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所得税 衡阳财工院会计系 高级会计实务课程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内容说明:  本培训内容根据 2001 年注册会计师考 试辅导教材《会计》一书和《企业会 计制度》(财会[ 2000 ] 25 号)相关 内容编写.
Advertisements

第 6 章 固定资产 6.1 固定资产的概念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 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二持有;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 年度。 6.2 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 (一)历史成本(原始价值) 1. 外购:买价、税费、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等。 2. 自行建造: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建造过程.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04-6 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第二节 利润分配的核算 练习题. 第一节 利润的核算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个 会计期间内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数额。 一、利润的计算 主营业务利润 = 主营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利润 =
2012 年长春高新技术产业股 份(集团)有限公司 小组成员:胡佳英 杨玲 陈依云 骆朱岚.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集团概况 : 年末流动资产合计( ) 年末流动负债合计( ) 存货( 0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资产总额(
第五章 金融资产(二) 主 要 内 容 ●金融资产的概念和种类 ●持有至到期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区别
第8章 投资 8.1 投资的概述 1. 按投资的性质分类 权益性投资: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作的投资。 债权性投资:为获取债权所作的投资。
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制 财会系 林宗纯.
第一部分:关于所得税会计中会计与税收处理不同造成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知识点11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应用.
如何看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融 资 财 务 部 侯学军 2015年6月26日.
第十章 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 (财务状况) 利润表 (经营成果) 总 账 明细账.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节 会计等式与会计事项.
第三节 内资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本节主要内容 1、永久性差异与暂时性差异 2、会计科目的设置 3、应付税款法的会计处理
第十二章 财务报表 第一节 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第三节 利润表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房地产年定报培训 (财务状况表) 开发区统计局、调查队 2014年12月.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 教学内容:编制资产负债表
第3章 资产负债表 3.1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3.2 对资产负债表的几点说明
《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分析——认识报表.
第十三章 收入和利润.
企业会计实务.
营改增的会计处理.
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原理案例分析
第六章 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组
20个常用财务指标 判断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财务指标: 1,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申报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中级财务会计 第七章 金融资产.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十节 其他应付款.
第十四章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本章结构 财务报告概述 所得税 利润表与利润分配表 资产负债表 MS1 Lesson summary 5.
智慧宁波 智慧财税 . 宁波市地方税务局.
浅谈资产减值 小组成员:李 苑 时丽玉 王 娟 金一帆 陈文婷 臧超艳 赵丽华 葛王燕 陈静珺 王 珏.
第六章 利润 主讲教师 郝志文.
任务五 利润形成与财务成果的核算 《基础会计》
项目十四 利润及其分配的核算.
项目十一  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12章 财务会计报告 12.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 12.2 资产负债表 12.3 利润表与综合收益表
第十章 财务成果 ——资金双向变化的结果.
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知识点110 固定资产管理(折旧).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扣除)明细表 填 报 纳税服务科.
“鸭梨”山大,小心 “加速折旧”哦! Made by 石瑛.
中公教育湖南分校 地址:长沙市建湘南路36号芙蓉国际黄金之城6楼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六、特殊情况下的会计处理 (三)减免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减免所得税时:
固定资产折旧 欧少霞.
欢迎各位专家莅临指导.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武汉市国税局所得税处 吴洁蕙.
  中级财务会计            责任教师 李玉波        网站地址:
12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会计处理.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投资性房地产.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 ---资产减值』 Train The Trainer.
新会计准则介绍 财政部会计司 焦晓宁 2006年4月.
第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大丰职教中心 张春平.
第十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内容讲解 第二节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
第九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主讲:周冠宇.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未来可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低于其现有的帐面价值时,在会计表现为资产的未来可资产金额低于其现有账面价值。
第10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4/9/2019.
只有坚持了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 才能收获别人收获不了的收获!. 只有坚持了别人坚持不了的坚持, 才能收获别人收获不了的收获!
扬智科技 (股票代号: 3041) 2016年第4季法人说明会 2017年03月17日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
对啊网直播课程 主讲老师:劲姐.
第十章 财务报表 主讲老师:晓菲老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所得税 衡阳财工院会计系 高级会计实务课程组

本章主要内容 9.1所得税会计概述 9.2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 9.3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 9.4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4

9.1 所得税会计概述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知识应用】 【课后作业】

9.1 所得税会计概述 【学习目标】 熟悉所得税会计的概念及产生原因,了解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历史,重点掌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涵义及核算程序

9.1 所得税会计概述 【学习内容】 所得税会计的含义 关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9.1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会计导入——关于会计与税法差异 暂时性差异,形 成递延所得税资 产或负债 9.1所得税会计概述 所得税会计导入——关于会计与税法差异 会计上按加速折旧法确认本期折旧费200万元,税法上规定应按直线法确认折旧费100万元 本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会计上将其作为收益计入利润,税法上要等资产出售时才能确认该收益 本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会计上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从而减少利润,税法规定资产发生实质性损失时才能作为费用税前扣除 本期获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税法上视为免税收入 本期发生罚没支出、非公益救济性捐赠支出等30万元,计入营业外支出,税法规定该类支出不能作为费用税前扣除 本期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300万元,计入管理费用,税法上规定业务招待费只允许列支60%,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永久性差异,不 属于所得税会计 核算内容

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沿革 当前国际 通行的方法 应付税款法 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所有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递延到以后各期。此时,“应交所得税”与“所得税费用”金额一致 纳税影响会计法 将本期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时间性差异造成的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 具体又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有基于利润表和基于资产负债表两种观点 我国2006年会计准则规定,统一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 当前国际 通行的方法

9.1 所得税会计概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涵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额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其与按照适用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所得税之和即构成应在利润表中列示的所得税费用。

对所得税会计的理解 所得税会计是干什么的? 所得税会计是处理会计与税法差异(注:暂时性差异)的一项会计工作 所得税会计如何处理会计与税法差异? 对永久性差异,直接按纳税调整后的应交所得税确认为所得税费用,不确认递延所得税; 对暂时性差异,分析其对企业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影响,区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进而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综合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最终确定所得税费用

关于两类差异 永久性差异 会计上和税法上对收入和费用确认的口径不一样,导致有些会计上的费用税法上不能扣除,有些会计上的收入税法上免税等等。这类差异在当期发生,对以后期间应纳税额没有任何影响。 如,某企业2009年会计利润为1000万元,其中差异的事项有:投资收益(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营业外支出(罚没支出)30万元 则,当期应交所得税为(1000-50+30)*25%=24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4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45 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主要是时间性差异,即,某些交易或事项造成会计和税法上对会计收入和费用确认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同时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者导致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同时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原理 有些会计上的收入当期无须纳税,等收入实质上实现时再纳税,或有些会计上当期没有确认的费用按税法规定当期可以扣除,待以后会计上确认费用时计税时则不允许再扣除,该类差异都会造成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纳税调减),但以后期间(差异转回期)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纳税调增),则对企业当期而言该差异未来期间会增加应纳税所得额,增加未来所得税支出,造成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出,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这类差异主要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的收益;当期会计折旧(或摊销)额低于按税法计算的折旧或摊销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接上例,若除了上述差异以外,企业当期还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的收益100万元。 则,企业应当期应交所得税= (1000-50+30-100)*25%=220万元 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0 *25%=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4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原理 有些会计上当期确认的费用、损失按照税法规定不能在当期扣除,须等到实质性发生时才能扣除,或有些会计上当期没有确认的收入按税法规定当期即要计税,待以后会计上确认该项收入的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无须再计税,该类差异都会造成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大于会计利润(纳税调增),但以后期间(差异转回期)应纳税所得额小于会计利润(纳税调减),则对企业当期而言该差异未来期间会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减少未来所得税支出,带来未来期间经济利益流入,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这类差异主要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公允价值下降的损失;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确认的某些预计负债或预收账款;当期会计折旧(或摊销)额高于按税法计算的折旧或摊销额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接前例,若除了上述永久性差异以外,企业当期还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200万元(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则企业应当期应交所得税= (1000-50+30+200)*25%=295万元 因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0 *25%=50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24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5

暂时性差异与计税基础 上述暂时性差异基本上产生于对资产、负债的计量时。根据资产负债观,都是由于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而产生的,因此,可以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的金额和种类以及其对企业未来应纳税额的影响,从而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金额。 如何理解资产的计税基础? 通常资产通过使用或处置最终都将转化为成本或费用予以税前扣除,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结转已销存货成本、处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结转成本等。则资产的计税基础就是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处置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事实上,对于为出售而持有的资产(即,处置时一次性计入成本税前扣除),其计税基础即为该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如存货、金融资产等的计税基础就是其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或减值准备的计提都不影响计税基础,造成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一致。 对于为长期使用而持有的资产(即分期摊销计入成本费用税前扣除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计税基础为该资产取得时的历史成本减去以前期间已税前扣除的金额。如固定资产计税基础为原值减去以前期间按税法规定已扣除的折旧费,会因会计与税法上的折旧方法、折旧年限等不同而造成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一致。

9.1 所得税会计概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9.1 所得税会计概述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二)按照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 (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分析其性质,除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定该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金额,并与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相比,确定当期应予进一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或应予转销的金额。

9.1 所得税会计概述 (四)按照适用的税法规定计算确定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将应纳税所得额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为当期应交所得税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五)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与当期所得税之后即为当期应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

知识应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会计核算 某公司2006年末购入一台设备,原值500万元,假定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期末无残值。企业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应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除该项设备折旧外,公司无其他纳税差异事项。公司2007年-2011年每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试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分别确认2007-2011年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会计核算程序 项目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税法折旧 100 会计折旧 200 120 72 54 资产计税基础 400 300 资产账面价值 180 108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92 46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 25 30 23 11.5 当期应确认或转销金额 5 -7 -11.5 会计利润总额 1000 应纳税所得额 1100 1020 972 954 当期所得税 275 255 243 238.5 所得税费用 250

9.2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知识应用】 【课后作业】

9.2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学习目标】 掌握资产、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熟悉特殊项目的计税基础;掌握暂时性差异的种类以及各类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

9.2 计税基础与暂时性差异 【学习内容】 资产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 特殊项目的计税基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的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该项资产在未来使用或最终处置时,允许作为成本或费用于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 =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某一资产负债表日的计税基础 =入账成本-以前期间已税前列支的金额

资产的计税基础 主要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确定 (一)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主要产生于会计与税法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不一致以及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账面价值: 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 固定资产原价-税收累计折旧

知识应用 某项2008年末购入的机器设备,原价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会计处理时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允许加速折旧,企业在计税时对该项资产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列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2010年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算2010年末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 则,账面价值=1000-100-100-80=720万元 计税基础=1000-200-160=640万元

(二)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在初始计量时,内部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可产生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但不确认该项暂时性差异的影响 无形资产后续计量时会计与税收的差异主要产生于对无形资产是否需要摊销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提取。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 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账面价值=无形资产原价-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计税基础:计税基础=原价-税收累计摊销

知识应用 某项无形资产取得成本为100万元,因其使用寿命无法合理估计,会计上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但税法规定按不短于10年的期限摊销。 则,取得该项无形资产1年后: 账面价值=100万元 计税基础=100-100÷10=90万元

(三)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取得成本 【例题】企业支付400万元取得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当期期末市价为450万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450万元 计税基础:400万元

(四)其他资产 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收法规规定不同,企业持有的其他资产,可能造成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异。 1.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账面价值:期末公允价值 计税基础: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 (原值-按税法规定的折旧金额) 2. 其他各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资产(可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坏账准备除外)。

资产的计税基础及其暂时性差异练习 试分析下列事项引起的资产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的差异,以及将形成哪一类暂时性差异 1、某固定资产当期计提减值准备200万元。假设会计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和税法规定的一样。 2、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400万元,当期末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 3、某投资性房地产原值600万元,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第三年末该房地产公允价值700万元。税法规定,该类房地产可按10年计提折旧计入当期损益 4、某存货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当期末估计其可变现净值为1800万元。

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未来可税前列支的金额 因负债引起的暂时性差异=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则,因负债而引起的暂时性差异等于税法允许将来税前列支的金额 (一)一般负债的确认和清偿不影响当期损益,也不影响所得税的计算,暂时性差异主要产生于与损益确认有关且会计和税法对损益确认时点不一致的负债 如提前计入费用的预计负债、不符合会计收入确认条件的预收账款等

例: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务等原因于当期确认了200万元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有关产品售后服务等与取得经营收入直接相关的费用于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列支。假定企业在确认预计负债的当期未发生售后服务费用。 则此例中,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账面价值200万-可从未来经济利益 中扣除的金额200万 =0

知识应用:负债的计税基础实例 某公司每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其中,2008年计提了产品售后服务的预计负债100万元,该笔支出于2009年实际发生,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会计处理:预计负债在2008年计入损益(销售费用) 税收处理:2009年实际发生支出时税前扣除 试计算该事项的所得税影响(作2008至2009年有关确认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注:同理,因其他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原则确定其计税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因有些事项确认的预计负债,税法规定无论是否实际发生均不允许税前扣除(如担保支出),即未来期间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为0,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同,不存在暂时性差异。

(二)预收账款 当企业预收账款(即会计上不确认收入)时,如果按税法规定要作收入处理,则该项负债会产生暂时性差异 如,企业销售商品,收到客户支付的款项100万元(但因不符合会计上的收入确认条件,暂记入预收账款),按照税法规定,该项业务已引起纳税义务发生(企业所得税率25%) 则该项负债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

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三、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按照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主要产生于: 资产的计税基础小于其账面价值 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很少见)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于以下情况: 1.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 2.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

可抵扣暂性差异: 将导致在销售或使 用资产或偿付负债 的未来期间内减少 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将导致在销售或使用 资产或偿付负债的未 来期间内增加应纳税 所得额 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三、特殊项目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一)某些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因不符合资产、负债的确认条件而未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或负债,但按税法规定能够确定其计税基础的,其账面价值0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也构成暂时性差异。 1、 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 某企业2007年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为500万元,2008年末开始生产经营, 税法规定筹建期间的支出可在5年内摊销记入费用予以税前扣除。 则该笔支出未来可扣除500万元(即可确认计税基础500万元),但是账面价值为0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可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2、 超标的广告费等 本期发生超标广告费100万元(假定都可以无限期结转未来抵扣)。 则该项支出的账面价值为0(未在会计账簿系统中反映); 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万元,符合条件的可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二节 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 (二) 按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虽不是因资产或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差异引起的暂时性差异,但本质上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一样,也会减少未来期间应纳税所得额进而减少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因此在会计处理上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符合条件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9.3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知识应用】 【课后作业】

9.3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学习目标】 掌握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原则、计量原则及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账务处理

9.3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学习内容】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与计量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确认的原则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一)确认的原则 1、除准则中明确规定可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以外,企业应将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除企业合并、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以外,同时调整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2、合并中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同时调整合并形成的商誉或计入合并损益的金额 3、与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4、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 商誉的初始确认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4、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 商誉的初始确认 资产负债初始计量时产生的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差异(非合并时产生,且不影响当期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符合条件的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产生的暂时性差异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的适用税率计算 无论暂时性差异何时转回,均不要求对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折现

递延所得税负债确认示意图

知识应用: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计量 【例】某项2007年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为48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500万元。该企业当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从08年开始所得税率变为25%。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500-480)×25%=5万元 借: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第三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1、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除非差异的转回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才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的金额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2、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应调整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 3、合并中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调整合并形成的商誉 4、与直接记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资本公积) 5、按税法规定可以结转以后年度的未弥补亏损和税款抵减等,视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处理

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示意图 特殊项目(与资产、 负债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无关)

【例】某企业2008年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为100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预计负债账面价值100万元 预计负债计税基础=100-100=0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0-0=100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100×25%=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例】企业在2008年至2011年间每年应税收益分别为:-60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适用税率为25%,假设在2008年发生的亏损弥补期内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无其他暂时性差异。 2008年末: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50 贷:所得税费用 150

2009年 借:所得税费用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 2010年 2011年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二)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资产、负债初始确认时,不属于企业合并,且该交易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该项交易中产生的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计税基础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如,内部开发形成无形资产,初始计量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计量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率 其中,适用税率采用相关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的复核

三、适用税率变化对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影响 当企业适用所得税率发生变化时,因暂时性差异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按新税率进行重新计量,调整金额一般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除外) 例:2006年取得的某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00万元,2006年末市价420万元,2007年末市价450万元。企业当前所得税率为33%,07年末确定所得税率以后将改为25%。要求作2006、2007年末有关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上例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改为可供出售金额资产,会计处理有何不同?

知识应用 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540万元,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720万元,上期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于本期转回720万元,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为( )万元(不考虑除减值准备外的其他暂时性差异)。 A、贷方1530   B、借方1638   C、借方2178   D、贷方4500 答案:B

9.4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知识应用】 【课后作业】

9.4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学习目标】 掌握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的计算,并在此基础上确认所得税费用

9.4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学习内容】 当期所得税的计算 递延所得税的计算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所得税的列报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一、当期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所得税费用的构成: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一、当期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其中,纳税调增额为会计上已列入成本费用,但税法不允许当期扣除(或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限额)的项目,或会计上未计收入,但税法规定当期应纳税的项目 纳税调减额为会计上未列入成本费用,但税法允许当期扣除(或税法允许扣除的金额大于会计上列入成本费用金额)的项目,以及会计上作收入,但税法规定为免税收入或应在以后期间纳税的项目 不论是永久性差异还 是暂时性差异,在计 算当期所得税时一律纳税调整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二、递延所得税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二、递延所得税 按所得税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期末应有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的差额,具体又分为两种: 递延所得税费用(表现为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转回) 递延所得税收益(表现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转回) 三、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注:某些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不调整所得税费用,而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或调整合并商誉,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时应将这部分因素剔除掉

知识应用 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07年度利润总额为11万元,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1万元(假设企业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该企业2007年度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2.97    B、2.5 C、2.75    D、2.25 答案:c

知识应用 某企业本年实现税前利润400万元,本年发生了超过实发工资比例的职工福利支出40万元,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万元,该公司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若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业务进行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以前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也为25%),则本年净利润为(  )万元。 A、310   B、300   C、294   D、290 答案:D

知识应用 P287 例8-11 P289 例8-12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四、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五、所得税的列报 (一)会计报表中的列示 第四节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四、合并财务报表中因抵销未实现内部销售损益产生的递延所得税 五、所得税的列报 (一)会计报表中的列示 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属于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符合条件时可以两者相抵销后的净额列示) (二)附注披露

课后作业 本章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