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上南中学 张正国. 胰岛素 C 3032 H 4816 O 872 N 780 S 8 F e 4 血红蛋白 C 1642 H 2652 O 492 N 420 S 12 牛 奶 乳蛋白 C 6 H.
Advertisements

DNA 的 结 构 DNA 的 结 构. 课 前 提 问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阶段: 2. 遗传物质的特点: 3. 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什么 ? 4. 如果噬菌体 DNA 用放射性 31 P 标记,请问, 在正常细菌体内合成的子代噬菌体 DNA 中, 是否全部含有放射性 31.
宜黄一中 高中生物课件 讲课人:彭保艳.
DNA含氮鹼基的相對含量 組員: 6B 盧俊傑 6B 廖健光.
第4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一章 核酸的化学 (Chemistry of nucleic acid)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
DNA 的 复 制.
高考复习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第六课 遗传与变异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
生命的物质基础.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巢湖市 和县一中 张勇.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回眸历史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n,1928—)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的层次。因为这项“生物科学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发现”,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安徽省肥西中学高一生物组 陈金成老师.
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竞赛 上课教师:王玲.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DNA 第二节 分子的结构 栟茶中学:徐小燕.
DNA分子的结构.
DNA--不朽的双螺旋 DNA分子的结构 杨家坪中学 王占旭 中关村的DNA雕塑.
DNA分子的结构.
人教版必修2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基因的本质 第二课时.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复制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DNA分子的结构.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DNA分子的复制.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 基因的本质
生物化学 第二章 核酸 第二节 DNA的双螺旋结构 应用文理学院 授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教师姓名:张艳贞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水电十一局中学 水电十一局中学 马月青.
DNA分子的结构 DNA模型构建 碱基相关规律 课后练习 DNA分子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ontent 学案2 DNA分子的结构.
北京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如今已被看做中关村的标志。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3—2 DNA分子的结构 【问题探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 DNA 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双螺旋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胶州市第一中学 裴浩莲.
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第21讲 基因的表达.
DNA分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专题复习: 遗传学中的计算 郑州二中 张静娟.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zxxk.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生物组 温青.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核酸.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医学遗传学.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勤学精思 好问多练 一轮复习之 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 课时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四专题 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阅读材料 温州中学白荣宣.
第二章 细胞的分子基础 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 生物大分子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蛋白质、核酸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生物》 必修2.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 的 复 制.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信息的传递.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课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2004年7月28日,“分子生物学之父”克里克在圣地牙哥加州大学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8岁。 1953年4月25日,克里克和沃森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而带来了遗传学的彻底变革,更宣告了分子生物学的诞生。 种瓜为什么能得瓜,就是遗传物质由亲代传给子代的结果。遗传物质为什么能自我复制呢?它是怎样复制的呢?这些机理都蕴藏在克里克和沃森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伟大发现之中。

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了DNA的化学成分: 磷酸 脱氧 核糖 碱基 T A G C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脱氧核苷酸的种类 A G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 T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47-48页,思考一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过程是怎样的? 1、1951年威尔金斯展示了DNA的X射线的衍射图谱,并且获得其相关数据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双螺旋之母 富兰克林 (1920~1958) 具有非凡才能的英国女生物学家富兰克林(Franklin),凭独特的思维,运用X射线衍射,拍摄到清晰而优美的DNA图谱,分辨出DNA分子的维度、角度和形状,精确计算出DNA分子内部结构的轴向与距离。 她还发现DNA是螺旋结构,至少有两股,其化学信息面朝里,这距成功仅为一步之遥……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2.双螺旋之母 富兰克林 (1920~1958) 富兰克林非常有个性,经常对人进行直言不讳地尖锐批评,而不被学术界所包容。由于长期受X射线的影响,1958年因卵巢癌去世,享年37岁。 若没有富兰克林的X射线成果,要确定DNA的螺旋结构几乎不可能。不过,威尔金斯把复制富兰克林的研究成果并提供给沃森。

1952年,美国生化学家查哥夫(Chargaff)发现: DNA中碱基分子A和T,C和G的数量相等 3.当量定律的发现 1952年,美国生化学家查哥夫(Chargaff)发现: DNA中碱基分子A和T,C和G的数量相等 DNA来源 A T G C (A+T)/(G+C) 大肠杆菌 25.4 24.8 24.1 25.7 1.01 小麦 28.0 23.2 22.7 1.21 鼠 25.6 21.9 22.8 猪肝 29.7 20.5 1.43 猪胸腺 26.8 28.9 20.4 20.7 猪脾 29.2 20.8 酵母 32.9 18.7 17.5 1.08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两位年轻科学家:美国的J.D.Watson (沃森 24岁)和英国的F.Crick(克里克 36岁)以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的DNA晶体X射线衍射图谱以及查哥夫的当量定律为基础,在《nature》上发表了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引起极大的轰动。

二、DNA分子的结构 请同学们结合刚才所掌握的内容,讨论以下问题: 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二、DNA分子的结构 1、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2 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氢键 平面结构 立体结构 T A G C T A 氢键 T G C 平面结构 立体结构

二、DNA分子的结构 立体结构

二、DNA分子的结构 磷酸 脱氧核糖 含氮碱基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它们分别位于DNA的什么部位呢? T 磷酸 C G 脱氧核糖 A T A T 含氮碱基 C G 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

二、DNA分子的结构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 另一碱基对 氢键 T 碱基对 排列在内侧 C G 另一碱基对 A T 氢键 嘌呤和嘧啶之间通过氢键配对,形成碱基对,且A只和T配对、C只和G配对,这种碱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T C G

二、DNA分子的结构 双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 C G A T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在内侧。 A T C G G C 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碱基互补配对。A=T、G≡C A T G C

三、DNA分子的特性 你注意到了吗?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DNA分子的特异性体现在特定的碱基排序中 C G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是稳定不变的。 A T A T C G DNA分子的特异性体现在特定的碱基排序中 G C 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 A T G C

三、DNA分子的特性 1、稳定性 2、多样性 3、特异性 碱基对的排序——遗传信息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 方式不变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多样性 碱基对的排序千变万化 DNA的碱基有4种:A、T、G、C DNA的碱基对有2种:A=T、C≡G n个碱基对的组合方式有:4n种 3、特异性 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排列顺序

小结 DNA结构 化学组成 双螺旋结构 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主要特点 DNA分子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种类:四种 ①脱氧核苷酸双链反向平行的盘旋。 DNA结构 主要特点 ②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骨架,碱基在内侧。 双螺旋结构 ③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DNA分子的稳定性、多样性和特异性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 T G -- C 推导: A = T G = C A + G = T + C 因而在所有的双链DNA分子中, (A + G )∕(T + C )=1 这个比例不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 1 =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出的有关规律: 1、任何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即A+C=A+G=T+C=T+G=50% 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分别是a 链和b 链. —A —A —C —C— G —G—A— T— —T —T —G —G —C —C —T —A— a链 b链 1、任何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 即A+C=A+G=T+C=T+G=50% 任何两个不互补的碱基之和之比为1, 即 A+C A+G T+G T+C = 1 = 2、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的 则另一条链的 A+C T+G =k = k 1

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出的有关规律: 3、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的 与另一 A+T 条链的 相等,则整个DNA分子的 C+G 也相等。 在DNA双螺旋结构中,两条链分别是a 链和b 链. —A —A —C —C— G —G—A— T— —T —T —G —G —C —C —T —A— a链 b链 3、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的 与另一 条链的 相等,则整个DNA分子的 也相等。 A+T C+G 4、在不同的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 是不同的,如 也因生物的种类不同 而不同。 A+T C+G

√ √ 课堂练习 1.假设一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C共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此DNA分子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为 A、26%、312个 B、24%、288个 C、13%、156个 D 、12%、144个 √ 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A≠G时,双链DNA分子中,下列四个式子中因生物种类不同而不同的是: A.(A+C)/(T+G) B.(C+G)/(A+T) C.(A+G)/(C+T) D.A/T和G/C  √

课堂练习 3、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若DNA的一个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2.5 1 0.4 0.4

课堂练习 4.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G占整个DNA分子的碱基的27%,并测得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占这条链碱基的18%,则另一条链上的A的比例是 A 9% B 27% C 28% D 46% √ 步骤: 1、画链 2、假设— 填数 3、配对 4、计算 A=T(U) G = C G=27 G=27 C=27 C=27 A=18 T=18 T=? A=? 直观假设法 10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