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 一、概念 七、治疗要点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八、护理诊断及措施 三、病理生理 九、其他护理诊断 四、临床表现 十、保健指导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咳嗽、咳痰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病因与发病 机制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相关护理 诊断 定义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临床表 现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护理评 估要点.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Respiratory pathophysiology
第三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基本特征,呈进行性发展的肺部疾患。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支气管扩张.
肺气肿护理查房 呼吸一病区 姜珍珍 2015 年 11月 22 日.
概念:指终末细支气管气腔过度膨胀,伴肺容积增大和气腔避的破裂 王俊 2013、12、25
肺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ciency) 病理教研室 钟子健.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血气分析——重要的临床工具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吴炜.
呼吸衰竭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 庄智伟.
Qj1.6呼吸衰竭 病人的护理.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 07/16/96 第八章 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教研室 高洁 *.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Respiratory failure)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7(5):309。 患者男,45岁。于1993年7月7日13时30分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左胸多发肋骨骨折,左血气胸,肝脾破裂,左肾挫裂伤,左肘关节损伤,左胫内踝骨折,尿道损伤、失血性休克),伤后20 min 入院。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脾切除、肝肾破裂修补、左胸闭式引流、左胫内踝骨折固定。手术时间为2h.
( Respiratory failure chronic )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第三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呼吸 机体 → 新陈代谢 → 吸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机体与环境 → 气体交换.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Chapter 14 Respiratory Failure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PBL教学:呼吸衰竭护理.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第十四章 肺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镇咳药.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病例分析 病史:男性患者,25岁,在一次飞机着陆事故中骨盆、胫骨等多处骨折,烧伤及烟雾吸入致呼吸道损伤。事故前身体健康。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ciency)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实习生护理查房 肺心脑病 pptdesign.blogbus.com.
呼吸机基本使用方法.
慢性支气管炎 西安交通大学 石志红.
阻塞性肺气肿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 呼吸内科.
阻塞性肺气肿 (Chronic obstructive emphysema) 护理学院 吴小婉.
支气管哮喘.
第九节 COPD 慢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肺气肿:终末气道、肺泡持久扩张、破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主讲人 潘华.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呼 吸 衰 竭 河科大一附院呼吸科 王同生   .
第三章 急症症状的鉴别与急救处理 第二节 呼吸困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张波.
甲状腺激素.
实验六 气管插管 【实验目的】 学会并掌握该操作的正确方法,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有效地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实验要求】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各位专家、老师好!我是 ,来自 公司。 我公司是美国伟康公司在 国内 地区代理商,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推荐伟康公司及其出色的产品。
动脉血气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李胜岐.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肺源性心脏病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呼吸衰竭 一、概念 七、治疗要点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八、护理诊断及措施 三、病理生理 九、其他护理诊断 四、临床表现 十、保健指导 五、实验室检查 六、诊断要点 七、治疗要点 八、护理诊断及措施 九、其他护理诊断 十、保健指导 十一、预后 十二、复习题

本节重点 1.名词:呼吸衰竭、 2.呼吸衰竭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3.氧疗问题

[概念] 呼吸衰竭指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造成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因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综合征。称为呼吸衰竭。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在我国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者最为常见。 1. 呼吸系统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 (一)病因 在我国以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者最为常见。 1. 呼吸系统疾病 : 慢性支气管炎 2. 神经系统及呼吸肌肉疾病 : 脑血管病变、脑外伤、脑炎、脊髓灰质炎、多发性神经炎。

(二)发病机制 1. 肺泡通气不足 2. 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 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正常应保持在0.8。若V/Q <0.8,则产生右至左肺动静脉样分流; V/Q >0.8,生理死腔增多。 V/Q失调最终引起缺O2而无CO2潴留。

3. 弥散障碍: 氧的弥散能力仅为CO2的1/20,故弥散障碍时产生单纯性缺氧。

正常肺部气体交换

通气减少

呼衰抢救情况

[病理生理]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轻度缺O2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智力减退、定向障碍,缺O2加重,可导致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甚至昏迷。 CO2潴留降低脑细胞兴奋性,若CO2继续升高皮质下层受抑制,使中枢神经处于麻醉状态。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心率加快、心搏量增加、血压上升,引起肺动脉收缩,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加重。PaCO2轻、中度升高,使浅表毛细血管和静脉扩张,病人四肢红润、温暖、多汗。

(三)对呼吸的影响 CO2浓度增加时,通气量明显增加,CO2过分升高时,呼吸中枢受抑制,通气量反而下降。 (四)对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影响严重缺CO2抑制细胞能量代谢,导致代谢性酸中毒。急性CO2潴留加重酸中毒。

(五)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缺O2可损害肝细胞,使谷丙转氨酶升高,当PaO2<40mmHg,PaCO2>65mmHg时,肾血管收缩,肾功能受抑制,尿量减少。

对各脏器的影响

[临床表现] (一)呼吸困难 (二)发绀 (三)精神神经症状 : 慢性缺氧出现智力或定向障碍。轻度CO2潴留表现为多汗、烦躁、白天嗜睡、夜间失眠等兴奋症状。随着CO2潴留的加重导致CO2麻醉发生肺性脑病。

肺性脑病 表现神志淡漠,甚至谵妄、扑翼样震颤、昏睡、间歇抽搐、昏迷等。 (四)血液循环系统症状 早期心率增加、血压升高;晚期严重缺氧,酸中毒引起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心脏停搏。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 血气分析 : PaO2<60mmHg,PaCO2>50mmHg PH:低于7.35为失代偿性酸中毒 高于7.45为失代偿性碱中毒。 剩余碱(BE):为机体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定量指标,代谢性酸中毒时,BE负值增大;代谢性碱中毒时,BE正值增大。

CO2CP: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性酸中毒的严重程度。代谢性酸中毒或呼吸性碱中毒时CO2CP降低,呼吸性酸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时CO2CP升高。

2. 电解质: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常有低钾和低氯血症。

[诊断要点] 在海平面大气压下,静息状态呼吸室内空气时, PaO2<60mmHg,或伴PaCO2>50mmHg,即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动脉血气测定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

[治疗要点] (一)建立通畅的气道 1.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 缓解支气管痉挛 3.祛痰剂的应用; 必要时建立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人工气道。

(二)氧疗 PaO2 <55mmHg为必须氧疗。 Ⅰ型呼吸衰竭 可用一般流量 ,2~4L/min) Ⅱ型呼吸衰竭 如果病人PaO2在50mmHg以下,PaCO2在50mmHg以上时,应持续低氧流量(1~2L/min)、低浓度(<30%)吸氧。

(三)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1. 呼吸兴奋剂 2. 机械通气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1. 呼吸性酸中毒 : 主要的治疗措施是改善通气,维持有效的通气量。严重者可以给予碱性药。

2. 代谢性酸中毒 : 若pH<7.20,可给予碱性药。 3.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 低血钾、低血氯,补充碱性药过量,治疗中PaO2下降过快。 4. 呼吸性碱中毒 : 电解质紊乱,以低钾、低氯、低钠最为常见。

(五)脱水治疗 (六)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 1. 控制感染 2. 病因治疗 (七)并发症的防治 (八)营养支持

[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1.气体交换受损 与气道阻力增加、不能维持自主呼吸、气道分泌物过多有关。  1)病情观察 评估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呼吸肌呼吸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

  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心率和心律失常的情况。观察缺O2及C02潴留的症状和体征,如有无发绀、球结膜水肿、肺部有无异常呼吸音及罗音;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值。评估意识状况及神经精神症状,观察有无肺性脑病的表现,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昏迷者应评估瞳孔、肌张力、腱反射及病理反射。及时了解尿常规、血电解质检查结果。

(2)氧疗的护理 氧疗能提高肺泡内氧分压,提高Pa02和Sa02;减轻组织损伤,恢复脏器功能;降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减轻右心负荷。因此,应按医嘱实施正确氧疗。应注意密切观察氧疗效果,如吸氧后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心率减慢,表示氧疗有效;如果意识障碍加深或呼吸过度表浅、缓慢,可能为C02潴留加重。

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和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时调整吸氧流量或浓度,达到既保证氧疗效果,又可防止氧中毒和C02麻醉的目的。注意保持吸入氧气的湿化。输送氧气的导管、面罩、气管导管等应妥善固定,使病人舒适;保持其清洁与通畅,定时更换消毒。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氧疗的重要性,嘱其不要擅自 停止吸氧或变动氧流量。

(3) 指导病人取半卧位或取坐位,趴伏在床上桌,借此增加辅助吸气肌的效能,促进肺膨胀。指导、教会病情稳定的病人缩唇呼吸,通过腹式呼吸时膈肌的运动和缩唇呼吸促使气体均匀而缓慢地呼出,以减少肺内残气量,增加肺的有效通气量,改善通气功能。

(4)休息与活动 根据病情,指导病人安排适当的活动量。指导病人在活动时尽量节省体力,如坐位与人交谈,帮助病人制定减轻呼吸困难,同时增强生活自理能力的计划 。

(5)心理护理 呼衰的病人常对病情和预后有顾虑、心情忧郁、对治疗丧失信心,应多了解和关心病人的生理状况,特别是对建立人工气道和使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应经常巡视,让病人说出或写出引起或加剧焦虑的因素,教会病人自我放松等各种缓解焦虑的办法,以缓解呼吸困难,改善通气。

(6)用药护理 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①茶碱类、β2受体兴奋剂等药物,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减少气道阻力,改善气道功能,缓解呼吸困难。指导病人正确使用支气管解痉气雾剂,减轻支气管痉挛。②呼吸兴奋剂 使用呼吸兴奋剂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适当提高吸人氧浓度,静滴时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观察呼吸频率、节律、睫毛反应、神志变化以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便调节剂量。

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面色潮红、皮肤瘙痒等现象,需要减慢滴速。 ③Ⅱ型呼衰病人常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或缺02、CO潴留引起烦躁不安、失眠,禁用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吗啡等,慎用其他镇静剂,如地西泮,以防止发生呼吸抑制。

(7)配合抢救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抢救,预测病人是否需要面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机械辅助呼吸,迅速准备好有关抢救用品,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抢救配合,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做好病人家属的护理。 (8)机械通气的护理 详见“机械通气”节。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感染,分泌物过多或粘稠,咳嗽无力有关。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痰液引流 ,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①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

②每1—2h翻身1次,并给予拍背。③严重呼衰意识不清的病人,可用多孔导管经鼻或经口给予机械吸引。如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则给予气管内负压吸引吸痰,必要时也可用纤支镜吸痰并冲洗。④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⑤饮水、口服或雾化吸入祛痰药可湿化痰液,便于咳出。

(2)痰的观察与记录 注意观察痰的色、质、量、味及痰液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及时做好记录。正确留取痰液检查标本。发现痰液出现特殊发生变化,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应用抗生素的护理 正确使用抗生素,以控制肺部感染。密切注意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其他护理诊断] 1.自理能力缺陷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3.语言沟通障碍 4.潜在并发症 肺性脑病、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休克等。

[保健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和转归。 2.鼓励病人进行呼吸运动锻炼,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咳痰技术。 3.遵医嘱正确用药,指导并教会低氧血症的病人及家属学会合理的家庭氧疗方法。

4.指导病人制定合理的活动与休息。 5.增强体质,避免各种引起呼吸衰竭的诱因。 ①鼓励病人进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等,以提高呼吸道抗感染的能力。

②指导病人合理安排膳食。 ③避免吸人刺激性气体,戒烟。 ④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 ⑤少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尽量避免与呼吸道感染者接触。 6.若有咳嗽加剧、痰液增多和变黄、气急加重尽早就医。

[预后] 呼吸衰竭的预后不仅取决于其病情严重程度,还取决于原发病或病因能否被去除。慢性呼衰重要的是预防和及时控制呼吸道感染等诱因,尽可能延缓肺功能恶化的进程,提高生活质量。

单选题 1.临床上,呼衰的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 法是? A.按病情缓急分类 B.按血气分析分类 C.按器官分类 D.按病理生理分类 2.引起呼衰的病因最常见的是 A.重症肺结核 B.肺间质纤维 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胸部手术

2.有关呼衰的诊断标准,下列哪项最可靠 A. Pa02<60mmHg,PaC02>50mmHg B. pH<7.35 C.严重呼吸困难 D.严重紫绀

名词解释 1.肺性脑病 2.呼吸衰竭

答案 1.慢性呼吸衰竭时,随着缺氧和C02潴留的加重,引起呼吸中枢受抑制,临床表现为表情淡漠、肌肉震颤、间歇抽搐、嗜睡、甚至昏迷等称为肺性脑病。

2.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即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即为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