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 樂府詩選 (一)飲馬長城窟行 (二)陌上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三課 絕句選 ( 一 ) 登鸛雀樓 ( 二 ) 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 三 ) 楓橋夜泊. 第三課 絕句選 作者詩體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 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 物中寄託 情意 唐 李白 七言 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 離情 唐 張繼 七言 絕句 抒寫濃濃的鄉愁 ( 一 ) 登鸛.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學生作文的寫作方法 童詩的寫作技巧. 一、童詩的寫作型式 1 .童詩要分行(一句一行) 2 .童詩可以分段.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 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中正高中國文科 運作學習共同體經驗分享 臺北市立中正高中國文科  黃詣峰.
五言文人樂府 長干行 (唐)   詩歌教學 施佳慧 編.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樂府詩選 (一)飲馬長城窟行 (二)長干行 李白 .
莫札特音樂中心親職講座 主題:親子數學好好玩 時間:94年5月21日星期六下午2:00~3:30 地點:莫札特音樂中心演奏廳 主講:邱韻如(長庚大學 通識中心) 歡迎國小階段的小朋友及家長一同來體驗親子數學的樂趣。 請帶鉛筆、橡皮擦、剪刀 May Sun Mon Tue Wed Thu.
第七課 樂府詩選 (一)陌上桑 佚名 (二)長干行 李白.
悠遊詩歌國度 第五章 中外愛情詩鑑賞.
漢 樂 府 五禮 張曼婷 梁麗珊 羅婉怡.
樂府、樂府詩.
第一冊第十二課 古 詩、 樂府詩選 佚名、李白.
《春曉》.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古詩選 張文璟.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解题 这首诗叙述了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歌颂了女主人公的机智、幽默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陌上桑与“桑女”意象.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樣本空間與事件 餘事件:不在A中的樣本所構成的事件,即A′.
中國詩歌發展 一 早期詩歌 二 周代詩歌 三 漢代詩歌(樂府) 四 魏晉南北朝詩 五 唐詩 六 宋詞 七 元曲 八 新詩
描寫景物的方法.
鄭愁予簡介 筆名: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深 聞鷓鴣」。愁予,使我憂愁。 主題:1.軍旅生活、流浪意識、俠客精神 2.航海事物
愛讀書的人 ---如何成為會思考的大學生 講員:周憲明老師.
命題作文 記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創意知覺玩具提案 2012/9/10.
流行mv舞蹈.
感恩 Give Thanks To the Lord 〈希伯來書十二:1-3,申命記三十三: 25〉 詞、曲:曾 祥 怡、洪 啟 元
清早起來看, 紅日出東方, 雄壯像勇士, 美好像新郎; 天空飛鳥過, 地闊野花香﹐ 照我勤工作, 天父有恩光。
六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使用者經驗設計 User Experience Design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設計理念與教學步驟 本簡報可配合翰林英語第五冊第七課或康軒英語第六冊第二課的文法句型使用。
特別之美 第六單元 特別的行動 1、不可小看我 ①台語唸謠.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混音實作 高雄市新民國小 林佳宏
樂府介紹 喵.
這是對比彩度配色嗎? 圖片來源:flickr 作者:likeyesterday
算獨教學 范國祥製作 於新湖國小 算獨資料來源
競爭情報 LinkedIn and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tting Social Networking to Real Use by RogerPhelps 圖資四 B 鄭艾妮 B 蒲碩瑩 B 楊淑涵.
良人帶我進入內室 知心的話兒說不完 我們的愛情 如死之堅強 大水也不能淹沒 My lover takes me into his room
五年級數學科 體積與容量 的關係和單位 白田天主教小學下午校 趙國鴻.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感官摹寫 小朋友,你知道嗎?日常生活 中的五覺 ─ ─ 視覺、聽覺、嗅覺、 味覺、觸覺,也可以應用在文字 上喔!現在我們 一起來試試看吧!
季 節~變 變 變.
進度報告 2018/01/04 詹子賢.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因數與倍數.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珍惜人生的「有效期限」 詩篇三十七3-5/羅五11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課 樂府詩選 (一)飲馬長城窟行 (二)陌上桑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語譯:天哪!我想和你相親相愛,永久讓我們的感情不斷絕。除非高山夷為平地,江水乾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不分,我們的愛情才會斷絕。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c_-7S1y6PM

第十三課 樂府詩選 (一)飲馬長城窟行

(ㄧ)飲馬長城窟行 題解 ‧出處:選自《昭明文選》。 ‧體製:為五言樂府詩。 ‧昭明文選: 細說題解

題解 細說題解 ‧背景:秦、漢時代,為了防備胡人入侵,在邊境一帶修築長城,屯駐部隊。長城下有泉窟,征夫行役,往往尋找泉窟,讓馬飲水休息。 (ㄧ)飲馬長城窟行 題解 ‧背景:秦、漢時代,為了防備胡人入侵,在邊境一帶修築長城,屯駐部隊。長城下有泉窟,征夫行役,往往尋找泉窟,讓馬飲水休息。 ‧影響:「飲馬長城窟」,遂逐漸成為艱難守邊的寫照,後來又擴大成為指稱婦人對征戍者的思念。 細說題解 遠行的旅人

題解 細說題解 ‧筆法:全詩以婦人的口吻,借青蔥翠綠的河邊草起興(ㄒㄧㄥ),引出對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情,並襯托自己的孤獨寂寞。 (ㄧ)飲馬長城窟行 題解 ‧筆法:全詩以婦人的口吻,借青蔥翠綠的河邊草起興(ㄒㄧㄥ),引出對出征丈夫的思念之情,並襯托自己的孤獨寂寞。 ‧脈絡:前後緊扣一個「思」字,不斷發展、深化。 ‧情致:感情真摯蘊藉,筆法細膩曲折,極盡抒情之能事,值得品賞。 細說題解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欲言之事,象徵、聯想手法。 含蓄不外露

(ㄧ)飲馬長城窟行 關於樂府詩 ‧題目:行,樂府詩體的一種。樂府,原是官 署名,是漢代掌管音樂的衙署,職在採集民間 詩歌,並整理配樂,以供朝廷典禮、娛樂之 用。後人把合過樂的樂府歌辭稱為「樂府」或 「樂府詩」。 ‧格律:樂府 詩的形式自由,平仄、對仗無嚴 格限制,字數、句數多寡不拘,押韻較寬,可 以換韻。 細說題解

(ㄧ)飲馬長城窟行 作者 ‧作者:佚名。 ‧本詩《昭明文選》題為「樂府古辭」, 為漢代流傳的樂府詩。

綜合賞析 第一段 ‧青青河畔草,緜緜思遠道。 1.「思遠道」為全篇綱領,統領全詩。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一段 綜合賞析 ‧青青河畔草,緜緜思遠道。 1.「思遠道」為全篇綱領,統領全詩。 2. (1)開篇兩句以比興手法,說明思婦懷念丈 夫的愁緒如眼前綿延的綠草。疊字「緜緜」, 既用以描繪「青青」草色連緜不絕至遠方,也 用以引帶情思的緜緜。 (2)「青青河畔草」是「近景」(眼前景 物);「緜緜思遠道」是「遠景」(遠方景 物),「緜緜」表現遠景的渺茫、延伸。 3.古人常借春草比況離愁。

綜合賞析 第一段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一段 綜合賞析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1.「遠道」為空間,「夙昔」為時間。「不可 思」實亦思,「夢中」亦是思,時空交織下, 顯得思念瀰天蓋地。 2 .「不可思」實際上是無一時刻停止思念。

綜合賞析 第一段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1.以夢境增添「思遠道」(思念遠方丈夫) 之情。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一段 綜合賞析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1.以夢境增添「思遠道」(思念遠方丈夫) 之情。 2.「忽覺」二字,與夢中情境強烈對比,營 造出回到現實卻不敢置信的氣氛,倍覺淒涼。

綜合賞析 第二段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1.「他鄉各異縣」不僅有「生離」的無奈,也 意味著「死別」的可能。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二段 綜合賞析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1.「他鄉各異縣」不僅有「生離」的無奈,也 意味著「死別」的可能。 2.以「展轉不可見」,正寫夢醒的痛苦。 3.採用「頂真」方法使上下銜接順暢。

綜合賞析 第二段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紛繁的歧解,正可照見婦人憂苦心酸之全貌: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二段 綜合賞析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 紛繁的歧解,正可照見婦人憂苦心酸之全貌: (1)「風」、「寒」二字表現掛念丈夫在外的 安危、健康。 (2)即使是枯桑與海水也能感知風緊天冷,而 有人知我之孤寂憂思?無人。別人只知道「入 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綜合賞析 第二段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1.「媚」字將別人夫妻恩愛之情點染出來,極 其濃烈,更加反襯自己「思遠道」之落寞空虛。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二段 綜合賞析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1.「媚」字將別人夫妻恩愛之情點染出來,極 其濃烈,更加反襯自己「思遠道」之落寞空虛。 2.「誰肯相為言」既言別人只顧與親人團聚, 無暇來安慰看望自己,亦有從遠方歸來之人, 卻未曾替自己捎來信息之意。

綜合賞析 第三段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1.情緒上,全詩從此處開始由悲情轉為欣 喜。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三段 綜合賞析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1.情緒上,全詩從此處開始由悲情轉為欣 喜。 2.方才埋怨別人未曾安慰自己的孤單寂寞, 馬上接到遠道託來的書信,欣喜之情更為 劇烈。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三段 綜合賞析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呼」字,表現女主角喜獲書信的愉悅 及欲知消息的迫切。

綜合賞析 第三段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1.書信由孩子代「烹」(拆封),自己不 動手,加上以「長跪」讀信,則婦人慎重、 嫻雅。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三段 綜合賞析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1.書信由孩子代「烹」(拆封),自己不 動手,加上以「長跪」讀信,則婦人慎重、 嫻雅。 2.自問「書中竟何如」,設問,有民歌活 潑生動之氣息。

綜合賞析 第三段 ‧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ㄧ)飲馬長城窟行 第三段 綜合賞析 ‧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1.「加餐食」雖流露丈夫深摯的關懷情意,但 信中無一字言「歸」,暗含丈夫歸家無期之意, 還是會繼續掛念、相思。 2.全詩由「思遠道」起筆,以「長相憶」告終, 思憶之苦貫串全詩。

教學問題引導 1.「青青河畔草,緜緜思遠道」,以青草起興,其 意涵為何? (ㄧ)飲馬長城窟行 教學問題引導 1.「青青河畔草,緜緜思遠道」,以青草起興,其 意涵為何? 答:這裡是先言草的「青青」來引起後面的思念。 它是全詩的第一句,有著奠定淒婉情感基調的作 用。「緜緜」既是指草的緜緜,也指思念的緜緜不 絕。開頭用比興的手法,既寫眼前景,也喻含對遠 方征人悠悠的思念。

教學問題引導 2.「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二句有何深 意? (ㄧ)飲馬長城窟行 教學問題引導 2.「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二句有何深 意? 答:此二句採用比興的手法,寫出了季節的 特點,烘托女子的孤獨和寂寞。用枯桑感知 到風吹,海水感知到天寒,來比喻自己感受 到丈夫外出不在家的痛苦、悲涼。

教學問題引導 3.婦人為什麼要「長跪」讀素書? 答:非常恭敬,莊重和激動。 4.家書何以只言「加餐食、長相憶」,而無行役的 艱苦和辛酸? (ㄧ)飲馬長城窟行 教學問題引導 3.婦人為什麼要「長跪」讀素書? 答:非常恭敬,莊重和激動。 4.家書何以只言「加餐食、長相憶」,而無行役的 艱苦和辛酸? 答: 1.為使妻子寬心…… 2.紙短情長…… 3.思念家人不暇其他 4.識字不多……(請同學自由發揮)。

結構表 ↓ 思念 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得信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展讀─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ㄧ)飲馬長城窟行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 飲馬長城窟行 內容─上有加餐食,下有長相憶 得信 展讀─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思念 緜緜思遠道(雙關) 青青河畔草(起興) ↓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醒) 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隔)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苦)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怨)

問題討論 一、本詩前十句在修辭手法上有何特色?請舉例 並加以說明。 答: (ㄧ)飲馬長城窟行 問題討論 一、本詩前十句在修辭手法上有何特色?請舉例 並加以說明。 答: (1)前八句用了許多頂真手法,如「遠道」、「夢 見」、「他鄉」等,使上下詩意緊密結合,讀來 琅琅上口,頗富聲韻之美。 (2)第九、十句「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使 用譬喻手法,寫出思婦的孤寂之苦,此二句耐人 尋味,值得細細咀嚼。

第十三課 樂府詩選 (二)陌上桑

題解 細說題解 ‧出處:選自《樂府詩集》 ‧體製:為五言樂府詩。 (二)陌上桑 題解 ‧出處:選自《樂府詩集》 ‧體製:為五言樂府詩。 ‧題目:原詩最早著錄於《宋書‧樂志》,題為〈豔歌羅敷行〉;《玉臺新詠》收錄本詩,題為〈日出東南隅行〉 。 細說題解 南朝梁徐陵編選,為繼《詩經》 、 《楚辭》之後,現存較早的詩歌總集。

題解 細說題解 ‧內容:詩中敘述少婦秦羅敷在城南採桑,太守見美起色心,邀她同乘共載,而羅敷則巧妙地拒絕。 (二)陌上桑 題解 ‧內容:詩中敘述少婦秦羅敷在城南採桑,太守見美起色心,邀她同乘共載,而羅敷則巧妙地拒絕。 ‧筆法:作者採用側面烘托法,把羅敷的美貌寫得極為傳神,並藉著一來一往的對話,凸顯了羅敷的堅貞。 ‧特色:全詩語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情節充滿張力,呈現民間歌謠活潑的風格,是漢樂府中的名篇。 細說題解

寫作背景 細說題解 ‧漢代樂府民歌廣泛而深刻地反映兩漢人民的 苦難生活和思想感情。其思想內容可歸納為四 點: (二)陌上桑 寫作背景 ‧漢代樂府民歌廣泛而深刻地反映兩漢人民的 苦難生活和思想感情。其思想內容可歸納為四 點: 1.反對戰爭和徭役,代表作是〈戰城南〉。 2.反映貧困和漂泊,如〈東門行〉、〈婦病行 〉、〈孤兒行〉 。 3.揭露上層統治者之霸行,代表作是〈陌上桑 〉。 4.反映愛情堅貞和家庭悲劇,代表作如〈上邪 〉。 細說題解

(二)陌上桑 作者 ‧作者:佚名。 ‧南朝梁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及宋 郭茂倩所編的《樂府詩集》收錄本詩,均不著錄作者姓名,題作「古辭」。依詩中內容推測,當是東漢時期的民間歌謠。

綜合賞析 第一段:總寫羅敷的美貌。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二)陌上桑 第一段:總寫羅敷的美貌。 綜合賞析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1.「照我秦氏樓」的「我」,意思是 「我們」,為作者和歌者的代稱,。全 句意為「紅豔豔的陽光照進我們秦家的 樓閣」。 2.第一人稱的用法比較親切、拉近關 係,讓讀者容易贊同以下對羅敷美貌與 感情堅貞的描寫。

綜合賞析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二)陌上桑 綜合賞析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喜蠶桑,採桑城南隅。 1.從此處開始,文章改用第三人稱(全知方式) 敘述故事情節,使描寫技巧更為靈活,也讓 「側面烘托」的手法能夠顯現。 2.「羅敷」是古代美女的通稱,既相應「好女」 一詞,女主角之美便自然而然透顯出來。 3.好女羅敷既有美貌又有美德(婦工),這從 喜蠶桑(勤於農事)可以看出。

綜合賞析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1.從精美的工具與服飾打扮,側面烘托羅敷的美 貌。 (二)陌上桑 綜合賞析 ‧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 1.從精美的工具與服飾打扮,側面烘托羅敷的美 貌。 2.此處只見其貌美,至於年輕則留待下一段表明。

綜合賞析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犂,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二)陌上桑 綜合賞析 ‧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鬚。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 耕者忘其犂,鋤者忘其鋤。 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1.行者見羅敷、少年見羅敷、耕者與鋤者都是 看見每女兒忘了正事,後來的怨怒,也都是因 為羅敷。敘述都以羅敷為中心。 2.此數句為下一段太守垂涎羅敷美貌的鋪墊。 3.至此為第一段,總寫羅敷的美貌。

綜合賞析 第二段:以對話的形式,寫使君覬覦美色,細膩刻劃太守見色心喜的形象。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二)陌上桑 第二段:以對話的形式,寫使君覬覦美色,細膩刻劃太守見色心喜的形象。 綜合賞析 ‧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 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羅敷年幾何?」  「二十尚不足,十五頗有餘。」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1.羅敷之美讓太守與馬車都停留不前。語義模 糊,似乎連馬都被羅敷之美所吸引。 2.羅敷年幾何,使君應該眼見即知,卻還要詢 問,這是作者藉此呈現羅敷年輕的特質。 3.此為第二段,以使君為敘述核心,故或隱或 顯幾乎句句有使君。

綜合賞析 第三段:全面鋪敘夫婿地位的高貴威嚴,儀表氣度的脫俗不凡,才貌的超群出眾和前程的不可限量。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 (二)陌上桑 第三段:全面鋪敘夫婿地位的高貴威嚴,儀表氣度的脫俗不凡,才貌的超群出眾和前程的不可限量。 綜合賞析 ‧羅敷前置辭:「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東方千餘騎,夫婿居上頭。 何用識夫婿,白馬從驪駒。 青絲繫馬尾,黃金絡馬頭。 腰中鹿盧劍,可直千萬餘。 1.此為第三段,以夫婿為敘述核心,故或隱或顯幾乎 句句有夫婿。 2.「前置辭」表現羅敷的毫不恐懼;直接罵「使君一 何愚」,是羅敷勇敢的最佳表現。 3.從座騎與佩劍側面烘托夫婿的尊貴、富貴。 4.有白、青、黃的配色,彷彿眼前都是金光閃閃;數字上有「千餘騎」與「千萬餘」的呼應,表現「夫婿居上頭」的威嚴,勝過只有「五馬」的太守。

綜合賞析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二)陌上桑 綜合賞析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專城居。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鬚。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  坐中數千人,皆言夫婿殊。」 1.按年齡鋪敘事情,是樂府詩的特色,一如孔雀東 南飛的「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 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或李白長干行…。 2.「鬑鬑、盈盈、冉冉」等類疊字的使用,是漢詩的特色。 3.從白皙有鬚,到盈盈冉冉,既言「夫婿殊」,亦是以夫婿的英俊長相映襯太守形貌醜陋之意。

教學問題引導 1.詩的頭兩句在全詩中有什麼作用? (二)陌上桑 教學問題引導 1.詩的頭兩句在全詩中有什麼作用? 答:紅日東升,陽光普照。描寫美好的景象,作 為主角羅敷出場的背景,烘托氣氛。一說,這兩 句是詩的套子,引起開頭的話,與全詩無關。 2.詩歌圍繞羅敷寫了幾件事? 答:詩篇敘述的事件:(羅敷)採桑, (羅敷) 配件與打扮,(羅敷)拒誘,(羅敷)讚夫。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楊柳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唐‧王昌齡 〈閨怨詩〉 草 青青河畔草, 緜緜思遠道。…… (二)陌上桑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楊柳 (「柳」與「留」諧音)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唐‧王昌齡 〈閨怨詩〉 草 (有綿延生長不絕的特色,就如思婦綿綿不斷的思念) 青青河畔草, 緜緜思遠道。…… 佚名 〈飲馬長城窟行〉 鬱鬱園中柳。…… 〈青青河畔草〉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月(常出現在閨怨詩中反襯思婦的孤單愁苦) 明月何皎皎, 照我羅床幃。…… 佚名 〈明月何皎皎〉 (二)陌上桑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月(常出現在閨怨詩中反襯思婦的孤單愁苦) 明月何皎皎, 照我羅床幃。…… 佚名 〈明月何皎皎〉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唐‧張九齡 〈望月懷遠〉 苔(長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具有冷清落寞的意象) 門前遲行跡, 一一生綠苔。…… 唐‧李白 〈長干行〉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燕子、蝴蝶、鴛鴦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唐‧李白 〈長干行〉 (二)陌上桑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燕子、蝴蝶、鴛鴦 (反襯出思婦形單影隻的孤苦)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唐‧李白 〈長干行〉 ……翠釵金作股,釵上蝶雙舞。心事竟誰知,月明花滿枝。 唐‧溫庭筠 〈菩薩蠻〉 簾幕風輕雙語燕,午醉醒來,柳絮飛撩亂。…… 宋‧晏殊 〈蝶戀花〉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夢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二)陌上桑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夢 ……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 佚名〈飲馬長城窟行〉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唐‧金昌緒〈春怨〉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 唐‧陳陶 〈隴西行〉 淚 淚溼羅巾夢不成,夜深前殿按歌聲。… 唐‧白居易 〈後宮詞〉 美人捲珠簾,深坐蹙蛾眉。 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唐‧李白 〈怨情〉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春、鏡子 ……自憐春色罷, 團扇復迎秋。 唐‧杜審言 〈賦得妾薄命〉 ……明鏡照新妝, (二)陌上桑 閨怨詩常見意象舉隅 意象 詩詞 作者 春、鏡子 (春代表的是消逝的青春以及遙遙無期的等待。鏡子所照見的往往逐漸憔悴老去的面容) ……自憐春色罷, 團扇復迎秋。 唐‧杜審言 〈賦得妾薄命〉 ……明鏡照新妝, 鬢輕雙臉長。…… 唐‧溫庭筠 〈菩薩蠻〉 ……夜懸明鏡青天上,獨照長門宮裡人。 唐‧李白 〈長門怨〉 ……夜愁生枕席,春意罷簾櫳。泣盡無人問,容華落鏡中。 唐‧崔顥 〈長門怨〉

羅敷盛讚其夫位居要津,才貌出眾,目的是讓使君自慚形穢,知難而退 陌上桑 主旨─ 謳歌羅敷堅貞自持的節操,也諷諭使君失檢的行為 結構表 (二)陌上桑 羅敷盛讚其夫位居要津,才貌出眾,目的是讓使君自慚形穢,知難而退 陌上桑 主旨─ 謳歌羅敷堅貞自持的節操,也諷諭使君失檢的行為 第一段─鋪敘採桑女羅敷之美─用烘托法描寫 第二段─ 使君見羅敷之美,前往搭訕,並有非分之想 遣吏前往搭訕 第三段─ 邀羅敷同車共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