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識圖 基本製圖之認識 2013/02/22
教學大鋼 前言 尺度規格及比例尺 線條及尺度標示 建築圖符號 圖例認識 三視圖 平、立、剖面圖
一、前 言 圖說 當拿到一張施工圖時,除了圖所代表的特殊意義外,還有那些東西也應該知道的呢? 為什麼要學製圖? 它是怎麼畫成的? 一、前 言 圖說 當拿到一張施工圖時,除了圖所代表的特殊意義外,還有那些東西也應該知道的呢? 為什麼要學製圖? 它是怎麼畫成的? 製圖儀器是做什麼用的? 為什麼要標註尺寸? 立、剖面又是什麼? 在學習如何閱讀「圖」之前,對製圖先做一個基本認識。
施工圖的發展 早期的工程規模較小,只靠口頭說明及業者與 業主間彼此的相互信賴,便能使合作圓滿沒有 紛爭; 近年來工程規模愈來愈大,施工品質的要求也愈來愈高,為了促使工程能順利施工及避免紛爭,事前的溝通及詳細的施工圖就顯得特別重要。
設計階段 設計流程圖 施工圖對工程的結構、造形、色彩、材料及施工方法等細節均已詳細載明,紛爭便無由發生。 施工衝突 溝通協調 初步構想 施工驗收 設計草圖 設計圖 施工圖 翻案
工程語言 使用語言、文字,或身體語言,只可以用來描述 物體的特徵,如果想要對物體的形狀,大小、材 質、結構、製造方法等,作更詳細的描述時,就 必須用「圖」才能辦到。 「圖」為工程之共通語言,它用各種視圖來表示各個物體的形狀及其相互間的關係,用數字標註其大小,以文字來補充或加強圖面所要表答達的意義。 對於「圖」茫然無知者,可謂之「工程界之文盲」。
尺度規格及比例尺
二、尺度規格及比例尺 尺度 台灣長期以來由於受到各種不同文化的影響,在建築界也不能免俗的將許多不同的單位混合著使用,因此要能立足建築界,就一定要熟悉不同單位,並且加以靈活的運用。 台灣現在使用的單位有公制、台制、英制,例如建築師事務所的繪圖均用公制單位標註;但是工地現場的師傅和民間卻仍習慣沿用台制單位標註,而一些水電材料,混凝土的規格仍然使用英制,所以每一位建築從業人員,都必須要十分熟悉這三種單位。
長度
面積
體積
重量
面積才積
材積
面積、體積
壓力
學習評量 1.陳先生有塊土地丈量的結果,長寬分別是4.9×24.8 公尺,試問此筆土地共有幾坪? 2.有一新建42坪的住宅,預估須使用鋼筋69kg/m2,試問共需使用之鋼筋量為幾噸?
比例尺 比例尺是放大、縮小最佳的工具,舉凡土地的測 量、建築物的度量,都會運用的到。 定義 比例尺:有刻度之尺,其刻度因比例不同而異,用以作長短之比例。 足尺: 1:1 之比例,圖上之尺寸與實際尺寸相同。 放大比例尺: 2:1,5:1……,圖上尺寸較實際尺寸為大之倍數。 縮尺1:2,1:5,1:10……,圖上尺寸較實際尺寸為小之倍數。
比例尺種類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三種:即1/10, ,1:10,不過CNS規定,建築圖寫成 1:10。
使用比例尺 比例尺使用之注意事項 量度一直線或予分段時,應自比例尺之零值開始。 切勿用分規在比例尺上量尺度,以免損傷比例尺之尺面又耗時間。 在同一線上作連續尺度之量測時,儘可能不要移動比例尺,以免累積誤差。 不可將比例尺當直尺作畫線之用,以免磨損尺邊,或使刻度模糊
線條及尺度標示
三、線條及尺度標示 線條種類 除管線圖、測量圖等需用其他線條外,一般線條種類依據CNS分類,以實線、虛線及鏈線為主。 線條寬度(依實際需求選用)
線條應用
尺度之標示絕不可遺漏,使閱圖者(審核、估計數量、施工、管理等人員)可在圖說上讀得相關尺度之資訊。 尺度標示 尺度之標示絕不可遺漏,使閱圖者(審核、估計數量、施工、管理等人員)可在圖說上讀得相關尺度之資訊。 建築圖尺度標示法 有一連串三個以上之尺度出現時,應標示其總長度。 結構平面上應標示柱心至柱心,以及柱心與梁心之尺度。 建築平面上應標示牆心至牆心尺度,外牆與柱心之尺度亦應標示。
坡度標示
剖面圖標示
詳圖標示
物體之剖斷面表示
建築柱線之標示 建築之結構平面圖均須標示柱之縱向及橫向中心線並編號,其編法為縱向自圖面之左方至右方依序用數字1、2、3、、、編號。橫向自圖面之下方向上方依序用英文字母A、B、C、、、編號。 建築結構平面圖除外形線外,梁用虛線,柱用實線繪之(但柱不再向上延伸者可用虛線)。有時得以細實線表示隱藏之梁柱與結構牆。
高程之表示
建築圖符號
四、建築圖符號 建築圖符號 符號是土木、建築的共同的語言,藉由建築符號, 使業主、建築師和從業人員能夠有效的溝通,且 靈活、正確的運用。 建築符號:用以表示建築物結構、材料、設備等,可以清晰的表達建築語言,更可以簡化圖面及傳達設計者的意志。
文字簡寫符號 (一)圖名 A:建築圖 F:消防設備圖 S:結構圖 G:瓦斯設備圖 P:給排水衛生設備圖 M:空調機械設備圖 E:電氣設備圖 L:環境景觀植栽圖 (二) 室名及設施 W、C:廁所 D:門 BATH:浴室 W:窗 LAV:廁所 DW:落地窗 S:儲藏室
(三) 部位名稱 UP(U):上(樓梯) RF:屋頂 DN(D):下(樓梯) M:夾層 R:樓梯踏步高(級高) B:地下室 T:樓梯踏步深度(級深) PH:屋頂突出物 (四) 尺寸位置符號 @:間隔 C、L( ):中心線 D(或d):直徑 ∮:直徑 R(或r):半徑 W:寬度 L:長度 D:深度 H:高度 t:厚度 S=1:200 比例尺 G.L:地盤線 F.L:地板面線 B.F:地下室樓地板面 B2:地下二樓樓地板 B1:地下一樓樓地板
圖例認識
五、圖例認識 建築圖面是建築師與業主、施工者溝通最佳的工具,而圖面的內容必須讓看的人“一目瞭然”。因此舉凡都市計劃、建築設計都有一定的準則和規範,這就是政府規定“圖例”的目的。
都市計畫圖例(一)
都市計畫圖例(二)
變更計畫圖例
三視圖
六、三視圖 三視圖:利用投影幾何原理,研討點、線、面、體在空間之位置、構造、大小及相對比例等等,表現於平面的一種科學,為工程製圖之基礎,此項訓練可以加強對三度空間想像的能力。 正投影:投影線平行且垂直於投影面之投影。 斜投影:投影線平行且傾斜於投影面之投影。 透視投影:投影線集中於一點之投影。 立體圖:於一視圖中,同時顯示立體三向度之關係,具有立體感的圖。
平行投影:觀察點位於無窮遠處,各投影線相互平行,且所投影線均垂直於投影面
斜投影:投影線與投影面所成立之角為非直角,所成之投影謂之斜投影。
透視投影:各投影線聚集於視點。
第三角投影 依據CNS 規定,製圖的投影畫法有第一角法與第三角法,但是在同一張圖的全部視圖,仍以採用同一種投影法為宜。 建築製圖的投影畫法,皆以第三角法為主。 第三角法又稱第三象限法,是以觀察者→投影面→物體,三者順次排列的一種正投法。
平、立、剖面圖
七、平、立、剖面圖 平面圖 將建物由地板面上約1.2∼1.5m 處水平切斷,由上往下看到各室配置、柱、牆、出入口、門、設備、櫥櫃等之位置、形狀及尺寸之圖形。 草圖 建築師根據業主提供的條件;基地、需求(房間數量、型式、用途、大小等)、經費等,配合專業素養及法規進行設計,並作出許多替選方案,從其中篩選較佳的方案,繪成初步平面圖,以便和業主溝通、磋商、修改的圖面。 建築圖 草圖定案後,必須繪就具體、詳細的示意圖提供業主確認,包括有基地平面圖、各層平、立面圖等,並作為繪製施工圖的依據。
草圖 建築圖
施工圖 圖面定案後,建築師根 據政府法規、施工規範 等繪出施工圖,以提供 作施工的依據,包括有 平面圖、立面圖、剖面 圖、結構圖、大樣圖、 設備圖等,這些圖中有 精確的尺寸,材料說明 及施工方法等。
立面圖 顯示建築物外觀之建物垂直投影圖。
立面圖表示之內容 (一)建築物之造型。 (二)建築物屋頂之形狀。 (三)建築線和高度限制線。 (四)基地地面至建築物各部的高度、樓層高度、 簷高、建築物總高度、屋頂突出物高度。 (五)相關的地形斷面。 (六)門窗開口的位置和形式。 (七)外部裝修材料。 (八)其他(如煙囪 、陽台、花台、避雷針等)。
立面圖畫法
剖面圖 剖面圖:為瞭解建築物空間變化、內部結構、施工材料、施工方法等而繪製的,因可以提供作為施工的依據,所以與施工有關的材料、施工方式、詳細尺寸等都應該要求絕對正確和詳實。 剖面線:用以表示切割面通過之處。 剖面圖:將建築物垂直剖開,移去前半部,正視切面所能見到各部份立面的圖樣。 剖面詳圖:顯示建物各主要部份有關尺寸、材料及裝飾等詳細圖形。
剖面圖
(一)將建築物整個切開,畫出全部之剖面投影圖,稱作總剖面圖。 (二)順建築物長向切斷的剖面稱為縱剖面圖。 繪製剖面圖的要領 (一)將建築物整個切開,畫出全部之剖面投影圖,稱作總剖面圖。 (二)順建築物長向切斷的剖面稱為縱剖面圖。 順建築物短向切斷的剖面稱為橫剖面圖。
(三)剖面圖的主要作用是要說明施工方法和詳細尺寸,所以須剖過建築物的主要構造物或特殊構造物。 (四)剖面線必要時可以轉折,但須作直角轉折。 (五)凡被剖到部份須以重線繪出輪廓(如:梁、樓板、牆等),未被剖到但可見到部份仍須以輕線繪出。
(六) 施工用剖面圖是施工的依據,強調施工的細節,所以從結構系統(梁、樓板、牆),到裝修之表面裝修材料或施工方法均須繪出輪廓,並須加繪材料之剖面符號。 (七) 如為表示某部份特殊的施工法,可以放大比例繪製詳細大樣圖。
結構圖
八、結構圖 依據「建築技術規則」結構編第六條的規定,建築結構圖必須根據結構技師所計算的「結構計算書」繪圖,計算書中必須詳細列明載重、材料強度及結構設計計算,所用標註與符號均應與設計圖一致。 定義 結構圖:描繪建築結構體之圖形。 基礎平面圖:表示建物基礎之俯視圖。 配筋圖:顯示鋼筋彎折、接合及各部配筋的要則 之圖形。 結構詳圖:結構體各部詳細圖。
結構平面圖
建築結構圖應包括以下之圖面: 結構平面圖、構架圖、基礎配筋詳圖、柱斷面表、柱配筋詳細圖、梁斷面表、梁配筋詳細圖、樓板配筋圖、牆壁配筋圖、樓梯及其他部位配筋詳細圖、其他詳細圖、…
柱斷面表
樑斷面表
結構圖之比例 構造全圖之平面圖及立面圖不得小於二百分之一。 配筋圖不得小於三十分之一。 構材符號 F:基礎 CG:懸臂梁 FS:筏式基礎 S:樓板 TB:繫梁 CS:懸臂樓板 C:柱 W:牆壁 G:大梁 L:楣梁 B:小梁(非構造梁) J:擱柵
鋼筋配筋圖之符號 #:鋼筋號數、規格號碼 φ:光面(圓)鋼筋 D:變形(竹節)鋼筋 Hoop:柱箍筋 STIR:梁肋筋 DIA:副箍筋 EW:雙向 EF:雙層 ST:直通鋼筋 BT:彎曲鋼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