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老子雕像 孔子画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百家争鸣 ” 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含义: 所谓 “ 百家 ”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主要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阴 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 争鸣 ” :指当时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或思 想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他们 著书立说,广收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Advertisements

A Learn.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Canada the UK the USA China Australia.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熟读背诵 2. 理解文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3.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 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 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复习 1 、孔子是春秋时期 人,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 、 。是 学派 的创始人。 2 、《论语》是怎样的一本书? 3 、背诵《论语》八则第一则。 鲁国 教育家思想家儒家.
《论语》十则 1 、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 2 、畅读课文,并且背诵 各则语录。 3 、理解各则语录。 4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5 、学以致用。 学习目标:
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 ( 一 ) 儒家 孔子 孟子 荀子 ( 二 ) 道家 老子 庄子 ( 三 ) 法家 韩非子 ( 四 ) 墨家 墨子.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2014 年 9 月 28 日. 探究:孔子思想在今天的社会价值?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一课 《论语》六则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字仲 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的 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 代表人物。 《论语》是 “ 语言的论纂( zuăn )” ,是 语录的意思,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 行,共 20 篇,语录体散文。南宋朱熹把.
《论语》十则 ( 公元前 公元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 ( 今山东曲阜市 )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
深圳市高级中学丁要贤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2016年9月3日 第 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孙膑 墨家 法家 兵家 孔子 老子 庄子 道家 孟子 儒家 诸子百家出现在哪一时期? 背景如何? —— 春秋战国.
【教学目标】 掌握春秋时期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认识老子和他的《道德经》;深入了解孔子 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了解《孙子兵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价值;弄清春秋时期在科 学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重点难点】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老子、孔子和孙子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思想。难点是轻天重.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孔孟学习论. 孔子(前 511- 前 479 ), 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学派 的创始 人。《论语》是孔子 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 言 行 的记录,共二十篇。它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 据。南宋时,朱熹把它 《大学》《中庸》《孟 子》合为 “ 四书 ”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时代背景 周政权衰落,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 间传播知识,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 自由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 了人才。 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纷变法, 以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统治者 四处网罗人才,文士们对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 现了 “ 百家争鸣 ” 的局面。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总结与反思 by 张 Andy. 观念转变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期末考试 名言警句 教学总结与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To learn without thinking, one will be lost in his learning. To think.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 百家争鸣 ” 的含义: 所谓 “ 百家 ” :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 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 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 “ 争鸣 ” 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 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三位数减法.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论语》十则.
Lún 《论语》十则.
复习课.
机械教研组教学课件 欢迎莅临指导 授课人:王小政 江苏省海安县双楼中等专业学校.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论语》导读 第五讲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 ——仁学的扩展内容.
孔子和学生 敏而好学 温故而知新 ……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狮子王》.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请思考: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呢?
高中历史必修三 文化史专题.
第1课 孔 子 与 老 子 ■孔子的学说 ■老聃与《道德经》.
必修(Ⅲ)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从孔子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孟子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墨子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韩非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
温故而知新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同时,也掀起了一场社会大变革的风暴。结合所学知识,这一时期的变化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西藏 Tibet.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4.2 证明⑶.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和书写blackboard,desk,chair,schoolbag,between,beside; 2、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结构: Danny is between the desk and the chair. Jenny is beside Kim.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孔子和学生.
Welcome to my ppt 申鹏昌 07化二.
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2).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课 孔子与老子 老子雕像 孔子画像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二历史必修III(岳麓版)第一章第一课。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套教材将孔子、老子列为第一课,突出了孔子和老子在古代主流思想中的地位。 2、本专题课标要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的重大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其中,本课的课标要求为:知道儒家和道家,了解孔子和老子两位思想家,了解孔子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说教材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孔子和老子,了解他们的主要思想,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形成,理解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论语》《道德经》摘录的材料分析,知道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通过漫画和动画短片,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老子思想的理解;通过“农民工刘明明车祸后的遭遇”这件事,引导学生认识“仁”和“为政以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儒家的社会责任感和领悟道家的智慧,增强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说教材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孔子和老子的主要思想;孔子思想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老子创立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难点:理解“仁”、“礼”、“道”等概念;体会老子思想的智慧之处及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仁”、“礼”、“道”等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

二、说学生 对于孔子和老子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有所了解,但不一定有深刻的体会。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温故知新,对这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以此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三、说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的特点,学生可能对单纯的思想史不感兴趣,所以教学中我采取“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视频),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历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冷成金在他的专著《读史有智慧》中说:如果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智谋型文化,那么,法家智慧是最刻毒的一页,兵家智慧是最冷峻的一页,佛家智慧是最超脱的一页,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 儒家和道家的创始人分别是谁?为什么冷教授会认为:儒家智慧是最深刻的一页,道家智慧是最聪明的一页?

孔子画像 论语碑刻

材料一:晋平公射鸟,偏落,令仆捕之,不得,欲杀仆。 材料二:厩(马棚)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在对待人的问题上,孔子与晋平公有何不同? 材料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材料四:“苛政猛于虎也” “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材料一: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认为实现“爱人”途径是什么? 材料一: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二: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在什么背景下提出“仁”的学说?

材料一《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材料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 “仁”和“礼”是有什么内在关系?你如何来看待孔子的“仁”和“礼”的思想?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材料二:“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对执政者的要求是什么?“为政以德”有什么现实意义?

2007年3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 年仅24岁的辽宁省大洼县农民工刘明明,在前不久发生的暴风雪中遭遇车祸,造成多处骨折。同行者为救他的性命,12次向人下跪求救,却屡遭冷遇,最终命丧狂风暴雪之中。 据与刘明明一同在饭店打工的厨艺师傅高波等人介绍,在危难之时,他们无数次地不断求救于当地的120、110。 120或是回答“雪太大,车出不去”,或是推给110;110则回答“已告巡警”就不再接听,或是又推回给120。更有甚者,警车绕道而走,120见死不救。 通过这件事,请你谈谈“仁”和“为政以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教育思想: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现在有什么借鉴作用? 教育原则: 有教无类 教育原则: 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当仁不让于师”等。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对现在有什么借鉴作用?

杏坛:传说中孔子聚徒讲学的地方。

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

孔子封号 汉代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 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 清世祖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孔子在韩国 孔子在日本 孔子在越南 孔子在汉城 孔子在德国 孔子在英国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 美国文化部长说:孔子的人格与他的业绩,值得受到中国和全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法国文化部长说:从久远的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孔子这位中国和全世界著名的思想家与哲学家。 孔子的思想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向全球伦理宣言》

问题探究 为什么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期并未受到太多重视?他的思想在儒家思想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井盖被盗后 面对下水道井盖屡屡被盗的情况,儒家用什么方式来处理这一问题?道家又是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呢?

赵孟頫书法作品《道德经》部分

材料一:道可道,非常道。 材料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材料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材料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材料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通过材料中可以看出老子什么样的哲学思想?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材料一:我无为也,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材料二:“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老子的治国主张是什么?“无为”是不作为吗?你如何看待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道家与历史文化」 老子:影响力 道家思想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处处呈现其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道家与历史文化」 汉初黄老无为而治 文景之治 在汉文帝、景帝时期,由于二帝都以道治国,提倡节俭,轻徭薄赋,减轻刑罚,与民休息,使国家长时间处于安定的状态,人民的生产日渐提高,国家日趋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老子:影响力 宗教:道家与道教 老子被奉為太上老君 道教尊老子為神

老子:影响力 魏晋玄学之风 曹丕 嵇康

老子:影响力 文学:山水田园诗 田園詩人陶淵明 煙波浩渺的洞庭湖,曾為孟浩然筆下壯觀的景致。 謝靈運

艺术:中國傳統山水畫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 老子:影响力 艺术:中國傳統山水畫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響 《竹溪六逸圖》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歷史上一些文人雅士往往寄情於自然,追求淡泊脫俗的生活。 《畫王維詩意圖軸》正是王維晚年隱居輞川別墅,專意於山水詩作的生活寫照。

「生活中的道家」 别以为道家思想是千百年前的产物,便与生活在21世纪的你无关。无论从科学发展、环境保护以至医药养生来看,道家思想都为现代人带来了新的智慧和启迪。快进入「生活中的道家」,发掘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课后作业: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于儒学的现代价值的认识。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有以下几方面: 1、通过创设情景,引用文字、漫画、视频等各种材料,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注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把所学知识与现实应用相结合,既延伸了课内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教学中也发现某些不足,比如对一些文言文材料的解释不够到位。

板书设计: 一、孔子及其思想 (一)孔子的主要活动 (二)孔子的思想 1.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逐步改良 3.天道观:敬天地远鬼神 4、孔子的教育思想 5、孔子的地位和影响 二、老子及其思想 (一)老子及其著作 (二)老子的思想 1、“道”的哲学概念 2、哲学思想:辩证法 3、政治思想:无为而治 4、老子思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