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第21讲 基因的表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DNA 的 结 构 DNA 的 结 构. 课 前 提 问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阶段: 2. 遗传物质的特点: 3. 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什么 ? 4. 如果噬菌体 DNA 用放射性 31 P 标记,请问, 在正常细菌体内合成的子代噬菌体 DNA 中, 是否全部含有放射性 31.
Advertisements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DNA的分子结构 (一)、DNA的一级结构 (二)、DNA的二级结构 (三)、DNA的三级结构.
DNA 的 复 制.
高考复习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第六课 遗传与变异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
第 4 章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2012年高考说明要求 考纲解读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Ⅱ 掌握DNA与RNA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异同点 理解遗传信息转录、翻译过程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学会有关图形的识别 学会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和氨基酸数量关系的计算、推导.
一轮复习 细胞的增值.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四节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巢湖市 和县一中 张勇.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回眸历史 1953年,美国科学家沃森(J.D.Watson,1928—)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共同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这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之后的又一划时代发现,它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分子的层次。因为这项“生物科学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发现”,两位科学家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DNA--不朽的双螺旋 DNA分子的结构 杨家坪中学 王占旭 中关村的DNA雕塑.
DNA分子的结构.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 1.关于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基因的本质 第二课时.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复制 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第二课时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 基因的本质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 水电十一局中学 水电十一局中学 马月青.
DNA分子的结构 DNA模型构建 碱基相关规律 课后练习 DNA分子结构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Content 学案2 DNA分子的结构.
北京中关村DNA双螺旋结构“生命”雕塑,如今已被看做中关村的标志。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3—2 DNA分子的结构 【问题探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坐落于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 DNA 雕塑,以它简洁而独特的双螺旋
DNA分子的结构.
DNA分子的结构 胶州市第一中学 裴浩莲.
2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分子的结构.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 长阳一中 黄家国.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对性状的控制.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专题10 遗传的分子基础zxxk.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复习——基因的表达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 第4章 第1节 平冈中学 余 琼.
第2节 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 核酸.
专项考能集训(四)  碱基含量及DNA复制有关的计算.
第六课 遗传与变异 第三课时 基因的表达.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医学遗传学.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勤学精思 好问多练 一轮复习之 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 课时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第3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本节聚集: 1.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2. 细胞核的形态结构是怎样的?
第四专题 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阅读材料 温州中学白荣宣.
雌性(2n) 雄性(2n) 精子(n) 卵子(n) 生殖 受精卵(2n) 个体发育 幼体 成体(2n) (减数分裂) 受精 作用 胚胎发育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肤色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眼皮单双 血型 控制生物性状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遗传信息的表达—— 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乐清市三中 徐岳敏.
DNA 的 复 制.
DNA分子的结构.
基因信息的传递.
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恐龙复活的场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利用恐龙的DNA,使恐龙复活呢?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讨论:利用已经灭绝的生物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第二课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9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0讲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第21讲 基因的表达

第六单元 │ 考纲展示 考纲展示

第六单元 │ 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第六单元 │ 知识框架

第六单元 │ 知识框架

第六单元 │ 知识框架

第六单元 │ 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 根据新课标地区近三年的高考情况,“基因的本质和表达”也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试题呈现形式主要有: (1)注重概念、过程的考查:命题多以选择题为主,如DNA复制、转录过程中碱基的计算等。识记性知识较多(如复制、转录、基因、密码子等概念性的内容),将类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比较(如转录与翻译、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等),也是考查形成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

第六单元 │ 复习策略 (2)强调经典实验的理解:对发现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如肺炎双球菌的体内、体外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实验的设计思路、设计技巧和结论。 (3)关注知识的联系与计算:将DNA分子的结构、复制、表达、细胞分裂、放射性同位素技术等知识相综合,题型多为选择题。

第六单元 │ 复习策略 由于本单元涉及的概念知识较多,高考中仍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为主,所以复习时要注意对本单元知识中的重点、难点、考点和疑点的理解与分析。复习的要点是: (1)加强知识的归纳、比较与识记:本单元知识概念多、比较抽象且容易混淆,首先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共性与区别,如DNA与RNA的化学组成和结构,DNA的复制、转录、翻译与逆转录,基因与形状的关系等。

第六单元 │ 复习策略 (2)发挥表格、图表对本章内容的整合作用,将所学本章知识系统化。如对复制、转录与翻译的比较,染色体、DNA、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等内容的梳理。 (3)注重计算类型题目:DNA的复制、转录及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可以设置一系列计算题,平时复习加强训练的同时要进行归纳、分类总结,明确知识点间的联系,注重解题时模型图的构建。

第六单元 │ 使用建议 使用建议 1.该部分内容知识点间的联系密切,教师在引领学生复习时需注意: (1)注重知识的分析与比较:如DNA的复制与转录、基因与DNA的区别联系、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等。 (2)构建知识网络:教师可以以“DNA——基因——遗传信息”为主线,将DNA的结构成分、特点,基因、DNA、染色体、蛋白质与生物性状的关系进行总结归纳,将零碎的知识条理化,以便于学生记忆。

第六单元 │ 使用建议 (3)归纳、总结解题规律与技巧:本部分知识涉及“基因中碱基数与信使RNA中碱基数”、“信使RNA中碱基数与氨基酸数”以及“最多”和“最少”的计算与分析。在加强习题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规律、解题方法的总结。 2.课时安排:本单元分3讲,建议7课时完成,每讲1课时,单元训练卷及滚动卷和讲评各1课时。

第19讲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19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第19讲 │ 考点整合

第19讲 │ 考点整合

第19讲 │ 考点整合

第19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19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第20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第20讲 │ 考点整合 空间结构 (1)沃森和克里克建立模型的过程中,利用了他人的经验和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四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G、C四种碱基; ②利用了威尔金斯和其同事富兰克林提供的DNA的衍射图谱; ③利用了查哥夫提供的重要信息:A的总量等于T的总量,G的总量等于C的总量

第20讲 │ 考点整合 (2)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有: ①开始提出的双螺旋和三螺旋模型中:碱基位于螺旋外部;②上述模型否定后,又构建了一个模型,认为模型外侧是核糖和磷酸骨架,内部为碱基,但是碱基配对方式违反了化学规律,所以被否定了

第20讲 │ 考点整合 (3)被认同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的DNA模型是:外侧基本骨架是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内部碱基通过 ,因为这种模型的DNA分子:①具有稳定的直径;②能解释 的关系;③同时也能解释DNA的复制 氢键形成碱基对 A、G、T、C

第20讲 │ 考点整合 结构主要特点 D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并按 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其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排列在内侧,两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且具如下配对规律: 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与胞嘧啶(C) 反向平行 碱基

第20讲 │ 考点整合

第20讲 │ 考点整合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

第20讲 │ 考点整合

第20讲 │ 考点整合

第20讲 │ 考点整合

第20讲 │ 考点整合

第20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0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基因的表达

第21讲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第21讲 │ 考点整合

第21讲 │ 考点整合

第21讲 │ 考点整合 基因、蛋白质与形状的关系

第21讲 │ 考点整合

第21讲 │ 考点整合

第21讲 │ 要点探究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

第21讲 │ 要点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