营造美的生活。 接着:随着茶物质文化的发展,使茶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向着广度延伸和深度发展。 后来:逐渐形成了固有的道德和民风民情,成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典型的民族性: 茶文化始于中国古代的巴蜀族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并由此传播扩展。

茶文化不同的民族性: 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历史文化个性,并通过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特有生活、心理、习惯加以表现出来,这就是茶文化的民族性。

多彩多姿的中国不同民族茶文化 1.追求的是用茶作食,茶食相融: 蒙古族的奶茶、 维吾尔族的奶茶和香茶、 苗族和侗族的油茶、 佤族的盐茶。

维吾尔奶茶

多彩多姿的中国不同民族茶文化 2.追求的是强身健体,以茶养生: 土家族打油茶、 纳西族的“龙虎斗”。

土家族打油茶

打油茶—祛寒健体 打油茶工具 打油茶佐料

多彩多姿的中国不同民族茶文化 3.追求的是借茶喻世, 寓意为人做事的哲理: 白族的三道茶、 苗族的三宴茶。

中国各民族茶文化的共同点: 客来敬茶——尽管各民族的茶俗有所不同,但按照中国的习惯,凡有客人进门,不管你要否饮茶,主人敬茶是少不了的,不敬茶往往认为是不礼貌的。

4. 明显的区域性: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中国地广人多,由于受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情的影响,造就了中国茶文化的区域性。

烹茶方法的区域性: 烹煮方法:有煮茶、点茶和泡茶之分; 品茶形式:有品茶、喝茶和吃茶之别; 用茶目的:有保健需要、传情联谊和生活追求之说

我国各地品茶口味的区域性: 在一定区域内,也是相对一致的。 如南方人喜欢饮绿茶, 北方人崇尚花茶, 福建、广东、台湾人欣赏乌龙茶, 西南一带推崇普洱茶, 边疆兄弟民族爱喝再加工的砖茶等等。

世界品茶口味的喜好: 东方人时尚的多为清饮茶; 欧美及大洋洲国家人们钟情的是加有奶、糖的红茶; 西非和北非的人们最爱喝的是加有薄荷或柠檬的绿茶。

茶文化的核心 茶艺——动态的茶艺 茶道——茶艺操作的指导思想 茶德——茶道中的灵魂

1.茶艺 茶艺?

王玲教授认为: “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 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丁文先生认为: “茶艺指制茶、烹茶、饮茶的技术,技术达到炉火纯青便成一门艺术。”“茶艺是茶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台湾范增平先生: “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 一是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 二是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 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的美,欣赏茶艺之美,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

台湾蔡荣章先生认为: “‘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鉴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

茶艺的概念 茶艺是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简要地说, 茶艺——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

不但要 科学地泡好一壶茶,还要艺术地泡好一壶茶。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

还要注意 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欣赏茶叶艺的沏泡技艺,应该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包括境美、水美、器美、茶美和艺美。”

泡茶艺术美表现 “为仪表的美与心灵的美。 仪表是沏泡者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等; 心灵是指沏泡者的内心、精神、思想等,通过沏泡者的设计、动作和眼神表达出来。” 茶叶冲泡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表演艺术。

2.茶道 ——茶艺操作的指导思想

王玲教授指出: “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 ‘茶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 ‘茶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茶艺与茶道的关系 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要通过心灵去体会。 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有道而无艺,那是空洞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蔡荣章先生认为 “如要强调有形的动作部分,则使用‘茶艺’,强调茶引发的思想与美感境界,则使用‘茶道’。”“指导‘茶艺’的理念,就是‘茶道’。”

茶道、茶艺的区别和关系 茶道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

3.中国茶德 ——中国茶道思想的灵魂

唐代,陆羽,《茶经》中指出: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 陆羽经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

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指出: “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早在唐代就已经喝茶有道了。 诗僧,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三饮便得道”、“孰知茶道全尔真”

庄晚芳教授: “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 中国的茶德应是“廉、美、和、敬”。 庄晚芳教授: 浙江农业大学,茶叶专业教授。 被茶业界誉为现代茶圣。

庄晚芳先生的想法,与茶圣陆羽一致。 陆羽首先提出“精行俭德”,(茶,最适那些具有美好的行为和高尚俭节的道德情操的人)。 庄晚芳先生:“廉、美、和、敬”四个字,作为中国茶道的茶德是最准确的。

中国茶德——“俭、美、和、敬” 俭——廉俭育德, 美——美真康乐, 和——和诚处世, 敬——敬爱为人。

中国茶德—俭、美、和、敬 一般也把茶道精神与茶德等同起来,如中国茶道精神最典型的表现即为中国茶德“俭、美、和、敬” 四字。 对茶道的基本精神,以精练的哲理语言加以概括,使所有茶人易于理解和便于掌握的基本精神——就是饮茶的道德要求,亦称为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