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鹤壁市人民医院感控科 李玉峰.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艾滋病防护 感染管理科 2012 年 8 月. 天津市 HIV/AIDS 疫情报告情况 2012 年上半年报告: HIV/AIDS 259 例,艾滋病病人 56 例,死亡 4 例 本市户籍 HIV/AIDS 119 例,艾滋病病人 31 例, 死亡 4 例 2012 年上半年报告病例数较 2011.
Advertisements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 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 a)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 10 cfu/ cm 2 。 b)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 5 cfu/cm 2 。
职业防护知识讲解 关爱您的病人 关爱您自己 做好职业暴露防护 利己 利家 利社会 一、背景 自 1984 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 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 起的 HIV 感染以来.医护人员在 护理或治疗活动中血液暴露的 危害一直受到关注。
穿脱隔离衣 穿脱隔离衣 医护技能实训中心 隔离技术之:. 穿、脱隔离衣 【实验目的】 1 防止交叉感染 2 保护工作人员不被污染 医护技能实训中心.
传染病 预防的基本措施.
北京市医疗卫生机构 医疗废物管理培训.
认识新型流感 搞好科学防控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 刘 丁.
密码: 进入邮箱后,点击左侧菜单的“网盘”,点击相关培训班课件。公共邮箱,请勿修改密码。
HIV职业暴露及防护                                      栏杆集镇卫生院 徐明.
护士的职业损伤 及防护措施.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管理科 张晓芸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站内感染控制与管理 质量管理科
第5章 护理安全与防护 神木职教中心医学系 崔刚.
分类及定义 根据湖南新的规定 的分类和定义.
第五章 护理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第二节 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 (一)概念 护理职业防护 护理职业暴露
2016年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黄龙县中医医院院感科 王红艳.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中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白云贵耐医院 吴宜佳.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Department
输血实验室的安全防护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输血科 侯瑞琴
第六章 护理安全与防护 淮北卫生学校 苗苗.
山东省血液中心.
知 信 行 --基层医疗机构院感基本要求和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预防猪流感.
H7N9禽流感生存手册 不恐惧 不信谣 不大意.
中东呼吸综合征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 控制技术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陈 萍.
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陈 萍.
我国感控规范解读精要 医院感染管理科 尹维佳.
新上岗职工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鹤壁市人民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4年1月.
第九章 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隔离技术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环境与医院感染.
手卫生知识培训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院感染管理科 刘晓南.
新生儿病房的医院 感染与控制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周晓光.
医疗废物管理及院感知识培训 XXXX第二人民医院院感科 XXX.
医疗废物管理 金凤玲.
肺结核.
第三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一、固体废物、来源及分类 二、固体废物的特点 三、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 四、固体废物的综合防治和管理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与防护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张兆敏
医疗废物管理 辛咏梅 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疗废物管理 曲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孔凡玲 2011、4、27 依据法律法规(熟悉)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 03、6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03、8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 03、6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03、8 《医疗废物管理行政处罚办法》卫生部.
感染管理与甲型H1N1流感消毒原则 罗田县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 徐锦秀
医疗废物相关 法律法规 院感科.
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2014年3月.
H7N9医院感染 预防与控制 院感科 王建平 2014年12月3日.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糖尿病流行病学.
护士常见职业危害及防护技术.
复旦大学中山医院 上海市院内感染质控中心 高晓东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采取综合措施 科学防范新型流感 成都市传染病医院 陈 萍.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湖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 同济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科 熊薇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化学品清单 类型.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青岛大东电子 环境监测资料
EBOLA'S ATTACK 埃博拉病毒的袭击 吴娅菁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预防医学系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手部衛生 (Hand hygiene).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 鹤壁市人民医院感控科 李玉峰

一、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医院感染病例上报。 三、职业防护有关知识。 四、医疗废物管理。

一、医务人员手卫生

控制医院感染 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方法 洗 手

旧金山市政大厅设置酒精擦手液

我们的态度 普通老百姓都在提倡洗手,作为医务人员更应该做好手卫生工作!

本次课重点 (一)什么是手卫生? 手卫生: 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本次课重点 1、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洗手方法: A1 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A2 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七步洗手法”: 1、掌心相对揉搓 2、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 3、手指交叉,掌心相对揉搓 4、弯曲手指关节在掌心揉搓 5、拇指在掌中揉搓 6、指尖在掌心中揉搓 7、手腕部揉搓

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按七步洗手法,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 。 2、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的手卫生方法 取适量产品于于掌心中,按七步洗手法,涂抹双手至所有皮肤 。 本次课重点

3 、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本次课重点

手易被细菌污染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 cm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cm2。 4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a)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 cm2。 b)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cm2。

注意事项 1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 2注意彻底去除戒指等饰物的部位。 3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及方式。 4应使用清洁水清洗和冲洗双手。 5去掉手套后随时洗手。

二、医院感染病例上报。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各系统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呼吸系统 2、心血管系统 3、血液系统 4、腹部和消化系统 5、中枢神经系统 6、泌尿系统

7、手术部位 8、皮肤和软组织 9、骨、关节 10、生殖道 11、口腔

发生医院感染病例时要在 24小时内上报。

三、职业防护有关知识。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一类综合性的隔离预防方法,它的基本概念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认为传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均含有传染性物质,都需要进行隔离,不论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过非完整性皮肤与粘膜,因此它即能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可预防非血源性疾病的扩散。 第二,它既强调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也关注预防医务人员传至病人以及在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反复传染,实现了双向防护。 第三,它的隔离预防措施是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设计并建立的,因此其隔离系统包括三类型,即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标准预防所采用的措施较为多样,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接触粘膜、非完整性皮肤和污染物品时必须戴手套。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 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后不论是否带手套,都应认真洗手,而且在下述情况下必须立即洗手:摘去手套后;接触两个病人之间;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他人时。

3 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的面部时,医务人员应当戴手套、具有防渗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时,还应当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4 医务人员手部有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避免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如果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行操作。 5 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

6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锐器物的装放量不得超过容器的3/4满。扎紧袋口,缚于标记、密闭运送。 7 器物的装放量不得超过容器的3/4满。扎紧袋口,缚于警示标识、密闭运送。 8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的锐器。

发生职业暴露后处理: 局部处理: 1 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 如有伤口,应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 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0.5%碘伏进行消毒。

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及时上报感控科,进行进一步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

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其病毒菌的危害性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特别是含高致病传染性的医疗垃圾(如非典医疗垃圾)是一种影响广泛、危害较大的特殊废弃物,其中含有大量传染性病原体,其危害明显高于普通医疗垃圾,若管理不严或处置不当,极易成为传播病毒的源头,造成疫情扩大。

谁将面临危害? 医护人员 病人 后勤人员 废物收集与处置人员 公众

医疗废物定义: 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分类如下: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类 别 特   征 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 感染 性废 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病理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损伤 性废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锯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药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的药品。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 ——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化学 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医疗废物应坚持就地分类的原则, 方法如下: 医疗废物应坚持就地分类的原则, 方法如下: 设置三种颜色的污物袋 黑色袋装生活垃圾 黄色袋装医用垃圾 红色袋装放射垃圾 锐器盒装放锐器

要求垃圾袋坚韧耐用,不漏水;所有废弃物都应丢弃或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桶)中,在装满3/4时有人负责封袋运送。 分散的污物袋要定期收集集中。污物袋应每日运出病房或科室,也可根据需要决定搬运时间,并运往指定的收集地点。不能移动未标明废弃物产生地及废弃物种类的污物袋(箱),但应立即补充上新的同类的污物袋(箱),以供使用。应防止污物袋(箱)的泄漏。