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 Diarrheal disease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第十一节 腹泻 郑祖平. 一、概述 正常人一般每天排便 1 ~ 2 次,为黄褐色成 形软便,不含异常成分。腹泻指排便次数 增多,粪便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 消化的食物。常由肠蠕动过快,肠粘膜的 分泌与吸收功能异常导致。腹泻分为急性 腹泻和慢性腹泻两大类。
小儿腹泻病 Infantile Diarrhea Disease. 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便次 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 常见病。 概念 Concept.
小儿腹泻.  特点:  1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  2 、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  3 、 6 个月 ~2 岁多见  4 、四 季均有发病,夏秋为多。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二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内容 细菌性食物中毒分类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正常代谢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正常成年男性 占体重的 60% ( 女性 50%) 细胞内液 40% K + 为主 细胞外液 20% Na + 为主 组织间液 ( 约占 15%) 血浆 ( 约占 5%)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诊治和护理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钟舒文. 小儿急性胃肠炎 预防 治疗 诊断 病因 定义.
消化系统疾病 婴幼儿腹泻 王一卓. 定义  大便次数增加、性状改变(水样、粘液、脓 血)为主要症状,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失 衡的病症。
腹泻病儿的护理 ( infantile diarrhea ) 常见儿科疾病病儿的护理. 概述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系由多种病原、多 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性状改变为 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
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溶液 国家医保药物(乙类). 药物类别与用途 1 、类别:电解质补充药。 2 、用途: ( 1 )适用于低血钾症,改善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 失常、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用于心肌炎后遗症, 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种心脏病。 ( 2 )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分泌不 足和肝性脑病等辅助治疗。
小儿慢性腹泻病 的原因与治疗.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细菌性痢疾 Bacillary Dysentery
第一章、食源性致病菌.
第二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腹 泻 病 Diarrhea.
第二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 护理系临床护理教研室:李光兰.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消化道途径传播的微生物 微生物学教研室 梁瑜.
Water and Electrolyte Imbalance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感染性腹泻 北京诺亚同舟 马 风.
腹 泻 病 Diarrhea Diseases 授课对象:03级七年制 授课时间:06年10月16日.
组员:杨文鹏 杨怡春 李彦冲 岑礼燕 黄志成 赵继匡 赵善飞 曾丹凤 袁柏祥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小 儿 腹 泻 Infantile diarrhea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肖延风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上课了 请安静.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腹泻病 铜梁县中医院儿科:李敬红.
感染性腹泻病的诊断治疗.
消化系统检查 (第四讲).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婴儿腹泻-PBL病例.
腹 泻 病 Diarrhea.
消化系统疾病.
小儿腹泻 合川区妇幼保健院 儿科 张安蓉.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常见感染性腹泻的 实验室诊断 合肥市疾病控制中心 王海.
小儿腹泻疾病查房 温州医学院附属温岭医院 儿科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血气分析.
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 病人的护理 朱 涛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
小儿液体平衡特点 及液体疗法.
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第一节 儿科病史与体格检查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兖州院区 苏娟.
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Disturbances of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
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腹泻 Infectious Diarrhea.
第十三章 水卫生生物学 第一节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 第二节 水质生物学指标 第三节 水的卫生学检验方法 与饮用水的健康卫生有关的微生物学知识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肠杆菌科 是一大群生物学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有的为致病菌,多为肠道内正常菌群,可引起医院感染。 致病菌:伤寒沙门菌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胃肠炎(Gastro-enteritis)
肠道杆菌.
小儿腹泻 潍坊医学院儿科教研室刘长云.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促进凝血因子形成药.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埃希菌属 成员:谢哲君 霍亚彤 蒙凤晗 侯范斌.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三章 眼睑病 disease of the eyelid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小儿腹泻 Infantile diarrhe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腹泻病 Diarrheal diseases

腹泻病的定义: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质改变,大便次数增加的一组常见疾病。 一、概述 腹泻病的定义: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质改变,大便次数增加的一组常见疾病。

感染性腹泻 按病因分 非感染性腹泻 急性:<2周 迁延性:2周2月 慢性:>2月 按病程分 轻度腹泻 按腹泻程度分 重度腹泻

二、临床表现 胃肠道症状 水、电解质 酸碱平衡紊乱 腹泻 呕吐 腹痛 脱水 代谢性酸中毒 电解质紊乱

不同程度脱水表现 轻 中 重 失水量(占体重%) 5% 5~10% >10% 精神 良好或稍萎 萎、烦躁 极萎、淡漠 眼泪 有 少 无 轻 中 重 失水量(占体重%) 5% 5~10% >10% 精神 良好或稍萎 萎、烦躁 极萎、淡漠 眼泪 有 少 无 口干 + ++ +++ 皮肤弹性 无变化 较差 极差 眼眶、前囟 稍凹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 尿量 稍减 明显减少 极少或无 循环 好 四肢凉 四肢冰凉或BP

不同性质脱水体征 等渗脱水 低渗脱水 高渗脱水 血钠 130~150mEq/L <130mEq/L >150mEq/L 等渗脱水 低渗脱水 高渗脱水 血钠 130~150mEq/L <130mEq/L >150mEq/L 皮肤颜色 发灰花纹 发灰花纹更明显 发灰有/无 皮肤温度 凉 冰凉 凉或热 皮肤弹性 差 极差 尚可 皮肤湿度 干 湿而粘 极干 粘膜 干 稍湿 干焦,极度口渴 眼眶及前囟 凹陷 凹陷 凹陷 神志 嗜睡 昏迷 易激惹 脉搏 快 快 稍快 血压 正常或低 很低 正常或稍低

不同性质脱水 低渗性脱水 细胞  细胞 间质 细胞 间质  间质 水 正常 缺电解质 用水治疗 血浆低渗 间质\细胞液高渗 细胞外液仍低渗 更多的水进入细胞 细胞膨胀 细胞更膨胀

不同性质脱水 高渗性脱水  间质  细胞  细胞 间质 细胞  正常 缺水 用生理盐水治疗 血浆高渗, 细胞外液渗压 胞内脱水  血  间质  细胞  细胞 间质 细胞  血 生理 盐水 正常 缺水 用生理盐水治疗 血浆高渗, 水从间质区和细胞区 进入血浆 细胞外液渗压 更多的水进入细胞外液 胞内脱水 细胞内液 水 肿

小 结 一、腹泻病 二、临床表现: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质改变,大便次数增加的常见疾病。 1、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脱水:程度、性质 小 结 一、腹泻病 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大便性质改变,大便次数增加的常见疾病。 小婴儿发病率高(6月~2岁) 二、临床表现: 1、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2、脱水:程度、性质 3、代谢性酸中毒 4、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 、低血钙

二、病因 (一)易感因素(内因) 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 机体防御功能差 人工喂养

(二)感染(外因) 肠道内病毒感染 占80%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基病毒、腺病毒等 肠道内细菌感染 肠道内病毒感染 占80% 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基病毒、腺病毒等 肠道内细菌感染 大肠杆菌:肠致病性 (EPEC)、产肠毒素(ETEC)、 肠侵袭性 (EIEC )、肠粘附性 (EAEC)、 肠出血性 (EHEC) 其他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肠炎杆菌、 鼠伤寒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肠道内真菌感染 白色念珠菌、曲菌、毛霉菌 肠道内寄生虫感染 蓝氏贾第鞭毛虫、阿米巴原虫等 肠道外感染:症状性腹泻 上感、肺炎败血症等 (可能的原因)

(三)喂养及护理不当(10%) 喂养质和量不当 环境、情绪影响 (四)食物过敏及吸收不良 牛奶、豆浆过敏 酶的缺乏、脂肪泻

三、发病机制 (一)肠毒素作用 腹 泻 ATP 不耐热 腺苷酸 (LT) 环化酶 CAMP GTP 耐热 鸟苷酸 (ST) 环化酶 激活 腺苷酸 环化酶 水、钠、氯 向肠腔转移 CAMP 小肠液总量增加 腹 泻 GTP 耐热 (ST) 激活 鸟苷酸 环化酶 CGMP 肠液分泌

(二)细菌直接侵袭作用 炎性变化明显: 粘膜充血、水肿、 渗出、溃疡、出血 小肠 结肠 直接侵袭 肠壁

(三)病毒感染 病毒侵入 回吸收功能 渗透性腹泻 双糖酶 (乳糖酶) 乳糖 水 电解质 双糖 分解不全 Na转运 障碍

(四)非感染性腹泻 饮食不当 消化功能 紊乱 食物 发酵腐败 食物过量 成份不当 肠腔内渗透压 渗透性腹泻

五、诊断 诊断不困难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大便的性状 判断脱水 程度 性质 判断电解质紊乱 酸碱平衡紊乱 判断 感染性 非感染性

六、鉴别诊断 生理性腹泻 细菌性痢疾 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 Syndrome

七、治 疗 (一)调整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 (二)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三)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 (四)加强护理,避免继发感染

八、预防 (一)加强卫生宣教,培养良好卫 生习惯 (二)提倡母乳喂养 (三)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肠道 菌群失调 (四)腹泻流行时加强消毒隔离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 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抗生素诱发) 白色念珠菌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秋季腹泻 粪-口或呼吸道传播 6~24月小婴儿 伴发热、上感、呕吐 大便:三多(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少量粘液 脱水:轻/中度,等渗/高渗 轮状病毒 肠炎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多发于夏季 各年龄期(营养不良、人工喂养) 起病缓慢,部分迁延 病初不发热,少有呕吐 大便:黄绿色稀便或蛋花汤样,较多粘液,腥臭味 大便培养 脱水:多为等渗/低渗 致大肠菌 肠炎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的肠炎 白色念珠菌 肠炎 常并发于其他感染 大便:黄色稀便、泡沫多、带粘液 “豆腐渣”样 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体及菌丝

掌 握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