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12、免疫学应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Advertisements

科普宣传 免疫与健康 科技让我们拥有健康、安全的生活 中国免疫学会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第二十五章 免疫学防治 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 第一节 免疫预防 自然免疫 : 自然感染或通过母体获得。 人工免疫 : 人工办法获得免疫,可分为人 工主动、人工被动。
免疫学导论  参考书: 1 、 >, P.M. 利迪亚德等,科学出 版社, 2001 年 10 月第 1 版。 2 、 > (第六版), Ivan Roitt et al ,人 民卫生出版社, 2002 年 11 月第 1 版。 3 、 > ,龚非力,人民卫生出 版社, 2001 年 9 月第 1.
第22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检测抗原和抗体的体外试验 第三节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孙汶生 山东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 医学免疫学.
第二章 复式记账原理***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科目与账户*** 3. 借贷记账法***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第八章 免疫学应用.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传染病.
免疫学临床应用.
1、分别用双手在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双手交叉
第三节 生物技术药物和疫苗.
第三章 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第一节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免疫 第二节 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
医学免疫学 该学科既是一门生物科学,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又是一门应用科学,牵涉到许多临床问题,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学也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可以用免疫学基础理论来理解,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免疫学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而新疫苗的研制更为预防医学展示了广阔前景。此外,以免疫学为主干形成了许多分支学科如免疫化学、分子免疫学、免疫病理学等,为免疫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对一个医务工作者来讲,免疫学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对
免疫与计划免疫 涪陵十六中王永强
第十八讲 免疫学防治 (第23章,P241).
肺结核.
第六章 免疫应答.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检测.
2007年11月考试相关工作安排 各考试点、培训中心和广大应考人员:
分式的乘除(1) 周良中学 贾文荣.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V. 免疫学应用 (Chap16、17).
人力资源规划方案 人力资源规划项目组 2005年4月9日.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教材、教法与评价的交流 金 利 2006年1月10日.
肠道病毒的分类关系 脊髓灰质炎病毒 柯萨奇病毒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甲型肝炎病毒 肠道病毒属 小RNA病毒科 鼻病毒属.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基础知识(ELISA) 郑州德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身体的防卫(2).
身体的防卫 第二课时.
第 四 部 分 免疫检测、免疫制剂与防治 第 十 章 免疫检测 第 十 一 章 免疫制剂与防治 第四 部分.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第二章 免疫学发展史及展望 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制作 Copyright 2009.
第三十六章 免疫学应用 学习目标 解释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述说人工免疫的种类和特点 列出常用生物制品的种类及其应用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一、免疫预防 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有 自然免疫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人工免疫 被动免疫 过继免疫.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冷雪飞.
免 疫 学 实 验 技 术.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erbent Assay)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 基本原理.
第七章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一、抗原抗体反应 二、淋巴细胞的检测技术 三、免疫学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measles.
身体的防卫 Q群: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第六章 免疫与健康 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功能.
免疫和计划免疫 (第一课时) 太谷五中 卫萍.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免疫学预防与治疗 第二十三章 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大量的致病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所幸的是我们机体具有免疫功能,能抵御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传染病。免疫功能是由机体的免疫系统执行的,通过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以免疫应答的方式有效的将抗原清除到体外,从而确保自身的稳定。将免疫学理论应用到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免疫学诊断与防治 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制作 Copyright 2009.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医学实验技术绪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樊绮诗 教授.
免疫标记技术.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检测技术 一.淋巴细胞的分离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 > 90%)的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法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Chap12、免疫学应用

免疫学应用 预防  检测  治疗 

一、免疫学诊断 (一)抗原抗体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又称血清学反应(主要指体外的反应) (二)细胞免疫测定法

(一)抗原抗体检测 1、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酶、同位素、荧光素等标记Ag或Ab 其他:溶菌反应、溶血反应等 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凝集块的反应。 不溶性颗粒Ag + Ab 电解质存在 凝集成团块 (凝集原) (凝集素) 沉淀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适量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形成沉淀的反应 可溶性Ag + Ab 电解质存在 沉淀(絮状等) (沉淀原) (沉淀素) 免疫标记技术:酶、同位素、荧光素等标记Ag或Ab 其他:溶菌反应、溶血反应等

血型鉴定 凝集反应测定: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用酶、同位素、荧光素等标记Ag或Ab 标记物的敏感性 +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 常用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原理: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酶催化反应高效性 常用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

ELISA 双抗体夹心法(测Ag) 间接法(测Ab) 加Ab,清洗 加Ag,清洗 加Ab形成复合物,洗涤 加Ag形成复合物,洗涤 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 加Ab,清洗 加Ag,清洗 加Ab形成复合物,洗涤 加Ag形成复合物,洗涤 加该Ag的另一Ab(酶标),洗涤 加酶标二抗 加底物,读数 加底物,读数

(二)免疫细胞的检测 在体外或体内,对机体免疫细胞进行分离、鉴定、计数、功能测定 目前最先进的方法:流式细胞仪分离 E花结实验 T细胞表面CD2分子+绵羊血红细胞→玫瑰花结

E花结

二、免疫预防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建立预防方法

天花 天花病毒 (Smallpox virus) 出疹的木乃伊(疑为天花) 躯干皮肤天花损伤

患天花的小儿 (Infant with smallpox) 

患脊髓灰质炎的儿童 WHO 宣称将在2003年在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

中毒 黑寡妇蜘蛛 黑寡妇症候群(影响神经)

Jenner 和 Pasteur , 著名的免疫学家,公认为免疫接种和主动免疫的先驱。 Louis Pasteur Jenner 和 Pasteur , 著名的免疫学家,公认为免疫接种和主动免疫的先驱。

疫苗接种实际效果 报道的病例数 Number of reported cases 0 例 美国报道的几种病在高峰年 和1996年 的病例数相比 风疹 Rubella 1969 脊髓灰质炎 Polio (paralytic) 1952 0 例 百日咳 pertussis 1934 腮腺炎 Mumps 1968 麻疹 Measles 1941 白喉 Diphtheria 1921 0 10 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报道的病例数 Number of reported cases

人用疫苗发展年表 应用年份 疾病名称 疫苗类型 1721 天花 “人痘”活天花病毒 1796 “天然减毒”痘苗病毒 1885 狂犬病 “不同程度”减毒的灭活病毒 1936 黄热病 活减毒病毒 流感 灭活全病毒 1943 灭活完整(whole)病毒 1955 小儿麻痹 灭活病毒 1957 灭活病毒、鸭胚培养 1961 1963 麻疹 灭活病毒和减毒活病毒 1967 腮腺炎 1969 风疹

应用年份 疾病名称 疫苗类型 1972 流脑 纯化多糖A和C型 1974 日本脑炎(乙脑) 灭活病毒 1976 狂犬病 灭活病毒、人二倍体细胞培养 1981 乙型肝炎 灭活、血源苗 1982 脑膜炎球菌脑膜炎 纯化A、C、Y、W135型多糖 1983 活减毒病毒 水痘 1986 基因重组蛋白质疫苗 1991 甲型肝炎 活减毒病毒和灭活病毒 1998 轮状病毒腹泻 回归热 纯化蛋白质疫苗

免疫预防 免疫预防:根据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将Ag/Ab制成各种制剂,接种于人体,使其产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达到预防某些疾病的目的。 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用疫苗或类毒素等Ag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免疫,从而预防感染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用Ab(抗毒素、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制剂,使之获得特异免疫,达到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的措施。

人工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区别 人工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 抗原 抗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力出现时间 慢,要经过1-4周 诱导期 快,即刻产生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较短(2周-数周) 用途 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免疫生物制剂 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剂 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剂 国际上一般将细菌性制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统称为疫苗 (vaccine) 如百-白-破三联疫苗(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剂 抗毒素(antitoxin):(外/类)毒素→马→Ab,如抗蛇毒血清 丙种球蛋白:人特异性Ig(含高价特异性抗体且超敏反应发生率低)

三、免疫治疗 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 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治疗和免疫抑制疗法 免疫增强剂:IL-2,胸腺素,多糖等 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

课后复习题 1、名词解释:ELISA 2、人工获得性免疫分哪两种?其主要区别是什么?结合实际举出一两个例子。 3、常见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和人工被动免疫制剂有哪些? 4、常见的Ag、Ab检测方法有哪些类型? 5、ELISA的主要原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