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学习目标 1、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2、体会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 3、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散文以游记著称,自成一家 郁达夫(1896年——1945年),原名郁文,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留学日本,十年异国生活,激发了爱国热忱。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等人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加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南洋参加反日活动。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主要作品: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 散文以游记著称,自成一家
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 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住了近3年。 1936年2月赴福州。在这段期间,他思想苦闷, 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这3 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 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 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故都的秋》就是此时的作品。
在这样特殊的境遇中,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有何特点?
故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作者不远千里赶上北平,饱尝这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他饱尝了哪些故都的秋景?
秋晨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秋景
郁达夫不写故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而单单选取了秋晨、秋槐、秋蝉、秋雨和秋果,这些景物是怎样体现了故都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秋晨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 这里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了天空的颜色,牵牛花的色彩,驯鸽的飞声,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透露出悠闲、惬意、宁静、落寞的感怀。
秋槐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秋晨的幽静、作者的清闲、内心的落寞似乎在“柔软的触觉”“扫帚的丝纹”中流淌。
秋蝉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北平家家户户的衰弱的残声隐约透露出清秋的寂静、清幽和秋蝉对生命告别的绝唱的悲凉。
无忧无虑的都市闲人——清闲 凉风中的秋雨——清幽、寂静 时光流逝的感叹——悲凉 秋雨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无忧无虑的都市闲人——清闲 凉风中的秋雨——清幽、寂静 时光流逝的感叹——悲凉
作者观察细致,感触入微,从秋果的颜色、形态入手,写出了秋的落寞和悲凉。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作者观察细致,感触入微,从秋果的颜色、形态入手,写出了秋的落寞和悲凉。
“一切景语即情语”,此时提倡“静的文学”“遁世文学”,五福秋景图恰好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符。 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到,才能表现的这样细腻深刻。 “清”“静”“悲凉”既是对客观事物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的内心的感受。 清——清幽、清闲——恬静、安谧 静——幽静——细腻、深邃 悲凉——落寞——萧条、凄凉 “一切景语即情语”,此时提倡“静的文学”“遁世文学”,五福秋景图恰好与作者此时的心境相符。
本文写景与《荷塘月色》有何不同? 本文作者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没有占有很多篇幅。《荷塘月色》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为景掩藏;本文则略于写景,尽为抒情,更给人厚重感。
五幅秋景图的写作顺序可以调换吗?
五幅秋景图既不是按照空间顺序,也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写作,五幅图画可以调换顺序。这正是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古人写秋有许多诗文,如刘禹锡赞秋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杜甫悲秋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那么,本文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白干——浓烈 馍馍——韧性 大蟹——肥美 骆驼——厚重 通过比较,间接抒发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秋的热爱!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白干——浓烈 馍馍——韧性 大蟹——肥美 骆驼——厚重 通过比较,间接抒发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秋的热爱!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皇帝子孙保有的旧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