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公司级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目录 第一章、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令、规定; 第二章、职业安全健康基本知识 第三章、公司的职业安全健康制度及政策 第四章、典型的事故案例及其教训
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法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5、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订)第四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五条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第五十七条 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四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第四十六条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第四十七条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第四十九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五十条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五十一条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第五条 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三十二条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后,必须立即赶赴火场,救助遇险人员,排除险情,扑灭火灾。
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 2001年4月21日。由总理朱榕基签发的《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性质责任追究制》的规定公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各级部门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行政法规,是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重大特大事故的重大举措。他的核心是建立了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第二章 职业安全健康基本知识 一、安全生产的含义 关于安全生产的含义,社会上认识也不一致。较有权威的工具书如《词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安全科学辞典》从不同的侧面对安全生产 分别作了定义:安全生产是指为了预防生产过程中发生人身、设备事故,形成良好的劳动环境和工作秩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活动。
安全生产旨在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的一项方针,也是企业管理必须遵循的一项原则,要求最大限度的减少职工的工伤和职业病,保障员工的生产过程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无论从哪一个侧面进行定义,其中都突出了安全生产的本质是要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安全生产是人类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安全生产的原则 搞好安全生产,在强调安全生产方针的同时,必须要强调坚持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原则。 坚持安全生产基本原则 坚持管生产必须要管理安全的原则 坚持三同时的原则 坚持三级教育的原则 坚持三不伤害原则 坚持事故四不放过原则 坚持五同时原则。
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责任制 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就是对各级管理人员、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规定的他们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职业安全健康应负的责任的制度。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职业安全健康层层负责的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制度 ,也是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核心,是我国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它反映了生产过程的自然规律,是长期生产实践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总结,是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基本保证。
四、工伤事故的管理 工伤事故的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容,是事故报告、登记、调查、分析、处理以及统计等工作的总称,工伤事故的管理是工伤事故预防的基础,事故预防是事故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工伤事故是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即职工在本岗位劳动或虽然不在本岗位劳动,但是由于企业的设备和设施不安全,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管理不善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主要表现为下列三种情况。
职工在本职生产和工作岗位上,或与生产和工作有关的劳动场所发生的伤亡事故。 由于企业管理不善或他人在生产、工作中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职工伤亡事故。 企业生产和工作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职工在抢险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
五、意外事故发生原因与防止 (一)、任何意外事故的发生必有其原因。 1、环境因素 1)脏乱的工作环境; 2)不合理的工厂布置; 3)不合理的搬运工具; 4)设备保养不良,未实施定期安全检查; 5)缺乏安全防护装置或措施; 6)危险的工作场所; 7)缺乏紧急应救的设施与措施。
2、人为因素 1)不知 不知道安全常识,尤其是新进员工未曾受过训练,不知道安全方法、安全规则,不知道使用防卫器具。 2)不能 不懂得安全操作规程,如令未受专业训练的员工担任需要特殊技巧或智力的危险工作。 3)不愿 不愿遵守安全规定,如员工不愿按照安全规则使用防护器具,为图侥幸在不准吸烟的地方吸烟等等。
4)粗心 由于疏忽而导致事故,如员工工作时粗心大意、乱开玩笑或漫不经心,引起工作时的分心而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5)疲劳 因劳累过度而导致事故,如员工超强度工作、连续加班、带病上岗、熬夜等。 6)机能障碍 由于员工反应不够灵敏,不能及时控制或逃避即将发生的危险。 7)个人缺点 有些是先天血统的遗传,有些是后天沾染的不良习性。
由表可以看出,88%的意外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加上不安全状况,有98%的事故是可以加以防止的从而加以避免的。 3、安全事故发生的比例 NO. 事故原因 所占比例 1 不安全动作 88% 2 不安全状况 10% 3 天灾 2% 由表可以看出,88%的意外事故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加上不安全状况,有98%的事故是可以加以防止的从而加以避免的。
(二)、意外事故的防止 1、消除不安全状况 1)消除由于机械设备不良所造成的事故。例如锅炉只要装上安全阀,则可避免因压力过大而造成锅炉爆炸的事故。 2)实施定期安全检查,使机械设备有良好的保养,以保证机械设备在安全状况下使用。 3)建立安全的环境,保持厂房整洁。
2、机器防护 一般未经附加保护器的机器,常是发生严重伤害的根源。机器加上一层防护物,无形中给员工安全感,间接刺激生产效率。 1)如果当做机器设备的永久附件,尽可能用铰链装置,但有需要更换或修理时,最好设计容易取下者。 2)操作时间内,防止接近危险区。 3)防护物的装置,注意不要妨碍工作效率和机器的维护。 4)对于特殊工作程序及机器,应另外设计防护物。
防护设备共有三种基本样式 1)固定或障碍防护器 2)连锁防护器 3)自动防护器 3、个人防护 1)头的防护 为防止掉落物体的安全帽、头盔。 防止头发被卷入旋转机械的头帽、头巾。 2)眼睛的防护 为防止飞砂、热金属泼溅、可见光的危害,可采用杯型镜。 防止红外线、紫外线等强光刺激,可采用安全透镜。
通常还可用纱网镜保护眼睛不被溅伤。3)面具的防护 塑胶质的脸部防御物一般被用来保护脸和眼睛不被光线冲击 防毒面具用于避免化学药品、毒气伤害。 一般防尘及防止传染可用口罩。 4)脚和腿的防护 安全鞋在需要搬重物与锐物时使用,也可减少在火炉旁工作之火星溅伤。 5)其他防护 各种手套。 工作服。
4、除去不安全的动作 1)加强安全教导及职前训练。 2)保证工间休息,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 状态。 3)指定专门的吸烟场所。 4)提供正常有益的休闲及娱乐场地与设施。 5)提供员工必要的防护设备,并督导确实 佩戴。 6)在危险处张贴标语、漫画、标志。 7)举行安全讲座、会议、活动。 8)主管要重视并监督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六、安全训练与安全常识 1、安全教育的形式 有计划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是实现安全生产、文明生产,预防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一项重要任务。 安全教育的形式有三种:三级教育、日常教育和专门教育。 2、三级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公司、部门、岗位三
级教育。对象主要是新进人员,包括新调入工人、干部、学徒工、临时工、合同工、和实习人员等。 1)公司安全教育 所有新进人员在进入工作岗位前,由公司组织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培训国家、公司的相关安全法规、制度和常识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 2)部门安全教育 所有新进人员在到达具体生产部门时,由部门主管或安全员进行安全教育。主要教导员工识别本部门的安全标识、疏散路线、
安全防护特点、应急措施和设备特点,让员工有感性的安全认识。 3)岗位安全教育 新进人员到达具体工作岗位,开始工作前,由班组长负责进行岗位安全教育。主要教导员工了解该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防护装置、劳保用品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项、预防措施、应急措施以及如何自救与求救等各项实务知识、让员工有安全操作的实际知识。重要的危险岗位一般要经过严格训练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日常安全教育 日常安全教育是指各部门日常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各类安全教育训练,这些训练有管理部统一安排,由相关部门承担执行。 在制定部门、公司的每月、每季、每年的教育计划时,必须将工业安全作为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列入,并确定负责实施。 日常安全教育的内容: 1)消防知识 2)工业卫生基本知识 3)急救知识
4)夏季防暑常识 5)电、气安全基本知识 6)机械安全基本知识 7)劳动用品防护 8)工业安全看板 9)工业安全录像 5)、专门安全教育 专门安全教育包括危险岗位和机器设备操作安全教育。由于这些岗位不慎操作将可能导致操作者或他人的人身伤害,因此要经常进行训练,严格规定岗前培训和考核,对合格者颁发上岗证。对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七、电气安全常识 1、触电事故的种类 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的事故,也是电气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 1)单相触电 2)两相触电 3)跨步电压触电 2、触电事故的规律 触电事故往往发生的很突然,而且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从触电事故发生率来看,有如下规律:
1)6-9月触电事故多 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3)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5)中青年人及非电工触电事故多 6)误操作事故多 3、触电事故的原因 1)电气线路或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 2)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 3)缺乏制度,非电工随便处理电气事务
4)检修工作中,安全组织技术不完备 5)接线错误,特别是插销 6)高压线断落地面可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 4、安全电压与安全电流 一般将36V以下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但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即使36V的电源也有生命危险,所以在这种场合要用12V安全电压或更低的电压。 对于50HZ的交流电来说,15~20mA 以下,称为安全电流。
5、保护接地和接零 保护接地和接零是防止人体接触带电金属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措施。 1 )保护接地:为了防止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导线和接地体相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2 )保护接零: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V或380V三相四线制电网中,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用导线直接和零线连接,称为保护接零。
3)仓库应有人值班,并有醒目的“严禁烟火”标志。 4)布置足够的、合适的、有效的灭火器 5)灭火器材应设置在容易取用的地方, 并定期检查 (八)消防常识 1、火灾预防 1)车间及仓库内严禁吸烟。 2)工厂各紧急出口应保持畅通 3)仓库应有人值班,并有醒目的“严禁烟火”标志。 4)布置足够的、合适的、有效的灭火器 5)灭火器材应设置在容易取用的地方, 并定期检查 6)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应放在安全地点,
并妥善保管,除必要的使用数量外,不得携入作业现场。 7)使用气割电焊等明火作业时,
九、公司职业安全健康特点 一、国际贸易密切公司在职业安全健康卫生上必须走国际认可的道路,与世界接轨。 二、公司贸易和生产发展迅速,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滞后。 三、公司新建,人员年轻,文化结构层次低。 四、公司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混杂。需要经常性的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五、公司地域分散不集中,管理困难。 六、临时电源多。用电安全是公司的一大特点。 七、包装皆为易燃品,仓库紧缺。防火工作将是我们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重要内容。
珍惜生命、 勿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