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绪言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绪言 课程目标 学习目标 学科性质 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介绍最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手段与方法,结合实际应用,培养师范生教学设计和正确使用教学媒体的初步能力,使师范生毕业后能适应当地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
本课程内容结构 总论 基本理论 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学媒体理论 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数字化教学资源概述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制作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评价 现代远程教育
学习目标 学完本课程后学习者应能做到 H:\《教育技术学》教学大纲.doc
学科性质 教育技术课程的性质 教育技术属于教育学范畴,是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正确应用,重视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其中教学设计是重点。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学科区别于计算机课、教育学课程的重点所在。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 原则 渗透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 以学为主 知识与能力并重
基本要求 严格考勤,拒绝旷课 考勤情况和笔记内容做为主要参考成绩,占50% 移动U盘
六个学会——体验成功 成功地收发电子邮件 成功地使用QQ等现代电子通信方式 体验博客的使用 成功地进行电子图书的下载、阅读、编辑 学会课件的制作 能够恰当地进行教学设计
分享 合作 探究
说一说 你平日里是怎样搜索信息的? 你打算做一个怎样的演讲(展示)? 你有什么珍藏(图片、音乐、视频)? 你的可以公开的信息(电子邮箱、QQ号、博客、个人主页等)? 你会在电脑上做什么?
教育技术概述 学习目标 阐释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和作用 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任务 阐述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 概念 名称 定义 特征 功能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理论基础
信息时代引发的教育变革 在教育观念方面(略) 在教学模式方面 在教材和教育信息呈现方式方面 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方面 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地位的转变 教学内容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 做学生的导师 意义建构的促进者 信息咨询者 团队协作者 课程开发者 学术顾问 研究者 学习者
网络时代教师必备之八项ICT技术
ICT 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 ICT不同于传统通信概念,它的字面意思是信息通信技术。ICT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全面表述更能准确地反映支撑信息社会发展的通信方式,同时也反映了电信在信息时代自身职能和使命的演进。
学习者角色的转变 主动的学习者 建构的学习者 协作的学习者 意图的学习者 交流的学习者 情境的学习者 反思的学习者
名称 视听教育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与传播 信息化教育 网络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定义: 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AECT1994年定义)
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现代 信息技术 信息化 教育 现代教育 思想和理论
Learning to learn/do/live together/be 现代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 双主体观 四大支柱教育观 情商为主教育观 创新教育观 Learning to learn/do/live together/be
技术的内涵 技术,就是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可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的两类,前者指硬技术,后者又叫软技术。 在教育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三种技术: 现代媒体技术 现代媒传技术(媒传教学法) 教学系统设计技术
信息素养 从3R素养走向3T素养 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 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etic) 技术运用(Technology)、团队协作(Teaming)、迁移能力(Transference) 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
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五化 三性 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 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 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 教育信息传输网络化 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 开放性 非线性 交互性
功能和作用 提高教学效率 扩大教育规模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教育改革
信息化教育发展历程 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 阶段 时间 新媒体介入 新理论介入 视听教育 20世纪30-70年代 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 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理论;戴尔的《经验之塔》 信息化 教育 20世纪80-90年代 电视、录音、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卫星电视系统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传播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多媒体计算机 Internet、校园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理论
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关决定 教育部于2000年10月召开了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 陈至立部长作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 印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等三个文件。
会议决定,从2001年起用5—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总体步骤 21世纪第一个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将从三个层面推进 第一个层面: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推进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 第二个层面: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第三个层面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并通过提供大量的经过信息化加工的教育软件和课程资源,通过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及互联网等多种手段,用较低的成本将课程送到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资源共享,培训教师,扩大学生受教育机会,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校校通”工程目标是用5至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校校通”工程具体目标 计算机网络 远程教育 教育卫星宽带网 2005年前西部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城市 2005年前东部及中西部发达地区城市 2010年前 90%以上 独立建制的中小学能上网
对教师的要求 返回 陈至立部长指出: 要加快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 要将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程,使相当部分师范毕业生能基本胜任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 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 要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大力开展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 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必须政府行为×学校×教师行为 返回
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理论 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 教学理论 视听理论 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 人本主义
认知主义的新发展--建构主义 图式:认知结构 同化: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 顺应:认知结构性质的变化 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任务驱动教学法 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索式教学模式,适用于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确定任务、提出问题、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任务评价等
教学理论 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布鲁纳的结构-发展理论 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
视听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
传播理论 宣伟伯作了大胆预测: 在未来的一百年中,分门别类的社会科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都会成为一门科学。在这门科学里面,传播的研究将成为基础。讲话、编码、广播等技术都同传的过程密不可分,所以,综合之后的社会科学非常看重传播的研究,它将成为综合之后的新的一个基本学科。
拉斯威尔模式(5W) WITH WHAT EFFECT SAYS WHAT 信息 媒体 受者 传者 效果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HO
香农模式 信宿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干扰 反馈
贝罗模式 SMCR理论 传播技巧 传播技巧 要素 结构 视 听 态度 态度 触 嗅 味 知识 知识 内 容 符 号 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 处理 内 容 符 号 社会背景 社会背景 处理 文化 文化
主题:网络信息的综合运用 任务 实践一 电子邮件的正确运用 电子图书的利用(在中国知网上下载一篇专业文章,并阅读) 自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专题
任务:做成一个网页 主题——专业计算机网络资源汇编 研究性学习任务 专业电子期刊 专业电子网站 专业教育网站 课件网站 多媒体素材网站 常用搜索引擎 个人喜欢的网站 任务:做成一个网页
特别提示 上机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提高抗诱惑力 平常上机表现记入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