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单 位:清丰县城关镇中学 制作人:任光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费尔巴哈 黑格尔康德 歌德 恩格斯 马克思 贝多芬 海涅 西门子 卡尔 · 本茨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大 国 兴 衰 之 路大 国 兴 衰 之 路.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走向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提纲.
第13课 德意日的法西斯化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三学习主题 第10课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慕尼黑会议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 西欧沦陷 课堂小结.
世界现代史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陕西教育学院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next.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近代史(下) 第五学习主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1课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
鸦片战争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从此落后的中国不断遭到列强的入侵,中国屡战屡败,其中近代中国遭到最大规模的一次侵略战争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英勇的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谱写了一曲反抗侵略赢得胜利的壮丽诗篇!中国的山河大地见证了日军的残酷与暴行! 历史无言,精神不朽! 回首这段历史,是为了记住先辈们的热血,更是为了珍惜今天的和平.
第五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 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解析二战 展望未来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0课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石室联中 杨薛红.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爆发.
007研究性学习小组 指导老师 :历史老师 研究成员 :林佳恩 蔡英奇 张绵华 吴茂丽 蔡清英 蔡嘉仪 研究组长 :林佳恩.
2105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在莫斯科出席了一场盛会。
全球大捷:在北非德军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1942年春季反击也取得成效;德国潜艇的优势已经不再存在;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运来。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及战后关系 【上辑】.
选修三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说课人 铜陵市第三中学 朱海波.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Ⅱ)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两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机复习 课.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德国和日本投降 课堂小结 关店一中:张金花.
专题(十一) 2014年热点预测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2. 专题(十一) 2014年热点预测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2.
徳日法西斯建立.
9.11 事件 美国 遭到 袭击.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内容解读 课程标准 1.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第二次世界大战.
欢迎您光临指导. 欢迎您光临指导 萨拉热窝事件 皇储:王位的继承人,一般是君主子女或近亲属 奥匈帝国皇储.奥皇弗朗 茨·约瑟夫一世之侄. 1889年被立为皇储. 主张 吞并波斯尼亚, 加深俄奥 矛盾,引发了危机. 1914年被刺身亡 返回 斐迪南大公( )
第 5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学习目标 基本要求 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目 录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苏 联 英 国 列宁格勒 德国 莫斯科 波兰 法国 乌克兰 奥 40.6 意大利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哈尔滨学院 人文学院历史系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次世界大战 长青中学:汪雪琴.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2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
The Operation Model of Port
第二章 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八章 三十年代的国际关系.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回顾历史 德意日法西斯的主要罪行 国家 主要暴行 德国 1.“国会纵火案”,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2.“水晶之夜”,迫害犹太人;
ANYTHING,ANY TIME, ANYWHERE 无论何事,何时,何地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美 国 罗斯福新政 经济大 危机 1929— 1933 摆脱危机 寻找出路 德、意、日 法西斯 专政.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第5课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回顾历史 德意日法西斯的主要罪行 国家 主要暴行 德国 1.“国会纵火案”,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2.“水晶之夜”,迫害犹太人;
同学们好! 浙江省瑞安中学 李晓敏.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第四讲 规范货物贸易的规则(一) 《1994年关贸总协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单 位:清丰县城关镇中学 制作人:任光庆

感悟新知 一、慕尼黑阴谋(二战的加速器,催化剂)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闪击波兰)和扩大(1941年6月德军侵略苏联)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

慕尼黑阴谋 德军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把矛头指向 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德意英法 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之内 背景 时间及地点 参加者 内容 实质 影响 德军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把矛头指向 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德意英法 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之内 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以牺牲小国利益祸水东引, 将侵略矛头指向苏联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使法西斯侵略野心 日益膨胀,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一、慕尼黑阴谋 苏联 德国 英法 慕尼黑会 议 捷克斯洛伐克 纵容 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绥靖政策 强占苏 台德区 祸水东引 牺牲 强占苏 台德区 英法 慕尼黑会 议 祸水东引 牺牲 捷克斯洛伐克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慕尼黑阴谋使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西方国家绥靖政策在战前达到顶峰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法西斯气焰更加嚣张 慕尼黑阴谋使德国占领了苏台德地区,西方国家绥靖政策在战前达到顶峰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

绥靖政策的实质与后果 实质: 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扩张侵略的不干涉和纵容政策。以妥协退让和嫁祸苏联为主要特征。 后果:十分恶劣 一、从不干涉政策到慕尼黑阴谋,既没有缓和英法美与德意日之间的矛盾,也没有阻止战火的蔓延,相反,英法越是退让,希特勒越是看不起他们,越是敢放手发动战争。 二、加深了苏联与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给国际反法西 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带来困难。 三、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世界大战的到来。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 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 2.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国敌对行为的对象时,另 一方不向该第三国提供任何支持; 3.缔约国任何一方不加入直接或间接旨在反对另一方 的任何国家集团。 同时还附有《秘密附属议定书》

《 秘密附属议定书》 内容: 它划定了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在属于波罗的 海(芬兰、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的地区发生 领土和政治变动时,立陶宛的北部疆界将成为德国和苏 联势力范围的界限;属于波兰国家的地区发生领土和政 治变动时,德国和苏联的势力范围将大体上以纳雷夫河、 维斯杜拉河和桑河一线为界。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英 波兰 法 德国 苏联 意大利 卢、荷、比 挪、丹 敦刻尔克大撤退 建立“东方战线” 西线 攻势 西线 攻势 英 波兰 1939.9 闪 击 入 侵扩展疆域 法 1939.9宣 战 德国 苏联 1941.6 闪击苏联 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 1940.6 不宣而战 意大利 德意日正式结盟 (1940.9)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东方战线”的建立 东方战线

德军占领马奇诺防线 马奇诺防线示意图

敦刻尔克大撤退 二战初期英、法军队从法国向英国的一次大撤退。 1940年5月,德国占领荷兰和比利时,侵入法国,击败 英、法军队。英国远征军和部分法、比、荷军溃退至法 国北部敦刻尔克地区,面临被歼灭的危险。5月26日至 6月4日陆续向英国撤退,由860余艘舰船运载33万余人 通过多佛尔海峡抵达英国。

马奇诺防线

法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英国首相丘吉尔 1.成功就是怀着积极的心态,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的能力。 2.1940年5月13日邱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发表著名讲话:“我没有別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1940年秋,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二战进一步扩大,苏联初战失利,大片领土沦陷。 苏 联

斯大林领导的伟大卫国战争

三、日军偷袭珍珠港 日本 美英 1941.12 珍珠港事件 “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1940—1941年占领印度支那 贸易禁运 1940年确 立 偷 袭 1940—1941年占领印度支那 对日宣战 1941.12 珍珠港事件 美英

大 东 亚 共 荣 圈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复习小结 走向战争1938 全面爆发1939 扩大1941 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吞并奥地利 慕尼黑阴谋 吞并捷克斯 洛伐克 突袭波兰 西线攻势 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亚洲战场

记忆口诀 德意英法慕尼黑,绥靖政策到顶峰。 德国四处来呈凶,进攻波兰挑战争。 攻占法国又攻英,攻苏企图未得逞。 日本偷袭珍珠港,战争扩到太平洋。

训练检测 1.二战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C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将爆发革命 ( ) B A .德意日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 .德意日都反对共产主义。 C .德日意法西斯国家将爆发革命 D .英、法、美三国都受经济危机的困挠 2.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更加嚣张的最主 要因素是 A .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 .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C .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D .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B ( )

3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4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 因是 ( ) A .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D B .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 .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 .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4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 因是 A .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 .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 .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 D .苏联的参战。 ( ) D B ( )

5.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请回答: (1)材料表明当时英国对德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由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坚持抗战。 (2)举例说明英国对德政策改变后不久采取的重大行动。 答:进行不列颠之战,粉碎了希特勒入侵英国的阴谋。

课后作业评讲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下列观点您同意哪几种?请说明理由。 (1)绥靖政策是帝国主义的反苏反共政策。 (2)绥靖政策是英国为代表的国家避战求和的政策。 (3)绥靖政策是以牺牲小国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 (4)绥靖政策是处于守势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