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呼吸机能 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肺通气原理,掌握合理呼吸 的方法; 2.掌握肺通气的评定方法和呼吸的 基本过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生 理 学 PHYSIOLOGY 蔡文杰 肺容积 潮气量 (TV) 潮气量 (TV) ml ml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补吸气量 (IRV) 补吸气量 (IRV) ml ml 吸气储备能力.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5.3.1 人的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对高山的适应 危害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 附:各类动物的呼吸器官.
Respiratory pathophysiology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本 章 学 习 要 求 1. 掌握 缺氧的概念,缺氧的类型,各型缺 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的特点与组织 缺氧的机制,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
肺 功 能 检 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赵 立.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缺 氧 Hypoxia.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第五章 呼 吸.
缺氧(hypoxia).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呼吸衰竭 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科 庄智伟.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缺氧 HYPOXIA.
* 07/16/96 第八章 呼吸功能不全 病理教研室 高洁 *.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患者氧饱和度下降: 你如何处理? 综合ICU 陆真
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9;7(5):309。 患者男,45岁。于1993年7月7日13时30分因车祸致全身多发伤(左胸多发肋骨骨折,左血气胸,肝脾破裂,左肾挫裂伤,左肘关节损伤,左胫内踝骨折,尿道损伤、失血性休克),伤后20 min 入院。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脾切除、肝肾破裂修补、左胸闭式引流、左胫内踝骨折固定。手术时间为2h.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第四章 血 液.
第 九 章 缺 氧 主讲:杜标炎.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Lung function)
老年人呼吸功能变化与术前评估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呼吸内科 张德明.
学前儿童的生理特点 及卫生保健 (1.3 呼吸系统) 主讲:郝凌宇.
课前小游戏:你能憋气多久?. 课前小游戏:你能憋气多久?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第二课时) 授课老师:陈琼华.
病例分析 病史:男性患者,25岁,在一次飞机着陆事故中骨盆、胫骨等多处骨折,烧伤及烟雾吸入致呼吸道损伤。事故前身体健康。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and Tissues Ventilation.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第三章 第五节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 第一课时.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蓄能器 1 功用 (1)辅助动力源,短时大量供油 特点: 采用蓄能器辅助供油,可以减小泵的流量,电机的功率,降低系统的温升。
第五章 呼吸系统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古陶一中 李素霞.
项目八 呼吸(2) 赵红岗教授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各位专家、老师好!我是 ,来自 公司。 我公司是美国伟康公司在 国内 地区代理商,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向大家推荐伟康公司及其出色的产品。
§3 缺 氧 尤家騄.
TEST OF RESPIRATORY FUNCTION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七章 呼吸与运动.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肺泡 血液 组织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缺氧 (Hypoxia).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第三章 辐射 学习单元2 太阳辐射.
呼吸 (respiration):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第五章 呼 吸.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 一.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肺泡 血液 组织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呼吸道解剖構造 氣道(airway passages):鼻咽、氣管、細支氣管、呼吸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呼吸机能 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肺通气原理,掌握合理呼吸 的方法; 2.掌握肺通气的评定方法和呼吸的 基本过程; 第四章 呼吸机能 目的与要求: 1.了解肺通气原理,掌握合理呼吸 的方法; 2.掌握肺通气的评定方法和呼吸的 基本过程; 3.了解运动时呼吸功能的变化规律 及调节机制。

呼吸系统的组成

① 呼吸系统包括: 呼吸道和肺 ② 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咽、喉组成,下 呼吸道由气管及各级支气管组成。 呼吸道有加温、润湿和净化空气 的功能,但呼吸道不具备气体交 换的功能。 ③ 肺 : 人体左右肺共有6-7亿个肺泡,总面积约 为70-100平方米,是气体交换的结构。

2.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3. 呼吸全过程=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 空气 呼吸道 肺泡 肺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 动脉 肺动脉 毛细血管 右心 静脉 组织细胞 O2 CO2 外呼吸 气体运输 内呼吸

第一节 肺通气 外呼吸: ① 肺通气: 肺 外界 ② 肺换气: 肺泡 血液

一、呼吸运动 呼吸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呼吸肌 舒缩引起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呼吸运动 胸廓体积改变: 呼吸肌收缩——胸腔容积变化——肺容积变化——肺内压变化——肺泡与大气压力差——肺通气。 呼吸肌: 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背阔肌等 呼气肌:腹壁肌、肋间内肌。

吸气运动 平和吸气时,膈肌与肋间 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 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 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 气运动。

呼气运动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松驰 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 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 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 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 运动。

呼吸运动 胸廓张缩 肺被动张缩 肺通气 肺内压与大气压间P 原动力 胸膜腔密闭 直接动力 克服通气阻力 肺通气原理示意图

呼吸方式 胸式呼吸:前者以肋间肌活 动为主,表现为胸壁的起伏 腹式呼吸:以膈肌活动为 主,表现为腹壁的起伏。 成年女子:胸式呼吸,婴儿及男子:腹式呼吸。

呼吸形式与运动 腹式呼吸 胸固定的动作:倒立 胸式呼吸 腹肌紧张:仰卧起坐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腹式呼吸 胸固定的动作:倒立 胸式呼吸 腹肌紧张:仰卧起坐 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成人安静,呼吸频率16~20/min,吸入呼出约500毫升。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1、肺容积:

肺容积 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中不能再呼出的气量为余气量。只能用间接方法测定,正常成人约为1000-1500ml。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患者,余气量增加。 潮气量 余气量 补吸气量 补呼气量 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tidal volume,TV)。平静呼吸时,潮气量为400-600ml,一般以500ml 计算。运动时,潮气量将增大。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为补吸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1500-200ml。 平静呼气末,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量为补呼气量,正常成年人约为900-1200ml。

潮气量 : 每一呼吸周期中,吸入或呼出的气量。500ml 补吸气量:平静吸气之后,再做最大吸气时所吸入的气量。 深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 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呼出的 气量。 余气量: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 正常男性为1500ml,女性为1000ml。老年 人大于青壮年,男性高于女性。 功能余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 肺总量

(1)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最大呼出的气量。 影响肺活量的因素: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 廓大小、呼吸肌、胸壁的弹性。 2、肺通气功能的评定 (1)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最大呼出的气量。 影响肺活量的因素:性别、年龄、体表面积、胸 廓大小、呼吸肌、胸壁的弹性。

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一次呼吸的最大通气量,在一定意义上可反映呼吸机能的潜在能力。 成年男子肺活量约为3500毫升,女子约为2500毫升。壮年人的肺活量最大,幼年和老年人较小。 圆筒式肺活量计测定肺活量

(2)时间肺活量:在最大吸气之后,以最快速度进行最大呼气,记录在一定时间内所能呼出的气量。 正常人:第l秒: 83%肺活量(最有意义) 第2秒: 96%肺活量 第3秒: 99%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反映: a.肺活量的大小 b.肺的弹性情况 c.气道是否狭窄 d.呼吸阻力情况

(3)每分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4)最大通气量: 随运动负荷的增加,每分通气量达到最大,称最大通气量。 一般只做15秒钟通气量的测定,并将所测得的值乘以4,即为每分最大通气量。是衡量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价受试者的通气储备能力。

(5)肺泡通气量 肺中的气体交换只有在肺的呼吸部(肺泡)才能进行,而每次吸入的新鲜空气不可能全部进入肺泡,其中一部停留在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以至终末细支气管构成的呼吸道内,呼吸道的这段空间称为解剖无效腔。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肺泡吸入的真正参与气体交换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 呼吸频率(次/min) 意义:能更好反应肺的实际有效通气功能

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好

三、肺通气功能对训练的反应与适应 ①.训练对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影响( ) ②.通气效率( )和呼吸肌耗氧量( )

第二节 气体交换 一、气体交换原理 ①分压:在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中,某种气体所占有的压力。 ②气体的分压差:某一气体高分压与低分压之差 ③气体扩散动力:气体的分压差

二、肺换气 肺换气示意图

三、组织换气 ①由于活动的肌肉组织需利用较多的O2来氧化物质以重新合成ATP,所以活动的肌肉组织耗氧量增加,组织的PO2下降迅速,使组织和血液间的PO2差增大,O2在肌肉组织部位的扩散速率增大; ②活动时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增多,增大了组织血流量,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 ③组织中由于CO2积累,PCO2的升高和局部温度的升高使氧离曲线发生右移,促使HbO2解离进一步加强。运动时组织的这些变化,促使肌肉的氧利用率的提高,肌肉的代谢率可较安静时增高达100倍。

四、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 O2的运输 ①.物理溶解 1.5% 肺部毛细血管 ②.化学结合 98%以上 肌肉毛细血管 肺部毛细血管 肌肉 ①.物理溶解 1.5% ②.化学结合 98%以上 肺部毛细血管 肌肉毛细血管 肺部毛细血管 肌肉 O2 HbO2 Hb

③.运输方式: ④.运输途径: (见右图) 肺部 HbO2 Hb + O2 组织

⑤.氧解离曲线 氧容量:每升血液中Hb理论上能结合O2的最大量。 氧含量:每升血液中Hb实际能结合O2的量。 氧饱和度: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比。

氧离曲线 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称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简称氧解离曲线 氧离曲线 血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称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简称氧解离曲线

氧离曲线 氧解离曲线近似“S”型,这一特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上段:曲线平坦  保证机体不缺O2;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 1)PCO2和PH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  PCO2和血液中H+浓度增加,均可使氧离曲线右移,Hb与O2的亲和力减小;反之,则曲线左移。 PCO2和PH对Hb氧亲和力的这种影响,称为波尔效应(Bohr Effect) 。

( 1)PCO2和PH对氧解离曲线的影响  当血液流经组织时,高PCO2和低PH促使HbO2解离,有利于向组织供氧;而当血液流经肺时,低PCO2和高PH,促使Hb与O2结合,有利于血液的载氧。因此,波尔效应既有利于肺毛细血管血液的氧合,又有利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向组织供O2,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 当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大量CO2和H+,这将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促使HbO2解离出更多的O2,这对满足运动时肌肉组织的供氧是极为有利的。 

(2)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氧离曲线右移,Hb与O2的亲和力减小;反之,曲线左移。当温度升高,组织代谢加强,对氧的需求增加,这时Hb与O2的亲和力减小,促使O2释放,供组织利用。 当人体运动时,肌肉产热量明显增加,导致血温升高,促使O2释放,满足肌肉运动的需要。

(3)2, 3-二磷酸甘油酸的影响  红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磷化物,特别是2, 3-二磷酸甘油酸(2, 3-DPG),2, 3-DPG能降低Hb与O2的亲和力,使氧离曲线右移。 2, 3-DPG是红细胞无氧酵解的产物,人在缺氧、登山和长时间运动时,红细胞中2, 3-DPG均会增加,使氧离曲线右移,释放更多的O2。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 H+、PCO2、T和 2,3-DPG 曲线右移 血氧饱和度 Hb与O2亲合力

2.CO2的运输 (1)物理溶解 5% (2)化学结合 95% ① 碳酸氢盐(88%) 与红细胞内的K+结合 (1)物理溶解 5% (2)化学结合 95% ① 碳酸氢盐(88%) 与红细胞内的K+结合 CO2+H2O  H2CO3  H+ + HCO3- 与Hb结合 与血浆中的Na+结合 HHb + CO2 HbNHCOOH ②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 CO2直接与红细胞的氨基结合生成.

五、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一)气体扩散速率 (二)通气/血流比值(V/Q)

第三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1.呼吸运动的神经调节 ①呼吸运动的神经支配 节律性呼吸是由延髓和脑桥通过膈神经和肋间神经进行调节的。 ②呼吸中枢 调节呼吸运动的主要中枢在延髓和脑桥。

2.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①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 感受器分布:在支气管及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内。 运动时发生的肺牵张反射,对呼吸频率和深度的调节更具有重要意义。 ②呼吸肌的本体感受性反射 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 ③防御性呼吸反射:如咳嗽反射、喷嚏反射等。

呼吸调节

呼吸调节

“啊──嚏” 天然防御机制,呼吸道排斥异己的行为。 当鼻腔黏膜受到刺鼻的气味刺激,通过末梢神经传到大脑,自动作出反应。胸部猛烈收缩,肺里气体急速有力从口鼻喷射出来,把刺鼻的气味赶跑。

文明“啊─嚏” 感冒的时候,鼻腔里有大量病毒和病菌,这些病毒、病菌刺激鼻腔黏膜,于是接二连三地打喷嚏,这有助于清除鼻腔里的病菌。 打喷嚏喷出空气速度可超过每小时100千米。一个喷嚏最远可喷至4米开外。感冒病人的一个喷嚏,通常一次能喷射出大量的病菌。所以千万不要冲着别人打喷嚏,应该用手帕轻轻捂住口鼻,防止把感冒传染给别人。

3.化学感受器 ① 外周化学感受器 化学感受器是指其能接受化学物质刺激的感受器。 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血管壁外的主动脉体。 适宜刺激:对PO2↓、PCO2↑、[H+]↑高度敏感(对PO2↓敏感,对O2含量↓不敏感),且三者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有相互增强的现象。

②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置:延髓腹外侧的浅表部位 适宜刺激:对H+高度敏感,不感受缺O2的刺激。因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CO2易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CO2+H2O→H2CO3→H++HCO3- 发挥刺激作用。 由于血液中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故血液pH值的变化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直接作用不大。中枢化学感受器也不感受O2变化的刺激。

运动时呼吸变化的调节 PCO2、PO2、H+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 感受器 传入N 呼吸中枢 传出N 呼吸深快 PCO2 H+ PO2( 60mmHg)

运动中要正确掌握呼吸 呼吸运动是一种随意运动。健身运动中不但要注意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身体某些专项素质能力,也应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运动中要正确掌握呼吸  呼吸运动是一种随意运动。健身运动中不但要注意改进技术动作,提高身体某些专项素质能力,也应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1.注意口鼻同时呼吸 安静轻微状态,对氧气需要较少,单用鼻呼吸可以满足。但在剧烈运动时,氧需求增长几倍至几十倍,从外界摄取氧量跟不上机体需要,摄取更多的氧气,减少呼吸肌的负担,保证运动技术的完成。

运动中要正确掌握呼吸  2.注意呼吸深度  少年儿童呼吸机能较弱,在运动中一般表现为呼吸频率快而呼吸深度浅。所以在较长时间的紧张运动中,就会出现呼吸表浅而急促,影响了肺的换气量,胸部涨满难受,透气困难,影响运动成绩。 仰卧起坐的正确做法 仰卧起坐是体能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人甚至误解了它有助于减除腹部的脂肪。 仰卧起坐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做得正确的话,仰卧起坐既可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同时亦可以收到保护背部和改善体态的效果。反过来说,如果进行不当,仰卧起坐不但是浪费时间,甚至是有害无益。 根据有关资料,仰卧起坐的正确做法如下:身体仰卧于地垫上,膝部屈曲成90度左右,脚部平放在地上。切勿把脚部固定(例如由同伴用手按着脚踝),否则大腿和髋部的屈肌便会加入工作,从而降低了腹部肌肉的工作量。再者,直腿的仰卧起坐会加重了背部的负担,容易对背部造成损害。根据本身腹肌的力量而决定双手安放的位置,因为双手越是靠近头部,进行仰卧起坐时便会越感吃力。初学者可以把手靠于身体两侧,当适应了或体能改善后,便可以把手交叉贴于胸前。最后,亦可以尝试把手交叉放于头后面,但每只手应放在身体另一侧的肩膀上。千万不要把双手的手指交叉放于头后面,以免用力时拉伤颈部的肌肉,而且这亦会降低腹部肌肉的工作量。 进行时宜采用较缓慢的速度,就如慢动作回放一般。当腹肌把身体向上拉起时,应该呼气,这样可确保处于腹部较深层的肌肉都同时参与工作。 把身体升起离地10至20厘米后,应收紧腹部肌肉并稍作停顿,然后慢慢把身体下降回原位。当背部着地的时候,便可以开始下一个循环的动作。在仰卧起坐的过程中,腹部肌肉其实只在起初的阶段参与工作,之后便会改由髋部的屈肌执行任务。同样道理,在仰卧起坐的最后阶段转动身体(右手手肘接触左膝,左手手肘接触右膝等动作),不但对增强腹部肌肉力量无多大的帮助,甚至会令背部下方因为转动带来的压迫而导致创伤。 初学者要避免一次做过多次数的仰卧起坐,最初进行时可以尝试先做5次,然后每次练习加一次,直至达到15次左右,这时便可尝试多做一组,直至到达3组为止。

运动中要正确掌握呼吸  3.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耐久跑的呼吸节奏一般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并保持呼吸的深度和均匀。这样就容易跑得较为轻松;铅球投掷中通过适当憋气而最后用力,并在器材出手时采用爆发式呼气,其效果较本人不憋气要好;徒手操锻炼中,凡扩胸、伸展、两臂上举的动作,一般胸廓扩大,肺内压降低,此时应配合以吸气;而与其相反的动作,则配合以呼气。这样做有利于机体运动和呼吸机能合理地协调发展。

吸烟对呼吸道的影响 由于吸烟会造成气管与支气管的腺体增生,吸烟初期小呼吸道会有溃疡炎性反应,所以常吸烟的人常会咳嗽并有多痰的现象。 已证实,吸烟会导致肺气肿。据估计,有80%~90%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与吸烟有关系。

肺通气障碍 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病环节 气道狭窄 或阻塞 胸壁损伤 呼吸中枢抑制 弹性阻力增加 脊髓高 位损伤 呼吸肌 无力 脊髓前角 细胞受损 运动神经受损

肺泡表面张力↑ 肺泡表面活性物 肺水肿、 急性胰腺炎 质分泌↓、分解↑ 肺栓塞、氧中 毒、毒气中毒 Ⅱ型肺泡上皮受损 肺纤维化 肺顺应性↓ ▲肺组织顺应性下降(The lung‘s compliance↓) 肺栓塞、氧中 毒、毒气中毒 Ⅱ型肺泡上皮受损 肺纤维化 肺泡扩张的 阻力↑ 呼衰 限制性通气不足

思考题: 1、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 2、运动时怎样进行合理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