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問題 課程四: 兩岸的貿易問題(I) 日期:2002年10月25日 授課老師:黃智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主动保健,走健康之路 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 常务理事 上海瑞金医院集团瑞美医疗保健中心 中心主任 张乃和.
Advertisements

雷一雪 周可然 徐超 杨光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 第一节 胎儿的发育过程  卵细胞期 从精卵的成功结合开始,卵细胞期大约持续 3 周,是胎儿发育的第一阶段,为胚胎阶段打下坚实 基础.
Chapter 11.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概 念 11-2 行銷管理 Chapter 11 訂價 概念 11-3.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 第176場工商講座 我對大陸投資政策與概況分析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 2012年4月11日.
APEC組織架構圖 APEC經濟領袖會議 (AELM) APEC企業諮詢委員會 (ABAC) APEC年度部長會議 (AMM) 專業部長會議
香港與內地的關係 主要貿易夥伴 香港 – 西方技術、轉口貿易市場 中國 – 食物、工業原料、工業產品 緊密資金流通
班 級:四金三1 指導老師 :葉玟琪 學 生:陳易蓮 陳藝菁 林佳樺 李玟瑾
全球不確定環境下台灣經濟與兩岸經貿情勢剖析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台灣網路銀行網站之現況與比較 指導老師:吳有龍 A 曾馨慧.
滬股通與港股通的額度使用狀況 市場別 滬股通 港股通 投資總額度 3,000億人民幣 2,500億人民幣 每日額度 130億人民幣
國際貿易程序 貿易條件: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 付款條件:信用狀 運輸方式:海運.
獨占與管制 張清溪 / 台大經濟系.
德霖技術學院 財務金融系 從九個經濟大國崛起的歷史過程探討兩岸的國際競爭力
Bank 3.0 證券產業發展趨勢 與數位化應用 富邦證券 副總經理 郭永宜 (行銷暨商品督導)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二、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三、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ECFA真的會“發”嗎? 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蔡孟佳 1.
物價膨脹與通貨緊縮 物價膨脹.
張宏明 簡介 2006/04.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 (台北:生智),頁19-36
德 霖 技 術 學 院 台海兩岸國際收支變動之分析 1995年~2004年 指導老師:葉玟琪老師 學 生:柳佩伶
第3章 資料的整理與表現- 統計表與統計圖.
Single Contribution Coupon Annuity 躉繳增值紅利利變型年金
觀光對環境的影響 王志明.
台灣對外貿易結構 台灣經濟發導論第五講.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企業願景 經營報告 報表分析 經營介紹 企業概述.
洋華光電 2009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 Aug 19, 2009.
台灣對中國的投資 WTO 與兩岸經貿投資專題.
電子商務 Electronic Commerce
2013年全球股價、原油、黃金及波動率指數(VIX)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越南現況資料.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本章結構  市場與產業  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或產業的範圍  產業與市場的分類  產業結構 陳正倉 林惠玲 陳忠榮 莊春發 著.
著作權法、 積體電路電路布局保護法 授課教師:周 天 日 期: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火災保險之理賠 一、火災保險理賠之基本概念 (一)火災保險之理賠之手續 (二)火災保險損失之估計 (三)火災保險損失之賠償
有關於股票報酬及匯率變化對台灣醫療產業市場收益的分析
經濟學 學經濟.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Porter的五種競爭力理論圖 3.1 廠商所面對的競爭
台灣產業結構變遷之探討 2006/10/31 報告者:蔡宜君.
總體經濟指標與利率趨勢研判 主講人 財務部 林震慶副理.
數位教學導讀及案例分享 經濟日報產業研究中心 楊璨羽.
2019/5/6 兩岸經濟協議(ECFA)第二次說明 產業外移、海外生產比重提高是怎麼造成 尹 啟 銘 中華民國99年4月21日.
股票選擇指南-SONY 鄭惇伊 林佩儀 黃馨玫.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1.1 國際貿易的意義與重要性 1.2 國際貿易的類型 1.3 國際貿易的特性 1.4 經營國際貿易的風險
出口價格核算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歐 盟 市 場 經 濟 希臘 進口 系級: 國 際 商 務 4 B 姓名: 黃 顗 慈
巨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7年法人說明會 股票代碼 : / 12 / 12
第八章 銷售預測(2).
牧德科技 (3563 TT) 簡報人:嚴維群 董事 2019 / 1 / 17.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花王集團.
台灣經濟與兩岸關係 國 民 黨 副 主 席 江 丙 坤 博 士 2006年11月3日.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品牌管理經驗分享 報告人:何智愚.
新事業發展專題
企業家如何創新? Q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你還記得,熊彼得所說的「企業家」為何意涵?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Applic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八、國際貿易 為何要從事國際貿易 貿易之均衡與貿易條件 貿易利益與利益之分配 貿易政策 台灣的對外貿易與貿易政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兩岸經濟問題 課程四: 兩岸的貿易問題(I) 日期:2002年10月25日 授課老師:黃智聰

閱讀文獻 左原(1996),「兩岸貿易統計方法的探討」。問題與研究,35:5 民85.05 頁1-14。 朱雲鵬、譚瑾瑜(2002),「對大陸市場依存度的解讀」。國家政策論壇,2:6 民91.06 頁113-127。 吳榮義(1999),「兩岸經貿與兩岸關係互動之探討」。中華戰略學刊,88:冬 民88.12 頁45-70

一、直接貿易與間接貿易 1、直接貿易:在雙方同意的交易條件下,商品的所有權直接從賣方(經特定運輸方式)轉手給買方。(包括轉運、過境、以及合法與非法直航)。 2、間接貿易:賣方與買方間存在一個或多個中間人,將商品所有權先經賣方轉手給中間人,再由中間人轉手給買方。及交易商品在所有權的轉手流程中,有一到中間人的附加價值創造過程。

廠商如何選用兩岸貿易的運送方式 1、運輸成本 ttm :非法直航成本 tthm:台灣以過境方式經香港輸往大陸的運送成本 rh :香港中間人的轉口利潤 所以非法直航、過境、轉運、轉口的運輸成本如下: ttm ≤ tthm ≤ tth + thm ≤ tth + thm + rh

2、法律風險 *保險性的貨物損失,意外損壞風險外,以及法律風險。 *政府規定:以間接方式為之。 *可以非法直航、過境、轉運、轉口的法律風險如下: Rtm ≥ Rthm ≥ Rth+hm ≥ Rth+hm+r

3、成本最低與風險最小難以兩全 *成本最低:非法直航(但風險最高) *風險最低:轉口(但成本最高) *廠商會主客觀條件之不同而選用不同的運送模式。可解釋兩岸存在多種運送模式的原因。

理論上的完整估計 Xij =代表台灣對大陸的出口值 Mij =代表台灣自大陸的進口值 i=a(代表轉口)、b(代表轉運)、c(代表過境)、d(代表非法直航)。 j=h(經香港)、k(經其他地方) X=(Xah + Xbh + Xch )+(Xak + Xbk + Xck )+Xd M=(Mah + Mbh + Mch )+(Xak + Xbk + Xck )+Md

研究與討論兩岸貿易問題的困難 1、只有Xah 、Mah ,資料較完整。 2、轉口貿易在兩岸貿易比重正在下降。 3、1993年以來,經過台灣以此而非經過香港與大陸貿易上升。 4、香港海關在轉口貿易的統計,日益不足以反應兩岸貿易的真實情況。 5、1995年以來台灣對大陸進口管制大幅放寬,使台灣海關資料已相當能正確反應自大陸進口的實際狀況。

兩岸的直接貿易與間接貿易 1、間接貿易:經過第三地或國家的轉口貿易。轉口地區主要是香港(約占兩岸貿易總額70%)、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關島。 2、直接貿易:台灣方面未開放兩岸直接貿易,但中國在1980年代開始陸續開放了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和上海等沿海地區進行「小額貿易」。在台灣視為非法的走私行為。

截至1991年的兩岸貿易分析 1、三起三落的波動。1979~1983,1984~1986,1987~1991。 起伏波動受到兩岸政策變化的影響。 ex:1982~1983與1986年台灣出口大陸之原因為大陸經濟景氣過熱、外貿逆差、重行緊縮性政策、加速進口貿易控制。

Ex:1、大陸經港轉口至台灣,1981年為負成長原自於美元相對港幣貶值之誤差所致。 2、1985年之負成長主要因台灣宣佈兩岸間接轉口貿易之原則,使商人擔心遭取締而採取觀望態度。 3、1987年五月起陸續宣布開放重要農工原料自大陸(經港)進口,使大陸出口至台灣的金額有較大幅度之成長。

依賴度的衡量 1. 臺灣產品外銷大陸市場之依賴 =臺灣對大陸間接出口值/臺灣對全世界總出口值 2. 臺灣進口品依賴大陸供應程度 =臺灣自大陸間接進口值/臺灣自全世界總進口值 3. 大陸產品外銷臺灣市場之依賴 =大陸對臺灣間接出口值/大陸對全世界總出口值 4.大陸進口品依賴臺灣供應程度 =大陸自臺灣間接進口值/大陸自全世界總進口值

1991年以前的狀況 臺灣對大陸的經濟依存度並未偏高,不過總依存度係數(即進出口合計占臺灣對外貿易總值比重)增加相當快速,未來發展值得注意。 大陸對臺灣之依賴程度亦不斷提高。 比較而言,在外銷市場的相互依賴上,臺灣對大陸之依賴程度稍高。 在進口供應的相互依賴上,大陸對臺灣的依賴程度較高。 由於臺灣資源有限,經濟規模小,外貿依賴程度高,兩岸間接貿易將造成台灣在兩岸經濟相互依賴關係上,處於劣勢地位。

2001年8月召開經濟發展委員會,對兩岸經貿政策作出重大的改變從以往的「戒急用忍」,轉而成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新政策 台灣政府之大陸經貿政策演進表 時 間 政 策 內 容 1984年放寬自港澳轉口輸入大陸貨品 1985年7月宣布對港澳地區轉口貿易三項基本原則 1987年8月開放27項大陸農工原料間接進口 1988年公布大陸產品間接輸入處理原則 1990年10月訂定「間接投資或技術合作管理辦法」 1991年12月准許斜面等13項大陸半成品之開放進口 1992年9月施行「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 1993年辦理已赴大陸投資之台商許可登記補辦手續 1993年3月訂定「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許可辦法」 1993年放寬自大陸進口原物料及零組件 1996年7月對大陸產品進口採「負面列表」管理措施。 1996年9月提出「戒急用忍」政策 1997年公告「在大陸地區從事投資或技術合作項目審查原則」 2001年8月召開經濟發展委員會,對兩岸經貿政策作出重大的改變從以往的「戒急用忍」,轉而成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新政策

1990年以後兩岸貿易情形 一、兩岸貿易的依存度 1、就貿易依賴而言,台灣對大陸之依賴度高於 大陸對我之依賴。 1、就貿易依賴而言,台灣對大陸之依賴度高於 大陸對我之依賴。 2、貿易結構:在1996年以前台灣對大陸間接輸出之產品結構為機器設備及其零件,工業原料及半製品等。台灣自大陸間接進口的產品中,製造業半成品之結構有逐漸增加之趨勢。

二、對大陸貿易成長乃由投資帶動 1、東亞產業發展配置:最後出口對象為先進國家。 *生產主要地方隨時間而改變 1950年代 => 日本 日對歐美順差 1960年代 => 台灣 日對台順差,台灣對歐美順差 1980年代 => 東南亞與中國大陸、日對台順差, 台對中國大陸順差,中國大陸對歐 美順差 台灣由出口最終消費品,轉變為輸出機械及中間原料

兩岸貿易相互依賴程度加深 *台灣出口大陸占台灣出口總額 1981年1.17% 1992年13% 1998年18% *台灣出口(大陸加香港)占台灣出口總額,在1998 年達22.4% *台灣自大陸進口占台灣總進口比重,在1998年僅3.39% *大陸出口台灣占大陸出口總額,在1998年僅2.24% *大陸自台灣進口占其進口總額,在1998年高達14%

以從量稅來看,若進口國有能力影響進口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則採關稅政策對此大進口國未必不利。 貿易依賴度過高產生的憂慮 一、貿易報復手段 1、關稅:從價稅、從量稅。 以從量稅來看,若進口國有能力影響進口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則採關稅政策對此大進口國未必不利。

2、進口限制:對進口之數量設定一個上限不准超過。

3、兩種政策之比較 對進口國而言 *提高進口品國內價格、增加進口國產量、減少進口量、增加或減少經濟福利方面相似。 *關稅帶給政府稅收,進口限額讓進口商享受好處。 對出口國的影響 *出口量 *出口品在國際市場價格,TOT貿易條件

二、與一般國家的經貿關係 1、在兩國關係正常情況之下,假設貿易不會被政府用來作為非經濟手段(如外交、制裁、報復等),那一國的貿易依賴度過高也就不必過分重視。 2、但依賴度過高,可能會受到貿易對手國經濟景氣變動的影響。 3、鼓勵分散貿易地區,但不會擔心經濟安全。

三、與中國大陸的經貿關係 1、擔心中國可能利用台灣出口大陸高度信賴的情形,而採取不利台灣,甚至威脅台灣安全的做法 2、台灣種種貿易投資管制的無效性 3、進口來源較易改變。不向台灣而轉向其他 國購買 4、台灣出口中國的主要產品大多數為中間財原料與機械設備,而非消費財!

幾種產品在大陸的市場佔有率 1.電機設備 2.機械設備 3.塑膠及其製品 4.鋼鐵 5.人造纖維及塑膠製品 6. 銅及其製品 7.人造纖維棉

大陸主要進口來源地區在大陸市場的佔有率

海外台商零組件與半成品進貨來源變化方向之比率

海外台商原料進貨來源變化方向之比率

1、依存度雖然升高,現階段是太高還是太低? 2、台灣的產品競爭力不夠強,在大陸市場的佔有率逐漸下降。 3、大陸漸漸開始不使用台灣的原料與零組件 4、依存度太大或競爭力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