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 第四篇第二章第二节小儿营养不良
概述 儿童的营养是衡量儿童健康水平的灵敏指标。由于蛋白质-热量摄入不足而造成营养的缺乏症,称为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简称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种常见病。 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在临床上可分为以热量缺乏为主和以蛋白质缺乏为主的两种类型。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热量摄入严重不足,会导致婴幼儿极度消瘦;若蛋白质严重缺乏且超过热量不足时,会造成蛋白质缺乏综合征,即恶性营养不良。在我国由于人民生活普遍提高,这种严重的营养不良已非常少见,而多数营养不良则具有热量摄入轻度至中度不足所造成的体重低下、消瘦、和营养性生长迟缓等轻、中度症状。
能量与营养素代谢 能量:是来自食物中的宏量营养素,主要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的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提供。 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都需要消耗能量,如消化、循环、组织合成、细胞代谢、维持体温、肌肉活动等。因此,为保证健康,充足的能量供应是至关重要的,能量供给不足,各种营养素都无法发挥营养作用。
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是机体保证所有细胞构成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为各种组织的成分之一。食物中的蛋白质主要用于机体的生长和组织修复。当摄入能量不足时,蛋白质也可作为能量来源,这样用于组织增长和修补的蛋白质必将减少。食物的优劣常按其蛋白质含量的多少为准。 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脂肪为提供能量最多的营养素,每克脂肪提供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2倍多。 碳水化合物:是食物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如供应不足,机体动用脂肪产热,易使脂肪氧化不全的产物——酮体过多;而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均不足时,则动用蛋白质供能而使生长发育受影响。
病因 长期喂养不当而造成的热量摄入不足;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也可引起热量、蛋白质摄入不足而导致营养不良;早产儿、小样儿等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当,更易发生营养不良。 反复感染或患其他疾病 小儿最易患呼吸道感染和腹泻。患病后食欲差,体内消耗增多;特别是腹泻,除了丢失水分外,还直接影响各种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相关的社会环境因素 小儿营养不良与其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父母的文化程度、饮食习惯、居住环境、安全饮水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临床表现 患儿面色及睑结膜苍白,乏力、厌食及消瘦 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弛,头发干枯,体重减轻或不增 重症者,身长、运动功能、智力发育迟缓
诊断 喂养史及病史 临床表现 体重下降及消瘦情况与以前情况比较
营养不良的分度(按年龄别体重) 轻度:体重介于中位数-1SD至中位数-2SD之间。 中度:体重介于中位数-2SD至中位数-3SD之间。
营养不良的分类和评价方法 体重低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均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度要反映儿童近期营养不良或急性营养不良。但光凭此项指标不能区别急性和慢性营养不良。 发育迟缓: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慢性长期营养不良。小儿从外表看上匀称,皮下脂肪不少,只是长得矮小。
营养不良的分类和评价方法 消瘦:儿童的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此指标主要反映儿童近期急性营养不良,外表看起来面黄肌瘦,重者皮包骨头,但个子不矮。 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并且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群值的中位数减去2个标准差。患儿实际上同时存在消瘦和发育迟缓,是过去和目前营养均差的表现,外表看起来又瘦又小,严重者精神不振,反应低下,智力障碍。
预防 1.合理喂养,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幼儿及年长儿要防止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行为,要做到摄食营养丰富的平衡膳食。宣传饭前、便后洗手,饮用安全干净的水,预防腹泻和其他肠道传染病。 2.增加进食次数,根据年龄每日保证进餐4-5次。以淀粉为主食的需在每餐面糊、米糊内加植物油或动物油,以提高热量摄入。 3.经济条件差的,鼓励家长在饮食中多给小儿豆制品和蛋类。 4.定期测量体重,及早发现体重变化,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治疗 原则是消除病因,调整饮食和改进喂养方法 1.深入了解病儿近期饮食和健康状况,检查体重不增或下降的原因 2.治疗原发病(如腹泻) 3.指导喂养:按病情轻重消化功能好坏,循序渐进增加热量和蛋白质 4.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5.可用促进消化的药物,必要时使用蛋白质合成促进剂。见教材348面
作业 1、小儿营养不良的病因有哪些? 2、小儿营养不良诊断的分型和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