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香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产地】 主产于马来、印尼及东非沿岸国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性状 鉴别 显微 鉴别 理化 鉴别 采收 加工 化学 成分 含量 测定 返 回返 回返 回返 回 附 Myrha 来源 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干皮部渗 出的油胶树脂 产区 主产于非洲东北部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阿 拉伯半岛南部及印度等地。从索马里和埃塞俄 比亚进口的没药称天然没药。
Advertisements

中医护理 护理 1331 班第二组. 罗甜 雍小霞 Angelica 李思怡 熊晓穗 文凤 钱雅雯 当归.
柴胡 Bupleuri Radix. [ 来源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习 称 “ 北柴胡 ” ( 硬柴胡) 狭叶柴胡 B.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习称 “ 南柴 胡 ” ( 红柴胡 ) 的干燥根。
实验五. 根及根茎类 -4 ( 1 )掌握当归、柴胡( 2 种)、龙胆、天麻、白 术、苍术的组织构造特征 ( 2 )掌握当归、龙胆、黄芩、柴胡、天麻、白术 粉末特征 ( 3 )掌握当归等 10 味药材性状鉴别点 实验目的.
柴胡 Bupleuri Radix [ 来源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华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习称 “ 北柴胡 ” ( 硬柴胡) 狭叶柴胡 B.scorzoneri 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 习称 “ 南柴胡 ” ( 红柴胡 ) 。
* 柴胡 Radix Bupleuri (英) Chinese Thorowax Root 来源 : 伞形科植物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狭叶柴胡 B. scorzonerifolium Willd. 干燥根。 前者习称 “ 北柴胡 ” 、 “ 竹叶柴胡 ” 、 “ 蚂蚱腿.
柴 胡 Radix Bupleuri. 【历史】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 上品。 【来源】 伞形科植物 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 DC. 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 干燥根。
柴胡 Radix Bupleuri 教学重点历史传说 来源 植物形态 产地采制性状鉴定 显微特征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品质评价 药理作用性味功效 应用配伍经典处方 现代临床 复习题 混伪品.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14 树脂类中药  一、概念:  是指可供药用的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植物分泌 物。  树脂是植物体内的挥发油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 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药用植物 茎内部构造.
中药鉴定综合技能训练 茎木类和皮类中药 中药教研室.
一、性状鉴别 藤类中药外形呈藤本状,多扭曲不直;质坚硬;断面皮部窄,木部宽,木部多可见密布小孔(导管孔),常见明显的放射状纹理;髓部明显,有的髓部偏斜或有空洞。 二、显微鉴别 藤类中药除按一般茎类显微鉴别方法进行观察鉴别外,还要注意藤类与一般茎类的不同之处。木质部次生射线形成明显的车辐状纹理(习称“车轮纹”
动物类生药.
植物学实验 Botany expertment 七
叶类药材 叶的着生方式.
人 参 Radix gingshen 教学重点 历史传说 来源 植物形态 生药性状 园参 山参 显微特征 主要成分 理化鉴定 品质评价
实验九 叶的结构.
叶 概 述 蓼大青叶 大 青 叶 番 泻 叶.
第九章 苔藓、蕨类、裸子植物 要求: 掌握狗脊的来源、性状特征及所含化学成分和功效。
第二章 植物的器官 器官:具一定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由多种组织构成,执行一定生理机能的植物体组成部分。 营养器官——根、茎、叶。
三七 Radix Notoginseng 教学重点 历史传说 来源 植物形态 产地采制 性状鉴定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 品质评价
何首乌.
Polygoni Multiflori Radix
蓼 科Polygonaceae.
RhizomaCimicifugae(拉); largetrifoliolious bugbane rhizome
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程建明.
何首乌(Fleeceflower Root)
药用植物学实验.
第三节 补血药.
6.2 根、茎和叶 6.2.1、根 一、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 根的生理功能 1、主要功能是吸收 2、固着和支持 3、输导
植物学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的根、茎、叶三种器官,担负着植物营养生长,这一类器官统称为营养器官 。
补骨脂 来 源 豆科植物 补骨脂 干燥成熟果实 Fructus Psoraleae 破故纸 返 回 来源 来源 历史 沿革 采收 加工 产区
丰富的图形世界(2).
维生素A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
中药材常见伪品 -根及根茎类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张继 北京天坛西里2号, 办公室电话:
植物学 第四章 苔藓植物 第三节、藓 纲 一、藓纲的一般特征
乌拉尔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胀果甘草 G.inflata Bat.
甘草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生药教研室.
药植与生药学实验 实验四:根及根茎类药材鉴别.
黄 芪 Radix Astragali 教学重点 历史 来源 原植物形态 性状鉴定 产地采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定 品质评价
第七章 三萜以及苷类 定义 三萜(triterpenoids)是由30个碳原子组成的萜类化合物。(指基本骨架,不包括糖),可认为是由6个异戊二烯缩合而成的。 分类 从结构上分两大类:四环三萜 五环三萜 存在形式:游离形式(苷元) 苷的形式(与糖结合)
花类药材 花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一朵完全的花是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几部分组成的。 花梗是支撑花朵的柄,因此亦称花柄。
苦杏仁.
中药的鉴定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依据和取样 1、中药鉴定的依据:三级标准 中国药典: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国家药品的法律。 部颁药品标准:
柴胡 Bupleuri Radix 来源 理化 产地 成分 柴胡 采收 显微 性状.
(十五)伞形科 (Apiaceae,Umbelliferae) P294 * K(5)-0 C5 A5 G (2:2)
芸香科中药 一、橘类: 根据药材与生长期、药用部位的关系,可将药材分为: 完整幼果(多自然脱落)----个青(皮)
中药鉴定综合技能训练 全草、藻菌、地衣、树脂、其他类中药 中药教研室.
天然产物化学实验 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八章 叶类中药.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中药鉴定学》 全草类中药.
实验二 植物的营养器官 茎顶芽 节 节间 种皮 茎 根 侧根 主根 根尖及分生组织 子叶 叶.
植物生物学 主讲人:李继光 生科院.
第七章 茎木类中药 一、含义: 主要指以木本植物的茎或茎的某部分,以及少数草本植物的茎藤入药的中药。 包括茎类中药和木类中药两类:
中药鉴定技术 药学系:李飞艳.
百合科 Araceae [概述] 多年生草本,稀灌木或亚灌木,常具鳞茎或根茎。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概述] 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 单叶互生,叶有时盾状,无托叶。
Department of pharmacognosy, Shanxi Medicine University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实验三:植物根和茎外形、初生及次生结构的观察
第三章 植物器官的形态结构、发育与生理功能
芸香科 Rutaceae [概述] 灌木或乔木,稀草本。 叶或果实上常有透明油点,多含挥发油。 叶互生或对生,复叶或单身复叶。
离子反应.
钩虫与旋毛虫.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川贝母 Bulbus Fritillariae Cirrhosae (英)Tendrilleaf Fritillary Bulb.
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
苋科 Amaranthaceae [概述] 多为草本。 花常两性;单被,花被片3~5,干膜质,花下常有1干膜质苞片及2小苞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丁 香 【来源】 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 【产地】 主产于马来、印尼及东非沿岸国家。

【性状鉴别】 1、花蕾似胖丁(研棒),长1-2cm。 2、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用指甲刻划有油渗出。 3、萼筒扁柱形,略呈四棱状。

4、花萼先端4裂,裂片肥厚,花瓣4枚,抱合呈球状。 5、香气浓郁,味辛辣,有麻舌感。 6、水试:直立水中或下沉。

【显微鉴别】 1、花萼筒横切面(与茎的构造相似): ①表皮细胞一列,外被很厚的角质层,有气孔(不明显)。 ②皮层外侧油室众多,卵圆形,2-3列排成环,内含挥发油。 ③向内有双韧型维管束20-50个排成断续的环, 维管束外周有较少纤维分布。

④维管束区内方为薄壁组织,由极小细胞围成多数气室,形成气室带。 ⑤中央细胞较小,有15-25 个细小的维管束(周韧型、双韧型)环列,并伴有少量纤维。 其内为薄壁组织(髓部)。 ⑥薄壁组织中含有较多的草酸钙小簇晶。

2、粉末:暗棕色至红棕色,香气浓郁。 ①花粉粒:众多,略呈三角形(极面观),无色或淡黄色。 ②油室:众多,大型,内含挥发油。 ③纤维:随处可见,多单个散在,呈梭形,两端钝圆,壁厚,孔沟明显。 ④草酸钙簇晶:极多,较小,往往成行排列。 ⑤表皮细胞:多角形,有不定式气孔,小且少,副卫细胞6-7个。

桂 丁

肉桂叶柄

人 参 【来源】 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的根。

三 花 巴 掌

二甲子 灯台子

五品叶

【产地】 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主为栽培品,习称“园参”;野生品甚少,习称“野山参、山参”。

【采收加工】园参 1、全体:晒干后称“全须生晒参”。 2、部分: (1)主根: ①晒干--生晒参 ②沸水烫,针扎,浸于浓糖液中,干燥--白参(糖参)-→少见。 ③蒸3h,干燥,支根较短者--红参 支根较长者--边条红参 (2)支根 : 蒸煮后干燥--红直须 了解:其他

人参鉴别示意图

1、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及须根,须根上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 【性状鉴别】 一、生晒参(全须): 1、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下部有支根及须根,须根上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 糖 参 (白参) 生晒参

2、芦头(根茎)多弯曲,具艼(不定根)和芦碗(茎痕)。

3、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 4、气微香而特异,味微苦甘。

二、红参: 红棕色,半透明,偶有不透明的暗褐色斑块。下部有支根2-3条。质硬而脆,断面平坦角质样。

体胀满,淡黄白色,全体可见针刺痕,味甜。 三、白参: 体胀满,淡黄白色,全体可见针刺痕,味甜。 糖 参 (白参) 生晒参

四、生晒山参: 1、主根粗短,支根人字形或圆柱形。

2、表面灰黄色,上部具细密而深陷的环纹。须根细长,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

3、芦头与主根等长或更长,芦碗密集,附芦生有1-3个不定根。靠近主根的一段芦头光滑而无茎痕(习称“圆芦”)。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内侧有数列栓内层细胞。 ②韧皮部中有树脂道散布,内含黄色分泌物。近形成层处树脂道成环。初生韧皮部常有裂隙,韧皮射线宽3-5列细胞。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多单列,径向稀疏排列。木射线宽广。 ⑤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细小淀粉粒(红参已糊化)。栓内层、木薄壁细胞及木射线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简图

2、粉末:淡黄色(生晒参)或红棕色(红参) ①树脂道碎片:管状,内含黄色分泌物。 ②草酸钙簇晶:较小,棱角锐尖。 ③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红参的已糊化) ④导管:多为网纹或梯纹。 ⑤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微带棕色。

【成分】 含总皂苷约4%,须根含量较主根高。共分离得到32种人参皂苷。 人参皂苷中以四环三萜的达玛脂烷(dammarance)系皂苷为主要活性成分,其次为五环三萜的齐墩果烷(oleanane)系皂苷。 达玛脂烷型皂苷又分为20S-原人参二醇类皂苷和原人参三醇类皂苷。 含挥发油约0.12%;含少量人参多糖。

【理化鉴别】 1、人参的乙醇浸出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滴加三氯化锑饱和的氯仿溶液,再蒸干,呈紫色。(检查甾萜类) 2、人参总皂苷薄层层析: 层析图谱由下往上依此为:人参皂苷R0、Ra、Rb、Rc、Rd、Re、Rf(浅)、Rg1。

【伪品】(主要是伪充红参及朝鲜红参) 1、豆科植物野豇豆的根 2、商陆科植物商陆或垂序商陆的根 3、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河南称“热参”或“大红参”(沁阳) 4、菊科植物山莴苣的根 5、马齿苋科植物栌兰(锥花土人参)的根

此外还有:(书中未列出,了解) ①紫茉莉科植物紫茉莉的根。 ②茄科植物莨菪的根(其种子为天仙子)。 ③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 ④桔梗科植物金钱豹的根。 ⑤桔梗科植物四叶参的根。

西 洋 参 【来源】 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 【产地】 原产加拿大、美国。

【性状鉴别】 1、主根呈长圆锥形、纺锤形或圆柱形。 2、表面浅黄褐色或灰黄色,有较密集的横环纹及细纵皱纹,主根下部可见支根痕。

3、质较坚硬,难折断。折断面较平坦,略呈角质,或有小裂隙、略显粉性;淡黄白色,形成层附近色泽较深,皮部散有多数红棕色点状树脂道。 4、气微香,味微苦、后甜。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

人参加工的假洋参片

三 七 【来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根。 【产地】 多系栽培,以云南产者为地道药材。

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采收加工】 “春七”、“冬七” 剪下的芦头、侧根、须根晒干后,分别称为“剪口”、“筋条”、“绒根”。 筋 条 绒 根

【性状鉴别】 “铜皮铁骨” 1、略呈纺锤形或类圆锥形。 2、表面灰黄或灰棕色,常有蜡样光泽,顶端有瘤状突起。

3、质坚实,击碎后皮部与木部常分离。横切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有细小棕色树脂道。 4、气微,味苦而后微甜。

【成分】 含多种皂苷,主为达玛脂烷系皂苷。 尚含止血活性成分田七氨酸。 【附注】 1、三七以“头数”论好坏。每斤能称的三七个数,称为多少“头”,“头”数越少价越高,质量越好。 2、菊科植物菊三七的根茎,民间习称“土三七”。

3、三七价格较昂贵,伪品较多,主要有:(了解) ①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雕刻而成。 ②五加科植物大叶三七的根茎。“竹节三七” ③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茎。 ④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仿造三七的外形,用颜料酸性大红并掺了适量墨汁进行染色加工而成。“血三七”

⑤姜科植物姜三七的根茎。 ⑥豆科植物绵三七的块根。 ⑦以楝科植物苦楝树和冬青科植物熊胆木的叶,经煎煮所得提取液加入木薯粉,精心搓捏而成,然后置黄泥粉中搓滚。

全须生晒参

生晒参和糖参

红 参

白直须

红混须

朝鲜白参和红参

小茴香 【来源】 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成熟果实(双悬果)。

【性状鉴别】 1、梭形,似米粒大小,黄绿色或淡黄色。 2、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的花柱基,基部有果柄。 3、果实极易分离成2个小分果, 每分果背面有五条纵棱。种仁富油性。 4、有特异的甜香气,味微甜。

【显微鉴别】 1、分果横切面: ①外果皮:为1列切向延长的扁平细胞。 ②中果皮: 每条棱下有由2个外韧型维管束合生的1个维管束(中间有纤维相连,否则只能算1个)韧皮部位于两侧。 维管束的内外两侧,有大形而特异的网纹细胞分布,常木化。

每两棱之间有油管1个,接合面有2个,共6个。 ③内果皮:为1列扁平的小细胞。(镶嵌细胞) ④种子: 种皮为1列含棕色物质的扁平细胞。 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壁较厚,内含多数糊粉粒,每1糊粉粒中含1小簇晶。 ⑤种脊维管束位于接合面的内果皮与种皮之间。

2、粉末:绿黄色或黄棕色。 ①网纹细胞:棕色,壁厚,木化,具卵圆形网状壁孔。 ②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壁较厚,内含多数糊粉粒,每1糊粉粒中含1小簇晶。 ③油管碎片:黄棕色至深红棕色。分泌细胞扁平多角形,小。 ④内果皮碎片:为镶嵌细胞。由5-8个狭长细胞为1组,各组间不规则镶嵌。

当归 当归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当归因功用而得名,活血补血,能使气血各有所归,为妇科调经、补血、活血之要药,有“十方九归”与“药王”的美称。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Diels的干燥根。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2.叶具长柄,叶鞘基部膨大,叶2~3回羽状全裂。 3.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白色。 4.果为双悬果。 【产地】主产甘肃。 【植物形态特征】 1.当归为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带紫色。 2.叶具长柄,叶鞘基部膨大,叶2~3回羽状全裂。 3.复伞形花序顶生,花白色。 4.果为双悬果。 【产地】主产甘肃。 【采收加工】秋末采挖,除去须根及泥土,晾至半干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烟火慢慢熏干。 当归原植物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1.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根头(归头)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 【性状鉴别注意点】 1.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根头(归头)具环纹,上端圆钝,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及叶鞘的残基; 2.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及横长皮孔。 3.主根(归身)表面凹凸不平;支根(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 4.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及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甜香气,味甘、辛、微苦。 如图4-37所示。 习以粗大、身长尾少、质坚韧、断面黄白色、香气浓、味甘者为佳。柴性大、干枯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仔细观察体会当归颜色和气味,归纳其主要鉴别要点。 课堂互动 仔细观察体会当归颜色和气味,归纳其主要鉴别要点。 叶鞘残基 归头 形成层 环纹 归身 归尾 当归药材及切片 当归头放大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形成层成环。 【显微鉴定】 1.当归横切面 皮层窄,有少数油室。韧皮部宽广,多裂隙,油室及油管类圆形,外侧较大,向内渐小。形成层成环。 当归根的横切面简图 1.木栓层 2.裂隙 3.油室 4.韧皮部 5.形成层 6.导管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1)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时可见菲薄的横隔。 【显微鉴定】 2.当归粉末 淡黄棕色。 (1)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表面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有时可见菲薄的横隔。 (2)梯纹及网纹导管多见。 (3)有时可见油室碎片。 当归粉末 1.油室 2.韧皮薄壁细胞 3.木栓细胞 4.淀粉粒 5.导管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当归具有促进造血功能、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造血和抗贫血等作用。 【化学成分】主要含挥发油和水溶性成分。其中,挥发油主要含藁本内酯,水溶性成分主要含阿魏酸等。现行版《中国药典》规定,本品阿魏酸不得少于0.050%。 当归具有促进造血功能、抗血栓形成、降血脂、抗心律失常、扩张血管、降压、抗血栓、抑制血小板聚集、造血和抗贫血等作用。 【功效应用】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知识拓展 当归易虫蛀、霉变、泛油,应贮于阴凉干燥处,温度在28℃以下,相对湿度70%—75%,商品安全水分为13%—15%。贮藏期间内应定期检查,发现吸潮或轻度霉变、虫蛀,要及时晾晒或用60℃左右的温度烘干。有条件的地方可用密闭抽氧充氮技术养护。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柴胡 【来源】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is DC.或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前者习称“北柴胡”、“硬柴胡”,后者习称“南柴胡”、“软柴胡”。 知识链接 大叶柴胡Bupleurum longiradiatum Turcz.的干燥根茎曾在东北地区作柴胡药用,其特征是表面密生环节。现行版《中国药典》明确指出该品有毒,不可当柴胡用。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1)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 【性状鉴别注意点】 1.北柴胡 (1)圆柱形或长圆锥形。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 (2)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 (3)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 (4)气微香,味微苦。 叶基 北柴胡药材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1)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 环纹 枯叶纤维 2.南柴胡 (1)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枝或稍分枝。 (2)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 (3)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4)具败油气。 南柴胡药材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仔细观察北柴胡、南柴胡药材,归纳二者的性状鉴别要点。 课堂互动 仔细观察北柴胡、南柴胡药材,归纳二者的性状鉴别要点。 【化学成分】主药含柴胡皂苷、甾醇、少量挥发油。 【功效应用】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 第四章 根及根茎类药材

马钱子 【来源】 马钱科植物马钱或云南马钱的成熟种子。 【产地】 马钱子为进口;云南马钱产于我国云南。

【性状鉴别】 1、进口马钱: ①扁圆形,纽扣状,一面稍隆起,一面稍凹。 ②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密生匍匐的丝状毛,自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排列。

③底面中心有一点状种脐,边缘有一微凸种孔(珠孔)。 ④侧面剖开,内有子叶2枚,子叶脉纹5-7条。 ⑤味极苦,有剧毒。

2、云南马钱:(区别) 长扁圆形(“长籽马钱”),边缘较中央微薄并向上翘起,毛茸粗糙而疏松,胚乳角质状,子叶脉纹3条,味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