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简介 大亚湾核电站夜景.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桂立明 核安全综合知识 第一章 原子核物理基础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研究室 桂立明 / 年7月6日.
Advertisements

康普顿散射的偏振研究 姜云国 山东大学(威海) 合作者:常哲 , 林海南.
§17.1 原子核的一般性质 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由核子组成。 质子(P): 核子 中子(n): 原子核符号
§6 生物光谱.
第一章补充4 动物性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与控制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一、食品放射性污染物的来源和途径
第十章原子核物理 掌握:衰变定律、衰变常数、半衰期、放射性活 度、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熟悉:电离比值 放射性核衰变类型
原子核与放射性 信息工程学院 数理教研室.
核医学概论.
你是不是想知道微观世界的奥秘呢呢?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第五节 微积分基本公式 、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置函数与速度 函数的联系 二、积分上限函数及其导数 三、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第5章 定积分及其应用 基本要求 5.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5.2 微积分基本公式 5.3 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不确定度的传递与合成 间接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评估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天然放射现象.
元素周期律.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光学谐振腔的损耗.
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 边缘分布 边缘分布函数 边缘分布律 边缘概率密度.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第六章 自旋和角动量 复旦大学 苏汝铿.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LD Didactic GmbH, Leyboldstrasse.1, Huerth, Germany –2008
Μ子寿命测量 王纬臻 合作者 吴泽文 指导老师:乐永康.
第一章 函数 函数 — 研究对象—第一章 分析基础 极限 — 研究方法—第二章 连续 — 研究桥梁—第二章.
三、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基本要点: ABn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取决于与中心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价层电子对=σ键电子对+孤对电子对
第十章 方差分析.
测井方法与数据处理 教师:庞巨丰教授.
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2.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8章 静电场 图为1930年E.O.劳伦斯制成的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
ATP SLYTYZJAM.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第三单元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分异构现象.
从物理角度浅谈 集成电路 中的几个最小尺寸 赖凯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本科2001级.
第7讲 自旋与泡利原理.
光子能量线性_不同灵敏层厚度 photon,Cell Size 5x5mm
概 率 统 计 主讲教师 叶宏 山东大学数学院.
5.2 常用统计分布 一、常见分布 二、概率分布的分位数 三、小结.
第9讲 原子光谱项.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复习.
激光器的速率方程.
第15章 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 初步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3.1 变化率与导数   3.1.1 变化率问题 3.1.2 导数的概念.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5.3 泡利原理和同科电子 一、确定电子状态的量子数 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有五个:n,l,s,ml,ms。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物理常见题型解题法(十二) 1.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 【例1】 天然放射性元素 (钍)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之后,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第18 讲 配合物:晶体场理论.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H核磁共振谱图解析举例 解析NMR谱: 共振信号的数目,位置,强度和裂分情况 信号的数目: 分子中有多少种不同类型的质子
第五章 核磁共振成像 外磁场中的原子核 —— 经典力学观点 生物医学图象处理 F 张琦.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第十三章 波粒二象性 原子结构 原子核 第2讲 原子核.
章末总结 热点讲座 15.原子物理复习中的“一二三四五” 热点解读 原子物理主要介绍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逐步
Timing & charge yield of Surface and Bulk event
§17.4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一. 德布罗意假设(1924年) 波长 + ? 假设: 实物粒子具有 波粒二象性。 频率
第四节 向量的乘积 一、两向量的数量积 二、两向量的向量积.
高中物理课件 19.6 核裂变.
本章优化总结.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 田春林 2018年11月14日.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 金晓峰 复旦大学物理系 /7/27.
第五章 多电子原子 §5.1 He及第二族元素原子的光谱和能级 铍 Be:Z=4=212+2 镁 Mg:Z=12=2(12+22)+2
N = 47原子核91Ru的低位能级结构研究:g9/2壳三准粒子激发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12 章 原子核及基本粒子简介 大亚湾核电站夜景

§12.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一.原子核的组成 + 1911年卢 瑟 福 建立了原子核的概念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12.1 原子核的基本性质 一.原子核的组成 1911年卢 瑟 福 建立了原子核的概念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海 森 伯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假设 A=N+Z N + Z 说明 质子和中子统称核子。实验表明,质子是稳定粒子,自由中子却是不稳定的。

二.核自旋和磁矩 质子电量=e,中子电量=0,核电量=Ze 原子序数=原子质子数=原子核电荷数 同中子异位数,例: 核数 同位数 原子核近似球体。 核子的深层次结构——夸克模型。 二.核自旋和磁矩 原子核的自旋运动产生了绕轴转动和环形电流,可分别用自旋角动量和磁矩描述。

三.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按量子力学理论,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 说明 I称为自旋量子数,只能取整数或半整数分立值。 µN 称为核磁子,其大小为 + + 说明 I称为自旋量子数,只能取整数或半整数分立值。 µN 称为核磁子,其大小为 gI 称为原子核g 的因子,是一个纯数,其值可正可负。 上式反映了角动量的量子化和磁矩的量子化,说明核子自旋运动时,其自旋轴方位和广义角速度分立式的变化。 三.结合能与质量亏损 理论表明: (mA=原子核的质量)

即,质子和中子组成原子核时,部分质量亏损。亏损质量: 质量亏损到哪里去?所谓质量亏损是由于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带走了相应的质量。 由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可得: 释放的能量: 逆向思维去想,将原子核撞击为质子和中子要使用的能量是多少呢? 显然它就是上述所释放的能量。按此,将: 称作结合能。

§12.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一.放射性元素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重元素物质铀的放射性。 §12.2 原子核的放射性衰变 一.放射性元素 19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钍、钋、镭。两度获得若贝尔奖。 放射性 居里夫人 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了重元素物质铀的放射性。 时隔不久,居里夫人先后发现具有放射性的已知元素和新元素物质: 钍、钋、镭。 说明 天然放射性核素60多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核素1600多种。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具有下列特性:

二. 原子核的衰变 (1)能使气体电离; (2)能激发荧光; (3)能使照相底片感光; (4)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 (5)对生物细胞具有破坏作用; 氢弹爆炸 二. 原子核的衰变 实验发现,各种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包括三种不同的射线,分别命名为: 、、 射线。放射出这三种射线的过程称为衰变。 1.  衰变  射线实际上是带两个正电荷的氦核。 衰变过程可表示为:

例: 镭核数放出 射线衰变为氡。 2.  衰变  衰变中,放射性的核喷发或俘获一些电子,称这些电子为 粒子。  衰变有下列三种形式: (1) - 衰变 - 衰变过程中,放射性的核向外喷发电子,放出的电子来源于中子,放出电子的同时还放出一些轻的不带电的粒子,叫反中微子。  衰变过程可表示为: 例:

(2) + 衰变 +衰变过程中,放射性的核向外喷发正电子,正电子来源于质子,放出正电子的同时还放出中微子。 +衰变过程可表示为: 例: (3) 母核俘获轨道电子的 衰变 此衰变过程中,母核俘获核外某个轨道上运动的一个电子,同时放出中微子。 此衰变过程可表示为: 例:

三. 放射性衰变规律 3.  衰变  衰变是原子核进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流或电磁辐射。 说明  衰变总是伴随着、衰变。 3.  衰变  衰变是原子核进行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流或电磁辐射。 说明  衰变总是伴随着、衰变。  衰变只涉及到原子核各能级间的跃迁,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都不发生变化。 N 三. 放射性衰变规律 N0 1. 指数衰变率: 设d t 时间内有d N个原子发生衰变,则: 2T T t 衰变常量  :表示单位时间内原子核发生衰变的概率

2. 半衰期和平均寿命 半 衰 期 T :衰变掉一半原子核所需的时间。 由: 平均寿命  :表示每个原子核衰变前存在时间的平均值。  越大 衰变越慢  越小。 例 求经过 时间后,剩下的原子核数为原核数的多少? 解 当t= 时

3. 放射性活度 I 一个放射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I反映了放射源的放射强弱程度。 I0 = N0 为 t = 0 时放射源的强度。常用单位居里 (Ci),国际单位贝克勒 (Bq) 1 Ci =3.7×1010 次核衰变/秒 1 Bq =1 次核衰变/秒 4. 放射性探测 电离式射线探测器 放射性探测器 荧光式射线探测器

G---M荧光式探测器 负脉冲 I t 当一个高速的射线粒子进入G---M管后,和管内惰性气体发生作用,使其迅速被电离,产生一个分脉冲电流,并在电阻两端形成一个负脉冲信号电压。 原理 负脉冲的平均频率 正比于放射性活度 (I0 标准物放射性活度。)

§12.3 放射生物物理学简介 一.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二.辐射生物学效应进程 电离辐射可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例: §12.3 放射生物物理学简介 电离辐射可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例: 促使细胞分裂和生长 治疗或导致肿瘤 诱发遗传变异 消灭病虫害和疾病诊断等 一.电离辐射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 损伤生物体内某一特殊的生物结构体(如DNA) 间接作用: 通过内部传递或能量释放引起其它生物结构损伤. 二.辐射生物学效应进程 生物体受到电离辐射时经理下列几个阶段

三.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特点 物理学阶段 :分子空间分布及物理形状发生变异 ( ) 物理化学阶段 :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生成次级物 ( ) ( ) 物理化学阶段 :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生成次级物 ( ) 生物学阶段 :进一步相互反应, 引起周围物质结构变化. ( ) 生物机体效应阶段 :产生宏观的生物体效应. ( 数秒 若干年 ) 三.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特点 不存在阀植剂量 辐射能量高效率

四.放射剂量 照射剂量 (X单位:伦琴.符号:R) 吸收剂量 (D单位:格雷.符号:Gy) 相对生物效应 (RBE单位:雷姆 .符号:Rem)

五.放射性同位数在农业和生物科学中的应用 示踪原子的利用: 同过对生物对象的特殊‘标记’,可以追踪生物对象的变异情况,观测变异过程. 核辐射技术的应用: (1)低剂量辐射刺激增产 (2)打剂量的抑制和杀虫作用 活化分析 一定条件照射测量对象后,测定所生成的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或放出射线的能量,可确定待测元素的含量和种类. 待测试样的某种含量可由相对比较法求得

活化分析具有下列特点: (1)灵敏度高 (2)测量范围宽 (3)不易干扰、污染。 (4)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