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考试说明解读 2010年8月14日
题外话
如果将“生活应该是这样。”“生活就是这样。”“谁能告诉我生活到底是什么样?”这三句话作为三种文学流派的创作格言的话,其正确的对应顺序是( )。 A.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后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后现代主义 C.后现代主义 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 D.后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谈武论球天地暗 筑城围雀日月长 ——我曾经(向往)的幸福生活
编草帽的非洲老人 非洲某个土著部落迎来了一个美国旅游团。部落 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闲地坐在一棵大树下面,一边乘凉,一边编织着草帽。10元一顶的草帽,造型别致,而且颜色搭配也非常巧妙。 这时候,一位精明的商人盘算开了:“这样精美的草帽如果运到美国去,至少能够获得十倍的利润吧。”商人对老人说:“假如我在你这里订做1万顶草帽的话,你每顶草帽给我优惠多少钱呀?”他本来以为老人一定会高兴万分,可没想到老人却皱着眉头说:“这样的话啊,那就要20元一顶了。”批发反而要加价,这是他从商以来闻所未闻的事情呀。老人讲出了他的道理:“在这棵大树下没有负担地编织草帽,对我来说是种享受。可如果要我编1万顶一模一样的草帽,我就不得不夜以继日地工作,疲惫劳累,成了精神负担。难道你不该多付我些钱吗?”
(一)整体分析
一、《考试说明》的定位 (1) 《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范围,是教材编写、大纲及考试说明制定的依据。与大纲及考试说明相比,其内容要求最为详细,并带有行为动词,对各级学习水平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福建省的《教学要求》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我省实际,对“内容标准”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考试大纲》主要是确定高考的内容与方向,只制订纲领性的原则与基本框架,它主要采用通史(+专题)体例,史实内容使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并取消行为动词,范围最为宽泛。 《考试说明》是以课标及大纲为依据,结合本省实际而制订的重要文本,它采用大纲体例编写,其详细程度介于课标和大纲之间,是高三历史复习与命题的依据。
(2) 《考试说明》的地位 它是适用于福建省的“考试大纲”,作为福建省教育厅的纲领性文件,是行政意志的体现,成为指导福建省高考复习以及高考命题最主要的依据(权威性、强制性)。 福建省高考试题评价标准和审题要求
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特点: (1)《考试说明》文本共分六部分: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考试范围与内容、考核目标与要求、题型示例及参考试卷。 (2)范围与内容在大纲二级目标的基础上,侧重编写了三级目标(一、二级子目基本照搬大纲,以维护其权威性)。三级子目的内容要求在参照课标、我省使用的两种教材(兼顾人民版及岳麓版两种不同版本的高中教材,但不拘泥于两种不同版本教材的不同表述)及实验省份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力求内容具体化,以减轻基层师生的负担。
必修部分 古代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分封制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始皇帝”的来历 三公九卿 郡县制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朝 刺史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级子目 ----二级子目 《考试大纲》 ----三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3)依照全国考试大纲,取消考试内容中“行为 动词”(如了解、知道、说出、简述、列举、认识、理解、分析、探讨、概述、评价等)的表述。因此内容要求比大纲具体,比课标模糊,留下一定的伸展空间,以免束缚高考试题命制。 (4)取消三科综合的主观题。但三科综合的理念不可舍弃,综合的理念主要通过选择题加以体现。 (5)“初中历史内容” 暂不体现,在高考中暂缓实施,其用意在于减轻负担,平稳过渡。 (6)兼顾福建地方区域特色,如重视李贽、林则徐、严复等乡土历史人物,并注意根据本省省情以调控试卷难度(目标是0.6左右,实测约0.55)。
(1)省教育厅“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服务基层”、“让改革者受益”的指导方针。 三、关于命题指导思想 (1)省教育厅“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服务基层”、“让改革者受益”的指导方针。 (2)两个有利于: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利于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3)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文科综合试卷命题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①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反映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要求。 ②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试卷结构合理、规范,试题内容科学、严谨,文字材料简洁、明确,参考答案合理、准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思考量、阅读量和书写量适中。
③坚持能力立意,全面体现考试目标与要求,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考生的学科素养和发展潜力;适当体现开放性与探究性,考查考生参与社会实际生活的能力,以及在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④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等方面,既体现学科特点,又反映时代特征,关注社会热点、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关注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⑤坚持以人为本,关注考生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重视优秀民族文化成果的运用,关注考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努力贴近考生的实际,关注考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 ⑥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根据选修课教学实际设置选答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四、关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的说明 1-3.答卷方式、时间、满分:闭卷笔试;150分钟;300分。 4.内容比例: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各占100分。 5.题型比例: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为考生必答的单项选择题,共36题144分。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156分,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必考题,共3题,116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题,分别为政治、历史、地理各学科的必修内容。 第二部分为选考题,40分。共有8题,考生可从中选择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各1题作答。
6.试题难度: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思想政治试题为0.6—0.65,历史为0.6左右,地理为0.55--0.6左右。 7.组卷方式: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
历史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12题,每题4分共48分;必考题1题37分;选考题15分,从选修1、2、4中任选1题作答。选择题基本按“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顺序排列;命题所涉知识点尽量兼顾古今中外和不同必修本的覆盖面(学科主干知识);基本以新材料、新情境方式呈现,体现能力立意;综合主要体现为学科内部综合,学科间的综合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取消60分的三科综合题)。
命题“依纲不靠本”,注意考查的公平性 考虑到本省高中历史教材有人民版和岳麓版之分,试卷的命制既兼顾两种不同版本的教材,又尽力避免拘泥于某一教材,关注两个版本涉及的具体知识点与能力要求交集点的基础上,试题的设问及答案都尽量避免使用教材语言,通过提供材料、信息,搭建新的共同平台;制定比较概括的答案;尝试能力等级(从要点化向层次化)的做法。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解读
1.获取和解读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4.论证和探讨问题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四大考核目标实际上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运用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能力(核心能力) 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能力(最高能力) 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基础能力) 调动和运用历史知识能力(迁移能力) 建立联系 寻找对策
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方面: ①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②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1995年历史《考试说明》十项能力要求 1.再认、再现历史知识方面: ①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②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2.材料处理方面: ③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④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⑤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3.历史阐释方面: ⑥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 ⑦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⑧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⑨史论结合。 4.文字表达方面: ⑩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近几年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凸显“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在全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尤其注重考查学生依托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分析、解决和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呈现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体现新角度”成为试题的突出特点(这也是高校教师和中学教师、教研员最容易达成的共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大都以形式多样的各种新材料入题,通过创设考生陌生的新情境和新问题,克服教材版本差异的困扰,抵制“题海战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达成能力考核目标的同时保证测试的公平性。 《高考历史广东卷能力考查研究》 ——邹樱《历史教学》2009.7
(三)修订、变化说明
一、2010年《考试说明》修订简介 (1)总体原则: 1.陈桦副省长2009年高考总结会上对2010年高考工作的要求:平稳推进(稳中求新是其次) 2.教育厅的总体要求:平稳推进,稳中求新(在09年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再往前走一小步,更充分地体现“让改革者受益”的指导思想;“往前走一步”主要不是体现在内容、范围的变动上,而是更多体现于考试的形式、要求,体现于《考试说明》中“题型示例”“参考试卷”的调整完善上。
(2)编写概况:编写组10人,以2009年的班子为主,在人员构成上与高考命题(由于福建省考试院还未成立,2010年高考命题仍然是普教室、师大课程中心及具体学科、学生处、基教处几个部门在教育厅主导下组织协调)一样体现“福建特色”:由高校教授(2人)、教研员(3人)、中学骨干教师(5人)三方组成。
2.几个争论点:关于初中历史是否纳入 《论十大关系》 (3)相关内容: 1.国家考试中心对2009年福建高考试卷的评价 2.几个争论点:关于初中历史是否纳入 《论十大关系》 3.郝瑞庭教授:稳中求新,“稳”是保持《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相对稳定性,“新”主要体现在命题思路和技巧上,从老问题中寻找新角度,在大背景了解的前提下,通过给材料、“搭桥”的方式设置新情景,考查对新知识的理解,强调迁移能力。(学科综合题命题考虑:要么中外关联,要么古今贯通;选答题要求学生在把握所涉人物、改革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掌握方法、概论,跳出教材课标之外)
二、2010年《考试说明》变化说明 (1)考试内容方面(10处) 2010年《考试说明》 说明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分封制 西周(时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删除“时期”,不改变原意, 使表述更准确简炼。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朝 刺史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增加“中朝”,两个版本的教 材均有该知识点,使得政治制 度演变的史实相对完整。 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 点”下移到(4)。因为放在 明清时期总结古代政治制度的 特点比较科学,符合老师教学 习惯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注:是上一目的下移)
2010年《考试说明》 说明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及 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回归课标的表述,符合学术 规范;与其他各条表述体例 形成一致。 (3)(两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使用“两次工业革命”写 法不规范。现使用“工业 革命”写法与《全国考试 大纲》保持一致,然后在三 级子目中用“两次工业革命” 加以明确,防止教师误解。
2010年《考试说明》 说明 (2)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成立 (清帝退位)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在后面的“辛亥革命的历 史功绩”知识点中,已经 包含了“清帝退位”的内 容,作为较小的知识点, 相对次要,可不必单列。 (4)新民主主义革命 国民革命运动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遵义会议 红军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的开辟表述不规范。 突出遵义会议
2010年《考试说明》 说明 (1)(唐太宗)秦始皇 1.有利于“减负”。唐太宗 的内容在不同教材版本表述 不一致且十分庞杂,学习困 难大。秦始皇的内容在必修 课中已涉及,学生相对熟悉。 2.秦始皇“封建国家大一统” 在古代史具有开创性意义。
(2)考核目标与要求(2题:例1、例4) (3)题型示例(7题:例1、例4、例8、例10、例18、例19、例25) (4)参考试卷(7题:例15、例16、例17、例19、例22、例23、例38)
(四)三级子目部分知识点说明
分析:《考试说明》的编写原则是:基本不改动第二子目,适度拓展第三子目,以缩小考试的知识范围,减轻一线师生的负担。其出发点主要是考虑到与《课程标准》相比,《考试大纲》将一些知识点的范围(外延和内涵)扩大了,加重了师生负担,不利于高三的复习迎考。因此,在编写过程中坚持这样的标准: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使用“能力指向”动词,将一些指向模糊的二级子目进一步细化到三级。
注意区分几种不同的类型: ①明确减少知识点,缩小考试范围的: “宋明理学”简化为“朱熹的理学思想”,删除了程颢、程颐(北宋五子)理学和陆王心学;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只要掌握“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成就”删除了“汉赋”;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简化为“京剧的产生”;
①明确减少知识点,缩小考试范围的: “智者学派”关注其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的思想主张”; “19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仅保留“拜伦的《唐璜》、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三部代表作品、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和音乐作品也仅仅保留了“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和“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
①明确减少知识点,缩小考试范围的: “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只需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贡献”“依法治国战略的确定”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只需掌握“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技术”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只需掌握“三个面向方针”“科教兴国战略”
②依据《课程标准》,重新定义知识内涵(侧重点)的: 典型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及“新航路开辟”,前者是通过“薄伽丘、莎士比亚的代表作”“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来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后者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对“文化大革命” 重点关注“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及其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通过“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等史实要掌握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其历史意义”。
③知识点兼顾版本差异,重心放在认识上: 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由于人民版和岳麓版存在极大的差异,最终明确列入考试范围的知识点包括:宗法制、分封制、“始皇帝”的来历、三公九卿、郡县制、中朝、刺史、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同时在“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二级子目下强调“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认识、在“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的二级子目下强调“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的认识、 在“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二级子目下强调“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的认识。
分析:复习时决不能停留于所列举的具体知识点,特点和影响也绝非仅仅通过所列知识点的分析即可得出的,尤其是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这两个子目的把握。通过从汉到清制度演变的线索梳理,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中央集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君主专制(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官僚政治(包括官僚制度、选官制度、监察制度等)。
秦朝废分封、推行郡县制,汉唐时期因处理不当而引起长时期的分裂局面,北宋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的措施,元朝的行省制度有效加强对地方的管辖,这些内容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线索; 皇帝制、三公九卿、中朝制、三省六部制、北宋分割相权、明初废丞相、设立内阁和军机处等内容,与政权机构及其运作方式有关,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政权管理方式的发展历程,体现了君权不断强化和官僚政治日益完备的趋势;(政事堂与斜封墨敕) 此外,官僚政治还包括选官制度(科举制)和监察体系(御史大夫、刺史、御史台、都察院)。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从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上看,表现出血缘关系、宗族统治、等级秩序、神权维系等特点,而实质性的特点不是王权而是族权的问题,即族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用族权来维护王权。这些制度一方面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同构”的机制,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并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地位;另一方面,是政治权力相对分散在各级贵族手中,天子的身份只是“共主”,对诸侯及下属的领地并无实际的治权,因此王权没有形成高度集中。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秦以后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组织模式、机构设置、运行机制等,在历史的发展中虽有变动,但其本质属性是固有不变的,这就是君主专制,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具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由此决定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即国家的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军权、财政权、监察权、选官权等一切权力,都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最终是集中在皇帝手中。
通过对比加强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的认识: 不再是族权与王权的统一,而是形成了最高的、唯一的、绝对的政治权力——皇权 不再是层层分割政治权力,而是将权力集中在中央,中央权力则集中在皇帝手中 不再是君主依靠家族势力来行使政治权力,而是通过官僚机构和官员进行统治,各级官僚机构和官员都要对皇帝负责
不再是贵族掌握各级权力,而是将贵族基本上排除在核心权力之外,即使是皇亲国戚,也只有进入官僚机构才会有权力,即只有当官才有权力 不再是各级政权都实行世袭制,而是只有皇位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所有的官僚都是任命的,不能世袭,且可以随时调换和罢免 不再是凭借血统家世出掌权力,而是通过选拔来任命官吏,选官的权力在原则上归皇帝,具体执行由官僚机构来办 不再是“亲贵合一”“家国同构”,而是将国事和家事分开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通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的革新,确立法律的保障、议会的权力以及政府的职能,明晰权利以制衡权力。 相当程度上反映公众的意愿与利益(即所谓的“主权在民”),并将权力的行使置于立法和司法的监督之下(即所谓的“依法治国”),从而限制最高统治者或统治集团滥用行政权力(即所谓的“分权制衡”“以权制权”)
就“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目而言,要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仅掌握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这两个政府机构的设置显然是不够的,这种影响主要是与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相关的其他政策和措施所为,如八股取士、文字狱(教材中的资料卡片)、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必修二的内容)等,因此,只有结合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状况、结合中国迈向近代社会进程中(中西对比)在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对其作出辨证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
全面客观评价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对防止分裂、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促进国内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不能视之为腐朽的东西,而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标志);但它又容易成为少数统治者独裁专制、压制民主的工具,近代以来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该制度渗透到各个社会阶层思想深处的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意识在现代社会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在经济模式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在经营方式上,采取的是小农户个体的、分散的经营的方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在经营单位上,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实行男耕女织,独立从事生产全过程 在生产模式上,是在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力,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采用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在生产品种上,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在生产目的上,主要是为满足自己基本生活的需要,以及缴纳赋税(小农经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形成了地主经济,地主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并把土地租给农民,收取实物地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目中“国家普遍干预经济”和“社会福利制度”两个考点的确定也非常典型。复习时可以不纠缠于具体国家,而扣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加以展开,对凯恩斯主义以及在考试说明中没有要求的西方70年代的滞涨危机及随后经济指导思想的调整等内容也应有所了解。或者直接以美国为例,梳理二战以来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历程。
类似的认识点还包括: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资本主义萌芽与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胜利
(五)几点总结和建议
1.强化通史意识,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生活史观等学术新观点指导高三复习,关注学术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自觉摆脱旧范式、旧观念的影响。 (1)《考试说明》是按文明史观重新构建学科体系,依照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兴起、工业文明扩展的顺序构建起体现历史发展进程、体现时序特点的通史(不完全)体系。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模块和模块注意打通,中外注意关联),帮助学生树立“通史意识”,构建通史体系(利用旧统编教材的既有资源),明确阶段划分,掌握历史阶段性特征、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主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分期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56-66)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66-76) 四分法——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49-56)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56-66)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66-76) 伟大历史转折以后的时期(改革开放30年) 五分法——在前者基础上,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 再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主义过渡为界,分为: 国民经济恢复(49-52)、社会主义改造(53-56) 六分法——在五分法的基础上,将“伟大历史转折以后的时期”, 再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界,分为: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76-78)、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78后)
三年恢复,四年改造,十年探索,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改革开放之初,建立市场经济,进入科学发展 八分法——在六分法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新时期”进一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界,划分为“改革开放初期”(78-92)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92-03);再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召开为界,把2003年以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社会进入科学发展的改革开放新阶段” 三年恢复,四年改造,十年探索,十年文革,两年徘徊,改革开放之初,建立市场经济,进入科学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分期(五分法) ——经济社会发展道路或目标模式的角度 1、1949—1956年: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以苏联的建设道路为目标模式的时期) 2、1956—1978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要突破苏联模式,试图用计划经济体制加群众运动搞建设的时期) 3、1978—1992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期(在经济体制上试图采用计划经济加市场调节模式的时期)
4、1992—2003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局面的时期(确定建立并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 5、2003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前提下,开始注重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时期)
(2)在高考复习中,应该按照文明史观来确定重点,并运用文明史观来说明相关重大历史问题。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杨宁一主编 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与改革》(杨宁一《历史教学》2005.4)、 《文明史观与中学历史教育》(杨宁一、程昱《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11)、 《文明史观与新课程教学》(袁兆桐、田家伟《历史教学》2009.1)
(3)《考试说明》也鲜明体现了新课程、新高考的一个新视角——社会生活史观,特别关注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史的问题,更突出文明的物质成果,从物质文明角度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朱汉国教授指出“近三十年来,历史学研究领域在时间范围、空间领域和具体内容上急剧扩大,历史学研究基本的发展趋势,就是一个不断‘放宽历史视野’的过程……在研究模式上呈现了政治史—经济文化史—社会史的范式转移”。《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冯一下《历史教学》2008.11)
(4)在关注历史学术研究前沿动态的同时,努力摆脱根深蒂固的旧习惯、旧观念的影响,正确估量阶级斗争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阶级斗争范式与我国现代中学历史课程的演变》(冯一下《历史教学》2008.1)、《文科班教学的“新”思路》(任世江)。
阶级斗争范式简单化、教条化、片面化、绝对化运用给中学历史课程带来的后遗症是相当严重的,其对中学历史教师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而克服这种弊端是近几年高考努力的方向(驼峰运输线、废除治外法权等)。因此,在高考复习中就特别需要我们教师关注学术研究,以学术眼界审视中学历史的内容,只要这样才能跟上高考的变化。除了客观地认识国民政府的抗战这一问题外,类似的问题还有: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发展、十月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认识评价等等。
2.系统、全面地把握《课程标准》对解读《考试说明》、应对高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除了前面“内容变化分析”中提到的“依据《课程标准》,重新定义知识内涵”的知识点外,对那些与考试大纲表述一致的知识点,在对它们进行把握的时候也一定要扣住课标,通过全面深入解读“课标”,准确把握其基本理念与知识内涵。
3.加强教材研究,取长补短,兼容并蓄。①《考试说明》关注两个版本涉及的具体知识点与能力要求交集点的妥善处置。教师复习时不应局限于自己所使用的教材,对其他版本教材的精华要善于吸收利用。 ②加强对人民版新旧版本教材的研究。
4.复习课与习题训练应特别注意处理好史和论的关系,既防止以论代史,也不宜走向过度史料教学的极端。新高考命题“脱教材”特点及“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的呈现方式都要求我们要重视史料教学和材料分析题的训练,但要适当,不能无的放失、过多补充材料,既加重学生负担,又冲击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些需要分析材料和结论的关系、考查学生史学思维的基本意识的材料型高考题,其实是在引导教学回归历史学的基本训练。中学历史教学不是要培养历史学家,但要培养历史学家的基本思维素质,考查重证据的意识和证据与结论的基本关系。
教学最基础的工作是让学生了解基本史实,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结论,加强学生判读史料、史论结合的训练力度,着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辨别能力,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5.注重历史知识和基本概念、观点的理解,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可通过判断题的训练帮助学生澄清一些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及基本结论中易混的知识,尤其是经常性、典型性的错误。民族工业、民用工业及近代工业等,帮助学生在弄清是非中提高历史学习的水平。 6.重视对省质检试卷和高考试卷(性质不一样,前者的功能:模拟性、检测性、导向性;后者:选拔性)的研究,适当留意省质检命题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加强学生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以适应新课程高考的目标要求。
7.适当关注地方史: 历史人物: 郑成功(收复台湾、开发台湾、古代福建与台湾的关系) 李贽(反正统意识,近代进步思想先声) 林则徐(禁烟运动、“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 严复(译介西学贡献最大,宣传进化论,主张维新变法)
历史事件: 历史文化:福建土楼、程朱理学(武夷山) 鸦片战争后的五口通商与经济结构变动(厦门、福州) 洋务运动时期的马尾船政局 对外开放(厦门经济特区) “一国两制”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小三通到大三通) 历史文化:福建土楼、程朱理学(武夷山)
8.重视历史和现实的内在联系,恰当处理“热点”问题,关注那些长效的学科热点,要有学科的敏感性。如09年福建省高考“闽人以海为田”的历史选择题隐含着对“海西”历史渊源的追溯;10年福建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答题通过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考查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