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史记》与汉代历史散文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述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 班固与《汉书》
汉代历史散文发展趋势 完成了传记文学这种文学体裁的创造 出现了文史分流的趋势 杂史正式从子书与正史中分离出来
一、完成了传记文学这种文学体裁的创造 现存较早的史书《尚书》、《春秋》言、事分离,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左传》、《国语》将言和事结合起来,历史时间故事化,文学因素增强。 《战国策》改变了前代以记言、记事为中心的写法,转而以人物描写为中心。 《史记》通过给历史人物写传记的办法来写历史,较集中地写出人物一生地命运和特点,标志着我国传记文学这种文学体裁的成熟。
二、出现了文史分流的趋势 史传文学自先秦开始发展,到司马迁的《史记》达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峰。自此文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去开发新的描写领域,而将历史让给史学家去研究,历史家们撰写历史著作,也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史料的收集。
三、杂史正式从子书与正史中 分离出来 韩婴《韩诗外传》 刘向的《说苑》、《新序》、《烈女传》 赵晔的《吴越春秋》 袁康的《越绝书》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述 司马迁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家,《史记》不仅是一部空前的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特别是人物传记部分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后代的戏曲、小说都有很大影响。因此《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历史地位。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史学和文学上肯定了他的文学性质和伟大成就。
一、司马迁的生平 司马迁(公元前145--87) 字子长,龙门(陕西韩城) 人,汉武帝于公元前140年16岁时即位,与司马迁相始终。
生平事迹有三点与写作《史记》有重要关系: 1、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 2、中、青年时期的漫游 3、遭李陵之祸
祖先司马氏“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时期太史令,祖父司马喜——司马绎——司马昌——司马 ——司马错(与张仪同僚),并非全为史官。 1、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 祖先司马氏“世典周史”,父亲司马谈为汉武帝时期太史令,祖父司马喜——司马绎——司马昌——司马 ——司马错(与张仪同僚),并非全为史官。 司马谈很有学问,“学天官于唐都,受昌于杨河,习通论于黄子”。
2、中、青年时期的漫游 司马迁之所以能写出《史记》,这与他博览群书有关系。而且与他漫游祖国各地有关,曾三次出游。三次出游,司马迁东到泰山封禅,西到陇西,北到内蒙,南至昆明,阻击踏遍黄河、长江、 江流域。
(1)第一次20岁左右。到过长江中下游地区,河南、山东。到过湖南沅、湘水(到过江西庐山)。写出《屈原列传》,是保存最早的屈原资料,到过九巍山,舜埋葬之处;到过会稽山,探禹穴;到过山东曲阜,参观孔子庙堂;到过淮阴韩信故乡;大梁访察信陵君;到过徐州(当时楚汉相争战场)。回来后任为郎中。
(2)第二次,汉武帝派他去西南,“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 邓、 、昆明”。在这些地方真实地考察,收集资料,对后来写列传大有帮助,如《西南夷列传》《货 列传》,回来后父亲病重,赶回洛阳。 (3)第三次(公元前110年)随汉武帝到泰山封禅,并“率师巡边”,到了呼和浩特、辽西碣石等地。
出游活动大大丰实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所到之处考察了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和物产强棵,访问了各地的名胜古迹和旧故老,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和文物史料,从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为重要的是,他接触了广大人民的实际生活,体会到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述《史记》和他的政治见解都有极重要的意义。
3、遭李陵之祸 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带三万骑兵攻击匈奴,李陵带五千骑兵分头进攻匈奴,李陵兵步行30天到达蒙古与匈奴兵相遇,被匈奴三万兵包围,与敌交战,迁弩齐发,杀敌数千人,匈奴王大吃一惊,随即又调8万骑兵,众寡相差太悬殊,边战边走,战士死伤过半,被迫投降。
消息传到朝廷,汉武帝食不甘味,让群臣共议,大臣门以为埋怨李陵,而司马迁却认为李陵不是真投降(通过平时李陵为人认为),而会找机会报答汉朝。正好汉武帝问到司马迁,司马迁和盘说出,触怒汉武帝,因李广利是宠妃李夫人的兄长,故汉武帝认为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有责怪李广利之意。因此,汉武帝把司马迁打下狱,让人审理此案。审案人严厉审问,并判重刑。
按照汉朝法律可拿钱来赎罪,而无钱,又无人为他说情,所以以宫刑论处。这对司马迁精神上是极大摧残和耻辱,曾想到自杀,然而为了责任没死,他认为:“人故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因此决定忍辱苟活写《史记》。从古代现任中得到启发,决心献身于自己的事业。判处宫刑四年后司马迁大赦出狱,担任中书令。司马迁遇祸后认识到世态炎凉。
二、著述《史记》的时代条件和要求 秦朝以前中国社会一直是纷争、割据,至秦始皇时统一,然而都是十分短暂,汉武帝时实现真正的大一统局面,中央集权得以巩固。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正式形成,各项具体法令制度建立起来了。对以往历史作全面总结的要求也提出来了,司马谈临终对司马迁的遗嘱可看成是时代要求的体现。
时代条件: 汉武帝比较重视文化上建树,“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孝武皇帝敕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百年之间书积如山”。——刘 《七略》 “天下遗闻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太史公自序》
这种情况下,一种新体裁著作应当时要求产生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这部历史著作来表达他的历史见解,表达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司马迁写《史记》自诩很高,自己称为孔子第二,《史记》成为第二部《春秋》。从这意义上《史记》既是他的天才独创,又是时代产物。
《报任安书》和《悲七不遇赋》 《悲》是司马迁晚年的作品,抒发了作者遭受宫刑后的愤激情绪和不甘于“没世无闻”的顽强精神。“没世无闻,古人堆耻,朝闻夕死,孰云其否?” 通过这篇作品,我们看到一位饱经忧患、感慨深沉而终身坚持理想的老人的形象。
第二节 《史记》的思想内容 一、《史记》的体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和年间(公元前104年左右)大约三千年的历史,是一部52万字的巨著。全书共130篇,由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构成。
《史记》开始称为《太史公书》 三国以后始称《史记》 唐朝 张守节《史记正义》:“古者有史记言,古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司马迁兼之,故谓之《史记》”。 《史记》有三家注解: 刘宋 裴 骃《史记集解》 唐 司马贞《史记索隐》 唐 张守节《史记正义》
清朝学者赵翼说:“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是表以采时事,八书以评制度,列传以人物”。
世家:是先秦和诸侯国和汉朝有功之臣的传记。 本纪:是记载历代最高统治者政绩。 表: 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记事。 书: 是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史 世家:是先秦和诸侯国和汉朝有功之臣的传记。 列传:是历代有影响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是记载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史)。
《史记》通过五种不同体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历史体系,这种体例不同于前代的编年体以年月为经,以事实为纬,而是以人系事,创作主体具备了以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叙事意识。 依时记事——依地记事——依人记事
《史记》一书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分层次、分门类、分角度记述了三千年来的历史风云人物,概括了古代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三种体例之间相互联系,互相照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结构功能来看 本纪是全书的纲领,以编年为线索,以帝王为叙述重点,为整部史书的叙事建立了一个广阔的时空框架,世家、列传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本纪所载内容加以补充阐释。
张守节《王帝本纪正义》:“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曰纪。” 刘知几《史通·本纪》:“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莫过于此乎!” 司马迁自己也称本纪是“既科条之矣”。本纪既隐藏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史人生哲学,又隐藏着全书的结构逻辑和叙事战略。史迁
从记载人物类型来看 本纪记载的是帝王、天子、其中包括着掌握时局变化,主宰一个时期历史事势发展的英雄和实权人物。世家所载往往是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司马贞《索隐》云:“系家者,记诸侯本系也,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刘知几认为“其编次之体与本纪不殊,盖欲折彼诸侯,异乎天子,故假以他称,名为世家”。“
列传”则写社会、政治、司法、军事、经济、学术、文化等方面的杰出人物,如司马迁所说:“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 由帝王而诸侯而英雄人物,不同体例反映不同层次的人物,全面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有很强的层次感。
从数目上看 本纪十二,世家三十,列传七十,是个宝塔型,帝王将相在塔顶,英雄人物是塔基,表现帝王居高临下,人臣拱卫主上的主题。
从哲学意味上看 司马迁将帝王摆在社会的中心地位,把他们比作北斗星、中心毂,说“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他们是历史无穷发展的中轴,在本纪中,蕴藏着史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达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著述目的。
而世家,史迁则赋予他们以“拱辰共毂”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地位,着重体现了家族的兴亡。 列传载录公卿大夫以至庶民百姓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历史群体以左右或控制一个长时间的历史变化,他们的作用往往表现为个体的能动性,即在具体的政治事件中他们能驰骋天下,施展才能,为历史的发展作出贡献。在他们身上往往体现了史迁关于命运的哲理。
二、《史记》的思想倾向 1、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2、嘲讽了汉朝统治者鼓吹的天人感应 说、君权神授说。 3、基本的历史观 4、无畏的批判精神 5、热情的赞扬歌颂
1、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史记》市一部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司马迁在《史记》中批评了当时所谓占星术、望气术、鬼神之传、相信迷信神仙的思想。 “八海求神仙,终无有 ”。《封禅书》记新 平以望见上,说长安东北有神气称五彩,《史记》说新 平可言会神者皆作也。
2、嘲讽了汉朝统治者鼓吹的天人感应说、君权神授说。 天人感应:违反上天意旨,天灾异警告(董仲舒)(司马迁主张天人相分)。 君权神授: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司马迁表示怀疑“天道”,在《伯夷列传》中认为伯夷、叔齐二人品德高尚都饿死深山,所以作者认为常常是善人恶报,恶人得善报,品行不端正的人飞黄腾达。反之,则遭祸害。因此“余甚惑焉”。 这不仅表现历史家思想复杂性,也表现进步思想。
3、基本的历史观 (1)能自觉总结、研究经济问题。 (2)重视人民群众和下层社会力量, 承认官逼民反的合理性。 (3)作者重视整体、重视发展变化的 观点,辩护华夏统一,主张各民 族平等友好。
(1)能自觉总结、研究经济问题。 《平淮书》记载各地区经济情况; 《河渠书》记载夏禹以来水利工作; 《货殖列传》详细描述当时各地生产 情况和交易情况。 还记载了一些发财致富的布衣匹夫,从而为中国历史学树立了经济活动的优良传统。
“凡编户之民,富什相什则卑下之,佰则畏惮之,仟则役,万则仆。此物之理也。”指出经济财富与人的社会地位关系。 经济与道德礼节关系:“礼生于有而废无”。“渊深而鱼生之,山深则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2)重视人民群众和下层社会力量,承认官逼民反的合理性。 司马迁评陈涉起义“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把陈涉与汤、武相提并论,并把陈涉列为世家,表示尊敬,以爱护的声调给予同情,这作为封建史学家可谓难能可贵。
《游侠列传》记载中、下层人物,记载救人之危、解人之难的侠义之士。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循吏,又往往失望。侠义之士往往同情弱者,反抗强暴,是人民的力量和希望,也表明作者的思想是朝下的。
《酷吏列传》记载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群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兵库,释死罪,缚辱即太守、都尉,杀二千石……”记载农民起义,可认为司马迁同情人民起义,承认官逼民反的合理性。
(3)作者重视整体、重视发展变化的观点,辩护华夏统一,主张各民族平等友好。 司马迁在《史记》中表示历史观念与董仲舒不同。 董:天不变,道也不变。 迁:历史通过各种变革向前演进。 董: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迁:对吴起、商鞅变法给予肯定。称商鞅“居五年,秦国实强”“民勇于公战,而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肯定他的政绩是因为他的变革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史记》还叙述了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如:《朝鲜列传》《大宛列传》《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记载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情况及他们和中国的关系。后来这些少数民族逐渐加入汉族人民生活范围,使他们政治、经济向前发展。《史记》所体现的这种历史观念在它之前是没有的,是秦汉以来统一事业在文学史上的反映。
西汉与匈奴战争形势图
霍去病收复河西 王可伟油画作品《霍去病收复河西》
4、无畏的批判精神 《史记》不仅敢于揭露历史上许多暴君:夏桀、商纣、、周厉等的暴政、暴行,而且还敢于直接抨击当朝的开国之君和在位的皇帝,这在封建史学家中是绝无仅有的。对高祖刘邦,作者未抹杀其结束楚汉相争建立国家功绩和坚忍不拔的长处,但也没放过对于刘邦的虚伪、狡诈、无奈品质的揭露。如在被项羽追赶中刘邦就一而再、再而三把儿子孝惠、虐人鲁元推下车去。成帝业后又问父亲:“某之业孰与仲多?”“吾乃有 帝之贵也”。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不避忌讳的描写揭露了刘邦作为开国之君的面貌,这在当时是需要勇气和胆识的。对于“吕后残害戚夫人”,孝惠帝说“此非人所谓,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司马迁没有考虑吕后是皇帝的曾祖母,打破了“为尊者隐,为言者讳”的教条,大胆揭露了吕后心狠毒辣的狰狞面孔。
《酷吏列传》批判了张汤、杜周等人的凶狠残暴,充当统治者爪牙的狰狞面目。与酷吏相对是循吏。张汤专门看皇帝脸色行事,“为人对诈,午智以御人”。“上所欲 者,因而谪之;上所释者,久微见其冤状”。 有人杜周:“三天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著为令,何故法乎?”彻底揭露了封建社会中法律的虚伪性,法令只不过是统治者任意杀人的工具。
5、热情的赞扬歌颂 《史记》遍及社会的各阶段、各阶层、各职业,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有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农民、妇女、工商业者、 隐士、游侠、刺客、医卜等。《史记》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作客观描写,寄托褒贬和爱憎,作者寄予同情的有伯夷、苏秦、管仲、孔子、屈原、廉颇、蔺相如、鲁仲连、信陵君、候赢、荆柯、陈涉、项羽、李广、淳于髡 等等。
《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勇敢善战,廉洁爱士兵,一生官职卑微,最后自杀。李广:“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自杀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把人民战士对李广的爱戴和统治阶级对李广的迫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露了黑喊,歌颂了李广的品行。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歌颂了蔺相如先公后私高尚品德,而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爱国将领,申明大义。
《刺客列传》歌颂了刺客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行为。 曹沫劫齐桓公 专褚刺吴王僚 豫让刺赵襄子 聂政刺韩相侠累 荆轲刺秦王赢政 刺客们这种反抗强暴的侠义精神是可歌可泣的,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封建统治阶级的气焰,给人民以鼓舞和小我。
总之,《史记》一书具有丰实的思想内容和深刻的人民性,全书充满着反对暴君暴政,反对豪强酷吏的思想,洋溢着热爱人民,关怀人民疾苦的感情,歌颂了爱国爱民、尚义任侠、品质高尚的人物,揭露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种种矛盾和丑陋阴私,抨击了专制帝王、贪官酷吏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残暴行为,从而《史记》成为一部爱的颂歌、恨的咒曲。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 一、塑造了丰实的人物形象: 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三、悲慨激昂,有强烈的抒情性 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 第三节 《史记》的文学成就 一、塑造了丰实的人物形象: 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三、悲慨激昂,有强烈的抒情性 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 五、《史记》在文学上的影响:
一、塑造了丰实的人物形象: 1、从总体上看: 数量众多 类型丰富 个性较为鲜明
1)、数量众多 《史记》大部分是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创作,向读者战现了丰富多彩的的历史人物,其中有性格的任务有八九十个,有一部分是有典型意义的,如:项羽、李广、刘邦、陈涉、张良、韩信、廉颇、蔺相如等。
2)、类型丰富 这些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从事各种不同的活动,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命运。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将相、后妃、宦官、刺客、游侠、商人、戏子、医师、卜者等等类型。
3)、个性鲜明 叙智者,子房有子房风姿,陈平有陈平风姿;同叙勇者,廉颇有廉颇面目,樊哙有樊哙面目;同叙刺客,豫让之与专诸,聂政之与荆轲,才出一语,乃觉口气各不同。 ——《史记会注考证》引斋腾正谦语
2、《史记》塑造人物特点: 1)、为突出某一中心思想,为体现作者某创作意图而精心选材。 2)、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
3)、《史记》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基本倾 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常常使用“互见法”。 4)、通过细节,琐事来刻画人物,展示人 物思想性格。
1)、为突出某一中心思想,为体现 作者某一创作意图而精心选材。 项羽从起兵到灭亡事情很多,然而本纪中所写只三件事: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围。作者抓住三件事,既刻画了项羽的人物性格,也把历史事件叙述清楚。
塑造蔺相如主要通过三件事来描写: 一是完璧归赵,机智勇敢、不负重任 二是渑池之会,凛然正气,不辱国体。 三是引车避让,以国为重,不念私仇。
2)、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维透视的方法,一方面能把握人物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对人物性格的次要方面也能给予重视,多侧面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人物有血有肉,生动丰满。
项羽身上就具有多重人格。他喑叱侘,又言语呕呕。他礼贤下士,又妒贤嫉能。他残暴,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有恻隐之心,不杀刘邦,还时常顾念百姓疾苦。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兼有风云之气和儿女情长。这些对立的因素有机的集于项羽一身,使得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
3)、《史记》为了突出某一人物的基本倾向和主要性格特征,常常使用“互见法”。 “互见法”就是把关于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不放在本传中写,而放到其他人物传记中去写。 目的是从文学上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另作者怕太露骨而受到迫害,又避免重复。
如:项羽享刘邦父,刘邦说的话“吾翁即若翁”都放在《项羽本纪》中写,而不放在《高祖本纪》中写。“其事在《商君》语中”,“语在《淮阴》事中”等。从这里可看出,司马迁在叙事中不再叙述读者看到的传中。 罪犯魏其逃到魏公子信陵君府上,信不敢收,其怒自杀,于《信陵君传》中写,放于《范雎列传》中。
4)、通过细节,琐事来刻画人物,展示人物思想性格 司马迁通过人物传记来小亿 历史,虽然描写重大历史事件,但也不忽视细节、琐事,因为它不仅是历史著作,同时也是文学作品。如:
李斯厕所见老鼠而发感慨。 项羽学术剑不成学万人敌,“彼可取而代之”。可看出羽少时便有奇异非凡的抱负,且直爽。 酷吏张汤少时为老鼠判罪。 《史记》正是通过个性化语言和琐事来塑造人物。
二、谋篇布局,匠心独运 《史记》全书130骗,是个整体,它们相互补充,相互照应,但每一篇又是各自独立的文学作品。有的如短篇小说,有的入叙事散文,如抒情三我,文章结构严密,波澜起伏,故事性强。
《史记》的叙事艺术 《史记》人物传记有单传、合传、类传、附传、自传五种形式。各传呈现着各自的结构特征又保持着整体的内在统一性。 《史记》人物传记往往以“某某者,某郡人也”开端,然后继之以传主的经历,再在“危机、大功、大败”等一系列既定的美学外形中过滤,组成一种定型的模式,传记首尾圆合。
《史记》的叙事方式基本上事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只是最后论赞部分,才作为评论者直接登场,表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使叙事者无所不知,无所不在。 《史记》在叙事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善于将历史事件故事化。故事化的手法和紧张的场面的运用,使叙事更为生动而饶有波澜,人物形象也各具特征而更为个性鲜明。
《鸿门宴》 叙事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鸿门宴》 叙事三起三落,情节张弛有效,波澜起伏。 玦 项 剑 项 帐 项 举 羽 舞 伯 闯 王 增 不 庄 翼 哙 款 范 应 项 蔽 樊 待
司马迁的爱奇倾向 扬雄《法言》“多爱不忍,子长也。仲尼多爱,爱义也;子长多爱,爱奇也。” 刘勰《文心雕龙》:“爱奇反经”。 司马贞:“其人好奇而词省。” 鲁迅:“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戮辱,传畸人于千秋。”
1、爱奇倾向的表现 对历史人物的选择上,司马迁说:“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陈称焉。”在选择历史人物入传上,着眼点在“奇”字。 对历史题材的提炼上,突出非常之事。 对故事情节的安排上,使之带有传奇色彩。
2、爱奇倾向的深层内涵 司马迁的爱奇寄托着个人的理想,那些遭遇坎坷的悲剧人物倾注着他的感情。 爱奇倾向是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皇权意志的突破。表现了司马迁深刻的见识和大胆的批判精神
三、悲慨激昂,有强烈的抒情性 《史记》是作者用全部心血和是生命写成的“爱的颂歌”,“恨的咒语”,是一部饱含血泪的诗歌。内容有爱、有恨,寄寓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如:信陵君礼贤下士,屈原被害放逐,作者深表赞扬和同情。对于酷吏给予无情的批判。爱下层人民,恨上层统治阶级。
四、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 1、个性化的语言: 2、运用民间的口语、谚语: 3、《史记》引用古史料时,常常把那些深奥难懂的古书,改写成汉朝的书面语言,从而保证了《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1、个性化的语言: 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刘邦不同感慨, 项羽:“彼可取而代也”,强悍,爽直 刘邦:“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表志向 周昌口吃:“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道不可,陛下欲太子,臣期期不奉招?”把周昌急切时口吃的样子表现出来。
2、运用民间的口语、谚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王剪列传》 “当判不判,反受起乱”《春申君列传》 “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 ,兄弟二人不相容”《淮难衡山列传》,讽刺汉武帝兄弟之间不能和睦相处。
3、《史记》引用古史料时,常常把那些深奥难懂的古书,改写成汉朝的书面语言,从而保证了《史记》对后世的影响。 《史记》既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传记文学名著,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有崇高的地位,对后代的影响深远,正如宋代郑 所说:“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通志总序》
从史学上讲,《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许多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人物活动。使后代对这些人物有史可查,有案可稽,这是一个极为巨大的贡献。而且所记载的人物既有上层贵族人物,又有下层人物;有汉族,又有少数民族。因此,不论从丰实的内容和体制的创意来讲,《史记》都是空前巨著。记传是他的独创,为后代史学树立了优秀楷模。中国的24史(断代史)体例都是模仿《史记》。班固的《汉书》对刘邦历史直接引用下来。
司马迁的史学观点和态度对后世也有影响,班固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赞》
我们说班固所谓“蔽”正是司马迁敢于冲破正统思想束缚的表现,是其进步历史观点之所在。 与此同时,班固对司马迁著作态度加以肯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这种在写历史时严肃,敢于求实的态度和精神受到后代进步历史学家崇敬,也为后代史学家推崇。
五、《史记》在文学上的影响: 1、 把中国历史散文推向一个新的高峰。也有人说:“《史记》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左传》受到年月的分割,不完整,是派年段的,《史记》不同,无论写人物、场面都集中完整”。
2、《史记》中的散文成为古文运动的旗帜,为韩愈等人所效法: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3、《史记》中的人物故事成为后世戏剧、小说家们进行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如《霸王别姬》《渑池会》《文君当炉》
《 项羽本纪 》 巨鹿之战 鸿门之宴 垓下之围 失败了的盖世英雄
巨鹿之战 叱咤风云,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在反秦运动中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鸿门宴》
鸿门之宴 坦率、天真,以“不忍”之心,轻纵了敌手,以至于坐失良机,为自己留下了后患和悲剧的种子。
垓下之围 慷慨别姬,勇敢突围,斩将杀敌,所向披靡。后退至乌江,乌江亭长要他渡江,他不愿忍辱偷生,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东渡,终于从容不迫地把头颅送给了敌人,自刎而死。
三幕场景 虞姬悲歌:重在抒情,呜咽深沉 东城快战:重在叙事,铁马金戈,声情激越 乌江拒渡(赠马赠头):江畔陈词,慷慨激昂
太史公曰: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率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及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导致了他的悲剧。
第四节 班固与《汉书》 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 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 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 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 补《史记》。
《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预谋议。后因事入狱,永元四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马续协助班昭作了《天文志》。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史記》 《漢書》 作者 司馬遷 班固 、班昭 體裁 紀傳體通史 紀傳體斷代史 斷限 黃帝至漢武獲麟 西漢一代 成書 西漢武帝時 東漢光武至安帝 編修形式 私修 私->官修
《苏武传》 苏武羁留匈奴十九年的遭遇 苏武出使匈奴,因事被扣,不屈服于威胁利诱,坚持民族气节,被遣于北海牧羊。 李陵以旧友身份陈述苏武家中变故,并自道真情,劝降苏武,苏武不为所动,终得回归祖国,行前李陵相送,剖明心迹。
对比、映衬 出使匈奴之初,与副使张胜的对照。 “欲自杀”——“引佩刀自刺”——“不动” “胜请降” 张胜:背武行事,置两国关系于不顾,欲贪功而陷于谋反之事,累及苏武,在匈奴威逼下贪生请降。 苏武:得知真情后,想到“重负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立下竭忠尽节之志,自杀未果,更不为敌方剑刃相加所动。以死全节、镇静无畏。
威逼利诱之时,与叛徒卫律的对照 卫律骄横无耻,色厉内荏 以言相逼——举剑威胁——利诱劝降 苏武坚定镇静,深明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