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2.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和治疗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杜俊秋. 无脊灰国家 无脊灰国家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11 年后的 2011 年 8 月,中国新疆出现了.
第三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董颖.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 Stile, 1915 简称贾第虫,呈全球性分布 虫体主要寄生于人和某些哺乳动物的小肠 引起贾第虫病(旅游者腹泻) 近年,贾第虫也常与艾滋病合并感染,而 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
第四章 临床免疫 第一节 超敏反应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第三节 免疫学防治. 一、 概述 指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以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表现的特异性 免疫应答,称超敏反应。 2. 类型 1. 概念 分为四型: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 第一节 超敏反应.
荨麻疹类皮肤病 扬州大学医学院皮肤性病学教研室 冯永山. 第一节 荨麻疹 俗称 ‘ 风疹块 ’ ,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 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 性水肿反应。
超敏反应 学习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Ⅰ、Ⅱ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常见病、防治原则。 2 、了解人工主动、被动免疫的区别。
第二十二章 感染性疾病与感染免疫检测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检测 一、链球菌感染 二、伤寒沙门菌感染 三、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肠道细菌.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伤寒及副伤寒 平阴县人民医院 熊泽香.
一周前开始发热,午后高达40~41℃,伴腹痛,腹胀便秘,无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曾作上感治疗,用药不详。
病例讨论二 第一组.
病例二 杨X,男,21岁,某酒店餐饮部主任,因高热,食欲不振,腹部不适,乏力一周入院。
病例2 四班第二组.
伤寒及副伤寒 typhoid fever paratyphoid fever
( typhoid and paratyphoid fever )
组员:鞠旭东、张欣、 李玉蒙、范书怀、王孜飚
倪毅然 三峡大学医学院 办公室:S-2623 伤寒、菌痢 倪毅然 三峡大学医学院 办公室:S-2623.
病例讨论二 一周前开始发热,午后高达40~41℃,伴腹痛,腹胀便秘,无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全身乏力,曾作上感治疗,用药不详。
第二十八章 肝炎病毒.
实验七 粪便标本的病原学检查(1) 目的要求: 1.掌握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查的步骤、方法、结果判断及实际意义。
实验四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 病原性球菌,又称化脓性球菌,根据革兰染色性的不同,分为两类: G+球菌: 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工程创优经验交流 —中 天 七 建 2011版.
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厚厚的气体包围坚实的土地,养育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这厚厚的气体人们通常称为大气层。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肠道杆菌讨论病例 第一组.
三种中国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第八章 病原学诊断 细菌学诊断 病毒学诊断 真菌学诊断.
肺结核.
第八章 肠道杆菌.
医学微生物学 实验四.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检测.
第五节 细菌感染 一、 伤 寒 typhoid fever
第一组 钟燕玲 刘付燕春 黎丁瑜 罗筱 杜楷 陈思恰 邓辉云 陈波 卢晓闻 林武荣.
伤 寒 typhoid fever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感染科.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病例二讨论 第二组.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基础知识(ELISA) 郑州德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PCR检测HBV DNA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谢瑞玉.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为什 么可以重新 长出新的 尾巴?.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病例讨论二.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伤 寒.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冷雪飞.
免 疫 学 实 验 技 术.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 基本原理.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微生物检验 1.标本直接检查 (1)抗原检查 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和 ELlSA法检测发病初期患者血液 及脑脊液中乙脑病毒抗原,结 果阳性有早期诊断意义。
流式细胞术 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彭公峰
第八部分 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测 一 、伤寒、副伤寒血清学诊断 (一)肥达(Widal)试验 方法:试管法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五章 凝集反应.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代谢组学技术及应用新策略简介 代谢组学平台 刘慧颖.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H基因库(重链基因连锁群): --- 第14号染色体 κ基因库(κ链基因连锁群): --- 第2号染色体 λ基因库(λ链基因连锁群):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病例讨论2

第三组 张浩群 薛佩怡 黎铨初 丁丹霞 杜泽森 陈明 高颜凤 陈泽鑫

最初诊断:伤寒 依据: 高热持续不退,除发热外,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表情淡漠、头痛、全身不适、腹胀、便秘、肝脾肿大(肝肋下1.5cm,剑突下2cm,质软有轻度触痛,脾肋下2cm ),相对缓脉(T:40.5℃,P:88次/分 )。在腹部和胸部可见淡红色皮疹,称为玫瑰疹, 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正常50%-70%),未见嗜酸细胞, EC直计“0”。

入院时血培养阴性,肥达反应结果:T0 1:160,TH l:80,PA 1:20,PB 1:20 根据临床表现和“O”抗体高“H”抗体不高,且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A)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B)都在正常范围内(A≤1:80 B≤1:80 C≤1:80 ),因此初诊为伤寒.

发病机制: 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和食物)——消化道——小肠(细菌数量多,胃酸缺少时)——肠黏膜——部分进入淋巴液——肠系膜淋巴结繁殖——胸导管——血液——第一次菌血症(引起症状)——血液——肝、脾、胆囊、肾中大量繁殖——再次血液——第二次菌血症——释放内毒素(严重症状)

血培养阴性原因为: 上感治疗时可能使用抗生素,杀灭大量病原菌 第一次采血时为潜伏期(伤寒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

病原学检查 (一)常规检查 血白细胞大多为3×109/L~4×109/L,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粒细胞消失,后者随病情的好转逐渐回升。极期嗜酸粒细胞>2%,绝对计数超过4×108/L者可基本除外伤寒。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二)细菌学检查 ①血培养是确诊的论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病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 ②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菌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 ③粪便培养,从潜伏期起便可获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一年; ④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 ⑤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

两次肥达氏反应结果说明什么? 入院时肥达氏试验结果为:T0 1:160,TH l:80,PA 1:20,PB 1:20,提示“O”抗体升高,而“H”抗体不高,可能是发病的早期。入院后第七天再复查肥达氏反应,结果为TO 1:640,TH 1:640,PA 1:20,PB 1:20,提示“O”抗体和“H”抗体均明显增高,具有诊断价值,而且效价逐渐升高,其诊断意义更大。

(三)免疫学检查 1.肥达氏试验 检查中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共5种,目的在于用凝集法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病程第1周阳性反应不多,一般从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高,至第4周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有少数病人抗体很迟才升高,甚至整个病程抗体效价很低(14.4%)或阴性(7.8%~10%),故不能据此而排除本病。

2.被动血凝试验(PHA) 用伤寒杆菌菌体抗原致敏红细胞,使之与被检血清反应,根据红细胞凝集状况判断有无伤寒特异性抗体存在,国内外报道阳性率90%~98.35%,假阳性率5%左右。鲍行豪等曾报道LSP-PHA对伤寒血培养患者的检出率为89.66%,早期病人90.02%,临床确诊者为82.5%,且主要检测的是特异IgM抗体,故可用于早期诊断。

3.对流免疫电泳(CIE) 本方法可用于血清中可溶性伤寒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操作简便,便于基层推广,特异性较高;但敏感性较低,不同作者报道为24%~92%,主要受采集血清时间的影响,发病初期最易测出,故可用于伤寒的早期诊断。

4.协同凝集试验(COA) 利用金葡菌的葡萄球菌A蛋白(SPA)可与抗体IgG的Fc段结合的原理,先用伤寒抗体致敏带有SPA的金葡菌,然后与抗原发生反应,本试验的阳性率在81%~92.5%,特异性为94%~98%,一般来说,其敏感性高于CIE,而特异性较CIE差。

5.免疫荧光试验(IFT) Doshi等用伤寒杆菌菌体Vi悬液作抗原进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140例血培养阳性的伤寒患者134例(95.7%)阳性;394例对照者仅4例(1%)假阳性,目前有关本法的报道尚少,伤寒疫苗预防接种和其它沙门氏菌感染是否会影响本试验特异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的基本原理是用酶促反应的放大作用来显示初级免疫学反应,既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用ELISA法检测伤寒患者Vi抗原,灵敏性达1ng/ml,高于CoA法9100ng/ml,并可检测到1∶1024稀释后尿液中的Vi抗原。国内、外用ELISA检测过临床标本中的Vi抗原,V9抗原,LPS,H抗原等,敏感性在62.5%~93.1%,因检测抗原的不同而异,多数在80%以上。杭州鲍行豪等应用ELISA同时检测IgM和IgG抗体,LPS-IgM-ELISA的敏感性为91.38%,特异性为99.02%,LPS-IgG-ELISA分别为93.1%和98.02%,在伤寒的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中,ELISA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性高,是公认较好的一种诊断方法。

(四)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1.DNA探针(DNA Probe) DNA探针是用DNA制备的诊断试剂,用于检测或鉴定特定的细菌,方法是用一段已标记的特定的DNA片段(探针)与标本中已变性的细菌DNA杂交,通过测定是否发生杂交反应来达到检测目的,由于此探针是以细菌专有的特异性基因片断制备,故特异性很高。用DNA探针对培养所得的伤寒杆菌进行检测,敏感性需标本中达1000个细菌才能检出。DNA Probe的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一般用于菌种鉴定及分离。

2.聚合酶链反应(PCR) PCR方法是8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它能在数小时内在体外将目标基因或DNA片段扩增到数百万倍,检出率较DNA探针高100~10000倍,国外Jae HS等用PCR方法扩增伤寒的鞭毛抗原编码基因,敏感度能检出10个伤寒菌,特异性为100%,PCR方法因其高度敏感,易出现产物污染,所以控制PCR方法的假阳性及假阴性,是提高准确度的关键

肥达氏试验

定义 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进行的定量凝集试验,称为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

肥达氏试验原理 原理:肥达试验是一种试管凝集反应。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H抗原,与病人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以测定患者血清中无相应抗体存在,作为伤寒、副伤寒诊断的参考。

什么是抗体效价 抗体的物理状态及其在体内的滞留时间,以其与抗原反应的多少来表示其免疫效果,称为抗体效价

实验的正常值 TO≤1:80 TH≤1:160 A≤1:80 B≤1:80 C≤1:80 备注【伤寒沙门氏菌菌体(TO) 、伤寒沙门氏菌鞭毛(TH) 、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A)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B) 、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PC) 】

临床意义 本试验对伤寒副伤寒有辅助诊断意义。 分析结果时,应注意以下诸点: (1)伤寒流行区的健康人血中可能有低效价凝集抗体存在,当“TO”的效价>1:80、“TH”>1:160时有诊断意义; (2)接种过伤寒疫苗者体内“TH”抗体可明显升高,因此单独出现“TH”效价增高无诊断意义; (3)无论伤寒或副伤寒甲或乙病人,血清中“TO”抗体效价均升高,故“TO”抗体效价增高时,只能拟诊为伤寒类感染,而不能区别伤寒或副伤寒;

(4)伤寒桿菌与副伤寒桿菌甲、乙、丙4种的“H”抗原各不相同,所产生的“H”抗体各异,因此,当某种“H”抗体增高超过参考范围时,结合“TO”效价升高,则可诊断为伤寒或副伤寒中的某一种感染; (5)Widal反应必须动态观察,每周检查一次,如效价显著递升,诊断意义更大; (6)约有(0.10)10%的伤寒病人始终不出现Widal阳性反应,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在发病早期已大量应用过氯酶素,有的是由于应用了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的可能是轻型感染,个别人可能由于先天性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或老弱、婴儿免疫功能低下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