笫四章 机械能守恒 目 录 ⒈ 功 动能定理 ⒉ 保守力做功与势能 ⒊ 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4. 两体碰撞
在笛卡儿提出动量守恒原理后42年,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 提出了“活力”的概念及“活力”守恒原理。他认为宇宙中运动的 总量保持不变的,应该是 ,而不是 。两者争论一百 多年后,人们逐渐明白,这是两种不同的守恒规律,莱布尼兹 的活力守恒应归结为机械能守恒。 美国物理学家费曼指出:有一个事实,或者说,有一条定律,支配着至今所知的一切自然现象.关于这条定律没发现例外 就目前所知确乎如此.这条定律称作能量守恒.它指出有某一个量,我们称它能量,在自然界经历的多种多样的变化中它不变化.那是一个最为抽象的概念,因为它为一数学方面的原则,它表明有一种数量当某些事情发生时它不变.
㈠ 功 动能定律 一、变力的功 定义: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力在质点位移方向的分量 B A 单位:1焦耳(J)=1牛顿(N).米(m) ㈠ 功 动能定律 一、变力的功 定义:力对质点所做的功等于力在质点位移方向的分量 与位移大小的乘积. A B 功是力对空间的累积作用,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功能决定能量 的变化。 单位:1焦耳(J)=1牛顿(N).米(m)
说明: (1)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2)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时,所作的功: 合力对质点所作的功,等于每个分力所作的功的代数和。 (3) 功率: 单位:焦耳/秒(瓦特)
例题4.1 物体由静止出发作直线运动,质量为m,受力bt,b为常量,求在T秒内,此力所作的功。 解:元功 根据牛顿定律和加速度的定义求
元功: m A 二、质点动能定理 力对物体作功,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发生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质点由A到B这一过程中,力作总功为: B 定义为质点的动能
说明: 质点动能定理——合外力对质点所作的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量 (1)对质点而言,W为合外力的功。 (2)功与动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功与物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相联系,为过程量,动 能决定于质点的运动状态,动能是状态量。 联系:外力的功是动能变化的量度。 (3)功和动能具有相对性,但 具有相对不变性. (4)动能定理同样仅适用于惯性系。动能定理提供了一种 计算功的简便方法.
o x 例题4.2 如图,初始时,绳子垂在桌外的长度为b,设 绳子总长度为L,求绳全部离开光滑桌面时的瞬时速率. 解:方法(1):利用动能定理 b x o 建立坐标系,重力在dt内所作元功为: 由动能定理得:
方法(2):利用牛顿定律 b x o 由牛顿定律得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R O m 由动能定理: 例题4.3 假定地球的密度是均匀的,并沿地球的直径钻一个洞,质点从很高的位置h 落入洞中,求质点通过地心的速度。 解:矢径方向如图所示,设通过 地心的速度为 O m R 由动能定理:
质点在地球外受力为 质点在地球内受力为 故
三、质点系动能定理 设一个系统内有n个质点,作用于笫i个质点的力所作的 功分别为 ,由质点动能定理 对所有质点求和: 功分别为 ,由质点动能定理 对所有质点求和: 质点系的动能定理-----作用于质点系的力所作的功,等于该质点系总动能的增量。
说明: (1) 质点系所受的力分外力和内力。则 (2) 是每个质点所受外力(内力)作功 之和,而不是合力功之和. (3)质点系内力的功. (1) 质点系所受的力分外力和内力。则 (2) 是每个质点所受外力(内力)作功 之和,而不是合力功之和. (3)质点系内力的功. 研究两质点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元功之和为 即一对内力的所作的功仅决定于力和质点间相对位移的标积.
例题4.4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 的静止物体B,在B上又有一质量为 的静止物体A,A受冲击,以 (相对于水平面〕向右运动,A和B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A逐渐带动B一起运动,问A从开始运动到相对于B静止时,在B上运动多远? 解:取A和B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 A B 内力做功不为零,由系统的动能定理
例题4.5 如图,质量为M的卡车载一质量为m的木箱, 以速率v沿平直路面行驶.因故突然紧急刹车,车轮 立即停止转动,卡车滑行一定距离后静止,木箱在 卡车上相对于卡车滑行了 距离,卡车滑行了L距离. 求L和 .巳知木箱与卡车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卡 车轮与地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 Mg N F mg mg L
解:解法一(用质点动能定理求解) 卡车和木箱受力如图.只有二者间摩擦力 和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做功,三力 之受力质点位移各为 . F mg N F mg 卡车和木箱受力如图.只有二者间摩擦力 和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做功,三力 之受力质点位移各为 . 根据质点动能定理得 mg 解得
解法二(用质点系动能定理求解) 视卡车与木箱为一质点系.外力F做功 , 内力做功等于力与相对位移的标积,即 根据质点系动能定理,有 又视木箱为质点,得上面②式.②③联立得与上法相同结果. 注意:⑴卡车与木箱之间相互摩擦力做的功并不等值,表明 一对内力之功并不一定等值反号.⑵滑动摩擦力做正功 或负功,必须在搞清楚力和相对于一定参考受力点位 移的基础上作具体分析.但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代 数和却总是负的.
和竖直分速度分别为u和v,当炮弹到达最高点时, 其内部的炸药产生能量E,使炸药分成 及 两部 分.开始时两者仍沿原方向前进,试求它们落地时相 例题4.6 一炮弹的质量为 ,射出时的水平 和竖直分速度分别为u和v,当炮弹到达最高点时, 其内部的炸药产生能量E,使炸药分成 及 两部 分.开始时两者仍沿原方向前进,试求它们落地时相 隔的距离? 解:炮弹到达最高点在爆炸前具有水平速度u.爆炸后, 和 分别具有水平速度 .由动能定理可得 由动量守恒(x方向)可得
由①、②式可求得(舍去不合题意的一个解) 由最高点落下的时间为: 故 落地时相隔的距离为
y x ㈡ 保守力做功与势能 一、几种常见的力作功 1、重力作功 ㈡ 保守力做功与势能 y 一、几种常见的力作功 1、重力作功 x 重力作功只与质点的初终两处的高度差有关,而与所经过的路径无关。下降运动,重力做正功;反之做负功。
a 2、万有引力作功 如图,M不动,m由a经任一路径到b, 在平面极坐标系中 b 于是 引力作功只取决于质点的初终位置,与路径具体形迹无关。以力心为原点,质点运动由近至远,引力做负功;反之做正功。
x 3、弹性力作功 m 如图,o点为平衡位置,拉长到P点时,伸长量为x: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力所作的功只由弹簧的初终位置决定 x m 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力所作的功只由弹簧的初终位置决定 ,而与形变的过程无关。弹簧形变程度加强,弹性力做负功, 反之做正功。
a c d b 二、保守力与非保守力 F 分析三种力 作功的特点 保守力:作功只与物体的始末位置有关,而与路径无关的力。反之称为非保守力 保守力作功特点的数学描述: 物体沿不同路径从a 到 b,保守力作功
a c d b 沿闭合路径运动一周,保守力作功 保守力沿任意闭合路径作功为零。 非保守力分类:① 称为耗散力(如滑动摩擦力), 非保守力分类:① 称为耗散力(如滑动摩擦力), 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 ② (如爆炸力),将其他形态的能 (如化学能、电磁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势 能 1。势能概念 动能变化定理应用于保守力场将分别得到 重力场 弹性力场 引力场 三、势 能 1。势能概念 动能变化定理应用于保守力场将分别得到 弹性力场 重力场 引力场 将等式两边同一时空点的量合并一起,出现了令人兴奋的方程
上述结论表明,保守力场中质点的运动存在一个“不变量” 已有定义的动能一量与尚未命名的一个新量之和。鉴于 新量与动能项处于平等地位,它的空间特性仅由质点位置决定 ,与质点运动的径迹无关,故称其为势能或位能,记作 。 保守力场 势能的普遍定义式是 即保守力场中,某点的势能等于将质点由该处沿任意路径迁移到某一参考位置,保守力所做的功。
说明: (1)势能总是与保守力相联系。当质点间存在若干种保守力时,就可引进若干种势能。 (2)势能是相对性的。为确定质点系在任一给定位置的势能值,必须选定某一位置为参考位置(势能零点),规定该点的势能为零.而势能零点可根据问题的需要任意选择. (3)势能既然与质点系各质点间相互作用的保守力相联系,因而为体系所共有。 (4)从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来看,势能是比力更为基本的概念, 可以认为它表示质点间的相互作用,或更一般意义上的粒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
2 三种势能: 重力势能 势能零点在地面 引力势能 势能零点在无穷远 弹性势能 势能零点在自然端点 保守力作功可用势能差表示: 2 三种势能: 重力势能 势能零点在地面 引力势能 势能零点在无穷远 弹性势能 势能零点在自然端点 保守力作功可用势能差表示: 即:保守力对物体作的功等于物体势能增量负值。
3 势能曲线 r 当坐标系和势能零点一经确定,势能仅是坐标的函数。 势能随坐标变化的曲线称为势能曲线。如图: Ep mgh h 势能曲线的用途: ⑴ 求平衡位置及判断平衡的稳定性. ⑵ 由势能曲线求保守力.(力是矢量,而势能是标量,一 般情况下,确定标量函数比确定矢量要容易)
保守力与势能的关系:
㈢ 机械能守恒定律 一、质点系的功能原理 根据质点系动能定理 功能原理 质点系机械能的增量,等于外力与非保守内力对质点系作功之和
当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和内非保守力作功为零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 根据功能原理: 当 即 当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和内非保守力作功为零时,系统机械能守恒。 或 或可写为:
几点说明 (1)当摩擦力作为体系外力时,对体系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而摩擦力作为体系内力时,必定是成对出现的。因摩擦力总是与两物体的相对位移反方向,因而,动摩擦总是消耗体系的机械能,是一种耗散力,而静摩擦力不同,它不消耗体系的机械能。 (2)尽管在任何惯性系中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都可应用,但力所做的功、体系的动能和机械能的数值在不同的参考系中并不相同。而且,一个体系在一个参考系内机械能守恒,在另一个参考系机械能未必守恒。 (3)可以说,机械能守恒及其条件的确立,在物理学中开创了关于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与守恒新天地,从而在更大的范畴中确立了能量的转换与守恒规律。
三、柯尼希(Konig)定理 对孤立质点系,在质心系里,体系的动量恒为零,质心系 是惯性系,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照样适用.但相对质心系 和其它惯性系(如实验室参照系),功和能未必相同。具体地 说,外力的功和体系的动能相对两个参照系的值不一定相同。 相对一定惯性参照系,质点系的动能为所有质点的动能之和 设 为质点系的质心速度, 为笫i个质点相对质心系的速 度,则有 代入上式得
柯尼希定理-体系动能等于质心动能和体系相对质心系 其中笫三项中 于是 质心相对惯性系动能 体系相对质 心系动能 柯尼希定理-体系动能等于质心动能和体系相对质心系 的动能之和.
四、三种宇宙速度 笫一宇宙速度-人造卫星 飞行物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环绕地球运行,成为人造卫星. 笫二宇宙速度-人造行星(太阳系) 飞行物冲出地球引力范围而围绕太阳运动,成为人造行星。脱离地球引力的最低水平速度被称为笫二宇宙速度. 分别考虑r处和无穷远处的机械能
应当满足机械能守恒,即 ,于是 取其等于零,得笫二宇宙速度 笫三宇宙速度-人造行星(银河系) 飞行物冲出太阳的引力范围而成为银河系中的人造行星. 根据笫二宇宙速度的同样原理,得到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笫三宇宙速度
其中太阳质量 (地球质量) ,日地 平均距离 (地球半径),故 这是从日心系看飞行器冲出的速度,自然其中包含了地球绕 太阳的公转速度 ,两者相减 这是地球参考系看来,飞行器冲出地球引力范围时,应有的 速度.再追溯到地面附近h高度,发射速度 应当满足机械能守 恒,即
综上所述,三种宇宙速度均立足于地球上空预定高度,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三个特征速度: 注意到 ,故 最后得出笫三宇宙速度 综上所述,三种宇宙速度均立足于地球上空预定高度,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三个特征速度: 当 ,发射体环绕地球作椭园轨道运行; 当 ,发射体环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行; 当 ,发射体将沿双曲线轨道离开太阳系.
㈣ 两体碰撞 所谓碰撞,是指两质点相互接近,运动状态发生迅速变化的 一、正碰-对心碰撞(一维碰撞) ㈣ 两体碰撞 所谓碰撞,是指两质点相互接近,运动状态发生迅速变化的 现象.碰撞的特征是极短的时间和强烈的相互作用. 一、正碰-对心碰撞(一维碰撞) 碰撞前两球速度均沿两球中心 连线.满足: ①动量守恒定律 ②碰撞定律 恢复系数 说明: ① e=0 完全非弹性碰撞 ② 0<e<1 非弹性碰撞 ③ e=1 完全弹性碰撞
讨论: ⑴当两物体发生对心碰撞时,由以上两方程解得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 由此可知,对于完全弹性碰撞,e=1,动能守恒;
⑵ 质心系中的正碰撞 上面讨论的是在实验室系(L系)中正碰撞.而在质心系 (c系)中,由于对质量中心的动量之和永远为零,故在 质心系中描写碰撞,表达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清晰. 在L系中,质心速度为 在c系中,设碰撞前后两质点的速度分别为 和 则 由这两方程可得
二、弹性斜碰撞(二维碰撞) 在c系中,碰撞损失的动能为 思考:如何把质心系的碰撞结论化回实验室坐标系? 提示: 碰撞前两球的速度 不在两球中心连线上的碰撞叫 斜碰.一般情况下,斜碰为三维问题.若 ,则变为二维 问题.
在完全弹性碰撞中,动量和能量都守恒,有 b 如图,取 的方向为x轴,则上 面笫一式化为 式中 称为散射角.另外,碰撞结果还与碰撞前两小球中 心在y方向上的距离b有关.b称为瞄准距离.b=0时即为正碰. 通常,应用实验方法测出上面四个未知数中的一个,才 能求出其余三个未知数.
例题4.7 如图,质量为M的物块A在离平板为h的高度 处自由下落.落在质量也为M的平板B上.已知轻质弹 簧的倔强系数为k,物体与平板作完全非弹性碰撞, 求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 解:本题可分为三个物理过程 A h ⑴物块A下落 B ⑵物块A与平板B发生碰撞 ⑶碰撞后弹簧被压缩 机械能守恒
弹簧被最大压缩时 h B 如图,取弹簧不承载平板 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0.则 平板B放上后位移为 ,物 块A碰撞后位移为 ,则 根据机械守恒式,得 而
将①、②、④式代入③式,整理后得 解之得 因 ,故应将负根舍去.得碰撞后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本章基本要求 ⒈ 掌握功的定义及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 ⒉ 理解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定理的意义及其应用. ⒊ 掌握保守力和由之定义的势能的概念.掌握重力势能、 万有引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特别注意 势能零点的选择. ⒋ 熟练掌握机械守恒定律,并能联系动量守恒定律解决 一些问题. ⒌ 初步掌握质心系的特征,理解柯尼希定理及应用. ⒍ 掌握两体碰撞的基本规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