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促進學習與抗壓 洪聰敏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運 動 的 好 處運 動 的 好 處 小朋友分組討論ㄧ下,5 分鐘之 後上台報告 !. 好處有哪些呢 ? 強健骨骼、肌肉和關節。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減少體脂肪、控制體重。 減緩老化延長壽命。 減少因為心臟病造成的死亡。 減少高血壓的機會,並可幫助降低血壓。
增進體能的肌力 訓練法 林嘉志 博士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副教授 美國運動醫學會團體運動教練 (ACSM-GEI) 美國運動醫學會個人教練 (ACSM-CPT)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生理師 (ACSM-EP-C) 美國運動醫學會註冊臨床運動生理師 (ACSM-RCEP) 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即良藥認證第三級.
六大營養素之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A 維生素 D 維生素 E 維生素 K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 B 群 維生素 C.
常見疼痛保健 頭痛 下背痛 口腔疼痛. 常見疼痛 — 頭痛篇 原因: 疾病:血壓,腦部,眼睛 3C 食物:起司 (cheese), 巧克力 (chocolate), 柑桔類食 物 (citrous fruit) 。因含酪胺酸,會造成血管經孿。 醃製品:含有亞硝酸鹽,可能引起偏頭痛。 代糖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
運動改造大腦---第九章 「老化 一條智慧之道」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健康體能運動處方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卓俊辰.
健體領域分享 體重管理.
中國人壽 徐真真.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神經衝動的原理 過程相當複雜,涉及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啟閉及膜電位變化等 膜電位:細胞內外正負離子濃度不同所造成 靜止電位(極化):
A Printable Page 運動的好處 Your Subtopics Here.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勇敢作數碼父母 梁永泰.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保良局余李慕芬紀念學校.
失智症及精神行為併發症 林口長庚 精神科 劉嘉逸.
Diabete.
Database Systems 主講人:陳建源 研究室 :法401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提升教學技巧 How to Teach Better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運動傷害與防護 老師:莊惠雯.
創意管理 一. 組織設計與創意 1.各種組織設計對創意之影響 3hrs 2.團隊的建立(成員組合考量) 3hrs 3.團隊的溝通 3hrs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初接班級時,可實行之輔導活動 1.畫人測驗 2.家庭動力畫
農麗-產品介紹 「硬頸」 「櫻花鉤吻鮭」.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葉育婷 Tina Yeh 美國兒童華語教學課室活動設計 葉育婷 Tina Yeh
健康生活 林思敏 五禮.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一年五班班親會 導師:黃立芬 任教科目:數學
18-3 課堂整理 第十五組 0993B010 張維哲 0993B042 游博雄.
第 7 章 主要商業功能.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認知神經科學_大腦的誕生.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細胞.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特教宣導月 身心障礙體驗活動 從心出發,讓愛傳遞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September 15th, 2012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dentifying your company’s real intelligence needs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運動改造大腦 CHAPTER 2 學習 增長你的腦細胞 組員: 吳巧玲 余幸珊 張瓊心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優質形象建立與溝通技巧 魏麗敏.
一 可靠度問題.
Taipei Municipal Dahu Elementary School March 1st , 2013
學習英語的有效方法 二至四年級家長會
Application of NeuroScience
社會學習領域 課綱修正宣導簡報 臺北市社會領域輔導小姐.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運動促進學習與抗壓 洪聰敏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事求人之現況 創造力、國際觀、外語能力、專業能力、與他人合作能力:二十一世紀人才條件。 抗壓能力與挫折容忍力:當代年輕人欠缺的能力。

成功 專業知識 心理素質 舒壓、抗壓、堅韌性 腦力運作之 最佳狀態 人際能力 優異

Why 學習與抗壓 學習:適應、成功、自信 抗壓:成功與幸福人生必備

Why sports 知道是不夠的 體驗學習:完整的行為歷程(知道、決定、執行、回饋) 重複經驗與反應:形成習慣

學習與記憶的重要性 達爾文:學習是人類為了適應環境變化所採用的一種生存機制,在大腦裡則是神經間形成連結 能力的來源 信心的來源

基本神經運作原則

神經元                                                                                                 

突觸裂與神經傳遞物

神經連結發展與可塑性

越早開始,可塑性越高

環境刺激對神經結構的影響

典型發展兒童 1 運動/PA與大腦組織:腦部的背側紋狀體體積變大(Chaddock et al., 2010) 運動/PA與流體智力(Reed et al., 2010)和學業表現(Hillman et al., 2009) 運動/PA與認知執行功能(Chaddock et al., 2010) 體育課對於孩童的知覺技巧、學業準備/發展水準、智商、學業成就、數學測驗,以及口語測驗等認知測量有顯著的正向效果 (Sibley &Etnier ,2003)

典型發展兒童 2 運動能力越高,腦波的慢波越少,代表大腦神經發展較成熟 (Shi, 2002):而腦波成熟度越高,表示大腦發展的越成熟,大腦發展成熟度與思考、情緒等大腦功能運作有密切關係 運動能力越高,認知功能中的區辨功能指標ERP P3潛伏期較短、震幅較大,代表認知區辨功能較優(Chen, 2007) 經過運動課程訓練後,體適能改善幅度越大,認知區辨功能越好(Liao, 2009)

典型發展兒童3 內帕維中央高中之零時體育課計畫 19000名學生 學期結束後,閱讀理解力 17% 學期結束後,閱讀理解力 17% 體適能好的孩子在犯錯後的下一次測試,會放慢速度以確保自己答對下一題:大腦前額執行控制功能 賓州土泰斯維學區SAT > 17%, Math>18% 自2000開始,550初中生沒打過架(午夜籃球賽) 2007德國發現運動後學習字彙快20%

對過動兒之研究 ADHD兒童父母的調查發現,規律運動帶來減輕了整體症狀(54%), 注意力不足(63%), 過動(53%) (Gapin and Etnier, 2010b). ADHD兒童基本運動能力/體適能越好,抑制控制能力越好(Hung等人2010) 急性運動能提高ADHD血中多巴胺濃度 (Tantillo et al., 2002) 較高的身體活動量與較佳的執行控制功能有關(Gapin and Etnier, 2010) 30分鐘跑步提升持續性有/無用藥的ADHD注意力(Medina 等人,2010)

自閉症兒童-1 一種腦部功能受損而引起的發展障礙 主要的特徵:社交和溝通障礙、合併有受限制的興趣和重複性行為 動作計畫 (Pellicano, 2010)和執行控制問題)(Tsai, Pan, Wang, Tseng, & Hsieh, 2011) 運動學習環境的多元化,改善重複性行為(Petrus et al., 2008) 高功能自閉症兒童與亞斯伯格兒童,10週的游泳訓練,自閉症兒童提升游泳技巧與社交能力(Pan, 2010)

自閉症兒童-2 游泳運動課程,也能大大降低刻板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r)和延宕性仿說(delayed echolalia)問題(Yilmaz et al., 2004) 機制涵蓋腦神經代謝活性和樹突棘密度(dendritic spine density)增加,BDNF濃度提升所致,進而減少不當的重複性行為表徵(Lewis et al., 2004)

發展協調障礙兒童-1 動作上有障礙,缺乏應付每日生活所需要的動作能力,但是卻無任何醫學上的疾病,也不是低智商的小孩(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 視知覺或訊息處理缺陷(Tsai, Wilson, & Wu, 2008;Wilson & McKenzie, 1998)、大腦認知功能(注意力與執行控制能力)障礙(Tsai, Pan, Cherng, Hsu, & Chiu, 2009;Tsai, Pan, Chang, Wang, & Tseng, 2010)

發展協調障礙兒童-2 運動能有效改善視覺空間工作記憶力,進而提升學習力(Alloway & Warn, 2008)。 專項運動(例如:桌球、足球)可有效改善視覺空間注意力與執行控制能力(Tsai, 2009) 運動能強化大腦的神經網路連結,使得認知處理速度變快(Tsai, Wang, Tseng, 2011) 運動技能的重複練習,活化其神經細胞突觸,提高突觸外神經傳導物濃度,進而加快神經傳導速度(Barnhart, Davenport, Epps, & Nordquist, 2003)

讀寫障礙兒童-1 指對語言文字學習、閱讀或拼字時會產生困難,可能是神經心理功能障礙所致。通常也會發生注意力、短期記憶力、動作協調性的問題(Reynold & Nicolson, 2007) 6個月的運動訓練(包括平衡、投接東西、兩腳前後相靠走路、拍球、協調能力)改善動作技巧與提升口語與語意表達的流暢性、音韻技巧和工作記憶力

讀寫障礙兒童-2 運動對該類兒童的效益可能是小腦功能、或認知上的學習力和注意力提升所致(Reynolds, Nicolson, & Hambly, 2003) 運動訓練停止後經過18個月,仍能看到這些維持的效果(Reynold & Nicolson, 2007)

腦性麻痺兒童 一種非進行性損傷的腦部神經病變,除了運動功能障礙,也常伴隨有智能、學習、語言及情緒障礙 8個月、每週兩次的45分鐘有氧與無氧運動,改善其心肺耐力與肌力與認知功能。,停止運動訓練4個月後,身體適能掉回基準線,但認知功能維持(Verschuren, 2007)

為什麼運動有效

運動促進大腦型態 大腦會長大:刺激帶來突觸新生、髓鞘變厚、海馬回神經新生(運動組老鼠海馬回新生幹細胞數為兩倍)、活動依賴學習 六個月有氧運動促進老人灰質與白質的容量(Colcombe等人2006)

運動促進大腦血流 「對心血管有益的,對大腦也有益」增進大腦血流 循環,增加大腦氧氣、葡萄醣之供應,微血管增生與血管彈性之保持 大腦耗血量→成人25﹪小孩→50﹪ *身體活動→最大攝氧量↑心肺功能↑ 微血管密度↑ 抗氧化物質GSH ↑ 突觸數目↑ 皮質厚度↑ 認知功能↑

運動促進大腦神經滋養因子 1 促進大腦神經生長因子BDNF的分泌 ,增強神經修補能力及促進神經細胞成長分枝(Neeper et al., 1995,1996; Gomez-Pinilla, 1997,1998, Vaynman, Ying, & Gomez-Pinilla, 2004) 運動型態較複雜, BDNF的分泌 越多(Gomez-Pinilla, 1998) 運動除可減重外,也逆轉了高脂飲食所產生之大腦神經營養因子分泌失調、神經突觸、以及認知功能表現之損傷(Moltein,2004) 。

運動促進大腦神經滋養因子 2 IGF-I(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因子)與HGH:與胰島素合作,活動、能量、學習,刺激神經生長與預防衰敗(Cotman & Berchtold, 2002) 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FGF-2(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神經新生、血管新生(Lopez-Lopez, LeRoith, & Torres-Aleman, 2004) 人類生長賀爾蒙(青春之泉,中年時為童年10%)

運動提升神經傳遞分子之效益 1 大腦老化的現象之一是,腦中的神經傳遞物質如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乙醯膽鹼、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合成能力會降低,此種狀況容易引發老人常見的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失智症 (Alzheimer’s disease)、或憂鬱症等大腦相關疾病(Spirduso et al., 2005)。 運動能調節、促進大腦神經內分泌、神經傳遞物質的合成。

認知儲備的概念 環境因子如童年和中年時期的智商高低、教育程度、休閒時的文化知性活動參與、與身體活動多寡、生活形態、職業工作之複雜度差異,會影響大腦發生老化病變的機會與速率(Scarmeas & Stern, 2003 ) 研究顯示老化初始36歲時的運動狀況,確實能有效預測中年後期43到56歲時的記憶力衰退情形。

運動所產生的身心健康對大腦功能的效益 運動所提升的正面心理情緒、放鬆效果、壓力調解、自信心、較佳的社交人際關係、與較好的睡眠狀態,對維持心智健康、大腦功能之正常運作非常重要。經常運動也會因提昇個人的健康意識,促使個人投入更多時間規律運動,形成良性發展。

怎麼運動比較有效

輕度運動之效果 55-65%HRmax,60min 燃燒脂肪,預防胰島素阻抗 促進血清激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色胺酸與產生改變大腦結構之元素

中度運動的效果 1 65-75%HRmax 燃燒脂肪與醣類,身體與大腦處於受損與修復狀態,需較長時間恢復 肌肉釋放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與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血管新生 腦細胞釋放蛋白質與酵素-清除自由基、DNA碎屑、發炎因子,運動帶來修復反應強化神經元

中度運動的效果 2 釋放腎上腺素至血液、啟動HPA軸、製造BDNF、提高壓力閾值與免疫功能 心肌強烈跳動分泌心房利鈉生太,調節壓力反應與減少大腦內噪音,抒解情緒與焦慮感

激烈運動的效果 75-90%HRmax 無氧代謝,腦下垂體釋放HGH HGH:燃燒腹部脂肪、增加肌肉與擴充腦容量、刺激IGF-1 腦內啡、ANP、內生性大麻素-欣快感 30秒衝刺可以增加HGH x 6 for 2HR 間歇訓練有提升更多的正腎上腺素、BDNF

運動建議1 以型態而言,對於認知功能的提升,有氧+阻力+伸展性訓練>有氧運動(Colcombe & Kramer, 2002) 阻力型運動於孩童認知功能上有著最佳的效果(Colcombe & Kramer, 2003; Etnier et al., 1997; Sibley & Etnier,2003), 中等強度對認知的效果量為最大(Etnier et al.,1997) 31 至41 分的持續時間與大於6 個月時期對老人效果較佳(Colcombe & Kramer, 2003)

運動建議2 有一點動物實驗在複雜、需學習的運動像是開放性運動 身心皆遵循『用盡廢退』原則 只要身體活動就可以有效果 盡量每天都安排一些時間 間歇性運動可能值的採用 找有興趣的、有同伴 競技運動遊戲可能可以幫助持之以恆

最重要的建議 把運動跟學習搭配成一套日常活動 學習一段時間穿插輕度運動 每日固定安排較長時間之中強度與激烈運動

抒壓與抗壓

嚴重性 壓力、焦慮、憂鬱等問題者,約佔人口四分之一 在乎的事與能力間的不平衡 分配越不平均,壓力越大:自尊威脅

容易有慢性壓力問題的人 感覺負擔大於負荷能力 覺得時間不夠用 對於有嚴重後果的事覺得有不確定感以及個人無法控制 長期壓力使大腦落入充滿悲觀、恐懼與退縮的固定模式 慎選居住之社區

現代人如何抒壓

常用的方法 聽音樂、看電視、電影 打電動 閱讀 吃東西 聊天 瑜珈、靜坐 逛街 睡覺 喝酒 運動 其他

為何要有壓力反應 動物生存之生理原則:節約能量 省力(不會亂耗能,無望之事不會有動機,不斷發明自動化裝置) 因此平常會以節約資源方式維持身心運轉 壓力反應:注意危險、補充應變所需能量、登錄經驗於腦中,做為未來參考。

壓力的生理與心理反應 生理反應:心跳加速、血壓升高、血流重分配、出汗、肌肉緊繃 心理反應:警戒、注意力窄化 這些的作用???

壓力反應是快速動員身心資源應付威脅的機制-心跳太慢無爆發力 因此,人在感受壓力後之最自然行為反應是???

大肌肉、激烈的身體活動

運動有何特別 1 急性效果部分: 運動為人工的戰鬥或逃避反應行為:將壓力所引發動員資源消耗掉,動員系統﹝交感神經﹞退出,修養生機系統﹝副交感神經﹞介入,身心放鬆愉快-慶祝戰鬥或逃跑成功

運動有何特別 2 現今壓力大部分屬於像威脅自尊等心理性壓力,需要清楚的頭腦去面對 壓力下專注也代表抑制,運動後應付壓力的緊繃狀態解除,抑制也就跟著解除,大腦連結較容易,因此較能找出壓力根源與解決之道 運動後的情緒改善也會改變觀點與思考

運動有何特別 3 慢性效果部分: 交叉適應假設:壓力免疫反應,運動本身就是一種壓力,促使身體過度補償,為未來更大的壓力做準備。 提高生理與神經元的壓力閾值

運動有何特別 4 韌性(Hardiness):不容易因壓力而生病 控制、挑戰、承諾是有韌性者的特徵 運動可以強化生理韌性:從HPA轉換至SAM壓力反應系統

甚麼樣的運動比較可以抒壓 可以帶來有節奏的腹式呼吸的運動:太極、健步走、慢跑、游泳、踩低負荷腳踏車 較無人際競爭的運動 閉鎖可預測性運動 有節奏與可反覆的動作 規律、二十分鐘以上、中等強度 樂趣化

坐式生活的生命型態

運動提升全民生命品質   終身活動的生命型態

幾個有用的心態

進入社會之策略與心態 柯林頓的五字真言

面對困難的心態 專業VS常識 設下進入障礙 幫你淘汰競爭者 讓你變成稀有動物 物以稀為貴 擁抱它

奮鬥實例 鄧亞萍的故事

製造良性循環 定下目標 努力達成 成就感 增加動力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