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冯 凭
一、正确把握新的课程理念 二、科学转变教学设计的策略 三、合理设置和实施活动教育 四、科学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五、逐步改变评价方式
一、正确把握新的课程理念 落实三维目标、强化学习过程、突出探究式学习。 把学习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领域 存在的问题: 对探究学习和学习过程关注不够 过度强调探究学习,忽略其它学习方式
关注探究学习的几个问题 (一)探究教学不是启发式教育 (二)探究式学习没有固定的程序 (三)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
(一)探究教学不是启发式教育
案例1: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一: (教材11页探究活动) 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九大行星数据回答问题: (1)请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及其体积、质量的大小等方面分析地球具有这些条件的原因。 (2)太阳比较稳定利于生命形成,假如太阳不稳定或消失了,地球会怎样?并解释答案。 (3)请从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分析,地球的行星际空间是否安全和稳定? 讨论问题,交流结论。
教学过程二: 1、教师提出问题:地球为什么会具有生命存在的金锁链条件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2、学生提出假设或猜测:温度可能与日地距离和地球有大气有关?液态水可能和温度有关?大气层可能和地球体积、质量有关?安全的宇宙环境可能和太阳和太阳系天体的运动有关? 3、根据收集的资料和九大行星的数据和运动分析、寻找证据。 4、根据证据解释地球为什么会具有生命存在的金锁链条件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的原因。 5、交流结论
案例2: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教学过程一:教材第20页(上)探究活动 1、介绍区时换算方法。 2、问题:时间计算结果大于或小于24怎么办? 3、计算:验证取不同东西方向的区时换算结果的差异。 4、问题: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什么问题?为什么?如何解决?提出方案。
教学过程二: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一个古老的故事,环球旅行者发现多了一天。为什么会多一天?如何解决这一天误差? 2、学生根据已经具有的经验知识(时区划分和区时换算的知识),设计研究方案。 3、计算验证,解决问题。 4、设计解决误差的方案。
探究式学习和启发式教学下的学习 探究式学习 启发式教学下的学习 -在学生与将要传授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营造探究的氛围,以学生或问题为中心 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启发式教学下的学习 -在学生与将要传授的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针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矛盾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索 把思考不断引向深入,引起学生心理矛盾 教师进行引导,完成教学目标
案例:分割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 问题:你能把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个三角形,并使他们恰好相似吗?(情景、任务、创新、开放) 学生探究过程: 可能与原三角形有关 正三角形可剪 等腰三角形可剪 直角三角形可剪 非特殊三角形不能剪 结论 新问题
教学过程二: 问题:相似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判断方法。(陈述性、启发性) 学生讨论、思考 问题:正三角形是否能剪?等腰三角形能否剪?直角三角形能否剪? 学生讨论思考 问题:是否所有三角形都能剪? 总结出结论
(二)探究式学习没有固定的程序
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案例:探究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操场杆子的杆影长度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操场杆子的杆影长度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建立假说: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与纬度有关;也可能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 检验假说: (1)在太阳直射点确定的条件下,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子问题: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是否越大? 设计几何图示验证方案。 用数学几何方法求证。
(2)在纬度确定的条件下,不同太阳直射纬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设计几何图示验证方案。 用数学几何方法求证。 得出结论: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与该地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有关,计算公式为: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φ± δ) 其中φ为纬度,δ为太阳直射纬度, φ、 δ同一半球取“- ”,不同半球取“+”。 交流和评价。
这些环节是探究式学习的要素,不是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 交流与评价 提出新问题 提出问题 建立假说 检验假说 作出结论 这些环节是探究式学习的要素,不是探究式学习的模式
探究性学习可以是学生自主的 探究活动片段,也可以是主题化的 探究性学习。
(三)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
问题的形成 案例:小车撞墙
实验: 观察小车的运动 1、带弹簧的小车撞墙后弹回来 2、带弹簧的小车撞墙后不弹回来
产生问题: 为什么小车有时会回来,有时回不来? 进一步产生问题: 重物与小车粘在一起与不粘在一起为什么不同? 产生问题……
问题是探究的起点; 问题贯穿于探究的全过程; 在证据不太充分的情况下用假说对问题作出判断,形成新的问题。
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仅仅是探究式学习自主程度的表征 探究的不同程度 学习者探究的问题 学习者自己提出一个问题 学习者从所提供的问题中选择、据此提出新的问题 学习者探究的问题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但问题不那么直接,需要有所改变或自己体会其含义 学习者探究直接来自教师、学习材料或其他途径的问题 多 学习者自主探究的程度 少 少 教师和学习材料指导的程度 多
--关键在于问题的价值:形成任务、促进思维、驱动学习。 (思维性不强的问题:是什么、有什么、怎么样、填空式或陷阱式问题) -- 避免以知识训练为目的的问题。 --“满堂问”成为变相的“满堂灌”。
探究学习不是唯一合理的学习方式 充分发挥各种学习方式的优势
二、科学转变教学设计的策略 *教学策略是随着课程理念的转变而转变 *最优的教学策略是在特定的教学背景下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的方法论体系。
1、教学目标重心向非认知领域转移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三维化 1、教学目标重心向非认知领域转移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分层的教学目标。 2、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认知向非认知转移。 *重点和难点的不变,反映了课程观念并没有真 正地转变。 *目标的多元化要求重点难点的多元化,非认知 目标比认知目标的落实更重要更困难。 *许多时候重点和难点应该是非认知领域的。
案例1:【教学设计】(第四章 第一节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地形对聚落分布、类型、规模的影响,增强学生图表解析、归纳的技能; 2.通过实地考察、查阅有关地形与交通的关系的资料,培养学生地理信息收集、整理技能和观察、观察技能; 3.通过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影响的学习,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理解; 4.通过具体的案例的分析,增强学生呢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原理,对未知的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判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地理探究世界的成功乐趣,增强地理学习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切情感,树立爱国主义信念。 二、教学重点 1.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3.地形对交通布局、形态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影响交通的因素
案例2:【三维目标】(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 1.通过观看多媒体动画、实验、生活观察和调查,学生学会获取、处理加工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感知地球的自转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影响,体验地理学科的价值,增强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2.学生用地转仪演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昼夜更替、水平运动物体,通过观察、画图、调查、合作、交流、探究,学生能够正确地说出不同视角的地球自转方向,尝试解释昼夜更替的原因,归纳出水平运动物体偏向的基本规律,能够正确绘制图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增强空间智能,并学以致用,感受地球自转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 3.通过演示、析图、计算和猜想,归纳出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准确理解地球自转的周期,突破恒星日和太阳日知识难点,并享受成功的乐趣。学生的空间思维、归纳思维和发散思维得到开发和提升,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三维目标】 4.通过自学、画数轴、时间的计算、比较和应用,理解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的基本概念,学会用数轴法进行地方时、区时和日期换算,化难为易,实现图式建构,增强空间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在收集不同国家的标准时过程中,进行理论的分析和应用,领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别和计算;时间的换算。
(二)教学策略向生成性教学策略合理转移 1、生成性教学策略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
生成性教学策略: 指导生成型:教师提出学习课题,设想、假设由学生作出,但是验证和生成结论的资料由教师事先准备或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做好准备。 协作生成型: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协作对于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生成均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成性学习都要协作。 独立生成型:课题由学生自己或教师提出,整个过程都由学生自己独立进行,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组织者。
生成性教学策略的特点: *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生成性教学策略的核心概念。 *强调情境对意义生成的作用。 *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生成的关键作用。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意义生成。
生成性教学策略的优点: *促进智力发展。学生按照将信息运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知识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刺激学生“探究问题的兴奋感”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体味到知识意义生成的乐趣,享受知识发现过程的愉快感受。 *有利于学生掌握建构知识意义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 *有助于保持记忆。生成性教学过程是使学生自身能发现知识、组织知识并活用知识的学习过程,因此所形成的记忆能长期保存下来。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教学实例:必修三第二章第五节 §2.5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 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鲁尔区概况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传统工业区之一 ,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中国辽宁省中南部,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工业基地。
分析材料和书本63页图2-33,评价辽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活动 分析材料和书本63页图2-33,评价辽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在辽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活动 在辽中南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活动 辽中南地区发展缓慢的原因? 提示:参考书本鲁尔区衰落部分内容
活动 如何振兴辽中南地区? 提示:参考书本鲁尔区新发展部分内容
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总体构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市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力争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根据这一构想,到201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基本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 ——摘自 《加快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步伐》人民日报2004年03月04日
课堂小结: 鲁尔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发展 优势 欧洲的“十字路口”、煤炭、水源丰富、铁路交通、内河航运便利 、市场广阔 鲁尔工业区 辽中南工业区 发展 优势 欧洲的“十字路口”、煤炭、水源丰富、铁路交通、内河航运便利 、市场广阔 东北的门户、煤炭、铁矿、石油丰富、铁路交通、海上交通便利 衰落 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技术落后、钢铁过剩、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环境恶化、传统产业衰落、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设备老化、 整治 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拓展交通、发展科技、消除污染、完善基础设施 、发展新兴产业 体制改革、拓展交通、发展科技、治理污染、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 、发展新兴产业
传统工业区整治基本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2、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发展科技,进行技术改造 4、治理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课堂小结: 传统工业区整治基本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2、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3、发展科技,进行技术改造 4、治理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5、政策优惠,招商引资
迁移巩固 思考题: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应采取哪些对策实现煤炭工业的持续发展? 案例评析:
生成性教学策略不是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教学策略。 强调向生成性教育策略转变不是否定其它教学策略
案例:第一章 第四节 地球的结构 【教学过程】 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操作 问题 探究 效果 导 入 播放关于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规律动画资料。并指导学生阅读地震波的相关知识。 地震波有哪两种传播方式?其传播有何规律?地震波如何帮助我们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思考后小组代表回答。 探究:目前我们还有哪些途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状况? 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帮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新课,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指导学生读课本图1-20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投影),思考下列问题。 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哪三层?其界面是什么? 其距地表深度大致是多少千米?划分依据是? 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并阅读课文后小组讨论,然后一位同学分别代表本小组陈述。 学生能回答探究结果:内部三个圈层及界面,地震波在不同界面速度的变化,培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地壳的知识介绍及地壳结构示意图 2、指导学生读地图册P.18岩石圈结构示意图(投影) 3、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归纳和评价 1、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规律如何? 2、地壳厚度分布有何规律? 3、地壳元素组成及分布有何特 点?密度有何变化? 探究:地壳中矿产的开发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关系 学生读图并结合课文综合分析后小组成员代表回答 学生通过读图能说出地壳中地震波传播状况,能理解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能说出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及硅铝层和硅镁层在地壳中的分布规律,激发探究兴趣,培养读图技能。
1、投影: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2、教师板画地壳、地幔、软流层和岩石圈的关系图 地幔又分为哪两层?组成物质有何变化?软流层分布在什么位置?岩石圈等同于地壳吗? 读图、结合课文思考后一小组代表回答并探究:火山爆发的岩浆来自哪里? 了解地幔和软流层的位置,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理解地壳、岩石圈和地幔的关系,养成科学思考问题及辩正思维习惯。 投影: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指导读图及课本相关知识 地核分为 地核分为哪两层?科学家是如何推知其内部组成物质的?均为固态吗? 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并阅读课文后举手回答 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成果,了解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及独立学习、思考的习惯。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展示动画气球不断上升最终爆炸;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气球为何爆炸?与与气压变化有关吗?大气圈上界的高度约多少千米?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思考后回答。 探究:说说大气圈对地球生物特别是人类的影响 激发兴趣,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学生能通过逻辑思维学会分析问题,能结合实际能说大气与为类的关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结合地图册P.18地球的外部圈层示意图(投影展示),回答问题。 水圈中有哪些水体类型?陆地水又有哪些常见类型?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些水体?各水体间能相互转化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 能大致说出水圈中各水体存在形式及相互间的关系。教师讲评并归纳 培养学生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及联系实际、辨正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的技能。 展示投影:地球生态系统示意图 生物圈与其它圈层是怎样的一种关系?生态系统仅由生物组成吗?生物在其中起到什么样的的作用? 学生阅读教材,分析材料并结合自身所了解的知识作答。 探究: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生物的分布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理环境的组成,培养整体观念,为后面内容的教学作铺垫。
小结 教师小结 每人发一张16开白纸作图 教师小结:概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本课在本章中的地位与作用:承前启后。 学生活动:在白纸上草绘地球内部及外部圈层示意图及人类与之的关系,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挥作图,可同桌或上下桌合作,共同画出内、外圈层结构示意图,教师巡回检查指导或点评。 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形象化,条理化并能够大胆发挥想象,尝试合作学习,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并为以后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评析: 教学策略的应用与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课堂练习 及课后建议 发课堂练习(分层练习) 课内完成思考并作答 结合自己的兴趣,课后查找有关地球圈层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评析: 教学策略的应用与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生成性教学策略的局限性: *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效率低。 *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如问题意识,发现或探索知识的经验,确定有效的假设,选择有效的学习资源等。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则学习效果不理想。 *难以适应不同差异的学生同时学习,或许会造成认知负荷过重和情绪上的挫折等。
替代性策略优点:. 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学科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替代性策略优点: *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学科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 *它对教学设备设施的要求相对来说较低,因而经济易行。 替代性策略的局限性: *学生付出的智力操作远不及生成性教学,因此信息加工不够深刻,思维和记忆效果可能不理想。 *替代性教学对学生缺乏挑战性和刺激性,可能使学习中的意义习得缺乏个性化,可能造成学生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性而缺乏学习的独立性。 *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让学生掌握探究方面明显不如生成性教学。
教学实施策略的转变: 教师为主体 主导者(替代性教学策略) 学生为主体 引导者(指导性教学策略 和生成性教学策略) 组织者(生成性教学策略)
(三)教学媒体选择的转变: 1、重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记录、展示) 注重在创设情景上的作用。 创造条件进行网上的教与学,发挥在资料、信息收集方面的作用。
2、加强实践环节 要重视让学生走出校园。 以课题研究为主的实践活动。 结合校本课程的实施。
三、合理设置和实施活动教育 (一)活动教育是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特点,也是湘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主要特色。 湘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活动栏目统计: 模 块 思考 活动 实践 探究 地理1 24 13 33 地理2 26 8 41 地理3 4
(二)活动教育的合理设置 1、合理安排“活动”的数量。 2、 “活动”的选择要突出思维性。 对教材设置的活动重新进行评估。 舍弃思维价值不高、操作性不强的活动。 突出思维价值高、操作性强的活动的作用。 补充设计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活动。
(二)活动教育的合理设置 1、合理安排“活动”的数量。 2、 “活动”的选择要突出思维性。 对教材设置的活动重新进行评估。 舍弃思维价值不高、操作性不强的活动。
地理性不够强 问题简单,答案显而易见 活动提供材料内容直接呈现答案 巩固练习式活动 探究过程难于在课堂内完成
案例1: 必修1第一章P6 计算并回答问题: 1、人类已经观测到的宇宙半径有多少千米? 2、面对这个天文数字你有什么感慨? 活动的地理性不强
案例2:必修Ⅰ 地球运动 很明确的知识
案例3:必修Ⅰ 大气运动 对正文内容的列表归纳,属于巩固练习性活动。
案例4:必修Ⅰ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阅读材料已直接回答探究问题,问题的探究价值不高。
案例5:必修Ⅰ水循环和洋流 答案显而易见,探究价值不大。
3、“活动”的设置要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完整。 活动中问题探究的结论是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P11关于地球上生命存在原因的分析) 4、活动的设置要利于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补充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活动。 第1章第1节补充一个欣赏宇宙中的天体和天体系统影象资料的活动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1、活动教育实施的类型 2、探究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性 3、活动教育的意义在于强化学习过程 4、合理的活动组织形式是活动有效实行的条件 5、活动的设计需要创新 6、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的改变 7、活动教育中知识要落实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1、活动教育实施的类型 教材的活动类型设置: 思考 探究 实践 活动教育实施的类型: 思考 探究 实践 活动教育实施的类型: 讨论 辩论 观察 调查 资料收集与分析 实验(地理实验演示、规划设计、制作等 )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2、探究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性 活动是探究学习的某种组织形式 活动本身不是探究学习的目标 活动的设计要以问题驱动 “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性,要提升“活动”的创新性价值 。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3、活动教育的意义在于强化学习过程 案例:人口增长模式的两个设计案例
将以下图表发给每位学生,请大家在给定的坐标中绘出三组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 设计方案1:(节选)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以复习旧课导入。 将以下图表发给每位学生,请大家在给定的坐标中绘出三组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 1950年 出生率(%) 死亡率(%) 美国 1.4 0.9 日本 1.1 0.8 俄罗斯 1.0 1.5 1950年 出生率(%) 死亡率(%) 加蓬 3.2 3.1 中非 4.2 3.0 1950年 出生率(%) 死亡率(%) 墨西哥 2.6 0.5 印度 0.9 加蓬 中非 墨西哥 印度 美国 日本 俄罗斯 (%) 5 4 3 2 1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
读大家所画的三组国家人口增长三率柱状图(图1、图2、图3),分小组探究问题1、2,并完成下表。 归纳出三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二、人口增长模式 学生活动1: 读大家所画的三组国家人口增长三率柱状图(图1、图2、图3),分小组探究问题1、2,并完成下表。 归纳出三类国家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2、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所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 (%) 5 4 3 2 1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美国 日本 俄罗斯 -1 图1 (%) 5 4 3 2 1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墨西哥 印度 图2 (%) 5 4 3 2 1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加蓬 中非 图3 特点 图类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地区 原因 图3 图2 图1
教师总结:如下表所示: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世界人口增长可分为三种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而自然增长率较低甚至极低;“高——低——高”模式:出生率高,死亡率降低,自然增长率变高;“低——低——低”模式: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也低。 特点 图类 出生 率 死亡 自然增 长率 所处地区 原因 图3 “高——高— —低”模式 高 低 以原始生产、 手工劳动为 基础的发展 中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图2 “高——低 —高”模式 以传统经济 为主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稍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赖大 图1 “低——低— 发达地区 劳动生产率很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在世界不同的国家(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尽相同,所以各地的人口增长模式存在着地区差异。目前,绝大多数的国家已完成了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即“高——高——低”模式,发达国家已基本步入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即“低——低——低”模式,有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处于“高——低——高”模式。如“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表所示。(表略) 过渡:通过以上的活动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那么,就同一地区来讲,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的模式又如何变化呢? 学生活动2:
读“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49 3.60 2.00 1975 2.30 0.73 1952 3.70 1.70 1980 1.82 0.63 1957 3.40 1.08 1985 2.10 0.68 1962 1.00 1990 0.67 1965 3.79 0.95 1995 1.71 0.66 1970 3.34 0.76 2004 1.23 0.64 读“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1、根据上表,在下坐标图中绘制我国从1949年到2004年的人口增长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曲线图 2、分析1949年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什么模式?为什么? 3、分析1949年到2004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原因。 学生探究教师总结……
设计方案2:(节选) 以复习旧课导入。 将以下图表发给每位学生,请大家在给定的坐标图中绘出以下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 【教学过程】:第2课时 以复习旧课导入。 将以下图表发给每位学生,请大家在给定的坐标图中绘出以下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柱状图 出生率(%) 死亡率(%) 加蓬(1950年) 3.2 3.1 美国(1995年) 1.4 0.9 中非(1950年) 4.2 3.0 日本(1995年) 1.1 0.8 墨西哥(1995年) 2.6 0.5 俄罗斯(1995年) 1.0 1.5 印度(1995年) 加蓬 美国 墨西哥 日本 中非 印度 俄罗斯 (%) 5 4 3 2 1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
过渡:各国人口增长是否有规律可寻?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1: 读大家所画的七国人口增长三率柱状图,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完成下表。 二、人口增长模式 过渡:各国人口增长是否有规律可寻?我们来进行下面的探究活动。 学生活动1: 读大家所画的七国人口增长三率柱状图,分小组讨论问题,并完成下表。 1、分析7个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并根据分析结果对7个国家的人口人口增长特点特点进行分类。 2、归纳出不同人口增长类型(模式)及特点 3、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所分布的地区差异及原因 加蓬 美国 墨西哥 日本 中非 印度 俄罗斯 (%) 5 4 3 2 1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
读“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1、分析1949年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什么模式?为什么? 特点 类别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所处地区 原因 一 二 三 教师总结:如下表所示。(表略) 过渡:通过以上的活动可知,不同地区生产力水平不同,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和转变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那么,就同一地区来讲,不同的历史阶段,人口增长的模式又如何变化呢? 学生活动2: 读“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化”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 1、分析1949年前我国的人口增长属于什么模式?为什么? 2、分析1949年到2004年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人口发展的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归纳出一个地区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图。
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并展示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图: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49 3.60 2.00 1952 3.70 1.70 1957 3.40 1.08 1962 1.00 1965 3.79 0.95 1970 3.34 0.76 1975 2.30 0.73 年份 出生率(%) 死亡率(%) 1980 1.82 0.63 1985 2.10 0.68 1990 0.67 1995 1.71 0.66 2001 1.32 0.64 2004 1.23 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并展示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图: 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 4 3 2 1 时间(年) -1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人口增长的一般模式图
强化学习过程的关键: 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论证。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4、合理的活动组织形式是活动有效实行的条件 课堂讨论等合作学习以4—6人一组为宜。 课题研究、实际活动分组不宜超过6人。 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分工,明确责任。 要给每个学生任务。 创建适宜的实施活动教育的环境 学校教育管理 活动的“硬件” 活动教育资源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5、活动的设计需要创新 教材设置的“活动”需要评估(价值与适应性) 对教材部分有缺陷的活动进行改编
案例:必修1P11探究活动 补充太阳系行星运动和小天体活动的有关资料 补充太阳演化和太阳辐射的有关资料 改编问题(2): 分析地球行星际空间的安全性及太阳演化对地球生命形成的影响。 改编问题(3): 假如要移民太阳系其它行星,哪一颗是最合适的?说明选择的理由。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5、活动的设计需要创新 教材设置的“活动”需要评估(价值与适应性) 对教材部分有缺陷的活动进行改编 对教材部分探究性不够强的活动进行强化设计
案例:必修1 第1章 第3节 P18 对教材的活动要求重新设置: 根据教材提供的活动材料和相关知识,重新设计一个利用日影确定当地经度的方案。 学生设计的方案: 案例1: (1)在空旷地面上竖一根垂直的杆子。 (2)在上午某一时刻A以此时的杆影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狐。
(2)在上午某一时刻A以此时的杆影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弧。 (3)当杆影在下午又一次正好和所作的圆弧半径等长时记录下时间B 学生设计的方案: 案例1: (1)在空旷地面上竖一根垂直的杆子。 (2)在上午某一时刻A以此时的杆影长度为半径作一个圆弧。 (3)当杆影在下午又一次正好和所作的圆弧半径等长时记录下时间B (4)根据A、B的时间差计算当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时间差,最后求算当地经度。 时间A 时间B 可操作性优于教材
(1)晚上在空旷的地面上竖两根杆子,并使两根杆子的连线正对北极星。 案例2: (1)晚上在空旷的地面上竖两根杆子,并使两根杆子的连线正对北极星。 (2)在第2天中午前后观测两根杆子影子重叠的时间,并作好记录。 (3)根据所记录时间与当地正午的时间差求算当地经度。 ☆北极星 确定南北方向 可操作性优于教材 记录杆影重叠时间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5、活动的设计需要创新 教材设置的“活动”需要评估(价值与适应性) 对教材部分有缺陷的活动进行改编 对教材部分探究性不够强的活动进行强化设计 根据教学实际替换或补充一部分活动 案例:用观赏宇宙天体和天体系统的影象资料替换必修1第1章第1节“活动1”。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6、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的改变 首先是组织者 其次是引导者 同时又是参与者 不应该是教学的“终结者”
(三)活动教育的合理实施 7、活动教育中基础知识的落实 落实基础知识并不否认强化活动教育中的学习过程。 基础知识也是活动教育中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落实基础知识需要在教学设计中相应的强化了的教学环节。
四、科学处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五、逐步改变评价方式 过程性评价与探究性试题
[例题]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这样一组数,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天文单位)。在那时已为人所知的4行星用定则来计算会得到惊人的发现: 行星 定则推算数据 实际距离 水星 (0+4) /10=0.4天文单位 0.378 金星 (3+4) /10=0.7天文单位 0.723 地球 (6+4) /10=1.0天文单位 1.000 火星 (12+4)/10=1.6天文单位 1.524 (1)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 ▲ 。 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距日实际距离: 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日距离(天文单位)0.3870.7231.0001.5245.2039.53919.182 (2)把计算结果和上表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 ▲ 。(提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