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安专升本教育 政治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安专升本教育 政治理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安专升本教育 政治理论

2

3 政治考试大纲简介 考试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分) (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5分)
(三)《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15分)

4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计15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计20分) 三、分析题(共3题,计15分) 四、材料分析题(计10分)
考试题型: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计15分) 二、多项选择题(共10小题,计20分) 三、分析题(共3题,计15分) 四、材料分析题(计10分)

5 得高分的要素: 高分 =态度 + 教材 + 老师+ 方法

6 内容重要程度标记: 重点 △ 要求:理解、记忆 次重点 ▽ 要求:一般理解 一般内容 ○ 要求:了解

7 今日学习疯狂, 未来前途辉煌!

8 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1818.5—1883.3)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英国广播公司(BBC)网上评选的“千年思想家”。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马克思主义理论贡献:①马克思哲学原理 ②政治经济学 ③科学社会主义

9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什么是哲学 1.“哲学”概念起源。
起源于古希腊语“智慧”,英语“philosophy”。汉语“哲学”为音译词,日本西周、《百一新论》。 2.内涵:实践的追问 智者的思考 爱智之学 3.一般定义: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自然和社会)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内容 一、唯物论:包括物质观、实践论、意识
二、辩证法:包括两大总特征(即联系观、发展观)、三大基本规律(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五大范畴 三、认识论:包括认识的产生和本质、发展过程、真理观及辨证思维方法四个部分 四、唯物史观:主要研究对象是社会历史问题和人的问题

11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内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第一节 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内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 世界观、方法论的概念 (2)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2.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哲学指导着具体科学的发展,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促进着哲学的进步。) (2)哲学研究的对象(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普遍的、一般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是以最一般的范畴和逻辑体系来回答世界观的社会意识

12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派别 1.哲学基本问题是哲学研究中的最高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内容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谁为派生的问题。(一元论、二元论) 此问题是划分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此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13 3.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可知论 三、哲学的主要派别 1.唯物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特点:运动变化、直观性和整体性、对物质抽象能力较低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 特点: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3)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特点:辩证的、彻底的、科学的

14 2.唯心主义其历史形态 (1)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本原是与个人主体相关的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 (2)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世界本原是独立于个人主体之外,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等。

15 3.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对立(看问题的方法)
(1)辩证法 概念:辩证法认为,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②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变化,而且有质变和飞跃;③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主要不在于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从正反面看问题) 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 ①古代朴素辩证法; ②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 ③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16 (2)形而上学 概念:形而上学认为,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和固定不变的;②虽然有时也承认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但否认事物的根本质变和飞跃;③认为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在于外力的作用,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自身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认识根源、阶级根源

17 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 无产阶级对革命理论的需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根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社会物质经济条件 生产力→生产方式→剥削程度→矛盾激化 社会精神文化条件 资本主义文化的发展 无产阶级对革命理论的需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 、 费尔巴哈的唯物论 >

1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 1.马哲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
(1)旧哲学的研究对象:科学之科学、知识的总汇 (2)马克思哲学的研究对象:自然、社会、人类思维 2.马哲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理论(理论体系) (1)在历史观上的变革 (2)实现了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结合 (3)认识论上的变革 (实践、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9 3.马哲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本质属性)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点。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 :自觉地实践性、彻底的科学性(最根本)、坚定地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鲜明立场:实现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4)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特性:实践性、阶级性 (5)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20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 3.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哲学民族性的要求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大优秀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 3.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

21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只有一个本原。 (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精神或意识是物质所派生的。 (3)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

22 2.旧唯物主义物质观主要缺陷: (1)把物质归结为某种“不可分”的有形实体,如:原子、金木水火土等,不可分。 (2)把物质的某种属性看成是物质的绝对不变的一般属性。 (3)把物质结构概念等同于物质范畴,混淆了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的物质范畴的界限。 (4)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3 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的观点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内涵:①此句话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和本原性。 ②揭示了物质是可以为人所认识的,物质具有可知性,人的认识本质上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列宁的物质定义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客观实在性”。

24 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运动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的概念:作为哲学范畴的运动,是指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2)事物运动的根源: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 (赫拉克利特、克拉底鲁) 2.静止及其与运动的关系 (1)静止的概念:静止亦称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即相对稳定的状态 。 (2)静止与运动的关系: ①运动是绝对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 ; ③运动与静止相统一。

25 (3)在承认绝对运动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存在的哲学意义:
①相对静止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必要条件。事物的发展总有一个过程,只有事物的相对静止,才可能使其完成量上的积累,实现由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的质的飞跃。 ②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区别、利用事物的首要条件。 ③相对静止是绝对运动的度量尺度。

26 三、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 时间、空间及其特性 (1)时间、空间的概念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 时间、空间及其特性 (1)时间、空间的概念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3)时间的特性: 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4)空间的特性 : 三维性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1)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3.时间、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时间、空间的绝对性。 (时空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物质是绝对的) (2)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时空随着物质运动状态变化而改变) (3)时间、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27 四、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运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内在要求:
(1) 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情况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认识事物。 (2) 要按照客观事物不断变化着的实际认识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反对用僵化的思想观点看待事物。 (3)要如实地揭示客观事物固有的规律性,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反对违背客观规律的主观臆断和盲目蛮干。

28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党的思想路线
(1)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因此,通常简称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2)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思想路线深刻地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础。

29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物质器官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的反映特性是自然界反映特性长期发展的结果。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使猿脑进化为人脑,提供了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2)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成为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 (3)劳动提出了产生意识的客观要求和提供了产生意识的物质资料。

30 (1)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 (2)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二、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 (1)从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 (2)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概括: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的内容来源是客观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是人脑的产物。

31 三、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意识的能动作用即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且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主要有: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的创造性。 c.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在一定条件下影响、控制、调节人体生理过程和活动。

32 2.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条件与途径 (1)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条件。(物质) ①必须掌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②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手段。 (2)意识能动作用实现的途径。(实践) 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33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1.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是指以机器(主要是指电脑)模拟人脑的某些思维功能。因为电脑等机器是人造的,电脑对人的思维功能的模拟是人工的产物,所以我们称它为人工智能 2.人工智能的意义 (1)人工智能的哲学意义 (证明了物质第一性) (2)人工智能的社会意义(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 3.人工智能与意识的关系 (1)智能活动的机制不同 (2)智能活动的性质不同 (3)智能活动的创造性程度不同

34 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事物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唯物辩证法基本特征:联系、发展 一、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 (1)联系的概念 (2)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条件多样,具体分析)

35 2.系统 (1)系统的概念 (2)系统性与联系的关系:系统性是普遍联系的重要表现 (3)系统的特点:整体性(首要) 有序性 优化性 3.整体
(3)系统的特点:整体性(首要) 有序性 优化性 3.整体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6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二、世界的永恒发展 1.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联系产生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引起事物的变化,变化表明事物运动。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的产生 (1)发展的概念 (2)哲学意义上的新事物概念

37 3.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必然性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2)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生长起来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吸取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在新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和提高。 (3)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反映社会生活进步的要求。

38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规律及其特点 1.规律的概念: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一、规律及其特点 1.规律的概念:事物和现象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的特点有:客观性(最根本)、稳定性(重复性)、普遍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1.矛盾的概念: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39 2.矛盾的根本属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矛盾的根本属性 a、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即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有条件的,以矛盾双方为条件。 b、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无条件的,只要矛盾双方存在,斗争性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 h11

40 (2)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 联系: 区别: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绝对的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的作用表现为: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二,使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互相吸取对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加快自己的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

41 矛盾斗争性作用: 第一,矛盾的斗争,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矛盾的斗争,促进旧统一体的分解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实现矛盾的转化,促成事物的质变。 结论:矛盾的斗争是事物发生量变和质变的动力。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 的对立同一性。 nn2

42 (1)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矛盾与和谐的关系 (1)从哲学上讲,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思想。强调平衡、协调合作,体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2)和谐并非否定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统一。“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是实现的。 (3)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发挥各种要素的效能,促进优势互补,推动事物的发展。

43 3.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内因、外因的概念 (2)内因、外因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都是事物的矛盾性,共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区别: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 矛盾无处不在 矛盾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共性与个性、绝对性和相对性、一般性和个别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一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44 (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的应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中需注意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概念(矛盾的多样性)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 (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同一矛盾) (4)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运用 两点论、重点论

4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含义:
6.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含义: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4)是否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46 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
1.质、量、度的含义 质:是一事物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把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在根据。 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结构、次序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标志着事物质量统一的哲学范畴。 ①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②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界限。 ③度是量变引起质变的关节点。

47 2.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 (1)量变 量变形式: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场所的变更和结构的变化
(2)质变 形式:突变性的质变、渐进性的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相互关系 (4)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

48 四、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1.肯定因素、否定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1)肯定因素、否定因素 (2)事物是否定因素和肯定因素的统一体。 2.否定观 (1) 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2)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内容:从外因论出发 ;认为否定是全盘否定 ;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 。

49 否定之否定规律含义: 在事物内部矛盾的推动下,事物由自我肯定到达自我否定状态,进而再进入到新的否定状态的过程,这一规律称为否定之否定规律。 事物发展的周期性 三个阶段: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两次否定:肯定→否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50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发展的曲折性 两次转化:从肯定阶段向否定阶段的转化;否定阶段向否定之否定阶段的转化,表现出“正→反→合”的发展趋势 。 (2)发展的前进性 ①否定是质变,是新质代替旧质,这就决定了事物是向上发展的。 ②发展是否定,是扬弃,即克服消极的因素,吸取积极的因素,并补充进了新的积极因素。这样,就把事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51 4.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 (2)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对前进中的各种艰难险阻要有充分的准备。 坚持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 ①反对循环论。(封闭、不上升的) ②反对直线论。

52 ①现象可被直接感知;本质藏于事物内部,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②现象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一、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2.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 (1)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①现象可被直接感知;本质藏于事物内部,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②现象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③现象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比现象普遍、深刻。 ④现象是具体的、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53 ②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都要通过某种现象表现出来 。 (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①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研究现象揭示本质的必要性
(2) 现象与本质的统一: ①现象不能脱离本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 ②本质也不能脱离现象,本质都要通过某种现象表现出来 。 (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的运用 ①现象和本质的对立→研究现象揭示本质的必要性 ②现象和本质的统一→研究现象揭示本质的可能性 fghg

54 二、内容与形式 1.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主要有: (1)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 (2)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3)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 3.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实践意义 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力求创新形式

55 1.原因和结 果的含义 三、原因与结果 原因和结果之间的显著特点:
(1)原因和结果具有时间的顺序性或前后相继性,即原因总是在先,结果总是在后。 (2)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引起和被引起的必然联系。 2.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原因和结果的对立统一。 (2)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

56 3.因果联系的实践意义 (1)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正确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预见性,有利于实践的成功。

57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四、必然性与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58 ①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必定要发生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不一定要发生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对立主要表现在: ①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必定要发生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不一定要发生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则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决定的; ③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起加速和延缓作用。

59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主要表现在: ①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
②偶然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 ③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范围内是必然性的东西,在另一范围内就会成为偶然性的东西,反之亦然。 3.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把握必然性是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2)必须重视偶然性的作用。

60 可能性:事物依据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事物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五、可能性与现实性 1.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含义 可能性:事物依据其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有可能转化为其他事物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性:现实存在的事物及其所具备的内在根据和外在条件的综合。

61 (1)它是正确思维和行动的理论指导,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全面分析,不能从不可能性出发。
2.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它是正确思维和行动的理论指导,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全面分析,不能从不可能性出发。 (2)尊重客观必然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3)反对固步自封、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必然前途和无所作为的庸人思想,也要反对脱离现实条件的空想家和幻想家。

62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第一节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第一节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一、认识论 1.认识论探讨的问题:一是世界能否被认识;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2.认识论的两种类型 (1)唯物主义反映论:物质→感觉→思想意识 (2)唯心主义先验论:思想意识→感觉→物

63 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根本区别 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主要缺陷:不懂得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认识看做是直观的、消极的、被动的反映;不懂得辩证法,把认识看做是一次完成的。

64 2.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3.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对于世界可认识性的争论

65 实践活动三要素: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 2.实践的基本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1.实践要素 实践活动三要素: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 2.实践的基本特点 (1)客观物质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最基本形式)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实践

66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惟一标准。 (5)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分为两种情况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67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积极促进作用: (1)认识可以把握主客体规律,指导主体按客观规律从事活动。
(2)认识可使主体确立适当的目标、方案和措施,对实践作出预测。 (3)认识可使主体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最佳行为方式。 (4)认识可使主体能够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等。

68 一、认识及其本质 第二节 认识及其辩证发展过程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1)认识的主体(认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
第二节 认识及其辩证发展过程 一、认识及其本质 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1)认识的主体(认识活动中的首要因素) 认识主体: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即处于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的社会的人。 认识主体具有自然性、意识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等特性,其本质特性是社会性和实践性。 (2)认识的客体 认识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指向,是与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对象。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性。

69 (3)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关系 a、是实践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b、是认识关系,即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
C、是价值关系,即利用与被利用。 d、是审美关系,即体验与被体验的关系。

70 (1)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强调反映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的反映。
2.认识的本质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作为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强调反映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的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强调认识不是机械的一次完成的,而是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的一系列能动飞跃的辩证运动过程。 gh1

71 二、认识的辩证运动 认识有两种形式: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认识有两种形式: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 ①感性认识的形式:感觉、知觉、表象 ②感性认识特点:关于现象的、片面的、外部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的特征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2)理性认识 ①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和推理 ②理性认识的特点:关于本质、全面和内部的认识 ③理性认识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72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依赖。 感性认识是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依赖。 感性认识是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相互渗透。

73 (4)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与途径 ①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第二,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加工、制作,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②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途径。实践

74 (1)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意义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二次飞跃)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活动,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它比第一次飞跃具有更加伟大的意义,这是因为: ①通过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②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需要理论的指导。

75 (2)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条件与途径 ①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条件: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途径。 实践 2h
第一,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第二,将关于事物认识与主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制定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第三,用理论武装群众,才能使理论转化为群众从事实践活动的物质力量。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方法是理论的具体化。 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途径。 实践 2h

76 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1)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 (2)认识过程具有无限性。
2.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了解)

77 第三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 真理的定义:客观现象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第三节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 真理的定义:客观现象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 (2)真理的本性。真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 (3)真理客观性的根源。真理的客观性根源于认识对象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 3.主观真理论的错误 (1)主观真理论否认真理的客观内容。 (2)主观真理论否认真理的客观标准。 (3)主观真理论否认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78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 (1) 真理的绝对性: (2)真理的相对性: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绝对的。 ②真理不断发展,日益接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绝对的。 (2)真理的相对性: ①从深度上看,受条件限制,往往只能认识某一层次,有待深化。 ②从广度上看,受条件限制,往往只能反映某一部分、有待扩展。

79 2.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 (1)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二者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或两种属性 。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种属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 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没有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真理的发展总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过程。

80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原因:(1)真理的本性决定实践标准的惟一性。 真理的本性,即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
(2)实践的直接现实性决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 a、只有实践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标准能够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b、实践是发展的,实践最终总是能够对它作出检验。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 a、实践具有历史相对性,受历史条件的限制。 b、随着认识的发展,任何真理仍需接受新的实践检验。 3.实践标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81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四、真理发展的规律 真理的发展,不仅是由相对向绝对转化的过程,而且还是通过认识领域内不同见解的比较和争论,逐步克服谬误的过程。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统一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

82 第四节 真理与价值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第四节 真理与价值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概念: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实践的价值尺度概念: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守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 价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性:客观性 、主体性 (对象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多方面)

83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第二,评价的结果是以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1.价值评价的功能:激励、制约、导向 2.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观:人们对任何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观点的体系。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作用: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错误的价值观会使人误入歧途,给社会和他人带来灾难与损失。 ggh

84 1.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1.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 (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2.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85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第五章 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第一节 唯物史观的创立及其意义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1.社会历史观 社会历史观含义 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史观、唯心史观) 二、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 第一,唯心史观夸大了意识的作用,只看动机,不见根源,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第二,唯心史观只重少数英雄人物作用,无视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唯心史观主要表现为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两种形式

86 三、唯物史观创立的伟大意义 第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理论体系,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
第二,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第三,唯物史观的创立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四,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

87 第二节 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社会是个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的含义
第二节 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 一、社会是个有机体 1.社会有机体的含义 社会有机体是包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 2.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特征 社会有机体有三个基本特征: (1)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之中。 (2)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3)社会有机体再生产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88 联系和统一: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以自然界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依托。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人类社会与自然界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联系和统一:人类社会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以自然界为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依托。 区别和对立: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存在形式和发展规律,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立统一及其相互作用的根本途径就是社会实践。

89 2.马克思:“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的包含三种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意识的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90 第一,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同自然历史过程一样,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过程。
三、社会历史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原因: 第一,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同自然历史过程一样,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过程。 第二,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

91 社会经济结构概念: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1.生产力及其构成和性质 (1)生产力的含义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一、社会的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结构概念:亦称社会经济制度,是指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1.生产力及其构成和性质 (1)生产力的含义 (2)生产力的构成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补充:实体性、非实体性要素(科学技术) (3)生产力的性质 客观物质性、社会性、历史性

92 2.生产关系及其构成、性质和类型 (1)生产关系的含义 (2)生产关系的构成
生产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表现在: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劳动的前提。 第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整个生产关系的性质。 第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93 (3)生产关系的类型 生产资料公有制关系、生产资料私有制关系 (4)生产关系性质 生产关系具有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 3.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定义: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总和。 主要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关系)决定着经济基础的性质。 (2)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的要点: 其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其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

94 二、社会的政治结构 1.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社会政治结构: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思想上层建筑
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政治结构) 包括:政治法律制度、体现和执行政治法律制度的组织和设施。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 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理论等。 2.国家 (1)国家的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和压迫的暴力工具。

95 (3)国家的职能 a.国家的对内职能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社会职能 b.国家的对外职能 第一,组织国防,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保护民族、国家的利益不受侵犯; 第二,剥削阶级国家在企图实现对外扩张目的时,则实行对外侵略; 第三,无产阶级国家则是坚持国际主义原则,保卫世界和平,支持各民族人民的解放斗争。

96 3.国体和政体 (1)国体和政体的含义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

97 三、文化与文化结构 1.文化的含义 广义上的文化括物质的成果和精神的成果。 狭义上的文化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2.文化结构的含义 文化结构指的就是由各种社会意识形式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哲学理论、宗教观念、科学、艺术等有确定规范的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及其联结方式。

98 3.文化的作用(积极作用) 第一,文化具有传承的功能。 第二,文化具有教化的功能。 第三,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99 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含义 社会意识 精神现象的总和 社会存在: 社会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
社会意识 精神现象的总和 社会存在: 社会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地理环境 2.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②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 ③社会意识是人们物质交往的产物,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100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②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受到历史上的社会意识的深刻影响。 ③社会意识内部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使其中的某种社会意识形式得到了优先的发展。 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

101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的关系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并制约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反过来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发展。

102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
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促进生产力发展。 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103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这一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第二,它是我们党制定方针、路线、政策的客观依据。

104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形态及其矛盾运动。

105 第一,它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一,它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全面地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第二,它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106 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适合→不适合→适合 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基本矛盾称为“根本动力”、将社会革命称为“历史的火车头”、将阶级斗争称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将科学技术称为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将人民群众称为历史的“创造者”等等。

107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的产生 2.阶级的实质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 (2)划分阶级的标准。 (3)阶级的实质。
第二节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1.阶级的产生 阶级产生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 2.阶级的实质 (1)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 。 是一个集团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 (2)划分阶级的标准。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3)阶级的实质。 阶级也是一个社会范畴 ,一个阶级剥削另一个阶级 。

108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 2.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09 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及其类型 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
第三节 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及其类型 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的实质 :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社会制度。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2.革命的作用 (1)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手段。 (2)人民群众在革命时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主动性和积极性。 (3)革命阶级在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

110 二、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1)改革的实质 (2)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的区别 a、变革的程度 b、发动的主体和目的
c 、形式 (3)改革的作用 第一,社会改革可巩固新的社会制度,使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 第二,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第三,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

111 实质: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主义改革的特殊性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得到解决。剥削社会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任务和实质 目的任务:促进生产力发展 实质: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

112 第四节 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第四节 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能动性是统一的 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完全是由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自发的物质力量所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恰恰只能存在于并实现于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实践活动之中。 2.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社会历史主体的能动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积极主动地创造历史,且实践活动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13 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要创造者(唯物主义群众史观)
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3.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和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

114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政治路线、根本的组织路线和根本的工作方法,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4)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5)党的群众路线内容:为民、务实、清廉

115 历史证明: 三、个人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1.个人的历史作用 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杰出的历史人物、反动的历史人物 )
2.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 历史证明: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所取得的每一个伟大胜利,都是和无产阶级领袖的杰出贡献分不开的,他们因此也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既要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维护他们的权威,又不要神化领袖,搞个人崇拜。

116 第五节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五节 科学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本质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活动。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 二、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①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②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③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117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首先,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灵魂。
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成为生产力变革的先导。 最后,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四、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

118 第七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七章 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社会形态及其演化 1.社会形态的质变 2.社会形态的量变 3.社会形态的演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二、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与多样性 1.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2.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19 两个标准:一是全面性的标准;二是根本性标准,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三、社会进步及其标准 1.社会进步 2.社会进步的根源和必然性 (1)根源在于社会内部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2)必然性在于社会进步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和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社会进步的标准 两个标准:一是全面性的标准;二是根本性标准,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120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2)人的本质的特点 第一,人的本质是后天的。 第二,人的本质是可变的。 第三,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第二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人性与人的本质 1.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人的自然属性 (2)人的社会属性 (3)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2.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人的本质内涵包括: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和社会关系。 (2)人的本质的特点 第一,人的本质是后天的。 第二,人的本质是可变的。 第三,人的本质是不同的。

121 二、人的价值 1.价值与人的价值 人的价值: 物的价值: 2.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1)人的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2) 人的个人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满足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也就是贡献与满足的统一。 (3)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122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 一、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必然王国含义 (2)自由王国含义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与共产主义社会 一、自由王国与必然王国 1.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1)必然王国含义 (2)自由王国含义 (3)自由与必然的关系 2.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人的全面发展阶段

123 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人的依赖性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自然经济) 第二,以物的依赖性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商品经济) 第三,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阶段 (产品经济) 三、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 1.共产主义理想(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的三个含义: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实践 2.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与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也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

124

125

126

127


Download ppt "中安专升本教育 政治理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