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主讲人:黄石根 高三(17)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编 伦理学概述 第一章 什么是伦理学 第一节 “ 伦理 ” 、 “ 道德 ” 概念的语义学分析 从伦理道德出发对人类行为和品质的分 类 伦理学的界定 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道德学说的层次性及其分类.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任教师培训专题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文化与生活: 1、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4、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生活与哲学 主要原理及方法论归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科部原理教研室.
欢 迎 学 们 学 同 习 马 克 思 主 义 哲 学 原 理 主讲教师: 武天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编著 陈先达 杨耕.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课时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2.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生活与哲学》 高考第一轮复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复习.
专题一之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关于本门课程.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生活与哲学》 第一单元复习.
必修四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二\三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马哲).
《生活与哲学》复习指南 【全书基本框架图说明】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浅谈高三历史 二轮复习.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一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 第一节 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2010江苏高考考点: 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理解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第六课复习 《求索真理的历程》.
1.
《生活与哲学》教材解析 孙熙国 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主编 北京大学 教授、博导 (一)如何定位《生活与哲学》
第3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课标要求·考纲研析 1.科学发展观是当今时代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可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加以说明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意义加以分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思想政治 4 必修 生活与哲学 教材介绍 北京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梁侠.
中安专升本教育 政治理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上海金融学院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二章 物质与世界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 重点与难点: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斯多德为友, 更重要的,以真理为友 ---哈佛大学校训.
生活与哲学.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制作、讲授:郑来春(政法学院思政一部) 电话: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建议 生活与哲学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高一年级 张岩.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考点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考点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二单元 综合探究 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地球是世界的中心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018/9/2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基督徒 和 心理学.
心理学 和 新纪元运动.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3.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3.1.1规律及其客现性 3.1.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专题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 教学内容:世界本质的追寻 ——世界本质的物质性.
物理化学 复旦大学化学系 范康年教授 等 2019/5/9.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扇形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义务教育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二轮复习 生活与哲学 主讲人:黄石根 高三(17)班

全书基本框架图: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二、三单元) 寻觅社会的真谛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近四年,哲学在高考中分值基本保持在28-32分左右 单元分值具体分布情况 哲学 一 二 三 四 2014 20 8 2011 4 2012 6 17 2013 16 合计 28 32 29

主观题都考了什么?一定要拿下来! 生活与哲学 考察知识 2014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从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4分)并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12分) 37-2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简评观点。(6分) 37-3两点论和重点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 36-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并阐述其现实意义。(13分) 36-2共同体现了价值观的什么作用?(4分)并分析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12分) 考察知识 指出方法论、并阐述要求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简评、理解 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两点论与重点论 分析论断、并阐述意义 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体现作用、并分析怎样坚持 价值观; 群众观

生活与哲学备考建议 盘点易错易混点,提高选择题的分数! 熟记哲学原理,提高主观题的关键! 构建知识体系时,要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把握!同时,要结合单元、课题、框题、目题的角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范畴的角度。

第一 单元 哲学概况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3、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和时代的关系 1、哲学的产生、本义 2、哲学的任务 3、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和时代的关系 第一 单元 哲学概况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4、哲学的基本问题 5、哲学的基本派别 产生 特征 6、哲学的发展——马哲 中国化理论成果

注意本单元核心知识与易错易混点 1、正确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正确区分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 3、熟记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1.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 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 【小试牛刀】 1.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 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 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 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分析知识的能力。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 “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这种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的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派别的知识,旨在考查识记和 分析知识的能力。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 “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这种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的 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 心”,这种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的观点属于主观唯 心主义。故“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 主义的分歧,故 C 项正确。 答案:C

错 错 错 错 问题抢答 判断观点的正误。 1、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1、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 错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或:正确的哲学或科学的哲学才能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2、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错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但哲学有正确的哲学与错误的哲学之分,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科学的,有些哲学是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 3、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错 (注意:哲学的具体内容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如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自然也就包含了正确的世界观和错误的世界观) 4、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 错 (唯物主义在方向上都是正确的,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不科学,具有局限性。唯心主义在方向上是错误的。但从发展的过程来看,在一定意义上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也有其正确、进步的因素。)

时间 试题 题型 分值 涉及考点 2012 年 32 题 选择题 4 分 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客 观性,实践的含义 36 题(3) 主观题 12 分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013 年 33 题 认识论 34 题 规律的客观性、认识主体、 真理的条件性、实践的手段 2014 年 36 题(2) 16 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探究世界的本质 把握思维的奥秘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探究世界的本质 把握思维的奥秘 求索真理的历程 运动 规律 方法论 尊重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二单元探究世界与追求真理 运动 规律 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方法论 世界的物质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物质 能动作用 唯物论 决定 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把握思维的奥秘 方法论 认识世界 作用 意识 改造世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1 方法论 实践 求索真理的历程 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反作用 方法论 决定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 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阻碍作用 认识论 方法论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认识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方法论

注意 1、熟记唯物论的相关原理,并灵活运用。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与“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要同时使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 4、“夫妻知识点”回答要全面。如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都是。例如由“政策”想到意识,由意识扩展到两个方面(即“夫妻知识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 5、在回答哲学主观题中,题目没有明确范围时,优先使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尽量不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唯物史观的题目中,只能使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唯物论的题目中只能使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回顾高考 (2014 年广东卷)由于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意愿和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公民不当行使权利的案例却时有发生,例如,刘某就政府工作人员陈某的疑似腐败行为进行了实名举报,纪检部门经查证举报不属实并反馈了处理结果,但刘某继续利用网络散布陈某腐败的谣言,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 结合材料,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出发,指出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进一步阐述贯彻这一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方法论原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如 何贯彻这一具体要求可以从实事求是、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 解析: 回答本题,要注意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角度作 答,方法论原则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意识;如 何贯彻这一具体要求可以从实事求是、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 动性、反对错误思想等角度作答。 答案: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 意识的方法论原则。 具体要求:①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反对唯意志主义,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一带一路”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热点关注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 “一带一路”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已进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一带一路”战略,就是顺应国内国际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我们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3)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1)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 (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3)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请同学们完成《科学训练》P 7选择题 注意要求 6 分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