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材介绍 盛晶晶 电话:0851—6854316 手机:1367850141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经过同学们近两周的笔袋制作材料搜集、 设计、制作,我们的作品终于完工啦!大家 迫不及待地展示并相互交流了自己的作品。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评和投票,我 们最终选出了一、二、三等奖作品。 下面就请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看一看我们 的杰作吧! 自制环保笔袋交流评比.
Advertisement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1 、谁能说说什么是因数? 在整数范围内( 0 除外),如果甲数 能被乙数整除,我们就说甲数是乙数的 倍数,乙数是甲数的因数。 如: 12÷4=3 4 就是 12 的因数 2 、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自然数可以分 成几类? 3 、其实自然数还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 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
3 的倍数特征 抢三十
初稿:吴 飞(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 核稿:高娟娟(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审稿:吴淑艳(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词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1 、发现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2 、知道什么是奇数和偶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 2 或 5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奇数、偶数。 返回返回 目录目录 前进前进.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目标 1. 初步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 2. 初步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3.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同学们 感 受 100 以内数的意义,会用 100 以 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天平游戏(二).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 我们的生命周期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动物的生命周期 start.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下第二单元第7课 我们的生命周期 start.
我们的生命周期.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折线统计图》 丰台区大红门一小 白红杰.
我在长大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10.2 立方根.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小学 卢慧飞.
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 第七单元 折线统计图 兰州新区中川镇中川小学 魏红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活动课 有趣的组合.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蚕的一生 蚕抬著头,不吃也不动,称为『眠』。 蚕脱皮从头开始慢慢向后落,乍看之下,彷佛两条蚕接在一起。
数一数. 数一数 小朋友们,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表示飞机吗,为什么? 你能用数学棒来表示飞机吗? 小朋友们,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表示飞机吗,为什么?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儿童乐园 王秀梅.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科 学》(三年级)
回望 素材天下网sucaitianxia.com [PPT模板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个人年终总结.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Unit 1 What’s this?.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长度单位 贵港市东津镇中和小学 李云金.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 推广到小数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北湖小学 宋 俊.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PRESENTED BY OfficePLUS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提供机构:XXXXXXXXX 机构级别:X级X等(无级别可不填写)
第五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6、7的加减法练习课 北京市宣武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黄 磊.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2) 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 赵海英.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 线段 直线 射线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 胡益萌.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崇德小学照片 4.种类繁多的动物 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科学三年级下册 期末分类复习 温岭市泽国小学 吴仁胜.
Module 2 Unit 1 I helped my Mum.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分数的意义 拓展 问题 探究 练习.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长度单位 认识米.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刘晓玲
找 因 数.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三下《动物的生命周期》 教材介绍 盛晶晶 电话:0851—6854316 手机:13678501415

一、单元内容组成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变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 5、蚕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

二、修改说明 原教材内容: 1、迎接蚕宝宝的诞生 2、可爱的蚕宝宝 3、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4、蚕的生命周期 修改后的内容          原教材内容: 1、迎接蚕宝宝的诞生 2、可爱的蚕宝宝 3、蚕宝宝变了新模样 4、蚕的生命周期 修改后的内容 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蚕的生长变化 3、蚕变了新模样 4、蛹变成了什么 5、蚕的生命周期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我们的生命周期

二、修改说明 调整后的教材有以下特点: 从内容上突出生命周期的概念及意义。不仅引导学生认识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事实,还启发学生把这个事实提升为: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这样的生命周期。因为动物有生命周期,动物通过生殖使其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而灭绝,而得以不断延续; 除了认识蚕的生命周期外,还增加了认识其它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的内容。

二、修改说明 重视了生物对食物、温度、湿度等环境的需求,凸现环境因素影响动物的生命周期。比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蚕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孵化?为什么要在蚕盒上扎孔?回忆养蚕过程中,蚕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我们是怎么满足它的等。 关注了生物身体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比如教材要求学生思考、讨论蚕的口器对它吃桑叶有什么好处,蚕的足对它的爬行和进食有什么作用等。

二、修改说明 本次教材修改改变了拟人化的写法,在本单元主题和正文中不出现蚕宝宝之类的拟人化词汇。 (虽然 “蚕宝宝”更具儿童特性,但在科学教材使用“蚕宝宝”不够科学) 。

三、概念及活动结构图 动物的生命周期 蚕的生命周期 经过 卵 蚕(幼虫) 蛹 蚕蛾(成虫) 变态 胎生 不变态 卵生 有的 出生 生长发育 卵 蚕(幼虫) 蛹 蚕蛾(成虫) 变态 胎生 不变态 卵生 有的 出生 生长发育 生殖 死亡 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经过 出生—儿童—青年—中年—老年—死亡 人的生命周期 意义 延续后代 影响 生活环境

四、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 l   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蚕从卵中孵出后,幼虫经过生长发育变成了成虫,成虫产卵后死亡。蚕的一生经过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四个阶段,这就是蚕的生命周期; l   自然界的动物尽管具体的生长过程和形态变化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但和蚕一样,都有生命周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四个阶段。 l   人也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有生命周期。 l    人和动物的寿命的长短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l   人和动物通过生殖使其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绝,并得以不断延续。

四、单元教学目标—过程和方法 l  经历养蚕和对蚕一生形态变化过程的观察,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描述能力; l  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及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去观察探究的意识; l  能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它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l  查阅资料了解其它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能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不同。 l  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    

四、单元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l 积极参与饲养与观察蚕的活动,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的为目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蚕蛾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的生命周期。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本单元主要活动有三个: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指导学生认识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教学建议: 明确教学任务; 恰当选择教学时机; 与《植物的生长变化》交叉进行; 开展好养蚕活动; 加强观察、记录的指导,培养长期坚持的兴趣和能力;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把事实上升到概念; 要认识生命周期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明确教学任务 教材1—5课总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按蚕的生长变态过程编写。前面四课,每课的教学任务基本上有三个:一是回顾和总结前段时间蚕的生长情况;二是指导观察当前蚕的形态及行为;三是预测蚕下一阶段的生长变化并对课外的活动作指导。因此,这几节课既有当堂指导学生观察记录的任务,又有指导学生课外观察的任务,同时还有对蚕生长发育情况的预测。其中重点是指导学生当堂和课后的观察、记录。 最后一课的教学任务是通过总结蚕一生的生长发育变化,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恰当选择教学时机 “1、蚕卵里出来的新生命” 可在当地蚁蚕即将从蚕卵中孵出时进行; “2、蚕的生长变化” 最好在选在四龄蚕的阶段,这时蚕个体比较大,便于观察。 “3、蚕变了新模样” 最好在蚕吐丝化蛹后几天进行, “4、蛹变成了什么” 在蚕蛾开始产卵时进行。 最后教学 “5、蚕的生命周期”。 本单元的教学建议与《植物的生长变化》合起来上。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开展好养蚕活动 (养好蚕是本单元教学成功的关键) 加强养蚕方法的指导 在养蚕活动开展之前,一定要耐心的告诉学生养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课堂上讲,教师在课下还要多了解学生的喂养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指导。 教师亲自养蚕可以发现养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使教学中的指导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因此教师最好亲自参与养蚕活动。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要准备比较富余的蚕卵和小蚕。 可用莴笋叶等其他饲料代替桑叶。 (喂莴笋叶的蚕,因蚕室内湿度大,要勤打扫,及时清除粪便和残叶。 ) 如果当地养蚕有困难,可以选择饲养其它适合的动物来代替养蚕。 如果人人养蚕有困难,可以小组饲养和个人饲养相结合。 一定要重视安全和环保方面的问题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加强观察、记录的指导,培养长期坚持的兴趣和能力。 养蚕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要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三下学生的观察、记录、描述的水平还不高,不善于全面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不善于用数据说明问题,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尽量细致、全面、科学,必要时数一数、量一量、算一算,并及时鼓励观察记录做得好的同学。 为了学生能较全面观察,教材设计了一些表格指导学生的观察和记录。教师要提前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表格内容。 提醒和督促学生记好、保留好平时的观察记录,以保证最后总结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的活动中有足够的素材。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亲历了蚕的一生后,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把握事实的基础上实现向概念的过渡和提升。 首先帮助学生从“卵—蚕—蛹—蚕蛾”过渡到“卵—幼虫—蛹—成虫”;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在蚕的一生中什么时候是生长发育阶段,什么时候是繁殖阶段?蚕经过繁殖阶段后怎样了?最后把蚕的一生上升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几个阶段;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蚕蛾产下卵,第二年春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变化的过程是不是又跟我们观察到的一样?这样的变化是不是每一条蚕都一样?在此基础上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生长阶段 外形特征 行动 食物 时间(天) 卵 圆形,黑紫色,像小米粒大小 不会动 不吃食物 得到蚕卵的第二—五天就孵出蚁蚕 蚕 圆筒形、身体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成白色,从约一毫米长到8厘米左右。 爬行 吃桑叶,随着身体不断长大,食量逐渐增大 33--35天 蛹 椭圆形、酱色 一般不动,受到刺激会动 10--13天 蚕蛾 白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胸部有三对足,长出翅。 不会飞,能振动双翅。 6--8天 共计 多少天 49--56天 (幼虫) (成虫)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说明: 课文中把蚕的生命周期总结为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而不是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是因为学生对繁殖比较熟悉,对生殖比较陌生,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总结为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四个阶段。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认识生命周期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要强调蚕的生命周期是蚕的生长变化规律,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一般不会改变和例外,但是当环境因素发生改变,不利于蚕的生长时,蚕的生命周期会受到影响。 另外要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的意义,即蚕通过生殖使其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而灭绝,而得以不断延续。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蚕的生命周期 如何指导学生认识影响蚕生命及变化的因素? 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养蚕的过程来进行总结。比如让学生讨论,我们是怎样让蚕健康成长的?为什么小蚕要在适宜的温度下才孵化?为什么要在蚕盒上扎孔呢?清除蚕粪和桑叶的残渣仅仅是为了清洁吗?能不能把蚕放到阳光强烈的地方呢?让学生知道温度、湿度、空气、食物、光照、病虫害等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命和生长变化。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养蚕体会,谈谈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进一步证明蚕的生命和上述因素有关,如果没有满足蚕的生活条件,蚕就不一定能完全经历这几个阶段而提前死掉,或者长得很瘦弱。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比较、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方法和过程:以查阅资料和交流讨论为主。第一阶段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第二阶段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最后归纳总结。 教学建议: 第一阶段: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课前要要求学生收集鸡、蝴蝶、蜻蜓、山羊、熊猫、鱼等动物生命周期和寿命的的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教师也要准备这方面的资料备用。 先以小组查阅资料,要求每组学生找出某两种动物的每个生命阶段的形态、行为、食物和生活环境。接着是通过大组汇报交流,完成对多种动物生命周期的认识。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动物名称 生命周期过程(流程图) 生命周期的时间 鸡 卵 小鸡 成鸡 约14年 蝴蝶 卵 幼虫 蛹 成虫 约20年 蜻蜓 卵 幼虫 成虫 约1年 山羊 小羊 成羊 约15年 熊猫 幼仔 成年熊猫 鱼(鲤鱼) 卵 幼鱼 成年鱼 约50年 第二阶段:比较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希望学生能总结出它们相同的地方是: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几个阶段。不同的是有的要经过变态,有的不经过变态;有的是卵生,有的是胎生等。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 三、归纳总结: 其它动物和蚕一样,一生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虽然动物个体最终会死亡,但是通过繁殖使其种类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而灭绝,得以不断延续。 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教学内容:通过分析人一生中身体变化的数据和相关事实,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方法和过程:教学活动分为两部分。一、认识出生及出生到八、九岁身体的生长变化;二、认识人的一生的生长变化。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教学:需要学生课前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长变化资料, 主要是“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变化的数据、力所能及的事”。为便于学生收集资料和交流资料,教师可以把空白的表格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大人的帮助下填写相关内容。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收集到多少算多少,不要给学生及家长造成负担。在一个班级中,只要有部分学生能收集到相关资料就可以了。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0-9岁儿童身体变化情况表(仅供参考) 年龄 身高 (厘米) 体重 (千克) 牙齿 力所能及的事 0岁 (出生) 50 3.2 没有牙齿 只会吃奶等,大部分时间在睡觉。 一岁 74 9.3 有乳牙6—8颗 会坐、会爬、能站立、 能叫爸爸妈妈了、会用杯子喝水 二岁 85 12 有乳牙8—20颗 会走路,能双脚跳了, 会用勺子吃饭, 会学握笔在纸上随意画, 会说2~3字构成句子等。 三岁 95 14 乳牙20颗长齐 能跑, 会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会洗手、洗脸、脱穿衣服, 能认识画上的东西, 认识男女等。 四岁 100 16 能爬梯子,会穿鞋, 能按指定的方向行走;会滚、接球;能唱歌,能画人像等。 五岁 105 18 能快跑, 双脚向前跳的很远., 能闭眼转圈,能走低的平衡木,能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开始识字,能分辨颜色,数十个数,知道常用物品用途及性能等。 六岁 115 20 乳牙开始脱落,第一恒磨牙开始萌出 走步姿势正确,能快跑,跑的时候能躲闪、追逐,会大步跨跳, 能闭眼睛单脚站立,能闭眼睛向前走; 上小学了,能讲故事,能数数,可简单加减,能参加简单的劳动和活动,如扫地、擦桌子、剪纸、泥塑、结绳等,喜欢独立自主,形成性格。 七--9岁 122 23 乳牙逐个脱落,恒牙逐步萌出和生长。 生长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体力、耐力和灵活性都开始有显著增加,活动量增大,会跳绳、踢毽等。脑发育日趋成熟。到9岁时,心脏的重量是出生时的6倍,心跳率下降到每分钟约85次。记忆力强,智力发育迅速,会写日记和短文等等。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第二部分教学:对自己以后的身体变化的了解。方法是通过对身边最熟习的人进行观察和了解,把握不同年龄人的身体特点 教学建议: 活动分为四步:一、找出身边最熟悉的人,二、弄清他们的年龄段,三、把他们归到不同的年龄组,四、选两个年龄相近的组,观察比较他们的身体特点。 说明:教材把人一生划分为:15岁以前为儿童(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15岁为少年) ,16岁—35岁左右为青年,35岁以后—60岁以前为中年,60岁以后为老年。可以说初中以前都属于儿童,初中生可划为少年。高中开始后就基本上是青年了,退休以后就基本是老年了。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如何观察比较不同年龄人身体的特点? 可以通过阅读单元资料或其它的资料;还可播放不同年龄段的人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现场观察和比较;必要时,可以由教师先在全班指导比较两个年龄组,比如中年组和老年组等。在小组比较的基础上,最后全班汇报、交流、汇总。通过交流,对人一生的身体特点有较全面地把握。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婴儿(1岁以内):食物以乳类为主食,生长发育迅速,开始出乳牙,能坐,会爬并开始学走,会说单音字。 儿童组:乳牙掉了,长出恒牙。皮肤细腻娇嫩,身高、体重增长得较快,会自己穿衣服、吃饭。上学了,认识了很多字,会算加、减、乘、除的算术题,会跳绳、踢毽、跑、跳,能帮妈妈做简单的家务活等。 青年组:比儿童时又长高了许多,身体很壮实,皮肤光滑,力气很大,开始长胡子,声音也发生了变化;懂得了很多知识,做事自己拿主意;不少人结婚了,生孩子了。 中年组:身体已经完全停止生长。有些人身体开始发胖,皮肤开始出现皱纹,精力和体力不如青年人了,记忆力开始减退、眼睛开始老花。 老年组:头发花白,看东西要带老花镜,牙齿嚼不动硬的东西,有人装假牙了,腿脚不灵便了,脸上很多皱褶和老年斑,记忆力下降,退休在家,比较容易生病等。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各年龄段人的身体变化特点 年龄段 身体变化的特点 儿童 从出生开始,身高、体重不断增加,身体各器官功能不断增强,各种能力不断发展。 青年 生长速度变慢,约到20岁左右基本停止生长。各器官功能完善、成熟。可以结婚、生子了。 中年 生长已经停止,器官的功能开始减退。 老年 各器官开始衰老,功能逐渐衰竭,直到死亡。

五、主要活动说明及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如何指导学生认识影响人的生命周期的因素? 组织学生讨论:每个人在生长发育期间身高、体重增长的情况一样吗?每个人一生的健康情况一样吗?每个人的寿命一样吗?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那些长寿的老人,他们有什么秘密呢?还可以播放一些相关的多媒体资料。 通过教学活动希望学生明白,虽然每个人最后都要死亡,但是如果我们关爱自己的生命,注意自己的健康,我们的的寿命就会长一些,生命的质量会更高一些,人生就会快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