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章 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降解 第三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四节 氨基酸衍生的其它含氮化合物.
Advertisements

第 26 章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 氮平衡 nitrogen balance 是测定摄入氮量和排出氮量来了解蛋白质在体内 代谢和利用 的一种方法。 “ Nitrogen balance refer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otal nitrogen intake and total nitrogen.
一、氨基酸代谢概况食物蛋白质 氨基酸特殊途径  - 酮酸 糖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脂肪及其代谢 中间产物 TCA 鸟氨酸 循环 NH 4 + NH 3 CO 2 H2OH2OH2OH2O 体蛋白 尿素 尿酸 激素 卟啉 尼克酰氨 衍生物 肌酸胺 嘧啶 嘌呤 生物固氮 硝酸还原 (次生物质代谢) CO.
第 七 章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思考题: 1 、简述真核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途径。 2 、体内氨基酸脱氨基有哪些方式?各有何特点? 3 、简述 α- 酮酸的代谢去路。 4 、丙氨酸-葡萄糖循环的过程和有何生理意义? 5 、试述尿素生成的过程、部位及调节。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Proteins Degradation& Amino acids Metabolism 宋潇达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NH 2 -CH 2 -COOH + ½ O 2  H-CO-COOH + NH 2 第一节 Amino acid degradation 1. 氧化脱氨基 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酮酸的过 程,叫氧化脱氨基作用 甘氨酸氧化酶 一. 氨的去路.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第 30 章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 二.氨基酸分解代谢 1 、转氨基作用 2 、氧化脱氨基作用 3 、联合脱氨作用 4 、脱羧作用 5 、氨的命运 三、尿素的形成 四、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 五、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一、蛋白质通论 蛋白质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细胞中,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物质和功能物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生命体中的化学元素的作用; 2.了解生命体中的重要有机化合物。
第五章 蛋白质(Protein).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protein catabolism)
第八章 氨基酸代谢 王丽影.
Amino Acid Metabolism 生化教研室:牛永东.
第十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降解: 外源蛋白的消化 内源性蛋白的选择性降解 (2)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 九 章氨基酸代谢的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第 七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catabolism of protein.
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广东省德庆县香山中学 伍群艳 H O C H COOH R2 N NH2 C C 肽键 R1 H2O.
 蛋白质化学.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 生物合成.
Amino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Biosynthesis
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一、甘油的氧化 脂肪动员产生的甘油主要在肝细胞经甘油激酶作用生成3-磷酸甘油,再脱氢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后循糖代谢途径分解或经糖异生途径转化成葡萄糖。脂肪细胞及骨骼肌等组织因甘油激酶活性很低,不能很好利用甘油。 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 (一)脂肪酸的活化 在胞液中FFA通过与CoA酯化被激活,催化该反应的酶是脂酰CoA合成酶,需ATP、Mg2+参与。反应产生的PPi立即被焦磷酸酶水解,阻止了逆反应,所以1分子FFA的活化实际上消耗2个高能磷酸键。
第十五章 细胞代谢调控 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代谢的调节.
氨基酸代谢 Amino Acid Metabolism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30章 蛋白质的降解 及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 Amino Acid Catabolism
第三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一、氨基酸的来源与去路 (一)氨基酸的来源 1.食物蛋白质经消化被吸收的氨基酸 2.体内组织蛋白质的降解产生氨基酸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八章 含氮小分子代谢 一、蛋白质的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二、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
第十章 氨基酸的代谢.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第二十三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31章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第十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蛋白质是细胞的首要结构物质,又是酶的基本组成成分。生物体的一切生命现象,无不与蛋白质的活动密切相关。蛋白质的新陈代谢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微生物和高等植物细胞中和动物细胞一样,经常存在一个很小的游离氨基酸“库”,这些氨基酸主要用于蛋白质的合成和构成无数重要的其他含氮物质,而较少用于降解。细胞中经常可以同时供应20种氨基酸以合成蛋白质。
第31章 氨基酸及其重要衍生物的生物合成.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第六章 蛋白质降解与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消化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三节 氨基酸衍生物 第四节 氨基酸的合成代谢.
生物技术一班 游琼英
The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department of CMU
第十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 第三节 氨基酸分解产物的转化
Chapter 7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覃秀桃 山西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第七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第十一章 含氮化合物代谢.
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主讲教师:王爱红 延大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八 章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第 九 章 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七章 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
氨 基 酸 代 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30 蛋白质降解和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 七 章 氨 基 酸 代 谢.
6.1概述 6.1.1氨基酸基本的理化性质 一、基本物理学性质
第十一章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第十五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肽 第三节 蛋白质.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第三章蛋白质化学.
第23章 糖异生和其他代谢路径 由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三章 氨基酸 四大生物大分子:? 其中蛋白质是生物功能的主要载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组成单元(构件分子)
氨基酸等电点的计算和应用 郑芳芳.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生物化学.
普通高等教育 “十三五”规划教材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第六章:蛋白质组学.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九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

本章内容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 一、定义: 二、蛋白水解酶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是指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 使肽键发生水解生成氨基酸的过程。 催化多肽或蛋白质水解的酶的统称,简称蛋白酶。广泛分部于动物、植物以及细菌当中,种类繁多,在动物的消化道以及体内各种细胞的溶酶体内含量尤为丰富。按其作用特点分:肽链内切酶和外切酶

(一)肽链内切酶和外切酶 1.肽链内切酶(蛋白酶) 作用于多肽链中部的肽键,催化多肽链中间肽链水解,能将长多肽链分为长度较短的多肽链,如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肛凝乳蛋白(糜蛋白酶)都属于肽链内切酶。 肽链内切酶主要是基因专一性的酶,如: 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于由芳香族氨基酸(Tyr Typ phe)的羧基形成的肽键。 胰蛋白酶:作用于碱性氨基(Arg Lys)的羧基形成的肽键。 胃蛋白酶:作用于芳香族氨基酸形成的钛键 弹性蛋白酶:水解由脂肪族氨基酸(如丙AA,亮AA,异亮AA,缬AA等)形成的肽键。

2.肽链外切酶(肽链端解酶) 这类酶可分别从多肽链的游离羧基端或游离氨基逐一地将肽链水解成氨基酸, (1)羧肽酶:作用于羧基端的水解酶. 羧肽酶A:碳末端除Pro、Lys、Arg外的所有AAn 羧肽酶B:碳末端为Arg、Lys的氨基酸 (2)氨肽酶:用于氨基端的水解酶。 (3)二肽酶:水解二肽。 蛋白质被水解成单个氨基酸是在肽链内切酶和肽链端解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肽链内切酶即为蛋白酶,作用的特点是从蛋白质肽链的中间切断,作用的产物是肽链,而肽链端解酶作用的底物是肽链,从肽链的N端或C端作用于肽键,其产物是二肽或单个AA。 按其活性部位的结构特征分:

几种蛋白酶的专一性 氨肽酶 羧肽酶 (Phe.Tyr.Trp) (Arg.Lys) (脂肪族) 胰凝乳蛋白酶 胃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胰蛋白酶 (Phe. Trp)

编号 名 称 作用特征 实例 3、4、2、1 丝氨酸蛋白酶类 活性中心含Ser 胰凝乳蛋白酶 胰蛋白酶 凝血酶 编号 名 称 作用特征 实例 3、4、2、1 丝氨酸蛋白酶类 活性中心含Ser 胰凝乳蛋白酶 胰蛋白酶 凝血酶 (serine pritelnase) 3、4、2、2 半胱氨酸蛋白酶类 活性中心含Cys 木瓜蛋白酶 无花果蛋白酶 菠萝酶 (Thiol pritelnase) 3、4、2、3 天冬氨酸蛋白酶类 活性中心含Asp,最适pH在5以下 胃蛋白酶 凝乳酶 [carboxyl(asid) pritelnase] 3、4、2、4 金属蛋白酶类 活性中心含有Zn2+ 、 Mg2+等金属 枯草杆菌蛋白酶 嗜热菌蛋白酶 (metallopritelnase)

第二节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三、蛋白质降解的泛肽途径P247 氨基酸(amino acids)是蛋白质(protein)的基本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氨基酸(amino acids)是蛋白质(protein)的基本 组成单位。氨基酸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 脱羧基作用 → CO2 + 胺 一般分解代谢→ 脱氨基作用 → NH3 + α-酮酸

定义:指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一、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 定义:指氨基酸在酶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相应α-酮酸的过程。 脱氨基方式 氧化脱氨基 转氨基作用 联合脱氨基 非氧化脱氨基 转酰胺基作用 转氨基和氧化脱氨基偶联 转氨基和嘌呤核苷酸循环偶联

(一) 氧化脱氨基作用 -AA在酶的催化下,氧化生成相应的-酮酸,同时消耗氧并产生氨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L-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 H2O -酮戊二酸+ NH3 NAD(P)+ NAD(P)H 呼吸链 α-氨基酸 氨基酸氧化酶(FAD、FMN) α-酮酸 R-CH-COO- NH+3 | R-C-COO-+NH3 O || H2O+O2 H2O2

催化氧化脱氨作用的酶的种类 L-AA氧化酶:以FAD或FMN为辅基。催化L-AA氧化脱氨,体内分布不广泛,最适pH10左右,生理pH下活性低 D-AA氧化酶:以FAD为辅基.催化D-AA氧化脱氨,体内分布广泛,生理pH下活性强,但体内D-AA不多 L-谷氨酸脱氢酶:以NAD+或NADP+为辅酶。专一性强,分布广泛(动、植、微生物),活力强 因此, 前两种酶在氨基酸脱氨中不起重要作用,L-谷氨酸脱氢酶在氨基酸代谢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反应如前)

(二) 转氨基作用 α-氨基酸1 转氨酶 R1-CH-COO- R2-C-COO- NH+3 O || R2-CH-COO- 在转氨酶的催化下, α-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α-酮酸的酮基碳原子上,结果原来的α-氨基酸生成相应的α-酮酸,而原来的α-酮酸则形成了相应的α-氨基酸,这种作用称为转氨基作用或氨基移换作用。 α-氨基酸1 R1-CH-COO- NH+3 | R2-C-COO- O || α-酮酸2 α-酮酸1 R1-C-COO- O || R2-CH-COO- NH+3 | α-氨基酸2 转氨酶 (辅酶:磷酸吡哆醛)

转氨酶: 催化转氨作用的酶 种类多,每种氨基酸转氨都有其特异的转氨酶 除赖氨酸(Lys)和苏氨酸(Thr)外,其余氨基酸都可以参加转氨作用 迄今发现的转氨酶都以磷酸吡哆醛(PLP)为辅基 转氨酶中尤以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最为重要 GOT以心脏中活力最大 GPT以肝脏中活力最大,当肝细胞受损伤时,则该酶释放到血液中,所以肝炎患者血液中该酶的活力远高于正常值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GPT) 谷草转氨酶(GOT)

转氨作用的意义: 由于转氨酶催化的反应是正逆进行的,所以转氨作用既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开始,也是氨基酸合成代谢的重要步骤 沟通了糖代谢与蛋白质代谢 丙酮酸→Ala; α-酮戊二酸→Glu;草酰乙酸→Asp;

(三) 联合脱氨基作用 (1)概念 (2)类型 转氨基作用和 氧化脱氨基作 用联合进行的 脱氨基作用方 式。 a、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相偶联 b、转氨基作用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相偶联 联合脱氨基作用可在大多数组织细胞中进行,是体内主要的脱氨基的方式。

联合脱氨基作用的必要性: L-AA氧化酶活力低,而转氨酶和L-谷氨酸脱氢酶普遍存在,故一般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都要经过转氨作用,将氨基转移给α-酮戊二酸,使之成为Glu,Glu再在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下氧化脱氨,重新生成α-酮戊二酸和NH3,间接地将L-AA上的氨基脱掉

转氨酶与L-谷氨酸脱氢酶作用相偶联 NH3+NADH H20+NAD+ 转氨酶 L-谷氨酸脱氢酶 α-氨基酸 α-酮戊二酸 α-酮酸

转氨基作用与嘌呤核苷酸循环相偶联 α-氨基酸 α-酮酸 α-酮戊二酸 谷氨酸 草酰乙酸 天冬氨酸 腺苷琥珀酸 苹果酸 延胡索酸 腺苷酸 次黄苷酸 腺苷琥珀酸合成酶 H2O 腺苷酸脱氨酶 腺苷琥珀酸裂解酶 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四)非氧化脱氨基作用(自学) (1)直接脱氨基作用 (2)还原脱氨基作用 (3)水解脱氨基作用 (4)脱水脱氨基作用 (5)氧化还原脱氨基作用

NH3在体内积存过多会引起中毒 因为NH3可以使-酮戊二酸转变成Glu,从而使三羧酸循环受阻,严重阻碍ATP生成,引起脑功能受损,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语言紊乱,感官失灵,甚至昏迷或死亡。

(五)脱酰胺基作用 Gln+H2O 谷氨酰胺酶 Glu+NH3 Asn+H2O 天冬酰胺酶 Asp+NH3

1. 概念 2. 反应 二、 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 氨基酸在脱羧酶的作用下 脱掉羧基生成相应的胺类 化合物的作用.脱羧酶的 辅酶为磷酸吡哆醛。 R-CH-COOH R-CH2-NH2+CO2 AA脱羧酶 NH2 由氨基酸脱羧酶(decarboxyase)催化,辅酶为磷酸吡哆醛,产物为CO2和胺。所产生的胺可由胺氧化酶氧化为醛、酸,酸可由尿液排出,也可再氧化为CO2和水。

生物体内大部分氨基酸可进行脱羧作用,生成相应的一级胺。 氨基酸脱羧酶专一性很强,每一种氨基酸都有一种脱羧酶,辅酶都是磷酸吡哆醛。 氨基酸脱羧反应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有些产物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如: 脑组织中L-Glu脱羧生成r-氨基丁酸,是重要的神经介质。 His脱羧生成组胺,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Tyr脱羧生成酪胺,有升高血压的作用。 Lys脱羧生成尸胺,鸟氨酸脱羧生成腐胺。 但大多数胺类对动物有毒,体内有胺氧化酶,能将胺氧化为醛和氨。

三、氨基酸分解产物的去路 (一) 氨的代谢转变 (二)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 (三)氨基酸碳骨架的代谢途径 (-酮酸的代谢转变)

(一)氨的代谢转变 1. 重新生成氨基酸 2. 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生成 3.生成铵盐 4.生成尿素(哺乳动物)

其余氨基酸可以通过转氨作用将Glu上的氨基转移过来形成。 1.谷氨酸的重新生成 L-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 H2O -酮戊二 酸+ NH3 NAD(P)H NAD(P)+ 其余氨基酸可以通过转氨作用将Glu上的氨基转移过来形成。

2.谷氨酰胺和天冬酰胺的生成 天冬酰胺的合成同上,为植物贮氨的主要形式 谷氨酰胺合成酶 Gln酶 (为动物贮氨的主要形式) 3.生成铵盐 +NH3 +H2O ATP ADP+Pi 谷氨酰胺合成酶 Mg2+ Gln酶 (为动物贮氨的主要形式) 天冬酰胺的合成同上,为植物贮氨的主要形式 3.生成铵盐 4.生成尿素

本质:2个NH3和1个CO2形成尿素 (二)尿 素 循环(鸟氨酸循环) 概念 NH3合成尿素是在肝脏 中通过一个循环机制完 在排尿动物体内由 NH3合成尿素是在肝脏 中通过一个循环机制完 成的,这一个循环称为 尿素循环(鸟氨酸循环)。 本质:2个NH3和1个CO2形成尿素

鸟氨酸循环过程 O NH2-C-NH2 Pi H2O 苹果酸 NAD NADH2 氨基酸 谷氨酸 胞液 谷氨酸 尿素 鸟氨酸 H2O 鸟氨酸 2ATP+CO2+NH3+H2O H2O 鸟氨酸 2ADP+Pi 氨甲酰磷酸 精氨酸 线粒体 延胡索酸 Pi H2O 瓜氨酸 精氨琥珀酸 AMP+PPi 基质 苹果酸 瓜氨酸 ATP 天冬氨酸 -酮戊二酸 NAD NADH2 草酰乙酸 谷氨酸 氨基酸

(三) 氨基酸碳骨架的代谢途径 1. 还原氨基化生成氨基酸:氧化脱氨的逆反应 2. 转变成糖或脂肪 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 3. 氧化成CO2和H2O

AA碳骨架的去路(AA脱氨基的意义) 再合成AA 转变成糖和脂肪 生糖AA:凡能生成丙酮酸、琥珀酸、草酰乙酸和-酮戊二酸的AA(Ala Thr Gly Ser Cys Asp Asn Arg His Gln Pro Ile Met Val) 转变成酮体 生酮AA:凡能生成乙酰乙酸、-丁酸的AA(Phe Tyr Leu Lys Trp,在动物肝脏中) AA分解产生5种产物进入TCA循环,进行彻底的氧化分解(五种产物为:乙酰CoA、 -酮戊二酸、琥珀酰CoA、延胡索酸、草酰乙酸)

氨基酸与糖、脂肪代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