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角形 复习教学设计
一、回顾与思考 1.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自己感觉有哪些收获?
二、知识点归纳 1.本单元知识体系: (1)请同学们用3-5分钟时间通览一遍教材,从学习的时间顺序角度,对本单元有一个总体的回顾. (2)对本单元的知识,我们可以从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角、多边形,三个角度进行知识点的分类. (3)在三角形的边部分包括三角形的三条边,和三角形的三线两大类知识.
二、知识点归纳 1.本单元知识体系: (4)在三角形的边部分中,掌握三角形构成的条件,并会一定的方法判定一组线段能否构成三角形. (5)在三线部分中要掌握三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其难点在于钝角三角形的高的画法及判定,而这两部分又能分别引申出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知识点归纳 1.本单元知识体系: (6)在三角形的角部分主要包括关于角的两个定理:内角和定理和外角与内角关系定理. 这两个定理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同时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也是第三部分多边形内容的理论基础,正是在这个定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探究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
二、知识点归纳 1.本单元知识体系: (7)在多边形部分不但涉及到了有关角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了有关边的内容,当然是以内角和定理和外角和定理为主,这两个定理在应用时往往能够交叉使用. (8)关于多边形的边的问题,主要涉及了多边形的对角线和正多边形的问题,而又由正多边形的问题引出了本单元的又一个知识点――镶嵌.
二、知识点归纳 本单元具体知识体系见下图: 三角形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 多边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 三角形的边 中线 角平分线 高
二、知识点归纳 2.本单元知识与其它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 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基础: (1)小学时学习过的三角形的结论,如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 (2)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二、知识点归纳 2.本单元知识与其它单元知识之间的关系: 以本单元知识为基础的: (1)特殊三角形:如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2)全等三角形、相似三角形; (3)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4)圆.
二、知识点归纳 3.本单元学习方法及对以后单元的启示: 实践操作和理论证明相结合的办法: 图形的旋转 图形的折叠
三、典型题归纳 [例1] 下列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 (1) 5.5cm, 7.5cm, 2.5cm; 分析:这一例题是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直接应用,我们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判定会比较容易呢? “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进行比较”
三、典型题归纳 [例2]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问: (1)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什么长度范围的木棒,能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
三、典型题归纳 [例2]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问: (1)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答:由于2+4=6<7,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
三、典型题归纳 [例2]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问: (2)长度为1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答:由于4+7=11, 所以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三、典型题归纳 [例2]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4cm和7cm的木棒,问: (3)什么长度范围的木棒,能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 答:只要求出木棒长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 最小值为:7-4=3, 最大值为:7+4=11, 则第三根木棒x的范围为 3cm<x<11cm.
三、典型题归纳 例3:如图,C岛在A岛的南偏东20°的方向,B岛在C岛的正西方向,在A岛的西偏南35°,D岛在B岛的正东方向,问C岛看A、D两岛的视角∠ACD是多少度? A B D C
三、典型题归纳 分析:本题涉及到视角的问题,由于B,C,D岛处于水平的正东正西方向,这样∠ACD就为三角形ABC的外角. 而B岛在A岛的西偏南35°也就是说,∠ABC=35°,而∠BAC呢,我们可以在A点处作出水平的和垂直的辅助线,可以求出∠BAC=75°,然后利用三角形外角与不相邻的内角的关系求出∠ACD=110°.
三、典型题归纳 例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等于其相邻内角度数的 ,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例4: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的度数等于其相邻内角度数的 ,则这个多边形是 边形. 分析:本题的解法比较灵活,可采用多边形内角和的思维,即先求得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为120°,再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得: n·120°=(n-2)·180°. 这种方法对于本题型来说比较复杂,如果采用多边形外角和的方法来解会比较容易,即先求得每一个外角都为60°,然后利用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直接用360除以60,得到边数为6.
四、思想方法归纳 本单元所涉及到的思想方法主要有: 1.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2.对图形进行操作,并猜想结论,进而用逻辑思维说明这个结论的探究方法; 3.将复杂图形分割、转化使之成为简单图形的组合,再利用简单图形的性质得出复杂图形性质的探究方法.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