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 范仲淹
第一段敘作記的緣由 慶曆四年春,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廢具興, 慶曆四年春天, 滕子京被貶謫為巴陵郡太守。 到了明年, 政事通達,民生和樂, 所有廢弛的政事,都一一興辦了。
第一段敘作記的緣由 乃重修岳陽樓, 增其舊制, 刻唐賢今人 詩賦於其上; 屬予作文以記之。 於是重修岳陽樓, 擴大舊有的規模, 刻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詩賦, 並囑託我寫文章來記述這件事。
第二段略寫洞庭湖 和岳陽樓的景致 予觀夫巴陵勝狀, 在洞庭一湖。 轉化 銜遠山, 吞長江,投影片 5 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我看那個巴陵郡最美的景觀, 就在一個洞庭湖。 它含著遠處的君山, 吸納著長江的流水, 水勢洶湧壯闊, 寬廣無邊; 轉化 湯湯,音ㄕㄤ ㄕㄤ。大水急流的樣子。
投影片4第二段略寫洞庭湖和岳陽樓的景致
第二段略寫洞庭湖和岳陽樓的景致 朝暉夕陰, 從早到晚,晴陰變化, 氣象萬千, 景象萬千。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這就是岳陽樓壯麗的景觀, 前人之述備矣。 從早到晚,晴陰變化, 景象萬千。 這就是岳陽樓壯麗的景觀, 前人的描述已經很詳盡了。
借代。騷,憂愁。屈原作離騷;離騷,即遭遇憂愁的意思。後世因以騷人為詩人或失意文人的代稱。 然則北通巫峽, 南極瀟、湘, 遷客騷人, 多會於此, 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 但是這兒北邊通向巫峽, 南邊直到瀟湘, 遭貶遠調的官吏與多愁善感的文人, 往往聚在這裡, 他們觀覽景物的心情, 能沒有不同嗎? 激問, 開啟下文
第一段敘作記的緣由 第二段略寫洞庭湖和岳陽樓的景致 「岳陽樓之大觀,前人之述備矣。」 「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 第三段:雨悲之情 第四段:晴喜之情
第三段敘陰雨時的景象,令人感傷。。 像那陰雨綿綿、 段首發語詞,常與「至於」搭 配使用。相當於白話的「說到……」、「如果是……」 段首發語詞,常與「至於」搭 配使用。相當於白話的「說到……」、「如果是……」 第三段敘陰雨時的景象,令人感傷。。 若夫霪雨霏霏, 連月不開, 陰風怒號, 濁浪排空; 像那陰雨綿綿、 好幾個月天氣都沒有放晴, 冷風呼呼地怒吼著, 渾濁的浪濤向空中翻騰;
第三段敘陰雨時的景象,令人感傷。。 日星隱耀, 太陽和星星掩蔽了光輝, 山岳潛形; 山岳隱沒了形跡; 商旅不行, 商人旅客都不敢通行, 檣傾楫摧; 薄暮冥冥, 虎嘯猿啼 太陽和星星掩蔽了光輝, 山岳隱沒了形跡; 商人旅客都不敢通行, 船的桅杆被風吹倒,船槳也折斷了; 傍晚時分,天色昏暗, 只聽見老虎狂嘯猿猴哀啼。 迫近
第三段敘陰雨時的景象,令人感傷。。 ──登斯樓也, 則有去國懷鄉, 憂讒畏譏, 滿目蕭然, 感極而悲者矣。 這時登上岳陽樓, 就會有遠離京城,思念家鄉, 擔心遭毀謗,害怕被譏諷的心情, 滿眼蕭條淒涼, 感慨至極而滿懷悲傷。
第四段寫晴朗時的景象,令人喜悅 至於在春風和煦、陽光明亮、 波平浪靜時, 天光水色交互輝映, 不動 湖面一片碧綠,廣闊無邊。 至若春和景明, 波瀾不驚, 上下天光, 一碧萬頃; 至於在春風和煦、陽光明亮、 波平浪靜時, 天光水色交互輝映, 湖面一片碧綠,廣闊無邊。 不動
第四段寫晴朗時的景象,令人喜悅 借代 沙鷗自在的飛翔棲息, 魚兒快樂地游來游去; 岸邊及沙洲上的白芷和蘭草, 香氣濃烈、花葉茂盛。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 借代 沙鷗自在的飛翔棲息, 魚兒快樂地游來游去; 岸邊及沙洲上的白芷和蘭草, 香氣濃烈、花葉茂盛。 通「菁菁」。音ㄐㄧㄥ。茂盛的樣子。
第四段寫晴朗時的景象,令人喜悅 有時雲煙完全消盡, 皓月當空,一望無際; 水面上的月光閃爍如黃金, 湖底月影倒映如沈在水裡的璧玉; 而或長煙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 靜影沉璧, 漁歌互答, 此樂何極? 有時雲煙完全消盡, 皓月當空,一望無際; 水面上的月光閃爍如黃金, 湖底月影倒映如沈在水裡的璧玉; 漁人的歌聲,相互應和, 這樣的快樂哪有窮盡呢?
第四段寫晴朗時的景象,令人喜悅 偕,音ㄒㄧㄝˊ。並;同。 登斯樓也, 則有心曠神怡, 寵辱偕忘, 把酒臨風, 其喜洋洋者矣。 這時登上岳陽樓, 就會有心胸開朗,精神愉悅, 得失都忘了, 迎著春風,舉杯暢飲, 真是得意洋洋啊! 偕,音ㄒㄧㄝˊ。並;同。
和遷客騷人雨悲而晴喜的表現有所不同。或,有。二者,指「遷客騷人」。另有一說:指「雨悲晴喜」。 第五段敘述古仁人志士的胸襟 唉! 我曾探求古代有仁德修養的人的胸懷 有的人 和這兩種人的表現有所不同。 那是什麼呢? 嗟夫!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或異二者之為, 何哉? 和遷客騷人雨悲而晴喜的表現有所不同。或,有。二者,指「遷客騷人」。另有一說:指「雨悲晴喜」。
第五段敘述古仁人志士的胸襟 借代:借指在朝為官 借代:借指貶官在外。 他們不會因為外在環境或自己的遭遇而悲喜。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在朝做官,就為人民而憂慮; 退處在野,就為國君而擔心。 像這樣,在位時要憂慮,不在位時也要憂慮,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是進亦憂,退亦憂, 借代:借指貶官在外。
第五段敘述古仁人志士的胸襟 提問 像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快樂呢? 他們一定會說 「與」、「歸」,都是歸附、認同的意思。 激問 像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能快樂呢? 他們一定會說 「在天下人還沒憂慮以前,就先憂慮; 在天下人都得到快樂以後,才享受快樂」吧! 唉!如果沒有這種人, 我的精神要歸附誰呢! 然則何時而樂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乎! 噫!微斯人, 吾誰與歸? 「與」、「歸」,都是歸附、認同的意思。 激問 我要向誰學習呢?
六作記的時間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作記的時間是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
課文分析 架 構 主 題 思想延伸
全文結構表 晴喜 雨悲 記「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主旨 : : :敘作記之由 寫景 議論 敘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憂後樂的仁者胸懷 喜情 晴景 悲情 雨景 夜景 日景
主題:先憂後樂的仁者胸懷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本源於《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雪宮:齊宣王的離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主題:先憂後樂的仁者胸懷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本源於《孟子‧梁惠王》下 齊宣王見孟子於雪宮(雪宮:齊宣王的離宮)。王曰:「賢者亦有此樂乎?」 孟子對曰:「有。人不得則非其上矣。不得而非上者非也;為民上而不與民同樂者亦非也。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思想延伸 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孟子‧離婁下》) 伊尹:「天之生此民也, 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予, 天民之先覺者也; 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 非予覺之而誰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孟子‧萬章下》)
思想延伸
字義比較
夫 1.予觀夫巴陵勝狀: 2.若夫霪雨霏霏: 3.嗟夫: 1.那個 2.發語詞語尾 3.嘆詞語尾
則 1.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2.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 : 3.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1.就是 2.就 3.那麼
極 1.北通巫峽,南極瀟、湘: 2.感極而悲者矣: 3. 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1.到達 2.到了極點 3. 窮盡的
或 1.而或長煙一空: 2.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1.:有時 2.:有的
微 1.微斯人,吾誰與歸: 2. 引入,微指左公處(左忠毅公軼事): 3.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廉恥): 1.沒有 2. 暗中 3.衰微:
修辭
對偶 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日星隱耀,山岳潛形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長煙一空,皓月千里 浮光躍金,靜影沉壁 (單句對)
借代 「錦鱗」游泳 借代「魚」 居「廟堂」之高 借代「朝廷」 處「江湖」之遠 借代「鄉野民間」
其他常用借代: 雙鯉魚: 杜康: 黃髮: 干戈: 「書信」 「酒」 「老人」 「戰爭」
其他常用借代 垂髫: 絲竹: 東宮: 方寸: 「小孩」 「音樂」 「太子」 「心」
「互文足義」 互文見義、參互見義 ˙定 義 : 把一個完整的意思拆開, 分別放在兩句中或一句中的兩個地方; ˙異 名 : 互文、互辭、互言、 互文見義、參互見義 ˙定 義 : 把一個完整的意思拆開, 分別放在兩句中或一句中的兩個地方; 理解或語譯時必須 前後語意互相拼合,彼此補充。
單句中的互文足義 1.主人下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主人和客人下了馬, 主人和客人上了船。 主人和客人下了馬,上了船。
單句中的互文足義 2.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 煙霧和月光籠罩著寒水 煙霧和月光籠罩著沙灘。 煙霧和月光籠罩著寒水和沙灘。
單句中的互文足義 3.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 秦漢時的明月, 秦漢時的關塞。 秦漢時的明月和關塞。
單句中的互文足義 4.岸芷汀蘭。 岸上水洲上長著芷, 岸上水洲上長著蘭(等香草)。 岸上水洲上長著芷、蘭(等香草)
單句中的互文足義 朝暉夕陰, 朝暉陰, 夕暉陰, 朝夕暉陰, 從早到晚,晴陰變化,
對偶句或排比句中的互文足義: 1.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 有些將軍和戰士身經百戰而犧牲, 有些將軍和戰士則從軍多年後平安歸來。 有些將軍和戰士身經百戰而犧牲, 有些(將軍和戰士)則從軍多年後平安歸來。
對偶句或排比句中的互文足義: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悲。 不以己喜悲。 不以物(好壞而)喜悲。 不以己(得失而)喜悲。 不因環境好壞和 一己得失而歡喜或悲傷。
對偶句或排比句中的互文足義: 3.文章合為時而著, 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與元九書) 文章和詩歌的創作都應該針對時代, 文章和詩歌的創作都應反映社會現實 文章和詩歌的創作都應該針對時代, 反映社會現實
對偶句或排比句中的互文足義: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民;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民。 居廟堂之高, 處江湖之遠 都憂其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