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給我ㄧ個解釋 張曉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截止 2002 年底,全世界有四千二百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现在每天都有 1 . 6 万人成为带毒者。 到 2010 年,全世界被艾 滋病夺去双亲的孤儿将从 1340 万人增加到 2500 万人,将近翻 一番。中国目前估计有起码一百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联合国 指出,如果不立即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这个数字到.
Advertisements

製作人 : 鍾沐昀. 目錄 ★緣起 1.H1N1 是什麼東西? 2. H1N1 病毒是接觸傳染嗎? 3. 人類感染 H1N1 的症狀 4. H1N1 病毒如何傳染? 5. 我要怎麼做才能避免流感 ? 6. H1N1 病人的傳染力道持續多久 ? 7. 那些地方最有可能成為有 H1N1 病毒來源? 8.
單元名稱: 青春鑑定團.
关于上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课题研究.
荃灣區旅游景點 成功組 全程制作人:游恒延.
第七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藝的新趨向 第一節日治時期的社會變遷
中 國 大 節 慶 陳淑貞.
第 三 組 報告 組員有妍因 佩倚 立晟 震軒 惠敏 主題二:魩末之鄉.
苗栗縣大埔國小-蘇國樺、白書萍、梁詠琪 製作
釣魚台事件 屬於我們的保「釣」運動將持續進行!.
修辭解析 作者:謝佩陵 指導老師:沈老師.
中央住福會公務福利業務簡介.
班級:四服ㄧB 座號:40 指導老師:范靜媛老師 姓名:郭曼姿
大紅燈籠高高掛 從電影藝術談微觀權力作用 組員: 陳思潓 蘇惠瑄
第十一課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季風 季風是什麼? 地球上有一些區域,在固定季節中,會出現固定的風向,而且每半年更改一次。氣象學稱這種會隨季節變化風向的現象為『季風』。
中學生對香港的傳統食物的消費 組員名稱:秦子權、林巧怡、黃結兒、蔡英麟.
第十組報告 組員 4A2D0035 王詩涵 4A 林忻儀 4A 黃雅琦
洋甘菊的應用 組別:第三組 組員:梁馨妮(13) 羅文妤(37).
奈米科技概論報告 第十二組 備長碳 組員: 4A 葉啟宏 4A 楊弘義 4A 鄭丞軒.
氣喘 組別:第一組 組員: 4A 蔡易儒 4A1I0026 鄭筠蒨 4A1I0034 韓宜瑄 4A1I0035 劉毓眉
國 立 羅 東 高 中 歷 史 報 告 人物:余清芳 班 級:一年九班 座 號:七號 姓 名:賴婉瑜.
組別:第一組 組長: 蘇安琪 組員: 陳育德、賴威融、陳仕旂、林龍兒、陳映璇、鍾亞琪、魏君瑜
單元二 說明手法(條分縷析) ——趣談淺說 從私塾到鄉村學校(節錄) 何惠儀、游子安.
網路書法藝術與生活 主講人:陳忠建.
中国腐败问题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在共产党的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楚。”“说到底,关键是我们党内部要搞好,不出事,就可以放心睡大觉”——邓小平.
四年級課程綱要細目解讀 第四組 冠瑛、家珍、惠卿、琬婷.
台灣病態的工作型態 過勞死.
投資活動 股票 60332施薇如.
没错,他们就是 中国最具活力和创富能力大的群体之一——
小組成員: 吳雅玲 金若涵 林昭志 指導老師:陳人維 老師
6.1流媒体应用.
興大附農 觀光事業科 學生:方佑涵、吳承琳、羅鈺晴 指導老師:劉舜瑛、尤二巧 老師
单元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素质教育的由来 ▲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 ▲正确认识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中涌现的个案经验
第九屆全國老人院院長論壇 失智症者日間照顧模式
班級:6年8班 組別:第3組 組員:3號田惟中、7號辛璟泰、14號李冠霆 指導老師:王雪蓉老師
關子嶺風景區 指導老師:陳慧玲老師 成員: 皇甫佳君 吳芬錦 496B0011 鐘珮如 496B0012
风 波 鲁 迅 江南水乡风景.
訓儉示康 司馬光.
長生不老 組員: 指導老師: 許藝菊 張進發 黃柏凱 王志勝 徐至凱
東番記 陳第.
九年九班28號 陳陽 製作 指導老師:易曉雯 老師 完成日期:93/12/21
社會發展的力量 ---志工.
組長:1 顏慈均 組員:4 周宣宏、12 李政鴻、 15 陳國瑋
四書期末報告-論語 述而篇第四 國三甲 黃瀞儀 指導教授:胡瀚平 105年5月18日.
水的循環利用 水是生命之源,是自然界賜予我們的寶貴資源。水資源最重要的特性在於它的可
專題習研電腦科-西藏民族的服飾 西藏長袍、僧衣、西藏的頭飾 中二班朱惠掦製作.
西方有說不盡的 莎士比亞.
西方有說不盡的 莎士比亞.
詩經 蔡柳金.
繪畫者:哈利‧布里斯 作者:朵琳‧克羅寧 編譯者:陳宏淑 出版社: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紅 紗 燈 琦君 二 捷 16 號 范毓恬.
雲深不知處 雲vs霧 2019/5/1.
訓儉示康 司馬光.
始得西山宴遊記 柳宗元 郭書毓老師製作.
古蹟導覽系列活動 阿媽的故事.
1.為什麼要辦? 2.開辦好處 3.每月該繳多少錢? 4.國民年金計算公式 5.結論 6.資料來源
歡迎你們來到 興德國小志工家庭.
第四組 兒童文學 成員:4A 張哲豪 4A 吳建宏 4A 劉宇峻 4A 吳瀚宇
六仁 呂婕寧 專題研究報告 鬥牛.
『颱』客來襲 臺中市霧峰區峰谷國小 作者:林婉鈺
自然與生活科技:太陽的觀測 高雄市 博愛國小 林佳蓉老師 2008/11/10.
台大地理系觀光遊憩研究中心主任 朱子豪教授
第五課 詞選 浪淘沙  李煜 水調歌頭 蘇軾 一翦梅  李清照 .
1.為什麼會發生地震呢? 2.什麼是斷層? 3.地震會帶來什麼災害?
不一樣的房子.
小腳ㄚ遊港都 製作人:葉睿恩、陳品潔、洪采襄.
仙人掌 製作人:陳姿文.李令怡.黃淨雪.
組 別:第六組 指導教官:李子夏 組 員: 童偉政 廖嘉威 蔡文凱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課 給我ㄧ個解釋 張曉風

目次 一、聚焦文心─文章特色 二、品茗人物─文人雅士 三、一窺堂奧─學習重點 四、國學殿堂─文體源流 五、妙筆生花─文法修辭 六、閱讀多分─補充教材 七、大顯身手─隨堂評量 八、超速連結─網路資源

一、聚焦文心─文章特色 題解 寫作背景 雜文

題解 本文節錄自《星星都已經到齊了》一書。作者讚嘆某些日常生活上的事物、歷史故事、中西神話與傳說,都在為人世圓滿、自然奧祕做出適切的解釋。這些富於人情想像的解釋,使我們能欣然接納歷史,相信人世,甚至去擁抱荒涼的城市。 本文取材廣泛,中外兼收、古今並舉。一方面活用知識增加散文的厚度;一方面則以敏銳的情思、豐富的才識為文,展現作者融合知性與感性的散文特色。全篇敘議兼行、綱領清晰,引證事例兼具趣味及哲理,發人深省。

寫作背景 本文節選自《星星都已經到齊了》 。人類文明的進展,「解釋」無所不在──大自然山川風月的神話,人文典則制度的傳衍,其背後都有一個意義象徵,都必須透過「解釋」,人們方知其詳。本文作者對於人間多感多情,她希望能看到「人如何用智慧、用言語、用弦管、用丹青、用敬穆、用愛,一一對這世界做其圓融的解釋」。因此,「給我一個解釋」,有作者求索一個撐起人類世界共感同情、互信互愛支點的深心與企圖。

文體簡介─雜文 狹義的雜文是政論性和文學性相結合的文體,是訴諸形象化的說理文章。廣義的雜文則指情趣小品、哲理小品之外的文章。「雜」並非專指內容駁雜,也涉及形式的不定型,如隨筆、小品等非嚴謹的論文。 《星星都已經到齊了》共分五輯。內容涵蓋懷人、抒情、詠物、寫景、藝術欣賞等題材。席慕蓉說:這本書「好像把十五年的光陰都放進一幅鳥靜花喧的長卷裡,寫生者時而重彩描繪,時而淡筆點染,彼此互相映照,在燈下細讀,只覺眼前光影時時變幻,行間意象生生無窮。」

二、品茗人物─文人雅士 生平簡介及思想 筆名由來 張曉風的散文、小說、戲劇、雜文 文學主張與成就 散文觀 散文創作特色

作者介紹 張曉風,筆名曉風、桑科、可叵(ㄆㄛˇ),江蘇省銅山縣人。民國三十年生於浙江,三十八年後長於臺灣。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畢業。先後任教於東吳大學、香港浸會學院(今香港浸會大學)、陽明大學,為臺灣當代重要散文家、劇作家。 民國五十六年,張曉風以地毯的那一端崛起文壇。自此不斷地拓大寫作格局,並從中西文學中汲取養分,創新題材。其文章風格既有閨閣柔婉的秀氣,也有批判社會、關懷人文的剛勁豪情。文學視野由小我拓展至大我,創作內涵則以知性提升感性。余光中稱美其文筆「亦秀亦豪」,有一股卓然不群的英氣。

張曉風文學興趣廣泛,作品以散文為主,另有雜文、戲劇與小說的創作,她的散文鎔鑄了詩的想像力、小說的敘事手法,以及戲劇氛圍營造的技巧。 著有散文集《地毯的那一端》、《我在》、 《再生緣》、《星星都已經到齊了》,戲劇作品《武陵人》、《和氏璧》等。

「桑科」、「可叵」之筆名由來 為何以桑科為筆名,張曉風說:「因為桑科是唐吉訶德的侍從,是個粗魯不學無術的人,成天跟著王子後頭,死命的向前衝刺、冒險犯難,我想我不是個一流人才,便把自己定位為桑科型的人物,跟著理想主義向前衝。」

可叵的筆名來源,張曉風說有一天讀到孔子說:「吾無可無不可。」非常喜歡,用今人的習慣,那話可以這樣說:「桑科」、「我對事情的研判標準不是絕對的,我沒有『預設立場』,我不會絕對拒絕或絕對接納,一切要看當時的狀況而定。」因喜歡這句話,所以想出一個可叵的筆名來,「叵」 是「 不可」的意思,以它為筆名,寫些無可無不可的故事,並且以專欄來寫雜文了,並出了兩本書。 張曉風說:「當時朋友不知可叵就是我,還常在我面前談論稱許,那像穿隱身衣的感覺很特別。」

張曉風的散文 繼《地毯的那一端》得獎後,張曉風漸漸體悟到那種「欲飽史筆有脂髓,血作金湯骨作壘。憑將一腔熱肝腸,烈作三江沸騰水」的情懷。於是她將家國故土之愛融入生命,將小我的情感提升到大我的關懷,這也才有後來奠定文壇地位的《步下紅毯之後》。 余光中評說:「在風格上,曉風能用知性提升感性;在視野上她能把小我拓展到大我,乃能成為有分量有地位的一流散文家。」

張曉風的小說 民國五十七年小說集《哭牆》出版,作家朱西甯認為這是她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分。張曉風自己也在序中說:「有一天,我走完人生經歷,哭牆將仍然活著,像深秋後的槭樹,向人們說明我已愛過,我已哭過,我已付出過。」 在張曉風的小說作品裡,人生的問題,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境遇,人類的處境,以及生命百態都是她所關切的主題。

張曉風的戲劇 民國五十八年起,張曉風又踏入另一個創作領域──戲劇。張曉風投入戲劇的創作緣由,是李曼瑰教授的提攜和鼓勵。李教授不僅循循善「誘」鞭策張曉風寫作劇本,也大力推動戲劇演出,曾經「掀起中國戲劇的大波瀾」。 張曉風共出版《畫》、《無比的愛》、《第五牆》、《武陵人》、《自烹》、《和氏璧》、 《第三害》、《嚴子與妻》、《位子》等九本劇作。

張曉風的雜文 張曉風希望自己在優美典雅的創作形式之外,也能嘗試辛辣的指責、善意的關懷以及帶淚的幽默的「短篇散文」,故以桑科、可叵為筆名,在報紙上闢專欄,寫一連串諷刺性的雜文,針砭時弊。臺灣解嚴之前,出現龍應台的《野火集》,而《可叵》又比《野火集》更早。 《可叵集》的每篇文章都有它的新聞性和社會性,引起讀者極大的迴響。趙寧先生曾以「魔鬼的文章,天使的心腸」來譬喻她這類的文章!

文學主張 胸懷悲憫乃寫作的本源 喚回既往的生命乃寫作的目的 最佳文學資源來自雙目、腕底

文學成就 成名於「地毯的那一端」:六○年代中期至七○年代中期 登峰於「步下紅毯之後」:七○年代中期至八○年代中期 拓境於「我知道你是誰」:九○年代之後

散文觀 散文創作關乎學養、學力 張曉風認為中文系的訓練給了她更堅實的寫作基礎。可以使白話文體的散文更具精密度和藝術性,並且成為一種精緻的語言。文字、聲韻、訓詁深入了解,則有令人動容的中國美學。「知識本身未必有感性,但那分枯索嚴肅,亦如冬日繁華落盡處,自有無限生機。」「讀《論語》則有不勝低徊之致;讀史書更覺頁頁行行都該標上驚嘆號。世上無一本書教人完全學會寫作,也無一本書完全於寫作無益。」

散文觀 散文語言簡潔、閎約、婉轉、深厚 張曉風七○年代中期以後,摒棄了其他文類的寫作,全心全意在散文上深耕。她回歸傳統的立場,追求的古典美學,與七○年代鄉土寫實所標榜相反。她認為:「散文的寫作不純粹使用生活的語言,由於它包含著較多的思維,使用的語言不免有賴於傳統文學的簡潔、閎約及婉轉深厚。」

散文觀 散文創作憑藉內功 張曉風認為散文創作「易學難工」,一如好水比好酒難求。它和讀者素面相見全憑「內功」,所謂的「內功」是以一生累積的見識和深刻的人生經驗,讓一篇文章得以「感慨遂深」。

散文觀 散文是一種透明文體 張曉風認為:散文可以淺,淺得像談話;可以深,深得像駢文。但都直話直說,直抒胸臆。即便如此,散文也能讓讀者獲得「感性的感動」與「知性的深度」。「散文沒有故事的華服,沒有韻律的化妝,散文素著一張臉,兀自美麗。」誠如王國維所言:「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散文創作特色 不耽溺西化的時尚 張曉風成名是六○年代的中期,那時正是臺灣文壇西化的高潮,她的作品卻能夠免於一般西化的時尚,既不亂嘆人生的虛無,也不沉溺文字的晦澀。

散文創作特色 不自囿於舊文學 張曉風出身於中文系,卻不自囿於所謂舊文學,她對於西方文學頗留意吸收,在劇本的創作上尤其如此。讀她的散文,實在看不出是昧於西洋文學的作家所寫。

散文創作特色 有一股英偉之氣 張曉風是女作家,卻能夠擺脫一些散文女作家常有的那種閨秀氣,從十月的陽光起,她的散文往往倒有一股勃然不磨的英偉之氣。瘂弦也說:張曉風的作品裡有「雌雄兩種人格的交替與互動,國家之愛、英雄的歌贊成為她創作的新主題。… …她將散文變成可抒情、可詠史、恢弘博大、文道兼具的大文類。」

散文創作特色 創作題材屢見拓展 張曉風的散文近年在題材上頗見拓展,你還沒有愛過一書可以印證她的精神領域如何開闊。在風格上,張曉風能用知性來提升感性;在視野上,她能把小我拓展到大我,乃能成為有分量有地位的一流散文家。

以詩為文的散文美學 張曉風認為:「散文沒有故事的華服,沒有韻律的化妝,散文素著一張臉,兀自美麗。」誠如王國維所言:「粗服亂頭不掩國色。」瘂弦認為:張曉風掌握到中國散文以詩為主軸的精神,從而營造獨特的寫作風格,使她的美文成為散文的詩。張曉風的散文詩學,可用以文為詩,以詩為文的內容形式加以詮釋。她要創造新散文,不是散文詩,而是散文的詩。散文的優越,加上詩的優越,一種特殊的美學──散文的美學,於焉誕生。

三、一窺堂奧─學習重點 段落大意―課文 寫作特色

段落大意 第一節:主要論點是「超越是非,因愛而生的解釋才能把事情美滿化解」。 節析:本節先以代表故鄉顏色,一生一世難忘的美麗石榴為「引子」,進入「解釋」的正題。 接著作者臚列弟弟爲哥哥打圓場的解釋、金冬心替人解圍的聯句以及女兒對作者遲歸的解釋為證,說明因愛而生的解釋才能把事情美滿化解,在這三個例證之後,以「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再接納歷史,我就可以義無反顧擁抱這荒涼的城市」,作為本節的收束,並揭示全文主旨。

段落大意 第二節: 主要論點是「有了好的解釋,宇宙為之端正, 萬物因而含情」。 節析:本節以孔子「述而不作」,即是「去悲憫、去認同、去解釋」發其端,進入人類歷史文化的原型──「神話」 的意義探索。而神話解釋之所以迷人,乃在於透過神話,我們得以學習生命的智慧,咀嚼存在經驗,思考自然的奧秘,進而興發「同體大悲」的宇宙情懷。

段落大意 第三節:主要的論點是「少數民族對死亡的處理方式,說明其特殊的解釋」。 節析:本節以四千年前,西亞出土的「薑」屍為例,解釋「屈身葬」的意義。而文中這則解釋更深刻的意義在於:人們以大地為母,人雖然死亡,在現實世界裡消失,但仍可以透過刻意安排的方式(如屈身葬),重回母土。

段落大意 第四節:主要論點是「紅塵素居,諸事碌碌中,更不免需要一番解釋」。 節析:本節回到生活現實,說明「解釋」在親子之間所產生的結果──母親的圍兜解釋,啟發小男孩對美麗世界的想像;兒子化學專業的解釋,開啟作者另一個世界之窗,此乃「解釋」魅力之所在,也是紅塵素居得以迷人之所在。最後,作者再以「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納歷史,我就可以義無反顧的擁抱這荒涼的城市」,來呼應首節,收束全文。

寫作特色 1.綱領清晰 本文構思,以「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接納歷史,我就可以義無反顧的擁抱這荒涼的城市」,為議論的總綱。接著以四節分別展開詳略有別的論述:

分論一:因愛而生的解釋,才能超越是非,將事情圓滿化解。 分論二:好的解釋可以讓宇宙為之端正,萬物因而含情。 分論三:人生之終極──殯葬的方式是對死亡一種解釋。 分論四:紅塵素居,碌碌諸事的解釋,亦有撩人省思之處。 總結四個分論即可得出:作者所要的,乃是奠基於大愛有情、超越是非、有終極關懷、靜穆圓融對世界的解釋。

2.敘議兼行 本文共分四節進行論述,每一小節敘議方式有別。例如第一節夾敘夾議;第二節則採先議後敘的方式;第三節先敘後議;第四節先敘後議。如此敘議兼行且變換多姿的書寫形式,讓全篇文章行文生動而不呆板。

3.分合共構 本文題材的組織,即採分合共構的形式,就全篇組織而言,分立四大節,每一節各有獨立的題旨,歸納四節分立的題旨,即可得出全篇的主旨。此外每一節題旨的呈現,則由引述的例證來歸結,如此便也自成合分或分合的敘述型態。分合共構的組織形式,讓全篇文章的敘述綱領清楚、開闔自如。

4.題材廣泛 文中列舉豐富材料,不僅增強文章的閱讀的豐富性,也強化作者要求給一個解釋的說服力,更可見作者以才學為文的功力。 5.前後呼應 前後呼應,是本文謀篇的特色之一。本文前後兩節都以「物理學家可以說,給我一個支點,給我一根槓桿,我就可以把地球舉起來──而我說,給我一個解釋,我就可以再相信一次人世。我就可以再接納歷史,我就可以義無反顧擁抱這荒涼的城市」作收,造成一種回文的閱讀趣味,且在題旨的揭示上達到強化的效果。

四、國學殿堂─文體源流 人物補充 中西方神話補充 女性作家

顓 頊 顓頊,五帝之一,相傳為黃帝之孫,十歲時輔佐少昊,二十歲即帝位。最初建國於高陽,故號高陽氏。建都於帝丘(今河北省濮陽縣),在位七十八年。 圖片來源 http://www.laonanren.com/news/2007-03/3497.htm

「揚州八怪」 之首─金冬心 金冬心,即金農,西元一六八七年生,一七六四年逝世,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書畫家,字壽門,又字司農、吉金,號冬心,別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龍梭仙客、百二硯田富翁、心齣家庵粥飯僧、三朝老民、荊蠻民、金二十六郎、之江釣師等。 乾隆元年(西元一七三六年)薦舉博學鴻詞科,入京未就而返,客揚州最久,賣畫自給,居三祝庵,至衰老窮困而死。

金冬心博學多才,善詩詞,精鑑古,喜收藏,工書畫,收藏金石文字達數千卷。書法工隸、楷,隸以樸厚見長,楷多隸意,自創一格,號稱「漆書」。五十歲後始作畫,自題倣作,實具新意,寫竹、梅、鞍馬、佛像、人物、山水等,筆墨拙厚淳樸,布局構圖,別出心裁。著有《冬心先生集》、《冬心雜畫題記》、《冬心齋硯銘》。傳世書跡有《度量如海帖》,今流入日本。 金冬心〈漆書〉

金冬心居當時畫壇首席,人稱「揚州八怪」 之首。因為清代的江蘇揚州,為江南經濟、文化的中心,當時畫家亦多集中此地。 部分畫家風格脫俗,不拘泥古法,被當時人視為畫壇的「偏師」、 「怪物」,遂有「揚州八怪」之稱。其他尚有羅聘、鄭燮、閔貞、汪士慎、高鳳翰、黃慎、李鱓、李方膺、高翔等人皆是,實際上不止八人。他們不但能詩,亦擅書法或篆刻,其筆墨技法對近代寫意花卉影響很大。

武子胥 伍子胥,春秋楚人(西元前?~前六六四年)。與父兄俱仕楚,後楚王聽讒言殺其父兄,員逃亡吳國佐吳伐楚報仇,並輔吳稱霸。他為報楚平王殺其父兄的仇恨,引吳兵伐楚,時平王已死,員乃掘其骨骸,鞭屍洩恨。吳王夫差滅越後,欲釋越王勾踐回國。因吳王惑於越王厚禮卑辭,曲意迎合,而斥退伍員,並聽信讒言賜劍令其自刎。伍員死前命舍人抉其目懸於東門,預言越必滅吳,後九年果如所言。 傳說伍員忠諫含冤而死,囑其子投屍江中,欲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是以錢塘潮頭怒湧,時見伍員乘素車白馬居其上。當地以員化為濤神,立廟祀祠。

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在數學、物理、機械工程學上的發明與發現,使得很多人認為他是除了牛頓以外,世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也有人認為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三個數學家之一(另外二人是牛頓和高斯)。 圖片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Domenico-Fetti_Archimedes_1620.jpg

阿基米德對於機械的研究源自於他在亞歷山大城求學時期。有一天阿基米德在久旱的尼羅河邊散步,看到農民提水澆地相當費力,經過思考之後,他發明了一種利用螺旋作用在水管裡旋轉,而把水吸上來的工具,後世的人叫它做「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埃及一直到二千年後的現在,還有人使用這種器械。這個工具成了後來螺旋推進器的先祖。   當時的歐洲,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一些簡單機械,譬如:螺絲、滑車、槓桿、齒輪等,阿基米德花了許多時間去研究,發現了「槓桿原理」和「力矩」的觀念,對於經常使用工具製作機械的阿基米德而言,將理論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上是輕而易舉的。他自己曾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

神話人物─女媧 女媧是中國歷史神話傳說中的一位女神,與伏羲為兄妹,人面蛇身。相傳曾煉五色石以補天,並摶土造人,制嫁娶之禮,延續人類生命,造化世上生靈萬物,是被民間廣泛而又長久崇拜的創世神和始祖神。 女媧補天的紀錄見於《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關於女媧的故事,還有《風俗通》裡的記載: 「俗說天地初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為人;劇務力不暇給,乃引繩絙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賢知者,黃土人也;貧賤凡庸者,引絙人也。」 女媧勞苦功高,在西漢的《運斗樞元命苞》中,女媧和她的哥哥伏羲、嘗百草救人無數的神農被列為三皇。

女媧與伏羲 圖片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hk/File:Anonymous-Fuxi_and_N%C3%BCwa3.jpg 女媧補天 圖片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hk/File:Nuwa.jpg

共 工 共工,神話傳說中炎帝的後裔,人面蛇身。《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又相傳共工為水神,《左傳》昭公十七年:「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

西 王 母 神話傳說中的女神,是半人半獸的形體。原是掌管災疫和刑罰的怪神,後於流傳過程中逐漸女性化與溫和化,而成為年老慈祥的女神。相傳西王母住在崑崙山的瑤池,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 亦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王母、王母娘娘。 圖片來源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09/08/29/3365s2606409.htm

神話人物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盤古 )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 盤古 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 盤古 )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 伏羲 傳說( 伏羲 )坐在一座方壇上,聽了八方風的樂音,便畫出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種懸卦的符號,以代表天地間的種種事物。 女媧 與伏羲為兄妹。人首蛇身,相傳曾煉五色石以補天,並摶土造人,制嫁娶之禮,延續人類。 嫦娥 偷食靈藥升到天上,在冷清無人的月宮,只有一只玉兔、一個蟾蜍和一棵桂樹陪伴她。 后羿 傳說堯時,十日並出,百草枯,毒蛇猛獸為害,(后羿)射去九日,為民除害。

刑天 是《山海經》裡提到的一位無頭巨人,原是炎帝的手下,曾手拿著利斧,指名要與黃帝單挑。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斬去頭顱。而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因此死去,而是重新站了起來,並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眼睛,把肚臍當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拿斧。 共工 水神(共工),是炎帝玄孫祝融的兒子。他人臉、蛇身、紅髮,駕黑龍,管理和控制著占大地面積十分之七的海洋、江河、湖澤。他向顓頊宣戰。雙方大戰於不周山。這不周山乃是當年女媧補天斬龜腿所立的四根天柱之一。共工兵敗,怒撞不周山!頃刻之間,西北邊的天空因失去支撐而傾斜下來,日月星辰迅速地向著西方滑落,同時,東南的地表也因巨大的震動而塌陷下去,百川之水順勢向東南奔流,宇宙從此改觀,形成了日月星辰運行的軌道和百川歸海的地勢。

阿波羅與朝露   太陽神阿波羅每天清晨都會駕著他的黃金馬車出去巡行,繞行天際一周之後,再回到自己在奧林帕斯山上的宮內。當他巡行時,人類就有了白晝,當他回到宮內時,黑夜降臨大地。   有一天,當他駕著馬車飛過皮尼亞斯河上時,見到河岸邊的蓮花上站著一位美貌脫俗的仙女,原來這是從露水中誕生的仙女波西鳳。阿波羅對她的愛意日盛,日日夜夜,阿波羅以七弦琴的樂符傾注他永不止息的愛,點點滴滴都進入了波西鳳的心中。  

  朝露中誕生的仙女感動於阿波羅的情意,雖然也對阿波羅產生了愛,但是她的心中卻十分的猶豫膽怯,於是向天父禱告:「天父宙斯,我到底該不該接受阿波羅的愛?我該不該用我的生命回應他?」   宙斯聽到了波西鳳的禱告,萬物之父的他回答:「當愛向妳召喚的時候,跟隨著它,雖然它的路程是艱險而陡峻……。」波西鳳聽完宙斯的話,心中的愛洶湧不止,她立刻飛向了阿波羅的宮殿,飛向愛人。在昏暗的太陽神殿堂內,阿波羅正哀淒的看著他的七弦琴,見到了心中日思夜念的愛人突然出現在眼前,心中激動,殿堂內突然光耀四射,所有的光亮全來自於阿波羅的胸口。

阿波羅的淚水來自於愛人波西鳳,從此,只要太陽神悲傷難過時,水汽就會化成雨水降臨大地,彷彿在跟人們訴說著那一段往事……。   阿波羅與波西鳳兩個愛人最後終於緊緊的相擁在一起,金黃色的陽光充滿著阿波羅的殿堂,包圍著這一對愛人。但是在阿波羅懷中的波西鳳卻慢慢的、一點一點的,在微笑中化成了水汽,消失在空中。心碎的阿波羅流下了生平第一次淚水,這是他的愛人波西鳳用生命送給他的禮物。   阿波羅的淚水來自於愛人波西鳳,從此,只要太陽神悲傷難過時,水汽就會化成雨水降臨大地,彷彿在跟人們訴說著那一段往事……。 圖片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tw/File:Lycian_Apollo_Louvre_left.jpg

月桂樹的由來   丹弗妮是宙斯的眾多女兒之一,她喜歡在森林裡跑來跑去,她一心嚮往當個女獵人,像雅典娜(戰神)一般當個不受愛情、婚姻束縛的女人。有一天,她在森林間打獵,卻被阿波羅給遇上了。這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初戀,他覺得丹弗妮真是美極了,雖然她頭髮凌亂,衣服被樹枝勾得破爛,但是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她的美。於是他開始追逐丹弗妮,丹弗妮害怕極了,因此愈跑愈快。阿波羅苦苦哀求道:「我是太陽之子阿波羅,我不是凡人,我是擁有尊貴身分的神啊!請接受我的追求吧!」

  可是丹弗妮並不愛阿波羅,於是一場追逐遊戲就開始了。眼看著自己快被阿波羅追上時,丹弗妮開始請求父親大人宙斯救救自己,當阿波羅追上丹弗妮時,只能眼睜睜看著丹弗妮變成了月桂樹。於是阿波羅傷心地說道:「我美麗的可人啊!妳將成為我的樹,以後我的勝利將成為妳的專利,我將用妳的枝葉編織成勝利的花冠,將妳和那些勝利的人們歸屬在一起。」 圖片來源 http://www.elolimpo.com/17.apolo_y_dafne.ico.html

農神之女 希臘神話中,三大統治者以宙斯為首,弟弟涅普頓統治海洋,為海神;另一位弟弟哈帝斯則統治地府,為冥界之神。   希臘神話中,三大統治者以宙斯為首,弟弟涅普頓統治海洋,為海神;另一位弟弟哈帝斯則統治地府,為冥界之神。   哈帝斯的希臘文就是黑地的意思,是一位讓人聞之色變的恐怖之神,相當於佛教中的閻羅王,他有著一頂著名的帽子,戴了就可以隱形。但他很少離開地府,地上的人們也不歡迎他。   他一直待在幽暗陰森的地府中,忍受著一切的孤單與寂寞。年紀漸大的哈帝斯也開始不耐寂寞,而想好好地去找一位人間或是天上的美女為妻了。  

  有一天,哈帝斯發現了一位美女,毫不猶豫地,上前擄走這位美女,帶往地府裡去。這位美女正是農業女神黛美特的獨生女珮兒西鳳,也正是黛美特與宙斯所生的女兒。   黛美特回到山野間要與女兒會合時,卻怎麼也找不著女兒。她每日以淚洗面,再也不管農作物與地上的一切草木了。於是人們賴以維生的農作物荒蕪了,地上的一切植物也枯萎了,黛美特的淚水溼透了山間溪谷。清泉的精靈好心的告訴了黛美特,美麗的珮兒西鳳是被地府之神給帶到了冥界。於是,黛美特到了地府,要求哈帝斯放了珮兒西鳳。

  好不容易才娶到一位美麗妻子的哈帝斯,當然不肯放人,黛美特只好尋求天神宙斯協助,請他下令哈帝斯放人。哈帝斯無法拂逆宙斯的命令,只好答應放人。不過,就在黛美特前來接女兒之前,哈帝斯以好言相勸,讓珮兒西鳳吃下了四顆石榴。   這四顆地府中的石榴,讓回到母親身邊的珮兒西鳳,在每年的四個月中,必須待在地府陪著冥王。於是當珮兒西鳳回到黛美特身邊後,大地恢復生機,但是隨著愛女要回到地府的日子接近,大地也開始變了顏色,從春天、夏天,開始變成了秋天。一旦珮兒西鳳到了地府,黛美特也無心工作,於是大地立刻成了萬物無法生長的冬天。一直到隔年的春天來臨,珮兒西鳳回到母親身邊,萬物才又逐漸恢復了欣欣向榮的景象。

女性作家 張曉風 簡媜 林文月 琦君 作品風格 早期筆致清新柔美 其後作品少一點華美,而增一些哲理,以知性提升感性 語言以穠麗為主 題材所改變與創新 散文「似質而自有膏腴,若樸而自有華采」 散文、小說皆擅長 散文成就尤大

張曉風 簡媜 林文月 琦君 寫作特色 無論寫景述事、抒情敘人,都能曲盡其致。文字精美洗鍊,文氣剛柔並濟,自成一格。 主題率為自我內視世之剖析,也有外視而生代言者。 風格細膩、平易 散文以憶舊抒情為主,典雅雋永、晶瑩醇厚,臺灣「回憶文學」之典範。 重要著作 地毯的那一端、我在、武陵人 胭脂盆地、水問、只緣身在此山中 午後書房、擬古 煙愁、桂花雨、三更有夢書當枕

五、妙筆生花─文法修辭 摹寫 排比 譬喻 引用

摹 寫 石榴在桌上滾落出來,渾圓豔紅。 夕陽返照桃花渡,飛來柳絮片片紅。 三月天,桃花渡口紅霞烈山,一時天地皆朱。

排 比 我於是想起大英博物館中那不知名的西亞男子,我想起在蘭嶼 雅美人的葬地裡一代代的死者,啊—原來他們都在回歸母體。我想起我自己,睡覺時也偏愛「睡如弓」的姿勢,冬夜裡,尤其喜歡蜷曲如一隻蝦米的安全感。

譬 喻 爆裂以後則恍如什麼大盜的私囊,裡面緊緊裹著密密實實的、閃爍生光的珠寶粒子。 譬 喻 爆裂以後則恍如什麼大盜的私囊,裡面緊緊裹著密密實實的、閃爍生光的珠寶粒子。 就算有過錯也因那善意的解釋如明礬入井,遂令濁物沉澱,水質復歸澄瑩。 我想起我自己,睡覺時也偏愛「睡如弓」的姿勢,冬夜裡,尤其喜歡蜷曲如一隻蝦米的安全感。 因為你們正像玫瑰花瓣一樣可愛呀! 白,就像天上的白雲,是很乾淨很純潔的意思。 黑白小球結成奇異詭祕的勾連,像一紮緊緊的玫瑰花束,又像一篇布局繁複卻條理井然無懈可擊的小說。

引 用 語文中援用別人的話或典故、俗語等。引用有兩種方式:(1)明引:明白指出所引的話出自何處。(2)暗用:引用時不曾指明出處。 引 用 語文中援用別人的話或典故、俗語等。引用有兩種方式:(1)明引:明白指出所引的話出自何處。(2)暗用:引用時不曾指明出處。 四十年來家國,八千里地山河。 聖經上說:「愛心能遮過錯。」 給我一個支點,給我一根槓桿,我就可以把地球舉起來。

六、閱讀多分─補充教材 〈破陣子〉 李煜 論語〈述而〉

李煜〈破陣子〉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樓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樓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李煜〈破陣子〉 語譯:我的國家有四十年的歷史,三千里的土地。雕龍繪鳳的宮殿,高聳雲霄;佳樹美木煙籠霧罩,我何曾經歷過戰爭呢?一旦做了俘虜,在哀愁苦惱中度日,腰枝瘦了,鬢髮也白了。最讓我難堪的是,當年淪陷之際,我倉促告別祖國,教坊樂工們演奏著離別歌曲。而我悲傷地對著宮女們淚流不已。

論語〈述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語譯:孔子說:「闡述而不創作,篤信而喜愛古代文化,私下與老彭相比。」

七、大顯身手─隨堂評量 學測題 指考題

1.下列是一段現代散文,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南方留在我記憶中的 (甲)或是那古舊小鎮裡隨意蔓延的街道,(乙)而是那些在亞熱帶叢林裡蟄伏的山間小路,(丙)你的行走同樣毫無目的,(丁)那是一道沒有目的也沒有時間的空間曲線,(戊)並不是秦嶺和長江劃下的那一道武斷的直線, 你既看不到五步開外的去處,你回頭也看不見身後已走過的路,它總是為不明的障礙物所遮蔽。」(陳曉明〈詭祕的南方〉) (A)(丁)(丙)(甲)(乙)(戊) (B)(丁)(丙)(戊)(甲)(乙) (C)(戊)(甲)(丙)(丁)(乙) (D)(戊)(乙)(甲)(丁)(丙) 〔91.指考〕

答:(D) 解析:可從「並不是」→「而是」→「或是」這類的口語習慣來判讀;又從末尾的提示首句「你既看不到……你回頭也……」而知前一句應該也是「你……」。總之,從這類的排比句式去推敲,答案就出來了。 ‧本題測驗目標為閱讀作品的辨識與應用能力。與本課皆為現代散文。現代散文教學宜重文字邏輯的訓練。

2.(甲)有個美國友人來信說:孩子幼小時□在你腳尖上,長大了□在你心尖上。(琦君《桂花雨‧媽媽,給你快樂》)(乙)秋陽似酒,雖稍嫌辛辣,卻已是老炭文火,靜靜□著他的世界。他的世界在這秋日的午後,慢慢□熟。(劉大任〈秋陽似酒〉)(丙)米亞屋裡□滿百香果又酸又甜的蜜味,像金紅色火山岩漿□出窗縫、門縫,從陽臺電梯流瀉直下灌滿寓樓。(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上引各文,前後兩個□都是動詞,並且是相同的字。根據各文文意,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是? (A)立/烘/飄  (B)踮/燜/浮 (C)繫/烤/漲  (D)踩/燉/溢 〔94.指考〕

答:(D) 解析: (甲)之用詞,因為以孩子為主詞,所以不適合用父母主動的「繫」字;「踮」太雀躍,這種情緒並不需要。 (乙)因為有「老炭文火」的取材,故而「燉」的意象最為合宜。 (丙)用視覺形容味覺,同時用了「火山岩漿」的取材,故用「溢」最合適。 ‧本題測驗目標為閱讀作品的辨識與應用能力。與本課皆為現代散文。現代散文教學宜重語感訓練。

3.下列文字,依文意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是:「看哪,這樣的雲彩和天色! (甲)過一會你才明白(乙)宇宙的深處乃在這山狀雲彩的邊緣及狹灣處──純潔與秩序的至高無上之象徵(丙)黑暗的柔軟的只是雲彩(丁)其實,宇宙的神祕與深度不是雲彩與黑暗可以表現出來的(戊)第一眼你可能會認為黑暗處就是深的地方 深度只有在光明、寧靜的地方才能找到。」(赫塞〈玻璃珠遊戲〉) (A)(乙)(戊)(甲)(丁)(丙) (B)(乙)(丙)(戊)(甲)(丁) (C)(戊)(甲)(丙)(乙)(丁) (D)(丙)(戊)(丁)(甲)(乙)。 〔94.指考〕

答:(C) 解析:排序題首先必須找出邏輯上必定的排列,比如(戊)「第一眼認為」必定在(甲)「過一會」以及(丁)「其實」之前;而由文意可知(丁)「其實宇宙的神祕與深度不是雲彩與黑暗可以表現出來的」一語,正好可以接著「深度只有在光明、寧靜的地方才能找到」,故(丁)需置於最後,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只有(C)。 本題測驗目標為閱讀作品的辨識與應用能力。與本課皆為現代散文。文字邏輯的掌握是散文教學的重點。

4.閱讀下文,推斷作者認為進行歷史研究時,對「研究結果」最具關鍵影響力的選項是:「我的研究方法,總是在一個固定的時點上切一橫斷面,在下一個時點上再切一個橫斷面,然後比較這兩個橫斷面相異之處,再在其中尋求變動的主因及變化的現象。因此我這工作最重要的是選時點,而選時點則往往取決於個人的主觀意識,甚至帶有冒險性的意味,有時也可能因為原選的橫切面不恰當而導致觀察錯誤。因此,歷史研究的主觀性使歷史學無法成為精密的科學。」(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 (A)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 (B)研究者的選擇與判斷 (C)一套精密的科學方法 (D)冒險蒐集材料的勇氣 〔97.學測〕

答:(B) 解析:這種題的分析就是──答案就在題目中!「工作最重要的是選時點」,就是答案。 ‧本題測驗目標為判讀資料的能力。本課的給我一個「解釋」與資料判讀能力的培養亦有關聯。

5.閱讀下文,選出與本文作者見解最相符的選項:「人的意識像一座冰山,表面看得到的部分只有一點點,下面是龐大的潛意識,安靜地累積並成長。當我們從事創意工程時,像是從冰山的頂端鑽洞下去探測並採取那下面的一切,重要的是下面的組成成分是什麼,以及自己鑽洞探索的技術如何。」(賴聲川〈賴聲川的創意學〉) (A)年齡越長,越適合從事創意工程 (B)創作應破除冰冷虛偽,展現熱情 (C)擴充內在的儲存,有助於啟發創意 (D)潛心鑽研知識,是藝術創作的起點。 〔97.學測〕

答:(C) 解析:這種題永遠不變的分析就是──答案就在題目中!「重要的是下面的組成成分是什麼」,就是答案。 ‧本題測驗目標為閱讀作品的辨識能力。與本課皆為現代散文。掌握文章主旨,是閱讀理解訓練的重點。

八、超速連結─網路資源 風情萬種的文學園林—張曉風 時代書城張曉風經典散文

風情萬種的文學園林—張曉風 http://www.ym.edu.tw/~sfchang/intro.htm 包括:張曉風簡介、紀錄、寫真、大事年表、文學賞析。

時代書城張曉風經典散文 http://www.mypcera.com/book/new/qing/zhangxf/ 收錄張曉風作品七十餘篇,附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