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 建 築 標 章.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DESIGN REINVENTED 張婷. DRAIN COVER + = 百葉窗的構想加上邊邊做成斜的設計 , 讓雨水更容易集中不會 淤積在路邊 , 行人或自行車在靠路邊行走時也不會出現鞋跟或 輪胎卡在水溝蓋的情況 。
Advertisements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小學六年級 常識科 香港環境問題 ~ 廢物污染.
綠建築抗震與隔振防音最新工程技術講習會 1-1.綠建築音環境性能要求簡介及 工程設計實例 主講人:王偉輝 中華民國97年3月27日.
桃園市都市設計審議報告書 審議項目:□ 1.建築基地綜合設計(申請審查部分請打勾) □ 2.屋脊裝飾物審議 □ 3.裝飾柱/裝飾版審議
健康綠建材.
會呼吸的房子 報告者:賴彥丞.
幸福建築學 授課教師:梁佳美 授課日期:
Unity3D.
綠色建築 姓名:蔡晉維 學號:
永續校園規劃與管理 第八講 綠建築理論與實務 授課教師: 彭立沛 2003/04/26.
認識綠建築 以北投圖書館為例子.
98年度公共建設相關專業人員永續公共工程講習
開始囉.
綠色旅遊 Green tourism 在台灣的趨勢與導遊發展
人與環境-期末小組報告 綠建築與環境永續利用之比較: 臺北大學v.s.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1011學期人文精神(二) 實踐分享企劃書 永續經營-綠建築
森森不息- 愛林、保林、護林宣導 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
智慧建築 (Intelligent Building)
綠建築.
醫院建築發展趨勢-永續綠建築概念發展應用之探討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國立瑞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實踐樓改建工程 綠建築標章申請說明 日期:民國九十八年七月十五日.
候選綠建築證書申請 申請單位:台北縣新莊市公所 設計單位:陳信樟建築師事務所 個案名稱:丹鳳派出所•里活動中心.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第七章 資訊系統評估 授課老師:褚麗絹.
組員:曾琇豊 林炘慧 戴琳 陳慧蓉 蔡宜萍 黃儀君
京都議定書 為了抑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防制氣候變遷,聯合國於1992年地球高峰會舉辦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第六組 許茹雯 李翔雲 王秀旬 張碩峰 麥嘉容 廖子誠
中研院誠徵博士後研究員 一、基礎方面的研究: 二、應用方面的研究: 三、資格: 四、意者請備履歷、自傳及論文於104年06月30日前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105年 台達電子能源課程 第四堂課 關鍵行動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關鍵行動.
認識能源 ---你我都是節能小尖兵 泰安國小 郭冠妤製作.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第十章補充 允收抽樣.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的因應之道.
校園生物多樣性 作者:林姿妡 指導老師:張瑛蘭.
台灣的人口 教學者:李蕙娟 年級:二年級.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施工估價 第十三章 完整估價 樓板厚度控制器 93/2/19 林金面編著◇文笙書局出版◇版權所有◇翻版必究.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全球暖化的啟示 第三組 (綠化地球敢死隊).
全球暖化 自然組 第三組 組員:楊凱翔、呂家萱、黃思賢.
第十三章 品質成本分析.
水與綠建設計畫 滾動式檢討報告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93年7月1日.
貳、設計理念與構想 1.立面設計理念-藝術與美術意象 2.自然取向設計 3.綠建築省能色彩計畫 景觀造型設計及色彩計畫 自然共存
一、前言 日常生活使用的水量中,廁所沖洗約佔35%。 再生水的利用 沖洗廁所、清洗車輛、噴灑街道、空調、消防 、景觀用水及河川湖泊補充水等。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座標系統與圖形介面 分子結構的建立.
機綠. 在這綠色老屋 碰撞出更多 人與人相遇的機 率 綠.
全球環境的變遷 溫室效應與全球暖化現象 臭氧層的破洞 森林的消失 物種快速滅絕 酸雨的危害 人為沙漠.
細胞.
南投縣草屯鎮 平林國民小學校園重建計劃.
ARTECH INC 大元建築及設計事務所.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桃園鐵路地下與高架化 ~引起的問題爭議不斷 ~.
花王集團.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自來水系統 生科、航太、機械、通訊及研發 自來水 下水道系統 循環水 總用水量 光電及半導體產業 污水處理廠 排放140640
第一章 電子商務簡介 第一篇 電子商務概論篇.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節能人生.
單元三 人文科技新世界 二、永續節能「綠建築」.
台灣全球運籌發展協會 亞洲供應鏈助理管理師證照課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綠 建 築 標 章

綠 建 築 定義-3概述 "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 產生最少的廢棄物“ 也就是環保的建築工程。 "花費最少的資源建造, 產生最少的廢棄物“ 也就是環保的建築工程。 一、前言 台灣地處亞熱帶,四季氣候宜人,雖夏天悶熱但日照良好。因地理環境因素,能源供應與水資源利用始終是個嚴肅的課題。除了台灣本身的嚴厲需求,加上世界潮流的推進,台灣需要做非常嚴謹的規畫,並克服資源的分配。環顧現在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在室內,不在辦公室、學校就是在家中。所以建築上的設計改進變成我們目前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一個生態、節能、減廢與健康的建築,我們統稱的「綠建築」於焉誕生。 台灣在近幾十年的發展中,養成國內許多高素質的國民與具有國際觀的活動,經過國內建築界產、官、學、研共同的努力開發、創新,訂定了我國自行開發的綠建築九大指標評估系統,並展開與國際間其他國家地區綠建築發展與評估系統互相交流,而於2004年正式向世界綠建築協會申請入會,共同分享我國自行研發的評估系統。

九項綠建築評定指標 AVSEQ05 -與傳統建築的差別 至少通過「日常節能」、「水資源」兩項指標,才可候選綠建築標章。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二、綠化量指標。 三、基地保水指標。 四、日常節能指標。 五、CO2減量指標。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七、水資源指標。 八、污水拉圾改善指標。 九、室內環境指標。 凡建築物需經過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指定機構,至少審核通過其中「日常節能」、「水資源」兩項指標,才可取得候選綠建築標章。

一、生物多樣性指標 係在顧全「生態金字塔」最基層的生物生存環 境,亦即在於保全蚯蚓、蟻類、細菌、菌類之 分解者、花草樹木之綠色植物生產者以及甲蟲、 蝴蝶、蜻蜓、螳螂、青蛙之較初級生物消費者 的生存空間。唯有確保這些基層生態環境的健 全,才能使高級的生物有豐富的食物基礎,才 能促進生物多樣化環境。 過去許多人談到生態,就以為是要去保護黑面琵鷺、台灣彌猴或梅花鹿等樣版動物,殊不知生活於我們屋角石縫下的蟾蜍、蜈蚣,或長於枯樹上的苔蘚菇菌均是貢獻於生態的一環。

二、基地綠化 利用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以及屋頂、陽台、外 牆、人工地盤上之覆土層來栽種各類植物的方 式。

基地綠化的目的AVSEQ16-廢棄土處理 可怡情養性,同時促進土壤微生物活動,對生 態環境有莫大助益。 綠化被公認為可吸收大氣二氧化碳最好的策略, 有助減緩地球氣暖化的危機。 藉鼓勵綠化多產生氧氣、吸收二氧化碳、淨化 空氣,進而緩和暖化現象、促進生物多樣化、 美化環境的目的。

三、基地保水指標 AVSEQ13. 指建築基地內自然土層及人工土層涵養水分及 貯留雨水的能力。 基地的保水性能愈佳,有益於土壤內微生物的 活動,維護建築基地內之自然生態環境平衡。

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 增加土壤地面-可增加雨水的直接入滲效果,通常 土壤地面用來作為種植植栽的綠地,屬於最自然、 最環保的保水設計。 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水低地」。 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 增加透水舖面-一般良好透水鋪面的透水性能相當 於裸露土地,可以增加透水鋪面積。 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水低地」。 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 貯留滲透設計-就是讓雨水暫時貯存於水池、低地, 再慢慢以自然滲透方式滲入大地土壤之內的方法, 是一種兼具防洪功能的生態透水設計。 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水低地」。 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加強基地保水性能的手法: 花園雨水截留設計-指設置於建 築物屋頂、陽台及有地下室地面 等人工地盤上的花園植栽槽,採 用截留雨水的設計,以達到部分 保水的功能。 基地開發應盡量降低建蔽率,並且降低地下室開挖率。至少保有法定空地一半以上未開挖地下室才容易達成基準要求。 盡量將空地全面綠化,並盡量將車道、步道、廣場等人工鋪面設計成透水鋪面,只要有法定空地之八成做成透水鋪面即可達成。 可利用裸露空地上之綠地造園融入「景觀貯留滲透水池」設計。 大面積社區開發時,可利用露天停車場、廣場、遊戲場、綠地設計成「貯留滲水低地」。 對於屋頂、陽台、地下室之地面層,可盡量做成花園以涵養雨水。

四、日常節能指標-太陽能 AVSEQ07.-被動 AVSEQ08.-主動 即以空調及照明耗電為主要評估對象 「日常節能指標」定義為夏季尖峰時期空調系統與照明系統的綜合耗電效率。 大氣中最主要的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 等三種,以CO2氣體對全球氣候溫暖化影響最大。在建築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起因於能源使用,建築產業的耗能則包括空調、照明、電機等「日常使用能源」,以及使用於建築物上的鋼筋、水泥、紅磚、磁磚、玻璃等建材的「生產能源」。

日常節能如何達到 -AVSEQ09.-通風 AVSEQ10.-採光 AVSEQ11.-玻璃.牆壁 三大方向。 1.建築外殼節能設計︰ 屋頂的隔熱處理等 建築外殼開窗率 開口部的外遮陽設計 建築物之座向方位 避免全面玻璃帷幕之 外殼設計 依據實際熱負荷預測值選用適當適量的空調系統

開口部的外遮陽設計 外遮陽設計

座向方位 座向方位

日常節能如何達到 2.空調節能︰ 依空調使用時間實施 空調區劃、依據實際 熱負荷預測值選用適 當適量的空調系統、 選用高效率熱源機器。 3.照明節能重點:建築室 內牆面及天花板採用 明亮設計、採用高效 率燈具、盡量採自然 採光設計及利用自動 晝光節約照明控制系 統。 依據實際熱負荷預測值選用適當適量的空調系統

日常節能如何達到

五、二氧化碳減量指標 AVSEQ15.-自然建材永續使用 指所有建築物軀體構造的建材(暫不包括水電、 機電設備、室內裝潢以及室外工程的資材),在 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能源而換算出來的CO2排放 量。 溫室氣體 所謂「溫室氣體」就是會造成氣候溫暖化的大氣氣體,地球氣候高溫化是現在最嚴重的地球環保課題,而氣候高溫化最主要的因素在於大氣的溫室氣體增加。大氣中最主要的溫室氣體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 等三種,以CO2氣體對全球氣候溫暖化影響最大。在建築產業的溫室氣體排放主要是起因於能源使用,建築產業的耗能則包括空調、照明、電機等「日常使用能源」,以及使用於建築物上的鋼筋、水泥、紅磚、磁磚、玻璃等建材的「生產能源」。

二氧化碳減量如何達到合格標準 1. 結構輕量化─ 最具體的做法為推行 「鋼構造建築」 「金屬帷幕外牆」。 鋼構造建築 ,降低建材使用量,進而減少建材之生產耗能與CO2排放。但是使用熱帶林木則不然 鋼構造建築

金屬帷幕外牆

二氧化碳減量如何達到合格標準 2.合理的結構設計─ 降低建材的使用量 減少不必要的造型結構荷重。 2.合理的結構設計─ 降低建材的使用量 減少不必要的造型結構荷重。 ,首重合理而經濟的結構系統設計,亦即盡量使建築物的跨距設計合理化,保有均勻對稱的平面、立面、剖面等設計

二氧化碳減量如何達到合格標準- 3.採寒帶林木為 材料的原木結 構、集成材木 構造、預鑄木 構版、木地板 等材料,可儲 存大量大氣中 的CO2。 ,但是使用熱帶林木則不然

六、廢棄物減量指標 係指建築施工及日後拆除過程所產生的工程不 平衡土方、棄土、廢棄建材、逸散揚塵等足以 破壞周遭環境衛生及人體健康者。

廢棄物減量指標之目的 本「廢棄物減量指 標」以廢棄物、空 氣污染減量及資源 再生利用量為指標, 如:有效噴灑水, 洗車台,擋風屏 (牆),防塵網,人 工覆被等措施。考 慮地形地貌變化設 計。 以倡導更乾淨、更環保的營建施工為目的,藉以減緩建築開發對環境的衝擊,並降低民眾對建築開發的阻力,進而增進生活環境品質。

廢棄物、空氣污染減量及資源再生利用

防塵網

七、水資源指標 係指建築物實際使用自來水的用水量與一般平均用水量的 比率,又名「節水率」。其用水量評估,包括廚房、浴室、 水龍頭的用水效率評估以及雨水、中水再利用之評估。 本指標以每人每日平均用水量250公升為一般住宿類建築用水量之標準。住宿類建築之指標以實際節水率必須低於0.8為標準。另以省水器具採用節水率作為其他類建築節水標準,且須高於採用節水率0.8為標準,才符合獎勵水準。

達到及格標準之設計原則-AVSEQ13.DAT-雨水儲留 建築節水設計中以節水器 具最直接有效。其中採用 兩段式節水馬桶及無浴缸 之節水淋浴最有效。 雨水再利用系統有很好的 節水功能,可優先採用。 指標希望能積極利用雨水與生活雜用水之循環再利用的方法(開源),並在建築設計上積極採用省水器具(節流),來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當建築開發案中,全面使用省水馬桶、水栓、淋浴設備時,可輕易獲得本評估基準的獎勵。

八、污水垃圾改善指標與目的 為輔佐污水處 理設施功能, 本指標針對生 活雜排水配管 系統介入檢驗 評估,以確認 生活雜排水導 入污水系統。 指標著重於建築空間設施及使用管理相關的具體評估項目,是一種可讓業主與使用者在環境衛生上具體控制及改善的評估指標

九、室內環境指標AVSEQ18.DAT-清潔 主要在評估室內環境中,隔音、採光、通風換 氣、室內裝修、室內空氣品質…等,影響居住 健康與舒適之環境因素,希望藉此喚起國人重 視室內環境品質,並減少室內污染傷害以增進 生活健康。

室內環境指標的目的 本「室內環境指標」以 音環境、光環境、通風 換氣與室內建材裝修等 四部份為主要評估對象。 尤其在室內裝修方面, 鼓勵儘量減少室內裝修 量,並盡量採用具有綠 建材標章之健康建材, 以減低有害空氣污染物 之逸散,同時也要求低 污染、低逸散性、可循 環利用之建材設計。

智慧控管:AVSEQ14-游泳池 AVSEQ22-消防 .AVSEQ23-智慧控管. AVSEQ24-省能(太陽能). 防震 消防 省能設備

綠 建 築的積極定義 建築由過去的消極定義「消耗最少地球資源, 製造最少廢棄物的建築物」,擴大為「生態、 節能、減廢、健康的建築物」的。

The end

生物多樣性的目的 本指標的目的主要在於提升大基地開發的綠地 生態品質,尤其重視生物基因交流路徑的綠地 生態網路系統。本指標鼓勵以生態化之埤塘、 水池、河岸來創造高密度的水域生態,以多孔 隙環境以及不受人為干擾的多層次生態綠化來 創造多樣化的小生物棲地環境,同時以原生植 物、誘鳥誘蝶植物、植栽物種多樣化、表土保 護來創造豐富的生物基盤。

基地保水之目的 藉由促進基地的透水設計並廣設貯留滲透水池 的手法,以促進大地之水循環能力、改善生態 環境、調節微氣候、緩和都市氣候高溫化現象。 以往建築基地環境開發常採用不透水舖面設計,造成大地喪失良好的吸水、滲透、保水能力,減弱滋養植物及蒸發水分潛熱的能力,無法發揮大地自然調節氣候的功能,甚至引發居住環境日漸高溫化的「都市熱島效應」。此外,過去的都市防洪觀念,都希望把建築基地內的雨水盡速往鄰地排出或引流至都市公共下水道系統,造成都市公共排水設施極大的負擔,形成低窪地區每到大雨即淹水的窘境。基地保水性能與土壤的透水效率有關,基地保水指標僅針對透水性較好的粉土、砂土土壤而評估;至於透水性不良的黏土土壤,則因其保水性能惡劣,實施相關保水設計並無實質意義。

通過其中「日常節能」、「水資源」兩項指標,才可取得候選綠建築標章。

如何達到合格標準 基地土方平衡設計─ 任何建築開發案最好能夠以土方之零排放與零需求為原則,多餘土方與不足 土方均有害於地球環保。建築設計前應慎重考慮地形地貌變化設計與地下室 開挖上取得最佳的挖方填方平衡計畫。 結構輕量化─ 為了降低營建廢棄物與施工空氣污染,建築結構的輕量化設計是首要目標, 亦即盡量採用鋼構造與金屬外牆設計,或採用大跨距的木造建築物。 營建自動化─ 如不能採用鋼構造而採用RC、SRC構造時,應儘量引進營建自動化工法以降 低營建污染,例如採用系統模板、預鑄外牆、預鑄樑柱、預鑄樓板、整體預 鑄浴廁、乾式隔間等自動化的工法,對施工中的廢棄物減量有莫大的助益。 多使用回收再生建材─ 使用回收再生建材相當於減少建材生產能源、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少營建 廢棄物,一舉數得。 採行各種污染防制措施─ 欲減少建築施工過程的空氣污染,首要工作即加強工地污染管理,且列入施 工管理的重要工作。擬訂施工計畫時應將可行的各項空氣污染防制措施,如 有效噴灑水,洗車台,擋風屏(牆),防塵網,人工覆被等。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之目的 為輔佐污水處理設施功能,本指標針對生活雜 排水配管系統介入檢驗評估,以確認生活雜排 水導入污水系統。此外,本指標也希望要求建 築設計正式重視垃圾處理空間的景觀美化設計, 用以提昇生活環境品質。

如何達到合格標準 污水垃圾改善指標大多為興建設備空間與營建管理有關 的規定,業者要從規劃設計階段開始注意改善。但暨有 建築物較難符合本指標的要求。 建築業者要在設計施工階段,即預留專用洗衣空間及排 水孔,並確實督導水電設計及施工者將排水管接續至污 水系統,即達指標合格要求。 住宅以外的其他建築物,在建築設計施工中,要確認專 用廚房、洗衣、更衣浴室空間的雜排水配管系統是否確 實導入污水系統。 在垃圾處理指標上,最有利的條件在於預先留設有充足 垃圾處理運出空間,並以景觀綠化美化的方法來設計專 用垃圾集中場。其次是執行資源垃圾分類回收管理系統, 或設置冷藏、冷凍或壓縮等垃圾前置處理設施。

基地綠化注意事項: 在確保容積率條件下,應盡量降低建築物建蔽率以擴大綠地空間。 空地上除必要鋪面之外,應全面留為綠地。 在大空間區域應盡量種植喬木,其次再種植棕櫚樹,然後應在零 散綠地空間種滿灌木。 在喬木及棕櫚樹下方的綠地應盡量密植灌林,以符合多層次綠化 功能。 即使在人工鋪面上,也應以植穴或花盆方式,盡量種植喬木。覆 土深度足夠,其二氧化碳固定效果均視同於自然綠地的喬木。 盡量減少花圃及草地,尤其人工草坪對空氣淨化毫無助益。 利用多年生蔓藤植物攀爬建築立面爭取綠化量。 盡量在屋頂、陽台設計人工花台以加強綠化,但是應該注意其覆 土量及防水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