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Margaret S. Mahler 1897-1985(享年88歲) 原生家庭關係 : 父母 小妹 學校求學狀況 : 科系VS性別 文學VS科學 學術生涯 : 布達佩斯德國維也納英國美國 出生在匈牙利的猶太家庭,因馬勒的媽媽有一點自戀傾向,對她的行為是採取拒絕 (reject) 的,但卻非常喜歡馬勒的妹妹Suzanne。 因此,她和爸爸關係比較親近,爸爸也支持她的學業。和母親互動的不好經驗,也成了馬勒後來研究主要的動機. 出生在優渥的猶太家庭 與母親的關係不佳,促成她後來研究母親和孩子互動對心理發展的動機。 德國唸書與就業受阻猶太人的身份 從一個小兒科醫生到精神分析師 小兒科醫生:專門與嚴重紊亂和精神病的兒童工作。 德國海德堡的學術環境佳Mahler擴大對心理學的興趣及發揮專業研究精神。 在奧地利維也納(Vienna)受訓並成為兒童分析師。 德奧合併,分析師奔走英國、美國前往紐約 1938:紐約州立精神醫療的兒童服務部(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 1950:在紐約市的馬斯特建立她的兒童觀察研究中心(Children’s Center )。
生平簡介 1922年 : 前往維也納 1933年 : 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成員 1938年 :紐約州立精神醫療的兒童服務部 (New York State Psychiatric Institute) 1950年 : 在紐約市的馬斯特建立她的兒童觀察研究中心 (Children’s Center )。
著作 Mahler, M. S. (1971). A study of the separation-individuation process: And its possible application to borderline phenomena in the psychoanalytic situation.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6, 403-424. Mahler, M. S. (1974). Symbiosis and individuation: The psychological birth of the human infant.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 29, 89-106. Mahler, M. S. (1975).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infantile neuro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23(2), 327-333. Mahler, M. S., & Furer, M. (1972). Child psychosis: A theoretical statement and its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Autism & Childhood Schizophrenia, 2(3), 213-218. Mahler, M. S., & McDevitt, J. B. (1982). Thoughts on the emergence of the sense of self,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body self.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30(4), 827-848.
Mahler 馬勒的貢獻-心理誕生的發展觀點 觀察38位正常嬰兒獨處與母親的 互動,勾勒出人類心理誕生的階段。 3 階段一:正常自閉 階段三:分離個體化 (孵化、實踐、和解、客體恆久性) 階段二:正常共生 Mahler’s 心理誕生 三個主階段 此觀點的分類:雖然Mahler觀點受到傳統本能模式學者(Klein、Winnicott、Spitz)以及自體心理學家的影響,但她沒有被傳統的分類所束縛著,將客體關係的概念聚焦在一個人的心理誕生,從發展的角度來看,人類前三年的心理誕生。 心理誕生和生理誕生的區別: 心理誕生是漸漸展開的,有一部分能從觀察的行為中驗證,而生理誕生是肉眼清晰可見的以及有戲劇性的變化的。 定義上:心理誕生是指一個嬰兒離開母親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個體歷程,時間約從4-5個月到36個月 。 1 2
c. Separation & Individualization Mahler 三個發展的主階段 Figure 6.1 Mahler’s three developmental phases(Clair & Wigren, 2004, p 90) S S O O 心理誕生的三個階段與四個次階段:與分成主階段以及次階段,用月份來區分這些階段,Mahler認為每個發展的階段都融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階段式的概念,前一個階段包含下一個階段的基礎,下一個階段也會看到先前發展階段的痕跡。 Mahler相信人類的人格發展開始於和另一個人之間的心理融合(psychological fusion) 狀態中,然後慢慢進展到分離的心理過程 從個體化看邊緣型人格疾患 個體化/分離主要是一種內在心理歷程,指一個人能在其相關的社會脈絡中(如家庭),逐漸能視自己為一個與人分離、可以劃分清楚的個體。而個體化的特徵如:能建立人我之間清楚的界限、在「我」與「我們」之間有所區別、對他人認同程度減低、不依賴別人,而Grote-vant和Cooper(1985&1986)尚以兩大指標為個體化的特徵: 1. 自我肯定(self assertion)--個人有獨立的觀點並能清楚的表達與溝通。 2. 分離(separateness)--個人有能力表顯出自我與他人的區分。 Mahler將分離/個體化分為以下幾個歷程: 1. 階段一--自閉期:0-2個月,嬰兒無視於外界的存在,只能對自己的內在需求有所在乎與反應,所以市活在自己世界的自閉階段。 2. 階段二--共生期:2-6個月,在認知上,兒童發展出物體恆存的能力,但是仍在物、我不分階段。此階段母親與孩子的配合度為關鍵所在,若配合不當,可能會使孩子退回到自閉期,而對外在世界無感無視,或是無法發展出成熟的自我效能感、無法與人建立愛的關係等。 3. 階段三--分離/個體化,又分為以下四個小階段: (1) 影線(hatching):由6至10個月。此時孩童將要發展對自己的恆定觀念,並由與母親「渾為一體」的物我不分狀態分離出來,而形成自我為獨立個體之意識。幼兒在此時也會使用一些替代物來取代母親(如洋娃娃)。 (2) 練習(practicing):在10至16個月間,幼兒發展出自己行走的能力,所以會練習可以隨意離開母親向外探索認識外在世界,也可以隨時回到母親懷抱,獲取溫暖。 (3) 復交(rapprochement):約為16個月到2歲之間。幼兒的認知、語言、行動能力更加的擴大增強,獨立能力亦增,但幼兒亦會經驗到依賴母親的失落,而欲退回母親身邊獲取保護,母親在此時要溫柔的把幼兒帶往獨立的方向,過度保護或過度獨立,都會影響幼兒個體化的衝突解決情形。 (4) 個體恆常(object constancy):於2歲至2歲半之間或更後。如果發展順利,孩子便會對母親形成穩定的內化個體表徵,當母親不在身邊時,也會因著內化的、穩固的母親記憶而有安慰,同時又能發展出獨立的自我意識。 4. 階段四--自我認定(self-identity):此為完成分離/個體化的最後階段。 兒童發展出對自己是什麼樣的存在個體,並且有恆定的看法,不至於在強勢性格的人面前,失去自我。 a. Normal Autism 正常自閉 (0-12 month/0-1歲) b. Normal Symbiosis 正常共生 (2-6 month/0-1歲) c. Separation & Individualization 分離-個體化 (6-24 month/0.5歲-2歲)
第ㄧ階段:正常自閉(Normal Autism) 發展期間 從出生到一歲(0-1 year / 0-12 month) 發展任務 新生兒努力去達成平衡: 在子宮外達到一種有機體內在恆定的平衡機制,如同在母親子宮內的狀態。 發展特色 ㄧ、未分化的階段(a state of undifferentiation) 無法區隔是靠自己還是母親來減低緊張。 二、無自體與客體的意識(objectless): 完全自戀,所有情感留皆在嬰兒身上。 但會模糊地覺察,需要靠其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Mahler用鳥蛋的意象來比喻嬰兒此階段封閉的心理系統:一種原始的狀態(a state of primitive),對於感受的知覺是很模糊的狀態(hallucinatory disorientation),對於光線、顏色、移動、觸摸和聲音有反應,但對於人和非人的刺激,嬰兒是無法分辨的。而Mahler和Spitz史畢茲都一致地認為嬰兒只擁有反射動作(如:根反射-對任何東西吸吮,天生要找乳頭、握物、驚嚇反射等等) 發展的特色: (1)未分化的階段(a state of undifferentiation):此階段的早期,嬰兒無法區隔他是靠自己的衝動減低緊張(如:尿尿)還是母親的行動(如:哺乳)來減少饑餓或是其他的需求。 (2)無自體與客體的意識(objectless):Mahler保留了Freud原始自戀(primary narcissism)這個概念,認為此階段是一種完全的自戀。這時期所有的情感能量保留或固著在嬰兒身上,用Freud的話來說就是嬰兒灌注(cathexis)了他自己的身體,Freud稱此階段為自體情慾(autoerotic)。但嬰兒漸漸會模糊地覺察到無法靠自己滿足需求,必須依靠來自自我以外的人來滿足自己需求。
第二階段:正常共生(Normal Symbiosis) 發展期間 從兩個月到六個月(0-1 year / 2-6 month) 發展任務 逐漸發展出雙極的自體-他體系統 發展特色 ㄧ、全能的錯覺感(hallucinatory or delusional omnipotent fusion) 二、夠好的母親(good enough mothering) 譬喻:Mahler延續鳥蛋的意象,自閉的殼開始裂開,一個不同的、正向的心理結構/保護(positive shell or membrane)開始形成。 之前的資料: A state of psychological fusion with a key object, the mother 從第二個月開始,嬰兒自閉的外殼開始破裂,對於客體開始有模糊的覺察,這就是“正常共生”的開始。 嬰兒已經有模糊的覺察,發現有一個外在可以滿足他的客體, 但是還分不清楚自己降低緊張的行為和媽媽滿足他需求的行為之間的差別,因此是在一個共生的狀態,一種全能的幻覺當中。 嬰兒和母親是一個全能系統(omnipotent system)的二元整體(dual unity)。 一開始, 嬰兒的行為就好像他和母親是同一個全能系統, 一個在共有範圍內的二元整體(dual unity) 的一部分 因為爸爸媽媽holding的照顧, 所以孩子開始發展自我功能. 如過沒有照顧在孩子的需要, 他們可能會退回到一個自閉式的階段. 並沒有被擁抱, 被溫暖. 全能感充斥著嬰兒的共生世界,當他移動,世界也移動了,當他感覺,世界也感覺著,當他呼吸,世界便也呼吸。 (Spitz,1965)棄養嬰兒育幼院童,睡在小一嬰兒床裡,用奶瓶餵食,沒有擁抱,沒有搖動和溫柔的撫摸,開始躺著不動,眼神單呆滯, 對環境毫不在意。有一些過於消瘦,有一些營養不良而死亡。相反的,和母親有互動的小孩,其自我功能開始增加, 對刺激的覺察、記憶、反應、認知能裡開始增加。 母親對小孩的holding 是比較重要的心理誕生的共生組織者( symbiotic organizers of psychological birth) Mahler也強調 good enough mothering 所提供給孩子足夠的holding environment.
病態共生 共生時期失去(missing)或扭曲(distorted)的可能,會導致嬰兒的精神病(psychosis) 壓迫性共生:未能得到足夠的愛,共生未被滿足。 1. 迫使個體退回上一發展階段-自閉階段。 2. 迫使個體過早進入下一發展階段-分離階段。 寵溺共生: 無法接受孩子分離的母親,會以操控賄賂手段來操控孩童。 導致孩子和媽媽都失去了自主性。 Psychosis is usually means the faulty or failed individualization
正常共生 嬰兒逐漸地在好經驗與壞經驗之間做區分。 好的母愛把嬰兒從負面退化的傾向,引導至對於環境覺察的增強(視覺、聽覺、觸覺等等) 模糊的自體與非自體的區辨來自於滿足需求的、好的外在來源的重複經驗 (記憶的痕跡) 好經驗→喜悅、伸出迎接 ; 壞經驗→攻擊、排除 好的母愛把嬰兒從負面退化的傾向,引導至對於環境覺察的增強(視覺、聽覺、觸覺等等) 這階段的母嬰關係是日後所有人際關係的關鍵。 嬰兒的微笑,是重大的象徵記號,象徵嬰兒已建立起和母親間的一定程度的共生關係 Good mothering pulls the infant from the tendency toward negative regression to an increased sensory awareness of the environment. This is a shift of libidinal cathexis from inside the body (where the experience of the tension reduction to the periphery of the body (near-visual, auditory awareness, greater tactile) Inner sensation form the core of the self The investment in the mother within the vague dual entity is the crucial point from which all subsequent human relationships forms; vestiges of this stage remian with us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 孩子也會經驗到好的經驗和壞的經驗, 而這些經驗是有做用的. 可以慢慢了解到在自己世界裡所經驗的好壞, 從而知道怎麼區分. 孩子還不是自體他體的分化. 只要媽媽隨時available, 孩子慾望隨時被滿足, 孩子慢慢發展全能感, 當他呼吸, 世界也跟著呼吸了.
第三階段:分離-個體化 (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
第三階段:分離-個體化 (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 發展期間 從三個月到三歲(0.5-2 year / 6-24 month) 發展任務 一、兒童開始發展出對自己、對環境的感覺、使用自己的感覺與感官探索世界。 二、心理的誕生:與客體分離,自體個體化過程。 發展特色 分離和個體化兩者是互補,但又不同的發展過程。 一、分離:從母親處分化(differentiation)、 保持距離(distancing)和脫離(disengagement)ie, 能將自體表徵與外在客體分離。 二、個體化:發展自主性和自我特質的過程;一種”我是“(I am)的存在感。
分離—個體化 孩子在有母親在身旁及情緒支持隨時存在的情況下,分離功能所獲得的愉悅,可使孩童克服分離焦慮 Mutual Cuing (相互提供線索) 母子間互動的形式並發展成互相的口語溝通。 嬰兒提供需求、快樂、張力的線索 母親選擇性地回應某些線索(mirroring) 嬰兒改變行為 The infant is the unique child of the particular mother. 分离和个体化过程涉及孩子在有母亲临在及母亲在情绪上随时可供利用的情况下其(面对)分离(所产生)功能(separationfunctioning)的成就度。在分离功能上孩童所获得的愉悦可使孩童克服掉由于分离功能新步骤所产生的分离焦虑 生理心理平衡要在和和諧母親的互動中逐成, 這個模式被稱為相互暗示 (mutual cuing )
分離—個體化 這階段的功能之一是增加自我和他人分離的覺察,覺察真實的自我、真實的客體關係、真實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自我(ego)模糊地浮現出來。 一個人的分離-個體化歷程,與這個人其後的心理適應和心理病理可能有密切的關係 分離個體化有四個次發展期: 分化與身體意象、練習、復合、客體恆常
3-1. 分化與身體意象 (Differentiation and Body Image Subphase) Mahler以「孵化」(hatching) ,這個詞來描述由向內注意力(inward-directed attention)轉移到向外注意力(outward-directed) ,並且開始對環境產生警覺性。 正常孵化的障礙: 強烈、不舒服的共生關係提早孵化 共生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情感支持延遲孵化 分化期開始,母親可以開始漸漸恢復自己的生活 孵化的過程通常是在父母和小孩互相滿足的形式下進行的一種在親密和疏離之間的擺盪-分離-個體化的舞步
3-1. 分化與身體意象 (Differentiation and Body Image Subphase) 時間:第4、5個月〜第10個月。 小孩約五個月大的時候,共生逐漸混入孵化(分化)階段 行為表現: 小孩被抱著的時候,似乎要拼命從母親身上掙脫開,因為這樣可以有比較好的視野看清楚母親 孩子會去探索母親身體的更多部分,例如抓媽媽的頭髮、耳朵或鼻子,把食物放到媽媽嘴巴裡去 嬰兒開始會從一條特別的毛毯、一個玩具熊或是其他柔軟圓滑的客體裡得到更多的愉悅。 孵化期的小孩對其他不同於父母的人的樣子表現出更多的興趣,似乎是要把每一個出現在四周的人拿來與心中的母親形象做對照。 1.孵化(分化)階段是分離-個體化開端的一個次階段 行為表現3. 在這個次階段中嬰兒開始會從一條特別的毛毯、一個玩具熊或是其他柔軟圓滑的客體裡得到更多的愉悅。(Winnicott:過渡性個體,孩子知道這個特別的寶貝既不是自體也不是他體) 行為表現4. 孵化期的小孩對其他不同於父母的人的樣子表現出更多的興趣,似乎是要把每一個出現在四周的人拿來與心中的母親形象做對照。(假如父親也密切地參與小孩的養育,他也會分擔到這個母親所持有的地位)
3-1. 分化與身體意象 (Differentiation and Body Image Subphase) 行為表現: 此階段的孩子運動技巧逐漸進步,運動協調的自我功能使得孩子在自體客體分化過程中終於有能力從母親懷中掙脫 4、5個月: 身體開始與母親稍微分開,在母親腳邊嬉戲。 6、7個月: 離開母親時會確認母親是否還在,是否能很快地找到母親 (checking back)。 陌生人焦慮(stranger anxiety):不只是自體和母親間更進一步的分化,也代表一種區分母親與他體的能力 神經系統發展伴隨知覺能力的發展,讓孩子越來越能夠經驗到自己和客體的分別,自體與客體能夠逐漸分化。 從媽媽的膝蓋上滑下來在她腳邊玩耍,即使學會爬行或滾動後還是傾向留在媽媽腳邊
3-2. 練習 (practicing subphase) 時間:第10〜18個月,一開始爬離開母親,然後站起來,最後可以不扶東西行走。 行為表現: 學習新技能,從探索經驗中獲得滿足 樂於一遍又一遍地操作自主型自我功能(autonomous ego functions) 對母親的興趣會擴散到她所給的東西上 此階段早期,孩子會開始玩弄各種東西(如毛毯、床單、玩具等)成為一種過渡性的客體 早期實踐階段是以嬰兒如何能藉爬行及扶著東西站立而移動身體離開母親的能力來做劃分。實踐階段的主體本身是以能自由直立走路來做開頭。 Running off and being swooped up seems to be the toddler’s way of working outr autonomy and a way to get reassurance that the mother will still want to catch the child.
3-2. 練習 (practicing subphase) 行為表現: 離開母親”探險”, 沈浸在自己的活動裡,但會不斷回頭查看,仍繞著作為家的堡壘的母親打轉,週期性地尋求母親給予再充電(refueling) (身體接觸或語言支持) 用一種不同的角度看這個世界,陶醉於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世界之廣大,自戀在此達到巔峰 喜歡玩「躲貓貓」、「來抓我啊」等遊戲,練習分離,並確定客體恆存。 一些母親在這個階段會有把小孩推開的動作以避免自己因為逐漸分離而感受到的苦痛,父母此時的適當反應應該是溫柔而仍保有情感地推他一把 搖擺學步的小孩很快地可以從母親身邊匍匐爬開或搖搖晃晃地走開,但一開始時眼光是不斷地回頭查看,仍然繞著作為「家的堡壘」的母親打轉,一次又一次地回到母親身邊,好像在情感充電(emotional refuelimg)似地,然後才再次進一步的探險 一些母親在這個階段會有把小孩推開的動作,好像是要避免自己因為逐漸分離帶來的苦痛,會在自己需要而非孩子需要時抱起孩子,反而打斷孩子原本正在進行的快樂實踐 父母此時的適當反應應該是溫柔而仍保有情感地推他一把
3-2. 練習 (practicing subphase) 自主功能的發展讓孩子充滿了全能感,16-18個月時是高峰。 個體化的同時也伴隨著“No!”的行為反應。 共生時期不滿足或有寄生狀況的,負向的行為反應會更劇烈。 媽媽的反應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鼓勵獨立 難以分離 The physical ability to separate from mother may not be matched by emotional readiness for psychological separation. 16到18個月大的期間,是發展上的一個主要關鍵點,此時學步小孩是處於自體的一理想化狀態的高峰 The upright position gives the child a whole new perspective on the world. No: the fear of re-engulfment threatens barely started differentiation (disengagement from the mother-child symbiosis)
3-3.復合(rapprochement) 時間:第16個月(1歲多)〜第24個月(2歲) 狀態: 孩子開始搖擺學步,而在分離性和孤獨有些覺察 在自信和依賴間搖擺不定,是比之前更矛盾的狀態 全能感下降:體認到自己的脆弱,無法自己獨立生存 體認到媽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無法隨時幫他處理在這個世界所遇到的問題。 在遭遇挫折時會發更大的脾氣 害怕失去客體的愛, 更多的分離焦慮 交替地把客體視為全好或全壞 早期:情緒比較不穩定; 後期:較有能力表達難過甚至關懷同理母親 孩子開始搖擺學步,所以也越來越能包容領會自己的分離性,而也因為如此覺察到增長中的孤獨使得對母愛的需求增加 →他會如影隨形地跟在母親後面或是干擾她做事情,但當媽媽要抱孩子時孩子又會一溜煙逃走,好像想要更多親密但又想控制這份親密(更加矛盾的狀態) →在自信力量和依賴之間搖擺不定,既更多成長自我同時也更渴望共生融合 會更交替地把客體視為全好或全壞 全能感下降:母親不會總是滿足他的需要,而在挫折時會發更大脾氣 復合的早期情緒比較不穩定,而後期的孩子比較有能力表達難過失望甚至是關懷同理母親 通常復合的末期,對語言的使用也比較好,就會增加控制感 末期也會內化各種父母教他的規矩
3-3.復合(rapprochement) 行為表現: 與母親一起分享每一個新學會的技巧和經驗。 矛盾的親近需求: 希望獲得客體的愛,但又怕被吞沒(融合vs獨立)。 深知對母親愛的需求,卻以排拒母親來保護其自主性 (No!) 尾隨及竄出(shadowing and darting):跟緊緊又跑掉。 復合危機:嬰兒可能會對母親吵鬧不休;或一下要求親密,一下要求要自主。 強迫母親提供幫忙但是拒絕母親主動幫忙。好像想要更多親密但又想控制這份親密(更加矛盾的狀態) 行為上發脾氣對母親比較多而對父親比較少,有可能是因為過去的共生夥伴就是母親,被夥伴拒絕總是比較難過,而父親在此時則可能認為自己比較會照顧孩子,使得父母爭吵
3-3.復合(rapprochement) 幼兒應付分離焦慮的辦法: 內化及認同父母 過渡性客體的使用 健康的發展 VS.不健康的發展 健康- 母親視孩子的狀況,一方面包容接納;一方面也要「溫柔地推動(gently push)」孩子朝向獨立的方向前進 不健康- 母親無法接受孩子愈來愈獨立的事實或無法接受孩子的索求。 不只有過渡性客體,也有過渡性活動和儀式,例如睡覺前的分離儀式 父親良好的加入可以協助母親和孩子從控制和自主的掙扎中是放出來
3-4. 原欲客體恆常與個體化 2-3歲是主要的發展階段,貫穿一生沒有明顯的終點 任務: 1.形成穩定的自我概念 2.形成對他人穩定的概念 狀態:更有安全感和能力集中注意自己的課題,也能稍微 忽略母親 原欲客體恆常:孩子不再害怕失去自身的獨立性,因為她 已認知到自己與他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此刻狀態:可以更安全有能力集中注意自己的課題,多多少少也能忽略母親一段較長的時間
3-4. 原欲客體恆常與個體化 客體恆常(object constancy) vs客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y) 客體恆常:Mahler提出的「情緒或情感客體恆存」, 其中的客體指的是孩子情感能量全心灌注的母親 客體恆存:Piaget所說的客體恆存的發展階段大約在 18-20個月,孩子知道客體恆久存在的特性。 Piaget 指的Object包含有生命和無生命的客體 客體恆存指的是堅信可以找到消失之無生命物的能力,客體永久性(也就是客體恆存)是客體恆久性(客體恆常)的先決條件
3-4. 情緒客體恆常與個體化 客體恆常能力 (1)要能夠在對於母親失望時,還能保有對母親好的感覺,需 要有足夠美好的被照顧經驗。 (2)能將好的、不好的母親感覺整合為一個內在的客體表徵。 個體化:發展心理的自主,並認知到自己是個有獨立功能的 個體,孩子發展自我認同(ego identification),發展統合 的自我意象(self-image)。 此階段見證孩童複雜認知功能的展現,語言溝通慢慢取代其 他溝通模式;孩童逐漸增強在時間上與空間上身為一個人的 知覺,是個體化發展的跡象。 客體恆常的前提:必須要經歷足夠多的美好經驗,否則嚴重的矛盾就會產生 有高矛盾的孩子,會在母親離開時既憤怒又想念 母親雖然有時不在,但愛一直都在,這種維持以滿足為主但也有挫折的母親向的能力就是感情性客體恆久性,在越來越穩定的客體感中,孩子慢慢發展穩定複雜的個體感 個體化和恆定的客體影像,幫助孩子出現自體恆久性,他可以知道自己是誰、自己要什麼,而不會立刻被挫折中斷
3-4. 情緒客體恆常與個體化 任務: 學習如何因應攻擊驅力:如何表達挫折、生氣 以現實原則取代快樂原則:如何適當地滿足自己的需求 個體若能在三歲前度過、完成這些發展階段和任務,將能夠建立統整且獨立的自我,有助於往後青少年階段第二次分離個體化的進行→擁有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穩定概念
3-4. 情緒客體恆常與個體化 有些孩子開始積極地和父親接近,並否定母親,可能是恐 懼被母親吞沒,因此開始和母親分離,和母親的分化是健 康的,孩子逐漸發展自我認同 人我分離和自我認同的議題,會在往後生命歷程持續出現 →青春期、學業、工作、為人父母、生涯發展、退休…逐 漸用複雜且統合觀念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隨著我們的 情感和環境變化,自我認同感會改變。
1.病理學與治療 2.一生的發展 3.分化程度對發展的影響 補充資料 1.病理學與治療 2.一生的發展 3.分化程度對發展的影響
病理學與治療
一生的發展 人心中不斷拉扯的兩個力量: 一、依賴 二、獨立 發展的推動力:不平衡 一、生理的成熟 二、環境的期待與要求 三、失落或創傷經驗 四、個人對於發展的自發想望。
一生的發展 Malher 心理的誕生: Separation 內化/認同 哀慟 Ego/ Super Ego發展 成熟的喜悅 Object Loss 內化/認同 哀慟 Ego/ Super Ego發展 成熟的喜悅
發展的過程
發展的例子 主角 challenge Tension conflict resolution New identity 小男孩 (5歲) 認為自己應該要去男廁所 要離開關係親密的奶奶,跟哥哥一起進入男廁 奶奶 vs.男廁所 鼓起勇氣跟哥哥去男廁所 昂首闊步,更確認自己是男性的身分 青少女 (16歲) 要開始外宿。(爸爸買車給她) 自己過去一直慣於依賴父母的落差 依賴 vs. 離家 承認自己真的長大了 以自己的自我滿足、負責任的成人形象為榮。 喪妻的老年男子 (70) 老婆去世。但想要繼續在家招待朋友 自己料理家務的能力與想要達成任務的落差 繼續去朋友家吃飯vs. 要自己煮一餐招待朋友 學習所需的新技能 新技巧的習得/ 認同他太太而更能處理失落
自我發展:自我認同、勤奮努力、活潑自主、自動自發 情緒發展:情緒覺察、情緒界線、情緒表達、情緒處理 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 心理分離-個體化, 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 台北縣市9所國中二年級生915位
家庭系統分化程度愈高:允許個人的獨立自主,同時也擁有與家人的情感聯結。 家庭系統分化程度愈低:阻礙個人獨立,家庭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過於黏結;過於疏離,缺乏情感支持。
家庭系統分化對心理分離-個體化各向度的迴歸分析圖 源自:邱秀燕(1999) .151*** 自我讚賞 父子 次系統 .213*** 親近焦慮 -.155*** 母子 次系統 -.067* 分離焦慮 婚姻 次系統 -.268*** -.360*** 影響力較大以粗黑線表示 抗拒控制 家庭系統分化對心理分離-個體化各向度的迴歸分析圖 源自:邱秀燕(1999)
心理分離-個體化對自我發展之四變項皆能預測整體自我發展,總解釋量為48.2% ,其中以自我讚賞的預測力最高。 四變項:自我讚賞、親近焦慮、分離焦慮、抗拒控制 心理分離-個體化對情緒適應之四變項皆能預測整體情緒適應,其總解釋量為32.3,其中以自我讚賞的預測力最高。
參考文獻 Clair, M. S., & Wigren, J. (2004). 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4th ed.). Belmont, CA: Brooks/Cole. Settlage, C. F., Curtis, J., Lozoff, M., Lozoff, M., Silberschatz, G., & Simburg, E. J. (1988). Conceptualizing adul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analytic Association, 36(2), 347-369.(一生的發展) 邱秀燕. (1999). 青少年家庭系統分化, 心理分離-個體化, 自我發展及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學位論文, 1-0. (分化對發展的影響1/2) 吳麗娟. (1998). 父母自我分化, 教養態度對青少年子女自我分化, 因應策略及適應影響之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 30(1), 91-132. (分化對發展的影響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