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概论 主讲人:赵林 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专题八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 发展历程. 孔孟的 “ 民本 ” 思想、黄宗羲 “ 民本 ” 思想 古希腊的人 文主义哲学 康德 “ 以人为 本 ” 思想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全球性的 “ 可 持续发展 ” 思 想 古 代 中国第四代领导集 体提出 “ 科学发展 观 ” 、 “ 以人为本.
第八单元 17 — 18 世纪的启蒙思想. 为什么继文艺复兴之后, 17 世纪的欧洲再次 发生了思想解放运动? 一、启蒙运动的发生 1. 原因: 西欧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自然科学的发展,导致近代唯物主义 哲学的确立 经济: 政治: 科学文化:
第六单元 3 什么是 “ 启蒙运动 ” ? 指 17 - 18 世纪, 欧洲的资产阶级进 步思想家在思想领 域掀起的一场继承 文艺复兴运动时期 人文主义精神, 以 理性 为核心,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 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解放运动。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单元 小结 西方 人文 精神 的起 源及 其发 展 一、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历程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二、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 之际的批判思想的比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第一讲 : §1.1~§1.3 数学起源与古希腊数学 §1.1 数学思想的萌芽. 古代巴比伦的数学.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世界三大宗教 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实验学校(姚灿城).
第6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古代罗马 一、意大利半岛的早期历史 二、王政时代的罗马和塞尔维乌斯改革 三 罗马共和国 四、罗马共和制帝国的形成
第五章 古代希腊罗马史 第一节 古代希腊 第二节 古代罗马.
第五章 古代希腊罗马史 第一节 古代希腊 第二节 古代罗马.
必修(Ⅰ)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 3 课 西 方 文 明 之 源 金园实验中学郑熙增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希腊的两个文明中心发源地 2、能够理解应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 3、理解应用布匿战争和罗马兴衰 重点: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难点:对罗马帝国兴衰的理解.
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
第6课 罗马法的 起源与发展. 第6课 罗马法的 起源与发展 ★什么是法律? ★为什么要制定法律?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高三一轮通史复习 太原六十一中 王健峰.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 世界古代史.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 陈树林 教授.
  你知道这幅画是在什么时代背景下,由谁创作的吗?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里五滩小学 尹健斌.
一、课标要求: 1、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早期的西方殖民扩张.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与扩张 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海外殖民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是资本主义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导入新课 雅典奥运会开幕式.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欢 迎 指导.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慈溪中学 蔡建波.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六课 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西方文化概略  杨丽波.
基督教的历史.
                                                                                                                                                                
第三章 从罗马帝国到封建时期 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2009年王付兵3月13日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高考解读】 考试内容 江苏高考 备考策略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 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
第三章 古代希腊文明.
如云彩的见证人. 希伯来书 11:39-40 当代译本 这些人都因信心而获得赞许,但他们并未得到 上帝的应许,因为上帝为我们预备了更美的, 要叫他们与我们一同得到才算完美。
第三单元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超导探索与科学思辨 李平林 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
欧洲 启蒙思想.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從歷史看宣教.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西方文化概论 主讲人:赵林 教授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第一讲: 希腊神话与希腊社会

一、希腊文化的地域范围与时间跨度 一、希腊文化的地域范围 1、地域范围:   古代希腊的概念是一个大希腊的概念,包括希腊本土、小亚细亚和西亚沿海地区、南意大利地区,甚至伊比利亚半岛和北非。

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 2、时间跨度:   古代希腊文化包括三个发展阶段:   A、克里特-迈锡尼时代的文化(公元前26-前12世纪)   黑暗时代(公元前12-前8世纪)   B、希腊城邦时代的文化(公元前8-前4世纪)   C、希腊化时代的文化(公元前4-前2世纪)

2、北方游牧民族神话的影响(战神、征服者) 1、埃及宗教的影响(如迷宫、半人半兽的神、斗牛、工匠) 二、希腊神话的源流传统  2、北方游牧民族神话的影响(战神、征服者) 1、埃及宗教的影响(如迷宫、半人半兽的神、斗牛、工匠) 3、巴比仑神话的影响(神谱)   希腊神话主要是地中海神话与北方印欧语神话相融合的结果。

三、希腊神话的文化特点 1、谱系明晰(教材第11页神谱): A、反映了古代希腊人以生殖原则为纽带的宇宙起源和自然演化观点。 B、神权的替代和神系的更迭揭示了一种深刻的命运观。 (返回)

2、神人同形同性: A、神人同形--希腊人的自然崇拜和感觉主义,崇尚完美的形体。   B、神人同性--神与人一样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像人一样会犯错误,经常到人间来滋生是非、拈花惹草(英雄“hero”的希腊原义)。   由此导致了希腊神话和整个希腊文化的和谐之美的基本特点。

四、希腊城邦社会的政治状况 1、希腊城邦(Polis)的特点: A、殖民活动与文化联系(泛希腊主义)  B、分离主义与自由主义(与波斯帝国形成鲜明对照)  C、城邦与公民--一个有着足够人数的公民集团即城邦;有权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人即公民。

2、城邦政治体制发展的一般模式:  君主制--僭主制--民主制  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希腊城邦制度通过僭主制或寡头制又走向了君主制,分离的希腊城邦也在相互争战中逐渐走向了统一的马其顿帝国。希腊城邦时代由此过渡到希腊化时代。

3、斯巴达与雅典:    A、斯巴达--寡头政治(28位元老和两位国王统治),国家共产主义制度,尚武精神。  B、雅典--民主政治(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三权分立),自由精神,辉煌的文化成就。  

 第二讲: 希腊文化概况

一、希腊人的宗教生活 泛希腊的宗教中心: 1、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希腊人求神谕的主要场所。  泛希腊的宗教中心:   1、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希腊人求神谕的主要场所。   2、奥林匹亚竞技会--崇拜宙斯的体育竞技和文化集会活动(始于公元前776年,每四年一届)。   3、厄琉西斯祭典仪式和酒神祭--希腊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日。

二、希腊悲剧与命运 1、希腊悲剧故事举要: 3、命运悲剧与道德悲剧--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 2、希腊悲剧(Tragedy)的启示:   B、俄狄浦斯的悲剧 2、希腊悲剧(Tragedy)的启示:   3、命运悲剧与道德悲剧--俄狄浦斯与哈姆莱特 命运 自由意志

城邦制晚期的政治冲突和希腊化时期的东方享乐主义 希腊社会风气的蜕变,自我意识和怀疑精神的兴盛  从希腊悲剧到希腊喜剧(Comedy): 城邦制晚期的政治冲突和希腊化时期的东方享乐主义  希腊社会风气的蜕变,自我意识和怀疑精神的兴盛 从悲剧精 神向喜剧精 神的演化

三、希腊哲学的特点与发展 B、形而上学--强调形式(form)或抽象性的本质、实体(substance) 1、希腊哲学的两大派别:  1、希腊哲学的两大派别:   A、自然哲学--强调质料(material)或具象性的元素(element)   B、形而上学--强调形式(form)或抽象性的本质、实体(substance)   后者构成了希腊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主流

从泰勒斯(Thale)到原子论者(atomist) 从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到柏拉图(Plato) 2、希腊哲学的发展 希腊自然哲学 (natural philosophy) 希腊形而上学 (metaphysics)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是古希腊两大哲学传统的集大成者 从泰勒斯(Thale)到原子论者(atomist) 从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到柏拉图(Plato)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四、希腊的科学 2、自然哲学家用还原论和循环论来解释万物的生灭变化,原子论的世界模型(原子碰撞与旋涡运动)。       1、希腊人从埃及、巴比仑等地学习和发展了几何学、天文学、医学等。   2、自然哲学家用还原论和循环论来解释万物的生灭变化,原子论的世界模型(原子碰撞与旋涡运动)。   3、实验科学:解剖学与艺术,几何学、力学与建筑,希波克拉底的临床医学等。   4、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天文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地心说等)。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3、东方的希腊化与希腊的东方化--专制主义、享乐主义和彼岸性宗教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五、希腊化时代的文化   1、从希波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分离主义到帝国主义。 2、亚历山大东征,希腊文化在亚洲、非洲的广泛传播--希腊化时期希腊文化中心东移(亚历山大里亚)   3、东方的希腊化与希腊的东方化--专制主义、享乐主义和彼岸性宗教对希腊文化的影响。

 第三讲: 罗马帝国的兴衰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一、罗马的起源与发展 1、关于罗马起源的传说--母狼与孪生子、逃亡者庇护所、兄弟相残、劫掠萨宾妇女等。    1、关于罗马起源的传说--母狼与孪生子、逃亡者庇护所、兄弟相残、劫掠萨宾妇女等。   2、罗马早期的历史与扩张--王政与共和国、统一意大利、布匿战争、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征服西班牙、高卢、不列颠、埃及、小亚细亚和西亚。   3、图拉真时代的罗马版图--地跨三大洲的超级帝国,“条条大路通罗马”。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1、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二、罗马的政治制度 罗马兵制的转变(从共和国到帝国): 骑士 贵族 平民 元老院、 执政官  1、共和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骑士 贵族 平民 元老院、 执政官 保民官、 平民会议 职业军队、执政官   罗马兵制的转变(从共和国到帝国):  义务兵制(罗马公民)--志愿兵制(罗马无产者)--雇佣兵制(日耳曼蛮族)

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前三头同盟”与“后三头同盟”、“凯旋将军”(Imperator)与“至尊者”(Augustus),恺撒与渥大维。 2、帝国时期的政治状况  从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前三头同盟”与“后三头同盟”、“凯旋将军”(Imperator)与“至尊者”(Augustus),恺撒与渥大维。   渥大维开创的“两头政治”--皇帝与元老院共同执政,元老院的权力逐渐减弱。         公元1世纪的暴君时代;1世纪末-2世纪末的“五贤君”时代;3世纪的雇佣军皇帝;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中兴;罗马帝国的灭亡。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1、罗马文化的特征: 三、罗马文化概况  1、罗马文化的特征:   A、罗马文化对希腊文化的模仿--公元前2世纪以后,罗马人在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建筑等各方面模仿希腊人,同时也把绚丽多彩的希腊文化功利化和粗鄙化了。   B、罗马的英雄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国家的忠诚、对荣誉的重视、对利益的向往、对肉欲的放纵。

2、罗马文化面面观: 宗教 哲学--共和国时期基本无哲学,帝国时期流行源于希腊的斯多噶主义和伊壁鸠鲁主义。 哲学     宗教--对希腊宗教的拙劣模仿。   哲学--共和国时期基本无哲学,帝国时期流行源于希腊的斯多噶主义和伊壁鸠鲁主义。  文学艺术--注重精美的形式和实用性。   科学--偏重实用性的医学、农学和建筑。   法学--罗马法是最具有罗马特点的文化形式,它以自然法为基础,在公民法和万民法的范围内广泛涉及到民法、商法、刑法、程序法等领域,其最终成果就是《查士丁尼法典》。 宗教 哲学 文学艺术 科学 法学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四、罗马帝国的腐化与灭亡 1、罗马帝国的扩张与东方文化对罗马的影响--纵欲主义与彼岸宗教(基督教)。   1、罗马帝国的扩张与东方文化对罗马的影响--纵欲主义与彼岸宗教(基督教)。   2、罗马惊世骇俗的纵欲之风举要--尼禄、图密善、埃拉伽巴卢斯等皇帝的兽行。   3、导致罗马帝国灭亡的“血手”--外部的日耳曼蛮族入侵和内部的基督教信仰发展。

 第四讲: 基督教的文化源流   与早期发展

一、基督教与“两希”文化 A、犹太民族的苦难历程和罪孽意识 1、基督教与希伯来文化(犹太教) B、摩西十诫与律法主义 C、弥赛亚与基督 D、社会解放运动与灵魂救赎理想

A、奥林匹斯宗教与奥尔弗斯神秘祭 2、基督教与希腊文化(柏拉图主义) B、柏拉图主义与灵肉对立 C、斐洛对“两希”文化的结合 D、教父派对希腊哲学的改造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发展 第一阶段:早期的传教和殉道历程: 公元42年,彼得来到罗马传教。  第一阶段:早期的传教和殉道历程:   公元42年,彼得来到罗马传教。   公元64年,尼禄皇帝开始迫害基督徒。   公元64-313年之间,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迫害。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合法地位。

经过数百年的较量,基督教最终战胜 罗马帝国而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  第二阶段: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   从尼西亚公会议(325年)到卡尔西顿公会议(451年)。   公元4-5世纪修道运动的发展。   公元380-392年,狄奥多西皇帝将基督教确立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经过数百年的较量,基督教最终战胜 罗马帝国而成为西方世界的主流宗教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2、蛮族大入侵--从公元376年西哥特人越过多瑙河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三、基督教与日耳曼蛮族  1、罗马帝国与日耳曼蛮族--从恺撒时代到公元4世纪双方在莱茵河、多瑙河的对峙。  2、蛮族大入侵--从公元376年西哥特人越过多瑙河到476年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3、基督教对蛮族的教化--从克洛维受洗到查理曼帝国的建立。

 第五讲: 基督教与西欧  封建社会

一、修道院与庄园经济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1、“封建制度”(Feudal System)的内涵和起源,领主与封臣的层层分封。庄园构成了封建制度的基本“元素”。   2、修道院和教会通过控制灵魂上天堂的特权而成为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庄园主。   3、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粗鄙生活。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二、罗马教会与封建王国 统一而组织严密的罗马教会 分散而彼此隔绝的封建王国 教俗之争是一条贯穿于中世纪西欧历史的主线,罗马教会的权力在13世纪达到顶峰,从“阿维农之囚”(1305-1377年)开始走向衰落。

十字军东征 (1095-1291年) 十字军东征是西欧基督教 世界的一场祸水东引运动, 它是西欧基督徒的狂热信仰 与贪婪欲望的奇妙结合。 进一步加深了基督教世界 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仇恨 (返回)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基督教信仰对精神生活的重要影响: 三、中世纪西欧社会的文化概况   1、教会与大学--大学最初是教会扶持的反异端堡垒,后来却演变成自由思想的摇篮。   2、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繁琐的形式论证和抽象的形而上学。

3、基督教信仰与骑士文学--天国理想与浪漫情调。 4、唯灵主义与哥特式建筑--深沉痛悔的罪孽意识与光辉澄明的救赎福音的奇妙结合。  3、基督教信仰与骑士文学--天国理想与浪漫情调。  4、唯灵主义与哥特式建筑--深沉痛悔的罪孽意识与光辉澄明的救赎福音的奇妙结合。 基督教信仰构成了中世纪西欧人民的安身立命之本 (返回)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四、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陷入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之中。 罗马教会的现实 基督教的理想 罗马教会的现实 玉洁冰清、崇高典雅的唯灵主义 蝇营狗苟、卑 污龌龊的物欲 主义 中世纪基督教文化陷入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二元分裂和普遍虚伪之中。

 第六讲: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试图克服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以古代的权威来取代中世纪的权威,导致了感性意义上的人性解放。 一、文艺复兴的原因与意义 君士坦丁堡的 希腊逃亡者带来的意外礼物 意大利人艺术天才和个人主义的必然结果 意大利文艺复兴 (Renaissance)  文艺复兴试图克服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以古代的权威来取代中世纪的权威,导致了感性意义上的人性解放。

 文艺复兴的伟大成就:  主要体现在文学艺术方面,产生了一批杰出的人文主义者(Humanist),开创了一个绚丽夺目的文化时代。 文学大师--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拉伯雷、塞万提斯、伊拉斯谟、莎士比亚 艺术巨匠--乔托、波提切利、提香 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1、新教(Protestantism)三大主流教派: 二、宗教改革的发展与意义 1、新教(Protestantism)三大主流教派: 马丁·路德率先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以“因信称义”的宗教思想与罗马教会相对抗,开创了注重内在精神自由的路德教(信义宗)。 从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推动了英国宗教改革运动,为王权的壮大和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安立甘宗或圣公会)。 加尔文教强调勤奋节俭的美德,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合理性根据(归正宗)。

2、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 宗教意义 克服了罗马天主教的内在矛盾和虚假信仰,把宗教理想与现实生活统一起来,并且通过宗教分裂的事实而促进了宗教宽容。 世俗意义 打破了罗马教会一统天下的专制格局,在客观上推动了自由精神的生长、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

三、罗马天主教会的改革运动 1、托兰特公会议及其信纲--整饬教会纪律,革除教会弊端,重振道德风气。  1、托兰特公会议及其信纲--整饬教会纪律,革除教会弊端,重振道德风气。  2、组建耶稣会--加强罗马教会的战斗力和天主教信仰的感召力,积极开展海外宣教,用欧洲以外的宗教扩张来弥补欧洲内部的损失。  经过内部的改革运动,罗马天主教会保住了欧洲的半壁江山,以南欧拉丁语世界为根基,积极配合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运动,在南美洲、非洲和亚洲地区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四、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历史后果 文艺复兴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 南部富庶开化的拉丁文化圈 北部贫穷愚昧的日耳曼文化圈  18世纪以后,欧洲南北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逆转,改信了新教的北部欧洲国家都成为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强国,信奉天主教的南部欧洲国家却日益走向衰落。

 第七讲: 新视域与新背景

一、地理大发现与海外殖民 开辟了横穿大西洋到达中美洲的航线,建立了南美殖民地,发现并垄断了秘鲁等地的白银矿藏。 葡萄牙人 西班牙人 开辟了沿非洲西海岸、绕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再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海的航线,在印度的果阿和中国的澳门建立了殖民据点,控制了东方的香料和巴西的蔗糖贸易。 开辟了横穿大西洋到达中美洲的航线,建立了南美殖民地,发现并垄断了秘鲁等地的白银矿藏。 开辟大西洋西北航道,建立了北美殖民地,并与葡、西等老牌殖民者相竞争,开创了资本主义式的海外贸易模式,最终建立起全球殖民体系。 葡萄牙人 西班牙人 英国、法国、荷兰人

二、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 1、王朝国家与民族国家: 王朝国家(dynasty)是封建家族的私有权力,通过王室之间的联姻来继承和分合。        -君主专制- 王朝国家(dynasty)是封建家族的私有权力,通过王室之间的联姻来继承和分合。 民族国家(nationalism)属于国家的全体人民所有,人民具有民族自决和国家主权的意识。  封建社会  王朝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 民族国家

2、民族国家与宗教意识: 法兰西利 用天主教加强 君主专制 荷兰使新教 英格兰通过 信仰与共和 宗教改革来增 政体相结合 强民族意识 俄罗斯借 助东正教推动 国家发展 德意志成 为各种宗 教势力和 政治势力 的角逐场 西班牙死守 着天主教信仰 和封建制度 意大利强大的 天主教势力使 其在政治上长 期处于分裂中 (返回)

三、理性精神的盛兴 A、从宗教战争到宗教宽容(“教随国定”原则)。 B、从宗教宽容到普遍宽容--政治宽容导致民主宪政,思想宽容导致科学理性。 1、宗教宽容与理性精神:   A、从宗教战争到宗教宽容(“教随国定”原则)。 B、从宗教宽容到普遍宽容--政治宽容导致民主宪政,思想宽容导致科学理性。 C、时代精神的变化--教会的权威-信仰的权威-理性的权威。 

2、怀疑精神与经验主义:    A、哲学的变化--经验论(empiricism)和唯理论(rationalism)用经验理性来取代中世纪经院哲学(scholasticism)的繁琐玄学。  B、科学的变化--“知识就是力量”,观察、实验的方法和经典力学的术语取代了中世纪的炼金术和空洞概念,机械论世界的确立。   “天才世纪”(17世纪)的文化辉煌

3、自然神论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自然神论用理性来取代奇迹、用自然来取代启示的做法成为启蒙运动的开端 自然神论的 主要思想 自然神论的 精神实质  3、自然神论与启蒙运动的兴起 A、上帝的本质就是理性,体现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 自然神论的 主要思想 B、基督教的要义就是道德,耶稣是一个道德导师 自然神论的 精神实质 用理性取代奇迹来作为基督教信仰的根据  自然神论用理性来取代奇迹、用自然来取代启示的做法成为启蒙运动的开端

 第八讲: 西方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一、人性的觉醒 文艺复兴 (15、16世纪) 科学理性所建立的两个信念:自然秩序(衍生出社会秩序)和天赋观念(衍生出天赋人权) 理性启蒙      在感性的意义上实现人的觉醒(而真正的人性觉醒要求正确认识人类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地位)   科学理性所建立的两个信念:自然秩序(衍生出社会秩序)和天赋观念(衍生出天赋人权)  文艺复兴 (15、16世纪) 理性启蒙 (17世纪)

二、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 自然神论者 自然神论者 伏尔泰、孟德斯鸠等 有神论者 卢梭、梅叶 无神论者 狄德罗、霍尔巴赫等  宗教批判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矛头所向

三、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的协调 黑格尔: 人是自我异化 的上帝 费尔巴哈: 宗教是人的 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 宗教是“颠倒的 世界意识” 卢梭: 宗教生活的基础 是道德良心和 内心情感 施莱尔马赫: 情感体验是 宗教信仰的根基 康德: 内在道德 是信仰的 基础 (返回)

中西文化理论分析 四、西方经济的发展 第一次科技-产业革命 (蒸汽时代) 英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科技-产业革命 (电气时代) 欧洲和美国 (19世纪下半叶) 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 (电子时代)  西方发达国家 (20世纪50年代)

五、西方政治的变革 自然法学派 美国《独立宣言》 法国《人权宣言》 (荷)格劳修斯、斯宾诺莎 (法)孟德斯鸠、卢梭 (德)莱布尼茨、普芬道夫 (英)洛克 自然法学派 美国《独立宣言》 法国《人权宣言》

六、国际格局的变迁 利益均沾与国际制衡原则下的大致和平: (1815年神圣同盟建立-20世纪初)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意识形态冲突的冷战时期(1945-1990) 文明的冲突?(911事件至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