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诗 —青青河畔草
教学目标 a)了解汉乐府的基本概况及艺术特色。 b)了解汉乐府在中国诗歌史上承前启后的作用。 c)通过《饮马长城窟行》的学习,掌握汉乐府诗歌的审美特点。
汉乐府简介 乐府:传统说法是汉武帝时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最新考古发现:秦代已设置有乐府,1977年在秦始皇陵墓附近出土的编钟,上有“乐府”二字,但具有情况无文字记载。任务搜集歌辞、训练乐工、制作曲谱以供朝廷庆典、娱乐之用,后人把由乐府搜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称乐府,于是乐府由音乐机关的名称变成了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辑录乐府诗,最早见于南朝梁时沈约的《宋书·乐志》,而后有南朝陈时徐陵的《玉台新咏》、隋代王僧虔的《伎录》、智匠的《古今乐录》,唐代吴兢的《乐府古题要解》,宋代郑樵的《通志·乐略》等。但保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还是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辑录了从不尽可靠的陶唐氏之作到五代的歌谣与乐府,共计100卷.
乐府民歌分类 据《汉书·艺文志》载,西汉乐府民歌有138首之多,但大多亡佚,现仅存40余首,还多出于东汉,主要保存在(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之中。他将自汉到唐的乐府诗分为12类,主要保存于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之中。
1. 郊庙歌辞:祭祀乐歌(朝廷举行祭祀大典时用)→属华丽典雅的庙堂文学,相当于《诗经》中的“颂”→内容上不足取。 2. 鼓吹曲辞:又名“短箫饶歌”,音乐为北狄乐,属军乐,用于朝廷集会田猎、巡游时。或叙战争、记祥瑞,或表武功或写男女爱情→“声辞相杂”、“胡汉相杂”。如《上邪》、《战城南》、《有所思》。
3. 相和歌辞:各地俗乐,以楚声为主,是乐府民歌的精华。如《江南》、《陌上桑》、《长歌行》、《东门行》、《妇病行》。 4. 杂曲歌辞:乐调失传,无从归类,只好自成一类。如: ①篇幅较长的《孔雀东南飞》; ②有的作品出现了作者姓名,如辛延年的《羽林郎》。
乐府诗的特质 可以先由古诗与乐府诗的异同说起. 就作者而言:乐府为民间作品,古诗多系士大夫阶层之作. 就诗乐关系而言:乐府可歌,古诗不可歌,只能吟诵. 就形式句法而言:乐府多长短句,古诗多形式整齐之五言诗或七言诗. 就题材内容而言:乐府以纪功叙事居多,古诗则任意所之. 就作品风格而言:乐府贵遒劲,古诗尚温雅;乐府较显露,古诗较含蓄.
具体而言,乐府诗的特质盖有三端: (一)题材内容富有写实精神:乐府诗来自民间,感於哀乐,缘事而发富有写实精神,广泛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现实生活与思想情感. (二)表达形式具有民歌特色 1.多用问答的形式。
2.字句自由变化,长短不拘,从一二字到八九字,参差不齐.如《有所思》。 3.常有长篇的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 (三)诗乐合一呈现乐教的意义
汉乐府民歌对后世的影响 (一)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上 。 "缘事而发"(汉乐府民歌)—"借古题写时事"(建安曹操诸人的古题乐府)—"即事名篇,无复依傍"(杜甫创作的新题乐府)—"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所倡导的新乐府运动).
(二)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还表现在对新的诗歌形式的创造上. 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杂言体与五言体.杂言体在当时尚未引起文人们的注意,但自建安后,它的影响已日趋显著.例如: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等,便都是杂言,至鲍照《行路难》,尤其是李白的《蜀道难》等歌行更是极杂言之奇观,也莫不导源于汉乐府.五言体的影响,比之杂言更早也更大. 到汉末建安,出现了一个"五言腾踊"的局面,自此以后,五言一体遂取《诗经》的四言,《楚辞》的骚体而代之,一直成为我国诗史上一种重要的传统形式.
(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 (三)在艺术手法上,特别是在叙事诗的写作技巧上,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诸如人物对话或独白的运用,人物心理描写和细节刻划,语言的朴素生动等,都成为后代一切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人的学习榜样 。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题 解 这首歌辞,《玉台新咏》署蔡邕作,而《文选》只载作“古辞”,不署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为汉代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即由此而来。秦、汉时人以远戍长城为苦,后随之成为艰苦行役生活的象征。本诗用女子第一人称口吻抒写思妇思念征夫的情愫。 这首歌辞,《玉台新咏》署蔡邕作,而《文选》只载作“古辞”,不署蔡邕。
课文内容分析 这是一首汉乐府民歌,抒写怀人情愫。诗歌的笔法委曲多致,完全随着抒情主人公飘忽不定的思绪而曲折回旋。 比如诗的开头,由青草绵绵而“思远道”之人;紧接着却说“远道不可思”,要在梦中相见更为真切;“梦见在身边”,却又忽然感到梦境是虚的,于是又回到相思难见上。八句之中,几个转折,情思恍惚,意象迷离,亦喜亦悲,变化难测,充分写出了她怀人之情的缠绵殷切。
课文内容分析 诗中所写思妇种种意想,似梦非梦,似真非真。如诗中所写她家有人归来和自已接到“双鲤鱼”“中有尺素书”的情节,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臆象。剖鱼见书,有着浓厚的传奇色彩,而游子投书,又是极合情理的事。作者把二者糅合在一起,以虚写实,虚实难辨,更富神韵。
课文内容分析 结尾的“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没有一个字提到归期,如此作结,余味无尽。
艺术特色 1.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2.通过人物动作、心理描写塑造思妇形象。 3.双关、顶针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诗作回环往复,感情真挚。
辑 评 王夫之曰:“‘青青河畔草’与‘绵 绵思远道’何以相因依、相吞吐?神理凑合时,自然恰得。”。 ——《姜斋诗话》卷上
纵横使韵,无曲不圆,即此一端,已足衿带千古。或兴或比,一远一近,谓止而流,谓流而止。神龙之兴云雾,以人情准之,徒有浩叹而已。神理略从《东山》来,而以《东山》为鹄,关弓向之,则其差千里。此以天遇,非以意中者。熟吟“入门各自媚”,一荡或侥幸得之。 ——(〔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 辑 评
3.此诗只作闺怨解。首八句,先叙我之思彼而不得见。首句比兴兼有。以草况思,比也;即草引思,兴也。旋即撇思入梦,由梦转觉,既觉复思,八句四转,就不可见顿住,惝恍迷离,极其曲折。“枯桑”四句,顶上“各异县”来,言独居之苦,惟独居者知之,收上我之思彼,即为下彼之思我引端。却不用正说,突插“枯桑”、“海水”二喻,凭空指点,更以有耦者之入门各媚,不肯相慰以言,显出莫可告诉神理,即反挑下文彼边寄书。
后八句,顶上“相为言”来,将己欲寄书慰彼之意,在彼寄书慰我中显出。然后客来遗鱼,烹鱼有书,闲闲叙入,是急脉缓受法。“长跪”两语,写出郑重警疑,竟括彼书怀己之意,阕然而止。而我思彼愈不能已之意,不缀一辞,已可想见,又是意到笔不到之妙境。一诗中能开无数法门,斯为杰构。(〔清〕张玉谷《古诗赏析》卷六)
思考与练习 1.这首诗的艺术构思有何特点? 2.“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两句对全诗的叙事抒情有何作用? 3.分析本诗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对塑造思妇形象的作用。 4.体会本诗深情而朴素的语言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