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主題:中俄兩國對外基本政策 授課教授:郭武平教授 中俄關係 授課主題:中俄兩國對外基本政策 授課教授:郭武平教授
俄國傳統對外政策 伊凡三世以繼承第三羅馬自居третий Рим。伊凡四世「向有水地方發展」「俄國要水」「向西開窗」。
俄國傳統對外政策 長久處於外族壓迫欺凌下,形成疑懼恐外心理,故其對外傳統政策是: 一、出海口之爭。 二、戰略資源爭奪。 三、溫暖帶,走向陽光帶。 四、戰略帶擴充,「戰於境內不如戰於境外」,莫斯科公國突出即靠此生存下來。Buffer State 五、大斯拉夫主義觀。
史大林「不要忘記東方」 一、亞洲是帝國主義-最可靠而確實的後方。 二、亞洲無限資源和人力是帝國主義取之不盡的後備力量。 三、蘇俄不能得到亞洲,俄共就不能得到最後成功,帝國主義如不失掉亞洲就不會完全崩潰 四、蘇俄共產黨必須將亞洲從帝國主義的「後方」「後備力量」變為蘇俄所有,將蘇俄被包 圍變成帝國主義被包圍的形勢。
蘇維埃政權初始對外政策 一、為爭取普遍的民主和平: 1917.10.26通過「和平法令」據虍與外國締約談判,揭露帝國主義罪惡與秘密外交。 二、為各族人民的解放: 一切民族有自決權-「和平法令」之聲明。捍衛各民族自由與獨立、自決、分離獨立權 1917.11.2「俄國各族人民權利宣言」。
蘇聯對外政策特點 一、為鞏固政權需和平,防戰爭(列寧的和平共存外交政策)(對內實踐社會主義,共產主 義建設)。 一、為鞏固政權需和平,防戰爭(列寧的和平共存外交政策)(對內實踐社會主義,共產主 義建設)。 二、防資本主義國家包圍,視西方國家為敵人。 三、鼓動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無產階級團結對抗資產階級(援外、支持各國走共產主義道路)
蘇聯對外政策特點 四、建立周邊緩衝國的外交政策,拉攏成盟友。(外交館1/2為KGB的人) 五、以馬列主義觀點教條框住對外政策(和解後之蘇俄外交政策,譯本黎明)
俄羅斯聯邦外交政策 一、維護民族利益:以安全利益、地緣、經濟重亞。 二、恢復大國地位:西方口實不至乃圖自主和平伙伴。 三、保持獨聯體關係:新buffer state,利益範圍。
俄對中國政策 *弱鄰,裂國,分殭三大野心-「1979年前的中蘇共關係」書中強調蘇聯對中國政策,但世界各國(西方七大工業國)對蘇政策何嚐不是如此? *英國百年來的外交原則是不許有強國出現。 *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 ,分別在1772、1793、1795年。
俄對中國政策 *支解,「獨立」,吞併三部曲 滅人國於不知不覺間,先腐蝕人心,支解疆土,建立傀儡組織,再吞併之成屬地。日本侵華戰略策略亦為是。中國漢人強盛時則未如此,鄭和下西洋。 *參考俄國史話,彼得大帝遺訓
中國對外政策 1.外交目的:為求國民生計的發展 2.外交手段:用智謀實現外交政策 3.外交政策:實現外交原則的方略 4.外交原則:確實國家基本態度 5.外交意義:學(智慧、知識)、術(權謀手段、上兵伐謀)
中國對外政策 一、春秋戰國合縱連橫(陷溺其中)。 二、漢對匈奴等以賄求安,乏外交知識、方法、手段(俄與歐洲互爭雄長,不得不連結友邦不同)。孫子:「知己知彼,百戰一殆」。 孔子: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 孟子:「以力行仁者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中國對外政策 交鄰國「以大事小,以小事大」,「仁與智者也」 性善,人皆可為堯舜-肯定人類平等。 「不以仁政不能平法天下」「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墨子:兼相愛,交相利,非攻-倫理上,實際中皆主非攻 老子:無為而治,天下平。棄弱,不爭,處惡,善下,寬容,知足,損益 認戰爭征伐一無可取。「大者宜下」則天下平,大國如眾小國之會集如水之下流
中國對外政策 三、秦漢時: 國力強,空前大帝國,武器精良,蒙恬北征匈奴,修長城,移民戌邊,四方歸附,曾與 羅馬帝國接觸,對匈奴曾以賄賂求安,乏外交知識。 四、隋唐時期: 盛時日本、朝鮮、大漠南北、吐蕃、印度、波斯均遺使進貢,其中高麗、突厥、回紇、 天竺征服,餘多為聲威。
中國對外政策 五、宋時北方金兵外患多,蒙古入主時亡。 六、元朝 七、明清: 明時大修邊牆專防北方外患,「九邊」,初韃靼入寇後歸順,沿海倭寇戚繼光,東西文 化開始交統,貿易、傳教。鄭和於1405年永樂三年成祖時率兵27,000人南下七次,遠至 紅海非洲,但均僅宣揚國威,清初以北方為重,但重綏靖安撫。
中國對外政策 *清末外侮圖存防禦為主,對俄英法為主。 恭親王奏文中:「滅髮捻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時在英法聯軍之後,將對付俄秩序優於英,可見之。
中山先生對外交原則 一、獨立不撓的精神,外交自主,不可利誘不可勢劫。 二、聯合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弱時)。 三、濟弱扶傾政策(強時)。 外交目的在謀國家生存和發展 *1644-1911年,清朝歷經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