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祛痰药为主组成, 具有消除痰饮作用, 以治疗各种痰病的方剂, 统称为祛痰剂.
Advertisements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效,常用于 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一. 含义 :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定义 凡具有祛痰或消痰作用的药物,称化痰药; 能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二、分类、功效及适应证 化痰药-痰多咳嗽或痰饮气喘,咯痰不爽等。亦可用 于瘿瘤瘰疬,阴疽流注、癫痫惊厥、中风等。 温化寒痰药-温燥-温肺祛寒-寒痰、湿痰证 清化热痰药-寒凉-清化热痰-热痰、燥痰证.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第十六章 消 食 药.  凡以消化食积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 饮食积滞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一. 含义 :
教学目的 掌握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 效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内容 理气药的功效主治; 理气药常用的实验方法 理气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效 成分、药理作用 教学重点 理气药的药理作用; 枳实与枳壳、青皮与陈皮、香附的有 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第十二章.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第五章 芳香化湿药  含义:气味芳香,以化湿辟浊,健运脾胃 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芳香化湿药。  性能功效:本类药多辛香温燥,主入脾胃 经,功能疏畅气机,宣化湿浊,健胃醒脾, 兼解暑发表。  适应范围: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所致的脘.
第八章 解 表 药解 表 药. 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表证的 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一. 含义 :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中药复方治疗痛经 的统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 中医科 倪建俐. [ 摘要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近二十年来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 176 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 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使用的 62 种中药中,活血化瘀类 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
第二节 芳香化湿药. 定义:凡气味芳香,具有化湿醒脾作 用的药物,称化湿药。 湿邪为患湿邪为患 湿邪化热 湿热证 清热燥湿药 苦寒 清热燥湿 暑湿湿温 湿阻中焦 芳香化湿药 辛温香燥 芳香化湿 水湿浸淫 水湿病证 利水渗湿药 甘淡平 渗利水湿 水湿积聚 水肿实证 峻下逐水药 多有毒 峻下逐水 风湿浸犯.
第二十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 凡以祛痰或消痰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痰证 的药物,称为化痰药。  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喘息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 止咳平喘药。 一. 含义: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第十六章 驱虫药. 一、定义:凡能驱除或杀灭机体寄生虫的药 物,称为驱虫药。 二、适应证: 肠内寄生虫所引起的病证。指蛔、蛲、 钩虫、绦虫等。 还可用于其它部位的寄生虫。血吸虫、 阴道滴虫等。
第十五章 理气药 【含义】凡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 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和 解 剂.
第八章 理气药.
开窍药 一、含义:以开窍醒神为主要作用,治疗闭证神昏的药物,称为开窍药。 二、功效: 开窍醒神(通关开窍、启闭回苏、醒脑复神)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第十讲 温里药 含义: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第二十二章 平肝熄风药.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妊娠恶阻.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中药学 铁岭市卫生学校 中医药教研室 赵立彦.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定义】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运脾、化积导滞等作用,主治各种食积证的方剂,统称消食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第九章 清 热 药.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 金匮教研室.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第三节 补血药.
内科。脾胃.
主题活动三春天的聚会 ——神奇的中草药 大班(下) 文昌湖区萌水镇希望幼儿园 黎萌.
1.特点:多为辛苦寒(辛能发散、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入肝脾肾经。 2.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 3.主治:风湿热痹。
第 十 章 泻 下 药.
第七章 温里药.
方剂与中成药 十七、消食剂 医学与健康学院 陈 力.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胃 痛 三峡大学医学院 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清热药.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消食药.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目的要求: ⒈了解呕吐、哕、下利病的概念及合篇意义。 ⒉ 熟悉呕吐、哕、下利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法则和禁忌。
第七节 温里药 定义:凡是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适应证: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胃阴亏虚.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利水渗湿药.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金匮教研室.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积 滞 儿科教研室.
消 食 剂.
胃痛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方舟®定喘止咳胶囊.
中药学 第十四章 温里药.
化痰止咳平喘药 概 述 第一节 清化热痰药 第二节温化寒痰药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第五章 实 证 概 述.
活血化瘀药.
补虚药.
浅表性胃炎什么症状.
第二十章 活血化瘀药.
第五章 化湿药.
国家精品课程中医妇科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 ——刘丽.
第十一章理气剂 【要求】 1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五章 理 气 药

一.定义: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气机不畅之气滞、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其中行气力强者,称为破气药。

二.性味归经: 味辛苦温而芳香,主归脾,胃,肝,肺经。 味辛能行能散,味苦能泄,温能通行,故可疏理气机。

三.功效: 1.行气: 理气健脾 疏肝解郁 理气宽胸 行气止痛 破气散结 2.降气:降逆止呕 降肺止咳

四.适应证: 1. 脾胃气滞证 2. 肝气郁结证 3. 胸闷,胸痹 4. 气滞诸痛证 5. 癥瘕积聚 6. 胃气上逆证(呕吐,呃逆) 7. 肺气上逆证(咳嗽,哮喘)

五.使用注意: 1.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气阴不足者慎用。

陈皮(橘皮)辛,苦,温 归脾,肺经 功效应用: 1.理气健脾—辛香走窜,温通苦燥,治脾胃气滞湿阻之脘腹胀满,食少吐泻 陈皮(橘皮)辛,苦,温 归脾,肺经 功效应用: 1.理气健脾—辛香走窜,温通苦燥,治脾胃气滞湿阻之脘腹胀满,食少吐泻 2.理气----药性苦降,治呕吐,呃逆(橘皮竹茹汤) 3.燥湿化痰—湿痰寒痰,咳嗽痰多(二陈汤) 4.理气----辛行温通,入肺走胸,治痰气交阻之胸痹,胸中气塞,短气

使用注意: 煎服,3—10克。

橘核:理气散结止痛----疝气,乳房结块等 橘络:行气通络,化痰止咳----咳嗽痰多 橘叶:疏肝行气,散结消肿----胁痛,乳痈,乳房结块 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咳嗽痰多 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湿痰,寒痰咳嗽,食积证

青皮 辛,苦,温 归肝,胆,胃经 功效应用: 1.疏肝破气—苦泄辛行温通,性猛入肝,善治肝郁气滞诸证(胁痛,疝气,乳房胀痛) 青皮 辛,苦,温 归肝,胆,胃经 功效应用: 1.疏肝破气—苦泄辛行温通,性猛入肝,善治肝郁气滞诸证(胁痛,疝气,乳房胀痛) 2.消积化滞—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3.破气散结—苦泄峻烈,辛散温通力强,能破气散结,治癥瘕积聚(+鳖甲,三棱,莪术)

使用注意: 煎服,3—10克。 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陈皮 青皮 偏入脾肺,善于燥湿化痰 理气健脾 偏入肝胆,善于疏肝破气,散结消积

枳实 苦 ,辛,酸,微寒 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 1.破气消积,散痞— 食积证,胃肠积滞,脘腹痞满胀痛 枳实 苦 ,辛,酸,微寒 归脾,胃经 功效应用: 1.破气消积,散痞— 食积证,胃肠积滞,脘腹痞满胀痛 湿热泄痢,里急后重(枳术丸) 热积便秘(大承气汤) 2.化痰—痰阻气滞,胸痹结胸(枳实薤白桂枝汤) 3. 现代可用于脏器下垂证,如胃下垂,子宫下垂等

使用注意: 1. 煎服3—10克。 2. 孕妇慎用。 3. 炒用药性较平和。

附药: 枳壳:功同枳实,作用较缓和 功效: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木香 辛,苦,温 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辛行苦泄温通,芳香气烈,通理三焦,善行脾胃气滞,治脾胃气滞诸证(香砂六君子丸) 2.行气----辛行苦降,善行大肠气滞,为治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黄连,香连丸) 3.健脾消食----食积,不思饮食 4.行气止痛----疏理三焦和肝胆之气,治胸胁胀痛,疝气痛

使用注意: 1. 煎服,3—6克。 2.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

沉香 辛,苦,微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辛香走窜,性温祛寒,善于行气散寒止痛,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 沉香 辛,苦,微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辛香走窜,性温祛寒,善于行气散寒止痛,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 2.温中止呕—辛温散寒,味苦质重,治胃寒呕吐呃逆 3.纳气平喘—虚喘证(+附子,肉桂,补骨脂等)

使用注意: 1.煎服,1—5克,宜后下 2. 制丸,散剂服用,每次0.5—1克

川楝子 苦,寒 有小毒 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 川楝子 苦,寒 有小毒 归肝,小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 1.疏肝泄热,行气止痛----肝郁化火诸痛证,脘腹胀痛,疝气痛,胁痛(金铃子散 +延胡索) 2.杀虫疗癣—虫积腹痛,外用治头癣

使用注意: 1.煎服,5—10克。外用适量。 2. 炒用寒性减低。 3.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脾胃虚寒者慎用。

乌药 辛,温 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治寒凝气滞痛证 胸腹胀痛 疝气痛(天台乌药散) 痛经(+当归,香附) 乌药 辛,温 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应用: 1.行气止痛—治寒凝气滞痛证 胸腹胀痛 疝气痛(天台乌药散) 痛经(+当归,香附) 2.温肾散寒—膀胱虚冷,尿频遗尿(+补肾药)

使用注意: 煎服,6—10克。

香 附 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应用: 1.疏肝解郁,理气宽中— 辛香行散,味苦疏泄,主入肝经,为 疏肝解郁之要药 香 附 辛,微苦,微甘,平 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应用: 1.疏肝解郁,理气宽中— 辛香行散,味苦疏泄,主入肝经,为 疏肝解郁之要药 胸胁胀痛(柴胡疏肝散) 脾胃气滞,胃脘痞满,胀痛(良附丸+高良姜) 腹痛,疝气痛 2.调经止痛—善疏肝理气,为妇科调经之要药,治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当归,柴胡,青皮)

使用注意: 煎服,3—9克。醋炙止痛力增强。

薤白 辛,苦,温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1.通阳散结—辛散温通,善于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治胸痹心痛之要药(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薤白 辛,苦,温 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应用: 1.通阳散结—辛散温通,善于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治胸痹心痛之要药(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2.行气导滞—辛行苦降,入胃,大肠经,治脘腹痞满胀痛,泄痢里急后重

使用注意: 煎服,5—10克。

大腹皮 辛,微温 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应用: 1.行气宽中----能行气导滞,宽中利气,治胃肠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 大腹皮 辛,微温 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应用: 1.行气宽中----能行气导滞,宽中利气,治胃肠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 2.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脚气浮肿(五皮饮)

使用注意: 煎服,5—10克。

玫瑰花 梅花(绿萼梅) 玫瑰花 梅花 和血,止痛 疏肝解郁 理气和中,化痰散结

柿蒂 苦,涩,平 归胃经 功效应用: 1.降气止呃----善降胃气,为止呃逆要药,治疗多种呃逆证 胃寒(+生姜) 胃热(+竹茹) 柿蒂 苦,涩,平 归胃经 功效应用: 1.降气止呃----善降胃气,为止呃逆要药,治疗多种呃逆证 胃寒(+生姜) 胃热(+竹茹) 虚寒(+人参,丁香) 痰浊(+半夏,陈皮)

使用注意: 煎服,5—10克。

檀香--行气温中,开胃止痛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佛手--疏肝解郁,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香橼—疏肝理气,宽中,化痰

娑罗子--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外用祛湿消肿 九香虫--理气止痛,温肾助阳 刀豆—温中,下气止呃,温肾助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